1、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2、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3、孩子在幼兒其間,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導(dǎo)。
4、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5、家庭教育應(yīng)當由經(jīng)驗教育人向科學教育人轉(zhuǎn)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樣正確做人轉(zhuǎn)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zhuǎn)變。
6、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種神圣職責。
7、有些你以為壞的東西或許會引發(fā)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為好的東西或許會使這些才能窒息。
8、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
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時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這正是孩子們長身體、長知識,培養(yǎng)性格、品德,為形成世界觀打基礎(chǔ)的時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深遠的影響。
10、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11、士大夫教誡子弟,是第一緊要事。子弟不成人,富貴適以益其惡。子弟能自立,貧賤益以固其節(jié)。
12、應(yīng)該使每個人懂得:在社會面前,他的責任和對社會最重要的義務(wù),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師,就是母親和父親。
13、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14、教導(dǎo)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yīng)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15、要是做父母的生活放蕩,兒女就會變成酒徒和罪犯。
16、父母要逐漸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并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
17、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18、要使大家充分認識,關(guān)心下一代、關(guān)心少年兒童,就是關(guān)心我們祖國的`偉大前程,就是關(guān)心全世界的偉大前程。
20、我們對于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希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21、怎能從甜東西的種子長出來?在每個年齡上,性格都得轉(zhuǎn)變,父母的勸告不宜多,且須謹慎從事,以身作則才是唯一有效的勸告。
22、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xùn)導(dǎo),誰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機會。
23、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應(yīng)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24、人莫不愛其子孫,愛而不知教之,猶弗愛也。
25、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極力、喚醒和鼓舞。
26、激發(fā)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欲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27、對小孩子來說,范例之重要超乎批評。
28、做父母的對于子女的早年教育決不是一種無效勞動。雖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處于沉睡狀態(tài),沒有見到效應(yīng)。但是,到后來終有一天,會看見大有好處的。
29、只要教師和家長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1.孩子壞的習慣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2.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于道理教育。
3.培養(yǎng)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xiàn)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
4.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dǎo),對于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5.愛孩子并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
6.平時在家里,父母和孩子盡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
7.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產(chǎn)生的困惑。經(jīng)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8.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9.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10.父母不應(yīng)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11.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12.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盡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13.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shù)千元學開車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訓(xùn)機構(gòu),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xùn)。
14.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條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優(yōu)秀孩子哦。
15.良好的個性勝于卓越的才智。
16.嬰兒的情緒,是認識世界的反映。
17.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來修剪。
18.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19.幼兒的學習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讀寫算和各種技藝。
20.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后,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
21.任何行業(yè)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chǎn)生興趣,幼兒學習更是如此。
22.教育必須從心理上探索兒童的.興趣和習慣開始。
2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24.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25.激發(fā)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欲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26.父母要逐漸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并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
27.教導(dǎo)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yīng)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28.一個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29.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應(yīng)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30.孩子在幼兒其間,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導(dǎo)。
31.只要教師和家長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32.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33.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34.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35.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極力喚醒和鼓舞。
36.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
37.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38.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yǎng)他們,而要引導(dǎo)他們。
39.只要家長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可以用來教育孩子。
40.在生活中學習,是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41.一個從健康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學校要毀掉他沒那么容易,而一個被不健康家庭造就出來的孩子,學校要幫助他,非常困難。
42.教育最重要的是改進文化,在家庭中最核心的文化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陪伴著孩子成長,在有愛、有鼓勵、有幫助的地方,即使生活得很艱辛、生命照樣可以很健全、很健康。
43.鐵是鐵,鋼是鋼,這個鐵是沒辦法變成鋼的,而且鐵有鐵的價值,你也不要把它變成鋼,可能鐵好不容易變成鋼也是廢鋼。教育中有不少悲劇就是“恨鐵不成鋼”造成的。
44.有的時候千言萬語真得抵不上一個深情的擁抱。而這樣深情地擁抱不是一年只抱一次,不是一個月只抱一次,而是應(yīng)該每天都擁抱一次,孩子越小,我們越要經(jīng)常擁抱他,同時把這樣的擁抱堅持下去,每天無論多忙,都應(yīng)該對孩子說一些柔軟、甜蜜的話語,每一天都注視著孩子的眼睛傾聽他、欣賞他,也讓孩子分享你內(nèi)心的情感。
45.我們總是太急了,不愿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了。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焦慮轉(zhuǎn)化成孩子的焦慮。
46.每一個父母都有兩次機會塑造自己孩子的生命。遺傳基因是一次,它決定的一個人身體各方面的上限,而后天的家庭教育,則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利用自己的條件走得很遠。
47.其實愛是需要說出口的,愛是需要不斷去表達的,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中愛的表達應(yīng)當成為一種習慣,這就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我們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出自己最想說、最應(yīng)該經(jīng)常說的話語,它能夠直抵孩子的心靈,成為最美好的鼓勵,最美好的慰藉,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48.沒有體諒和信任,便沒有友誼。
49.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
50.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
51.教育幼兒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1.一個行為反復(fù)養(yǎng)成習慣,習慣反復(fù)形成品質(zhì),品質(zhì)改變命運。
2.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會不斷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著它的利息。
3.只有父母與教師養(yǎng)成了良好的教育習慣,您的孩子或?qū)W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4.要有意識的讓孩子體驗一些非常態(tài)環(huán)境,如狂風暴雨,漫天飛雪……——甄世田
5.如果夫妻教子觀點不一,會讓孩子分不清正誤,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養(yǎng)。——趙秀朵
6.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個純真無暇的世界!——阮庚梅
7.“磨難”好比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鈣,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yǎng)?!詈?/p>
8.無論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敗,整個人生就失敗。
9.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10.好母親把兒子當朋友,壞母親把兒子當情人。
11.家長在家庭教育時一定要記住情感教育永遠都大于道理教育。
12.培養(yǎng)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xiàn)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
13.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dǎo),對于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14.愛孩子并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
15.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16.幼兒的學習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讀寫算和各種技藝。
17.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后,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
18.任何行業(yè)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chǎn)生興趣,幼兒學習更是如此。
19.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經(jīng)驗,而這些有限的教育經(jīng)驗又因為祖父母的溺愛和放縱而派不上用場。
20.父母唯有不斷進取,通過自己的人格力量去獲得孩子的欽佩和敬愛。——姜晶
21.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22.所有紈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盡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紈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23.誰能讓孩子“動如脫兔,靜如處子”,誰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24.誰能讓孩子有主見又懂得妥協(xié),既果敢又懂得順從,誰就遏住了教育的關(guān)鍵。
25.父母要想培養(yǎng)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松和睦的家庭。
26.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
27.學前教育更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8.平時在家里,父母和孩子盡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
29.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產(chǎn)生的困惑。經(jīng)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30.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1.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32.父母不應(yīng)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33.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34.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盡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35.教育必須從心理上探索兒童的興趣和習慣開始。
36.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37.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38.激發(fā)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欲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39.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40.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41.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42.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極力喚醒和鼓舞。
43.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
44.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45.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yǎng)他們,而要引導(dǎo)他們。
46.只要家長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都可以用來教育孩子。
47.在生活中學習,是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48.性格塑造始于嬰兒時期。
49.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jīng)風浪”。
50.想象與顯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從中受到教育。
51.適時引導(dǎo)孩子講故事,這是保持他們思想活躍的絕妙方法。
52.結(jié)合童話寓意,引導(dǎo)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單純說理要深刻。
53.簡單凝練的童話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道理。
54.父母要逐漸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并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
55.教導(dǎo)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yīng)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56.一個人的成功=%IQ——智商)+%EQ——情商)。
57.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應(yīng)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58.孩子在幼兒其間,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導(dǎo)。
59.只要教師和家長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60.豐富的`想象力比書本知識更重要。
61.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東西跟人一樣,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62.運動貴有恒,飲食貴有節(jié)。
63.孩子自己動手制作小玩具,雖然粗糙,但遠比得來現(xiàn)成的精美玩具快樂。
64.沒有體諒和信任,便沒有友誼。
65.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
66.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第一所學校。
67.教育幼兒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68.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類語言,需要父母用心去發(fā)現(xiàn)和體會。
69.育兒過程有艱辛,也有歡樂。
70.沒有一個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沒有一個敵人能比得上疾病。
71.對癥下藥方可治愈疾病。
72.家庭教育的任務(wù),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73.劉良華家庭教育格言條。
74.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長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75.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76.家長的責任是為孩子提供兩個“遺傳”:一個是先天遺傳。一個是后天遺傳。教育者可以對教育持樂觀的態(tài)度,但不要樂觀到不考慮遺傳的程度。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主要不是丑小鴨努力學習的結(jié)果,而是丑小鴨的媽媽生了一個鵝蛋而不是鴨蛋。
77.體罰是一種單純的“棍棒+粗口”的原始教育,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極其不利。——許傳利
78.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責任是盡可能讓孩子接受好的“后天遺傳”。重視“后天遺傳”,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把家庭環(huán)境的重要性提到類似“遺傳”的高度。
79.對孩子來說,家庭環(huán)境類似母親的子宮。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
80.讓孩子在艱苦的地方體驗他人的苦難,讓他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由此獲得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改變孩子自暴自棄的壞毛病的唯一辦法是既讓他面對他人的苦難,讓他為苦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81.父母關(guān)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給了孩子一生的幸福?!R文會
82.讓孩子在幫助他人時體驗無能為力的尷尬和痛苦。讓孩子想幫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無能為力,由此激發(fā)他的“自強欲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負責任地成長,以便將來能夠幫助更多的他人。
83.把天真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保存和豐富孩子的感受能力吧,它是自然對人類最大的恩賜,它是孩子終身的財富!——甄世田
84.孩子的成長有兩個關(guān)鍵期,第一個關(guān)鍵期在歲前后。歲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第二個關(guān)鍵期在歲前后,歲前后是孩子的青春發(fā)育和獨立生活的關(guān)鍵期。家長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長的關(guān)鍵期”,以后的教育就會一路順暢。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guān)鍵期”,會后患無窮。
85.只有將學到的東西通過去實踐,孩子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櫺?/p>
86.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為孩子提供并維護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就行。成為好父母,就是成為家庭環(huán)保主義者。家庭環(huán)境好,孩子好;家庭環(huán)境出了問題,孩子就成為問題兒童。有時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藥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