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教育
筆者也是高中
但是,在寬容考生作文的同時,我們更應(yīng)該對高考作文的評價標準進行反思。這是因為,考生之所以出現(xiàn)類似的差錯,完全是目前高考作文的評價標準引導下的結(jié)果。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正是這個道理。
盡管陳妙云表示,現(xiàn)在的`高考作文中,像那種套用“萬能題材”“萬能文章”的“套作”已經(jīng)變少了,但誠如網(wǎng)友所指出的,這幾篇優(yōu)秀作文仍然帶有明顯的堆砌名言警句、空洞無物的現(xiàn)象。這樣的作文被當作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本身就意味著,目前的高考作文評價標準并沒有較大地改觀,閱卷教師仍然喜歡那種語言華麗、充斥著大量
在這種高考作文評價標準的引導下,考生們——不,廣大
陳妙云在回應(yīng)對《慈善需行之有道》論據(jù)失實的批評時顯然有自相矛盾之嫌。他一方面說,考生不是虛構(gòu)材料;另一方面卻又說,考生是在看了材料(這指的是作文命題中提供的原材料——筆者按),確立了自己的中心,再從自己的材料庫里提取材料進行寫作。這其實等于承認,考生是虛構(gòu)寫作材料(素材)的,因為,有些論據(jù)原本就不存在,他自己的材料庫里壓根就沒有這個材料,他上哪里去“提取”的?
對于論據(jù)如此失實的作文,陳妙云仍然如此鐘愛和回護,這讓廣大
評語,指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也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作說明或講解用的話。偶爾有對正文的講解和帶解釋性的注,但無評語。
評語
①那年我上小學三年級。寒假前到學校拿學期成績單?;丶視r我和六七個沒帶書包的好友同行。剛領(lǐng)的成績單拿在手上,已經(jīng)被我們折得皺巴巴了。
②“老師給你們什么評語?”阿益問?!斑€沒看,不知道?!卑ㄎ遥脦讉€人都這么說。反正不會是什么好話,我心想。
③“來猜我的是什么?!卑⒁嫦崎_成績單一角,露出老師的評語的最后一個字:“馬”。
④“害群之馬?”我說。
⑤“沒那么糟!”阿益掀開成績單。
⑥我剛剛看錯了,是“焉”?!靶牟辉谘伞钡拇_比“害群之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們問。我也翻開一小角,露出評語最后兩字:“用功”?!吧弦粋€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說,“不用功?!?/p>
⑧我再翻開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聰明又用功?禮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總之,是個好評語。我高興又害羞,便把成績單壓著,不讓同學 看。直到走到家門口,才翻開看整句評語:活潑又用功。
⑨活潑,我當之無愧,但實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課時玩磁鐵、涂鴉……老師看到我們,總是皺著眉頭,怎么覺得我用功?難道老師在開玩笑?
⑩整個寒假期間,那句“活潑又用功”的評語,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還自動變成歌詞,配的是《無敵鐵金剛》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寫作業(yè)。
11開學后,即使成績單繳回給了老師,那句評語還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腦海中。我開始專心上課、寫作業(yè),從進步獎領(lǐng)到前五名、前三名的獎狀、還參加作文、朗讀比賽……
12一學期過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 從老師手中接過成績單時,也多了些期待。我翻開成績單內(nèi)頁,右邊是交錯的“優(yōu)”和“甲”,左邊則是這學期的評語“努力進取”,就在上學期評語“活潑又用功”的旁邊。
13回家的路上,阿益接過我的成績單,說:“我這學期的評語跟你上學期的一樣!”
14“活潑又用功?”我有點驚訝。他挑起一邊的眉毛,說:“活潑欠用功啦!”他厭惡我無意的挖苦,丟還我成績單。
15我這才仔細看清楚,原來墨漬下那個“又”字其實是“欠”字。突然,腦海里伴著我整學期旋律變得荒腔走板。
16十多年后,我自己當了老師,在給學生寫評語時,我用快干墨水工整書寫,學生不必透過誤解或猜測,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勵。
17學生也把對我的“評語”,寫成節(jié)日小卡。我仔細讀過以后,把它們收集在紀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學三年級的成績單一起。
18.本文按照時間順序?qū)懥藘刹糠謨?nèi)容,請概括(6分)
(1)小學三年級時,_____;
(2)十多年后,____
19.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句式?該句反映了我當時____和___心理。(3分)
20.第?段畫線句富有語言表現(xiàn)力。請選擇一點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
21.本文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寫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誤會往往能助人進步。
C.經(jīng)歷是一筆人生財富。
D.鼓勵欣賞會給人力量。
22.本文標題“評語”不可以改為“誤讀”,請簡述理由(6分)
答:____
《評語》閱讀答案
18.(l)由于我誤讀了老師的評語,給了我努力的動力,讓我提高了成績。一學期后,我才突
然得知是誤讀。(2)我當了老師,盡量書寫工整,不引起學生誤讀。并且收到了學生給我的評價。
19.排比、急切、疑惑
20.【提示】本題間接考察了描寫方法,考試可以從描寫方法的角度加以鑒賞??梢詫⒈绢}轉(zhuǎn)化為“劃線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其表達效果是什么”來思考。
21. B
22.【提示】本題可以轉(zhuǎn)化為“標題的好處,作用”類題型來思考,再加以比較?;卮鸨绢}時要善于運用其他考題,第18題就是一個提示。
從結(jié)構(gòu)角度來看,“評語”這個題目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包含了“小學時老師評語對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為老師寫評語給學生”兩部分,如果改為“誤讀”,只涵蓋了第一部分的內(nèi)容,不夠全面?!霸u語”這個標題也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從內(nèi)容角度來看,“誤讀”帶有不積極的語言色彩,看似在批評老師的字跡不清。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通過老師的評語讓作者獲得了鼓勵和進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為戒,其中也不乏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學生獲得數(shù)學知識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現(xiàn)偏差和錯誤是很正常的,關(guān)鍵是在于教師要把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反思。
有一次,學生在完成一道填空題:0.97÷0.12=8……()時,大部分學生填的`是“1”,針對這一較為典型的錯誤,我把它作為一個判斷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先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接著追問:“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錯誤的?”學生在富有啟發(fā)性問題的誘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種判斷錯誤的方法:
①余數(shù)1與除數(shù)0.12比,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說明填“1”是錯誤的。
②余數(shù)1與被除數(shù)0.97比,余數(shù)比被除數(shù)大,說明填“1”是錯誤的。
③驗算:8×0.12+1≠0.97,說明填“1”是錯誤的。
緊接著,我再帶著學生分析,找出正確的余數(shù)。由于計算時,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擴大了100倍,雖然商不變,但余數(shù)是被除數(shù)擴大100倍計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數(shù)也擴大了100倍,正確的余數(shù)應(yīng)把1縮小100倍,得0.01。
上面的例子中,我從學生的現(xiàn)實學習中選取錯例,充分挖掘錯誤中潛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shè)一個自主探究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反思問題,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了問題,解決了問題,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意識。
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對于解答錯誤的題,一般情況下在題目旁邊打上“?”,對于學困生,除了“?”我還運用評語進行適時點撥,以幫助學生反思思路,學生通過反思能改正的則再給他打上勾,或針對不同的學生寫上不同的鼓勵性語言。學生嘗到成功的樂趣,對于下次的錯誤有了自覺進行反思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