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金庸《鹿鼎記》
昨天晚上,總算看完了《鹿鼎記》。這本書是我讀金庸先生作品以來,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次,比起《雪山飛狐》只用了2天的時間一氣呵成地讀完,酣暢淋漓之感。讀《鹿鼎記》可謂是路途漫漫,一波三折,中間還不時穿插著父親生病入院、我自己得病治療等等勞心勞力的事情,這部作品書讀下來也真是不容易。這部小說一共有五本,是我讀金庸先生小說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造成這次看了這么長時間的一個客觀原因,不過,說到底,我覺得,似乎沒有之前看《雪山飛狐》等武俠小說的那種迫切感,反倒是覺得,韋小寶這個人物不值得我去讀他,因此,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至今了。
話說,讀金庸先生的這部《鹿鼎記》,讓我知道了一件事,就是《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小說作品,比起《書劍恩仇錄》是第一部小說來講,《鹿鼎記》作為最后一部,真的是很讓人意外的,不過,看了后記才知道,原來,《鹿鼎記》在當(dāng)時發(fā)表時,也有很多讀者認為不是金庸先生親筆寫著的作品,因為,風(fēng)格迥異,時過境遷,有很多影視作品翻拍《鹿鼎記》,也造就了不少韋小寶的經(jīng)典形象,比如我腦中即刻浮現(xiàn)的周星馳、梁朝偉、陳小春、張衛(wèi)健等人,可謂是一部鹿鼎記塑造了不同的韋小寶 ,但是,每個演員都有各自的風(fēng)格。
最后,談?wù)勎覍ι磉呿f小寶的看法,雖說,現(xiàn)在的婚姻制度要求男人一夫一妻,忠誠配偶,但是,張愛玲早就在小說中說過了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隱喻,男人這種物種,豈有忠于一人的道理,如果真有,就真是世間少有的癡情種子了。我從不相信男人可以一生只愛一人,但是,我相信,一時愛一人的說法,一個階段愛一人的說法。說到底,婚姻就是一種責(zé)任,要求男人不能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否則,就真成了現(xiàn)實版韋小寶了。話說回來,如果有韋小寶的足智多謀和高官厚祿,如花美眷估計也是不會少的。
篇二、金庸《鹿鼎記》讀后感
“人為鼎鍋,我為麋鹿”,古人把鹿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溫順善良,只有被人欺壓的份兒。哪么為什么這本書叫《鹿鼎記》呢?是哪只勇敢的“鹿”讓自己變成“鼎鍋”了呢?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韋小寶,他正是那只“勇敢的鹿”,說到勇敢,他是有那么一點兒,但是,他最突出的還是他那無人能及的智慧和運氣。本書講得是韋小寶怎樣從一個街頭小流氓變成一個富裕的大官的故事,內(nèi)容離奇又曲折,他一路憑著他那智慧與運氣,歷經(jīng)了無數(shù)場風(fēng)雨,終于取得了成功。
爸爸也是《鹿鼎記》的忠實讀者,我曾和爸爸討論過為什么韋小寶能打敗這么多英雄豪杰?每個英雄都有一把武器,比如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關(guān)羽的“青龍墕月刀”……
當(dāng)然韋小寶也有,那就是一帶石灰粉、一把小刀,本來是幫助他“大哥”茅十八打敗對手用的,后來成了他的武器。如果韋小寶遇到敵人時,首先向敵人的眼睛灑石灰粉,然后用小刀插敵人,若見沒死,轉(zhuǎn)身身就跑。許多人說他很奸詐,但對于喜歡這本書的我來消說,這是一種聰眀的行為。
多人說韋小寶只是個幻想,他怎么可能這么聰明,但是,只要你留心觀察,一定能發(fā)現(xiàn),每個人身上都有韋小寶的的影子。玩游戲要智慧,組散落的零件要智慧,醫(yī)生看病要智慧……生活中的時時刻刻都要用智慧。也許我不像韋小寶那么幸運,那么成功,但我們的腦子里都充滿了智慧。
在本學(xué)期的
我很佩服韋小寶,更佩服他那超乎常人邯的特點。為什么人類科技有很大的進步?是因為有了無比的智慧!
篇三、金庸《鹿鼎記》讀后感
一口氣看完了《鹿鼎記》,只覺暢快淋漓之極。韋小寶之滑頭、狡詐,與其他英雄的神勇仁義,實在是天壤之別。但也正因如此,我更喜歡韋小寶。 他可能連英雄都算不上,與金庸其它小說的主人公相比,雖然都是男性,生長在一個風(fēng)聲血雨的江湖之上,但他貪生怕死、奸詐狡猾、不學(xué)無術(shù)、氣量狹窄、見風(fēng)使舵……總之英雄好漢所應(yīng)有的一切品德他都沒有,只有那一張油嘴滑舌的嘴巴,讓他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有一席之地,其他,不值一提。
正因為韋小寶如此品格,初看《鹿鼎記》之人不免抑郁不已,看著他一見到強敵轉(zhuǎn)身便跑,或是大聲叫饒,總是覺得世上窩囊之人無過與此;看到他一見上級的面便阿諛奉承,馬屁拍的十足,而一見到官位比他低下的人便甩出大帽子來壓人,一副貪官污吏的模樣,不禁感嘆這人竟如此勢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有他那引以為豪的甜言蜜語,以及成篇成篇的大話,讓你暈頭轉(zhuǎn)向,不知何時在暗地里被他刺一刀,那更是他的特長。
這樣一個人,注定是不能成為武俠小說主角的。 而他的出現(xiàn),就注定是一個異數(shù)。盡管平時你絕對看不到他有良心,但危急關(guān)頭卻又發(fā)現(xiàn)他還是有一丁點的,當(dāng)皇上命他去鏟除天地會逆賊時,他雖設(shè)法逃脫,但關(guān)鍵時候卻冒死救友,不惜違抗圣旨,也不肯出賣朋友;而當(dāng)天地會眾人逼他去行刺皇上時,他又顧全對皇上的義氣,不肯答應(yīng),最終使他一腳踏兩船,兩邊不討好。這些,卻又與其性格分外不符。 盡管他在敵人面前為求活命什么也愿意干,不把自己當(dāng)人看,但在美女與賭桌面前,他又成了不屈不撓的勇士,本分也不肯屈服,有時干脆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勇往直前似乎無所畏懼,其實心里卻滿是畏懼。這些,都是其活生生的寫照。
正因如此性格,他一點也稱不上英雄,甚至半點俠義心腸也沒有,有的只有厚厚的臉皮、滿滿的虛榮心、孤注一擲的勇氣以及一時沖動下的義氣和俠義。也正因如此,他不像其余人物一樣虛偽,他只是個小人,卻是個坦蕩蕩的小人,為了生存他不擇手段,但為了朋友美人卻讓他變得無比高尚,盡管只是短暫的。
總而言之,鹿鼎記寫的不是英雄的故事,而是一部紀實小說,寫出了一個小混混如何在這個社會立足,如何活得精彩,活得自在,這些,記錄的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人物的一生。 他不是英雄,他很自私,卻又可以很偉大。
一口氣看完了《射雕英雄傳》和《鹿鼎記》,只覺暢快淋漓之極。仔細一想,兩部小說主角性格差異如此之大,前后比較之下,更覺韋小寶之滑頭、狡詐,與郭靖的忠厚老實,實在是天壤之別。但也正因如此,我更喜歡韋小寶。
他可能連英雄都算不上,與金庸其它小說的主人公相比,雖然都是男性,生長在一個風(fēng)聲血雨的江湖之上,但他貪生怕死、奸詐狡猾、不學(xué)無術(shù)、氣量狹窄、見風(fēng)使舵……總之英雄好漢所應(yīng)有的一切品德他都沒有,只有那一張油嘴滑舌的嘴巴,讓他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有一席之地,其他,不值一提。
正因為韋小寶如此品格,初看《鹿鼎記》之人不免抑郁不已,看著他一見到強敵轉(zhuǎn)身便跑,或是大聲叫饒,總是覺得世上窩囊之人無過與此;看到他一見上級的面便阿諛奉承,馬屁拍的`十足,而一見到官位比他低下的人便甩出大帽子來壓人,一副*官污吏的模樣,不禁感嘆這人竟如此勢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有他那引以為豪的甜言蜜語,以及成篇成篇的大話,讓你暈頭轉(zhuǎn)向,不知何時在暗地里被他刺一刀,那更是他的特長。這樣一個人,注定是不能成為武俠小說主角的。
而他的出現(xiàn),就注定是一個異數(shù)。盡管平時你絕對看不到他有良心,但危急關(guān)頭卻又發(fā)現(xiàn)他還是有一丁點的,當(dāng)皇上命他去鏟除天地會逆賊時,他雖設(shè)法逃脫,但關(guān)鍵時候卻冒死救友,不惜違抗圣旨,也不肯出賣朋友;而當(dāng)天地會眾人逼他去行刺皇上時,他又顧全對皇上的義氣,不肯答應(yīng),最終使他一腳踏兩船,兩邊不討好。這些,卻又與其性格分外不符。
盡管他在敵人面前為求活命什么也愿意干,不把自己當(dāng)人看,但在美女與賭桌面前,他又成了不屈不撓的勇士,本分也不肯屈服,有時干脆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勇往直前似乎無所畏懼,其實心里卻滿是畏懼。這些,都是其活生生的寫照。
正因如此性格,他一點也稱不上英雄,甚至半點俠義心腸也沒有,有的只有厚厚的臉皮、滿滿的虛榮心、孤注一擲的勇氣以及一時沖動下的義氣和俠義。也正因如此,他不像其余人物一樣虛偽,他只是個小人,卻是個坦蕩蕩的小人,為了生存他不擇手段,但為了朋友美人卻讓他變得無比高尚,盡管只是短暫的。總而言之,鹿鼎記寫的不是英雄的故事,而是一部紀實小說,寫出了一個小混混如何在這個社會立足,如何活得精彩,活得自在,這些,記錄的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人物的一生。
他不是英雄,他很自私,卻又可以很偉大。
看完話劇《鹿鼎記》首演一個星期了,但還是幻想自己在藝術(shù)劇院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地看著《鹿鼎記》,一開場那氣勢磅礴的場面,麗春院大堂里那有趣的
12月18日到達安福路288號已臨近開場,檢票以后先去領(lǐng)說明書,但是因為去晚了,說明書發(fā)光了,幸好邊上一位好心的美女給了我一本,感激!領(lǐng)了說明書然后買了20xx年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的臺歷,辦了會員卡,看也沒看急急忙忙地進劇場去了,直到中場休息才把說明書拿出來粗略地看了一下,按照我們一般的看書方式,是倒著看的,我想怎么前面都是其他話劇的廣告什么的呀,最后才是主角,在回家路上才仔細研究一下了,原來是按照古代人讀書的方式那么看的,再加上說明書是黃色的封皮,讓我聯(lián)想到一樣?xùn)|西“奏折”,真的很有創(chuàng)意?。?/p>
在3排24座的座位落座沒多久,大幕拉開,好戲開始了,先交代了一下歷史背景,不大的舞臺上有十幾2二十名演員分成明清兩派演繹著楚河漢界,最后在錢芳一聲嬌嫩地聲音中結(jié)束了開場。這次《鹿鼎記》的演員人數(shù)應(yīng)該是非常多了的吧,《武林外傳》是六個角色的戲七個人演,《羅密歐與祝英臺》也就十來個角色,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排場,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厲害??!
對于熟悉《鹿鼎記》的人,一定能猜到,第一幕必定出現(xiàn)在麗春院,首先是麗春院大堂里的那副對聯(lián)“堂吃八五折,外賣免運費”完全是現(xiàn)代的購物理念,不得不佩服財神能有如此創(chuàng)意,這也是我從電視劇《武林外傳》以后財神的戲必看的原因之一。接著戴著小白兔帽的男主角韋小寶出場了,郭京飛依然是郭京飛,但是“韋小寶”不是“莫小寶”,沒有了江湖給他的壓力,也沒有“羅鍋”的那種愛國精神,作為一個在妓院長大的人來說,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和“涵養(yǎng)”,有淘氣和可愛完全足夠了。
接著就是天地會的出現(xiàn),天地會已經(jīng)不是整天喊著“反清復(fù)明”的幫派組織了,他們的口號也不是“地振高岡,一派西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河水萬年流”,而是有了會歌,可口可樂奧運期間的那個廣告歌改編的“好呀好呀,天地會紅起來,好呀好呀,暢爽呀!”接下來,實在出乎的我的意料,天地會那些幫眾不但臨時逃跑,還加入了“神龍教”,因為神龍教有“四金”這樣的保障;天地會那些幫眾的服裝也很有特色,四個人衣服正面是“反清復(fù)明”4個字,站隊的時候還特地搞錯了一下,變成了“反明復(fù)清”;轉(zhuǎn)過身來,更是出現(xiàn)了“沙發(fā),板凳,頂樓主”的網(wǎng)絡(luò)詞語;在陳近南傷了四人的眼睛之后,他們會立刻坐下坐起了“護眼大法”--為視力,預(yù)防近視,眼保健操開始!這一段應(yīng)該算全劇中笑點比較集中的一段,劇場里氣氛非常好,畢竟都是年輕人,在這些包袱抖出來的時候,效果可以立刻以笑聲反饋出來,這就是財神的臺詞功力和魅力所在,再次對財神膜拜一下。
說到天地會,不得不說陳近南,陳近南可以說是這部戲中最出彩的角色了,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陳近南應(yīng)該是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角色,但在話劇中,陳近南這個角色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是他讓韋小寶進宮當(dāng)了“太監(jiān)”,繼而認識了“康熙”和“建寧”,也是他讓“韋小寶”夾在“康熙”和“天地會”之間,里外不是人。但陳近南這個角色最大的亮點還是他的“路盲”,進了紫禁城就出不來了,找西華門卻跑到了十三陵;去神龍島救韋小寶和建寧卻去了南極,北極,非洲,這位仁兄甚至可以在受了致命傷以后還在哪里逃啊逃,還會點穴定人,真是牛?。★椦蓐惤系难輪T叫楊皓宇,對于我這個目前只看何家班話劇的人來說,真的不認識,但是我看話劇是不在乎演員的,去年看《武林外傳》的時候,我一樣不認識郭京飛,不知道錢芳他們,但是只要演得好,我就會喜歡,就會去支持??礂铕┯畹牟┛椭袑懙溃骸皩τ谖已莸年惤?,看完后能博您開心一笑,我很感激;看完以后,有一絲絲的悲涼,我敬您一杯!對于贊美,表揚,雞蛋和板磚,本人一概接受。鮮花就算了,您能來看,就是支持!”楊皓宇可能是這次看完《鹿鼎記》以后給我的最大的一個驚喜,因為《鹿鼎記》的歷史背景放在那里,在韋小寶進了紫禁城以后,康熙給他的壓力以及陳近南給他的壓力,必須讓他改變,不能再一直扔包袱出來,陳近南這個角色就負責(zé)了這項,從頭到尾都一直都在扔包袱出來,徹底打破了原著中陳近南的光輝形象,其實“反清復(fù)明”也可以很搞笑。好的角色要有好的演員才能領(lǐng)會編劇的意圖,把角色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話劇看得越多,越覺得話劇演員的臺詞功力都很強,可以讓整個劇場的人都聽他一個人說并完全能把劇場的氣氛調(diào)動起來,陳近南就是這樣一個角色,楊皓宇完全做到了。
郭京飛的韋小寶,看完以后覺得沒有莫小寶和羅鍋給我的印象來得深,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五本的原著要濃縮到2個多小時的話劇中去,的確要刪減掉很大一部分,這個往往吃虧的就是對主角的.刻畫,可能我比較喜歡看《鹿鼎記》里韋小寶和他七個老婆的感情戲吧,所以當(dāng)感情戲在這次的話劇中不是主要內(nèi)容,可能會少了些許有趣的場面,但是財神對韋小寶置身于朝廷和天地會這樣的矛盾身份,讓韋小寶左右不是人還是描寫地很不錯,結(jié)局當(dāng)然也很好猜,韋小寶帶著建寧離開了是非之地。郭京飛的演技我是不會懷疑的,從開場韋小寶向韋春花訛聽書錢到最后因為不想夾雜在康熙和陳近南之間,毅然和建寧離開是非之地,去世界的盡頭,郭京飛把20歲左右韋小寶的那種頑劣以及兄弟情誼都拿捏的非常好,可能最近一直在看《防火墻5788》的原因吧,對郭京飛這種鬧騰的角色稍稍有些不習(xí)慣了,喜劇看多了,也想看看他演正劇,郭京飛自己也說了,過了30歲,他可能就不會演類似于莫小寶,韋小寶這樣的角色了。像郭京飛這樣的演員,能演正劇也能演喜劇,這才是最難得的,我看好你喲!
康熙和建寧,韋小寶口中的“番茄炒蛋”組合,王勇和錢芳,也是“何家班”的老同學(xué)了。王勇從《武林外傳》的債主,《羅密歐與祝英臺》的阿笙,到這次《鹿鼎記》中的康熙,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債主是很能調(diào)動觀眾氣氛的那種角色,戲份不是很重,記住王勇就是因為財神賦予債主這個角色的爆笑臺詞以及何念對債主這個角色的創(chuàng)作。王勇不但會演戲,還是學(xué)舞蹈出身,到了《羅密歐與祝英臺》他除了飾演阿笙以外還擔(dān)當(dāng)了編舞,那段刷馬桶版的四小天鵝,應(yīng)該就是出自王勇之手,真的很有才?。∵@次《鹿鼎記》也是王勇編舞,估計他自己是跳得最開心的,康熙給鰲拜當(dāng)傀儡的那段舞蹈他一定跳得很盡興吧!康熙這個角色感覺上和電視劇里的差不多,很尊重原著,所以康熙這個角色比較正,搞笑不是他的任務(wù),其實王勇沒什么帝王相,但就是因為這樣才好,小玄子不會太一本正經(jīng),很符合康熙和韋小寶在一起的年齡。錢芳的建寧,怎么說呢,首先建寧在劇中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角色,男人戲嘛,但是建寧的角色特點非常地鮮明,就是“賤”!韋小寶打了建寧一耳光,她很很高興地去告訴康熙,呵呵,能說建寧不“賤”嗎?錢芳讓很多話劇迷知道是因為《武林外傳》的定春,這次建寧的角色描寫較少,整場戲以后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錢芳的表現(xiàn),倒是有一處讓我雷到了,錢芳在劇中親自做了一個“一字開”,讓我驚訝,后來向何念咨詢以后得知是錢芳自己做的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這次的服裝胡曉輝設(shè)計地非常有創(chuàng)意,韋小寶的“小白兔”帽,康熙和建寧的“番茄炒蛋”組合,陳近南的那個“弓箭頭箍”,洪安通的“拉面頭”,好玩死了啊!音樂才子王繼偉的音效也很不錯,開場音樂很大氣,《金枝欲孽》里很悲涼的《詠嘆調(diào)》放在《鹿鼎記》里面成了讓觀眾爆笑的源頭。還有不得不提的是《鹿鼎記》顛覆了傳統(tǒng)武俠電視劇那種吊威亞來展示打斗場面,采用了黑衣人的模式,在一個舞臺上實打?qū)嵉淖龀隽诵Ч?。還有通過燈光的變化以及現(xiàn)場煙霧的配合下,把一個舞臺的大小變成碩大的紫禁城以及無邊無際的大海,真的很牛!
一個劇的成功,不但是導(dǎo)演,編劇,主演的功勞,還有那些配角的辛苦演出,大冬天的不但扮演非洲土著,還要不停地換戲服以配合劇情的需要,向你們致敬,你們辛苦了!
今天晚上就是謝帥,張穎,李佳航演出地第一場了,希望你們也能演出成功!
晚上跟助理去話劇中心看了鹿鼎記,不記得多久沒看過話劇了,還是很期待的,事實證明,不虛此行。
一開場那氣勢磅礴的場面,麗春院里天地會會員做眼保健操,韋小寶的小白兔帽,康熙和建寧公主“番茄炒蛋”的服裝搭配,韋小寶聯(lián)合康熙智斗鰲拜,陳近南在紫禁城里的迷路等等的場面,實在讓我笑得不行啊 當(dāng)然 最稀飯的還是小寶的小白兔帽子 哈哈哈。
其實整場演出穿插了許多現(xiàn)代化的理念,演員還時不時會來一段街舞 哈哈 還有麗春院大堂里的那副對聯(lián)“堂吃八五折,外賣免運費” 滿搞笑的
最搞笑的是天地會陳近南,戲里的天地會已經(jīng)不是整天喊著“反清復(fù)明”的幫派組織了,他們的口號也不是“地振高岡,一派西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河水萬年流”,而是有了會歌,可口可樂#奧 運#期間的那個廣告歌改編的“好呀好呀,天地會紅起來,好呀好呀,暢爽呀!”簡直笑死我了。
這部戲里的陳近南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于天地會總舵主的崇敬之情,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陳近南應(yīng)該是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角色,。但在話劇中,陳近南這個角色最大的亮點還是他的“路盲”,進了紫禁城就出不來了,找西華門卻跑到了十三陵;去神龍島救韋小寶和建寧卻去了南極,北極,非洲,這位仁兄甚至可以在受了致命傷以后還在哪里逃啊逃,實在厲害啊 哈哈 尤其是他的一手“我叫誰定誰就定大法”一開始就笑得肚子疼了。
總而言之,今晚看的實在很開懷,下回寧財神再編劇,還去看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