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途中發(fā)生的感人故事
一袋干糧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多年以前,紅軍叔叔長征的時候。
在紅軍部隊的醫(yī)院里,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 13 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后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么也不離開紅軍啦。
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著部隊走進了草地。
一說草地,小朋友們準會想到公園里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里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只有幾只老鷹在天上飛旋。
這天,走著走著,前邊出現(xiàn)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一看,可高興啦。小蘭也樂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著米袋找糧食去了。可村里一個老百姓也沒有。
小蘭在村里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著一堆麥秸,上面還有沒有打干凈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偣膊坏揭恍⊥?。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不行,還得找!小蘭剛走不遠,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
小蘭一看,喲,這不是在我們醫(yī)院養(yǎng)過傷的那個大個子嗎?小蘭忙問:“哎,你在哪兒搞來這么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喏,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著說:“小蘭,聽說還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明天再找嘛!” “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 說著,他捧著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里放。小蘭趕緊米袋藏在背后,搖搖手說: “不要,你們?nèi)硕?,自己還不夠吃呢。” 大個子紅軍胳膊長,一把奪過米袋,一邊往里倒,一邊親切地說: “沒關(guān)系,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對!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fā)了。
小蘭扶著傷員,緊跟著部隊,小心地往前走。走著走著,前邊出現(xiàn)了一條小河,河上用樹干臨時搭起一座橋,橋下的河水“嘩嘩”地流著。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著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臉漲得通紅,身子直發(fā)抖,腳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蘭連忙使勁扶住了他。可小蘭肩膀上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滾了幾下,就沖走了。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 “哎呀,這可怎么辦呀?”
傷員看她望著河水直發(fā)愣,就問: “小蘭,什么東西掉到河里了?” 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么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后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醋o長雙手扶住傷員說: “好,到前面找醫(yī)生看一看?!?她見小蘭好象有點什么事兒的樣子,又問: “小蘭,怎么啦?是身體不舒服嗎?” “沒有。嗯……” 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丟米袋的事兒說出來。要是同志們知道了,準會把自己的糧食捧出來給我吃。大家的糧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們的呢?不,我要堅持!看護長走了。小蘭趕緊拔了許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糧食一樣。
晚上,部隊休息了。小蘭怕大家看見她盡吃野草,就跑去給傷員換藥,洗繃帶。等大家吃完了東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這樣過了幾天,小蘭的身體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頭發(fā)暈,兩腿軟綿綿的,一點勁都沒有。有一天,她走著走著,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看護長正背著她呢。
看護長是 40 多歲的人了,這些天來和大家一樣,吃野草和麥粉糊糊,身體很虛弱。她背著小蘭,臉上淌著豆大的汗珠,嘴里喘著粗氣,搖搖晃晃地往前走著。
小蘭醒來說:“看護長,我自己能走,快讓我下來!” 央求了半天,看護長才把她放下來。小蘭咬緊牙,堅持著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邊煮野草吃去了。這時候,看護長笑瞇瞇地走了過來:“小蘭,你身體好一點了嗎?哎,怎么一個人躲在這兒煮東西吃?” 小蘭趕緊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東西吃,不讓你看!” “好!我不看。” 看護長嘴上這么說,趁小蘭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搶了過來,一看:“哎呀,小蘭,你怎么光吃野草,一點麥粉也不摻呀?” “路還遠呢,留著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蘭拍拍挎包說:“這不是嗎?” 看護長奇怪地問:“你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個洞,怕麥粉漏出去! ” “拿來!我給你縫縫?!?說著,看護長一把奪過小蘭的挎包,打開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靶√m,你的麥粉呢?” 小蘭看到看護長這么關(guān)心她,想說話,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唰唰”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她才把丟糧食的事兒告訴了看護長。看護長聽了說:“哎呀,小蘭,你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我呢?我們一起參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你沒了糧食,大家應(yīng)該幫助你呀!” 說著,看護長從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麥粉,放進小蘭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馬上去報告首長?!?/p>
不一會兒,小蘭丟糧食的事兒,像一陣風(fēng)似地傳開了。同志們立刻提著米袋走了過來,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蘭的挎包里裝。小蘭忙搖手說: “ 不,不,謝謝大家……”這時候,那個傷員拄著拐杖走過來,拿著一點糧食,激動地說: “小蘭,你為了救我,把糧食丟了。我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同志們都說:“小蘭,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得把你這個小紅軍帶出草地?!?/p>
小蘭呢,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糧食。
這天夜里,小蘭怎么也睡不著。想起小時候,在地主家里受剝削挨打受罵。要不是找到了共產(chǎn)黨,自己早就死了。參加紅軍以后,得到了首長和同志們多少幫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永遠聽黨的'話,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走!
神槍手
軍委總部來到貴州仁懷縣一個山坳的時候,警衛(wèi)班的戰(zhàn)士們麻利地把首長和自己的營房安置停當,留下值勤人員,然后一起走到村邊,在一棵枝葉茂密、一抱多粗,約有十多丈高的大樹下,唱歌、跳押、擺龍門陣,消除戰(zhàn)斗、行軍后的疲勞。
不多一會,碰巧總參謀長劉元帥也來這里散步。他主動參加了警衛(wèi)班的活動,和年輕的警衛(wèi)戰(zhàn)士們一起談天說地,玩得非常高興。
忽然,從頭頂上傳來幾聲“哇哇”的叫聲,劉元帥順著聲音一看,在大樹縱橫交叉的枝椏上,站著一群烏鴉,不由心中一動,立刻詼諧地對警衛(wèi)員們說:“你們哪個的槍法最準,快打只烏鴉下來給大家打頓牙祭(即加餐)吧!”
警衛(wèi)員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肯開槍打烏鴉,有的是怕槍法不準當面丟丑,有的是不愿在領(lǐng)導(dǎo)面前耍弄武藝。
其中有個年輕、機靈、調(diào)皮的警衛(wèi)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總參謀長,你文武雙全,是全軍出名的神槍手,今天就請您給我們來個示范表演吧!”
“要得——”
“歡迎——”警衛(wèi)員們不約而同地拍起巴掌來。
劉元帥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們還會倒打一釘耙,將起我的軍來了!好吧,就讓我來試試看?!闭f著,不慌不忙地從腰里拔出左輪槍,只見他不用瞄準,手一舉,“砰”的一聲,一只烏鴉撲棱棱地應(yīng)聲而落,黑光閃閃的翅膀還在不停地撲騰哩。
“好槍法,劉總長真不愧為百步穿楊的神槍手!”警衛(wèi)員們異口同聲地嘖嘖稱贊。只有要求劉元帥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衛(wèi)員依然半信半疑地說:“嗯,樹上那么多烏鴉,怕是撞到一只的喲!”
劉元帥聽了毫不生氣,只是笑了笑說:“也許是這樣吧,不妨再
那個警衛(wèi)員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著頭皮到伙房里要來了一個雞蛋。劉元帥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氣把雞蛋朝天上拋去。當雞蛋飛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黃豆時,劉元帥沉著地把槍一舉,“砰”的一聲,雞蛋隨著槍聲四分五裂,蛋殼、蛋黃、蛋白紛紛灑落下來。那個調(diào)皮的警衛(wèi)員連忙伸出大拇指,夸贊劉元帥是神槍手。警衛(wèi)員們紛紛要拜劉元帥為師,請他教練槍法。劉元帥謙遜地說:“功多藝熟,業(yè)精于勤嘛,什么老師、學(xué)生的,我們互相學(xué)習(xí)好了。槍法愈準,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啊!”
從此,劉元帥就擠時間給警衛(wèi)班講習(xí)槍法,沒過多久,警衛(wèi)班戰(zhàn)士也個個都成了百發(fā)百中的神槍手。
倔強的小紅軍
陳賡同志回顧自己革命經(jīng)歷的時候,曾經(jīng)深情地談起這樣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于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饑挨餓,陳賡同志感到磚瓦分疲憊。這一陳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臉皮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p>
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luò)腮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
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彼f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p>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p>
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标愘s同志終于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xiàn)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diào)轉(zhuǎn)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毛主席長征路上四次落淚
偉人毛主席意志如鋼,平時不輕易流淚。即便愛子毛岸英在朝鮮戰(zhàn)場光榮犧牲,他也未在公開場合落淚。然而,在那漫漫長征路上,毛主席卻數(shù)次流下熱淚。
烏江南岸,毛主席揮淚送衣給“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zhàn)后,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主席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紅軍進入貴州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干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一干二凈。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干人”。這些“干人”一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zhàn)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里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zhàn)員們立即圍了上來。此時,毛主席從后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fā)生了什么事。一位紅軍戰(zhàn)士答道:“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甭牭竭@兒,毛主席已是熱淚盈眶。
他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wèi)員拿了兩袋干糧,連同毛線衣一起送給老婆婆。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你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干人’的隊伍?!贝┥厦€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里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lǐng)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有名的長征故事一: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于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饑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luò)腮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于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xiàn)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diào)轉(zhuǎn)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jīng)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有名的長征故事二:
1952年1月2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偵察隊文書羅盛教遇到4個正在滑冰的朝鮮少年。忽然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壓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羅盛教立刻脫掉棉衣,毫不猶豫地跳進冰窟窿里進行搶救。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瑩。 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頭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zhàn)友趕來把崔瑩救了上來。但羅盛教由于嚴寒,體力消耗殆盡,當他被人們救上來時,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時年只有21歲。
有名的長征故事三:
故事發(fā)生時間:1935年6月 地點:夾金山。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fēng)夾雜著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栗。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寒冷、饑餓、稀薄的空氣侵襲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已經(jīng)有很多同志在這片讓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突然,風(fēng)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zhàn)士笑呵呵......歌聲穿透風(fēng)雪,驅(qū)散了寒冷與疲憊,給前進中的隊伍帶來陣陣暖意。大家抬頭望去,山坡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跳著、唱著,揮舞著手里的快板,快樂的身影像一團跳動的火焰。
"我們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戰(zhàn)士們笑了。這名唱歌的女戰(zhàn)士是紅軍隊伍里的小衛(wèi)生員,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進中的故事編成歌謠鼓舞著大家前進,成了大家的"開心果"。
翻雪山時,小姑娘身體單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她高興極了,穿著這件長及膝蓋的大毛衣在隊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著跳著,紅艷艷的顏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開玩笑地叫她"小太陽"。
隊伍接近山頂了,空氣越來越稀薄,連呼吸都困難。很多同志因為疲憊和饑餓坐在了雪地上,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紅毛衣也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小太陽"的腳步也越來越遲緩。
突然,她停了下來,路邊坐著一個受傷的戰(zhàn)士,把頭埋進臂彎里像在打瞌睡。在這里,停頓就意味著死亡。"小太陽"拼命地搖著他,戰(zhàn)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隊伍依然緩緩地前進著。
有人突然發(fā)現(xiàn),隊伍里不見了那個快樂的紅色身影。干部休養(yǎng)連的戰(zhàn)士們到處尋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這個年少的衛(wèi)生員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的氣息。她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小小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在擔架上,戰(zhàn)士們找到了那件紅艷艷的大毛衣,它穿在一個受傷的戰(zhàn)士身上。傷兵流著淚回憶說,困乏時坐在雪地里,只覺得有人在拼命地拉著他,對了,還聽見了歌聲,他說,很熟的歌: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zhàn)士笑呵呵......
所有人都沉默了。傷兵脫下紅毛衣,鄭重地鋪在雪地上。它像女戰(zhàn)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頂已經(jīng)微現(xiàn)陽光,太陽紅彤彤,照在皚皚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過歲月的悠遠,70年前,那許許多多美麗的壯烈的故事依然生動、依然鮮活。
曾經(jīng)有一個愛唱歌的小女孩,快樂地行走在這支波瀾壯闊的隊伍里,她唱過最響亮的歌謠,讓疲憊的戰(zhàn)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陽;她跳過最動人的舞蹈,讓受傷的老兵忘記傷痛,欣然而笑;她曾為一件普通的紅毛衣欣喜不已、視若珍寶,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又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連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讓給了自己的戰(zhàn)友。她還只是個孩子。那一年,她15歲。
有名的長征故事四: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zhàn)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fā)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fā)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于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有名的長征故事五:
長征的時候,肖彬在紅二方面軍 6 師 18 團 9 連當指導(dǎo)員。澤章壩遭遇戰(zhàn)中,他負了重傷。過草地的時候,上級給了他一匹馬,并安排連里的小通訊員吳玉民照顧他。
小吳這年剛剛 16 歲,個子不高,黑黑的,長得挺結(jié)實。別看小吳年齡小,可是很會照顧人。每到宿營地,他都先找到一塊干燥或者背風(fēng)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補丁摞補丁的破被鋪在地上,扶肖指導(dǎo)員歇下后,馬上支起小鋁鍋燒開水,給指導(dǎo)員洗傷、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兒紅汞(這是當時他們部隊唯一的藥品)為指導(dǎo)員換藥。
部隊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吳的糧食袋越來越輕了。傷勢好一些,肖指導(dǎo)員開始硬撐著幫小吳打些下手,到了宿營地,小吳揀柴火燒上飯,然后肖指導(dǎo)員看著火,小吳就去放馬。
這幾天,小吳不用肖指導(dǎo)員燒火了,放馬走的時候,他總是帶上小鍋,說是可以邊放馬邊燒飯,兩不耽擱。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來,把小鍋里熱騰騰的飯盛給指導(dǎo)員吃。指導(dǎo)員一讓他吃,他就笑著拍拍肚子說:"看,鼓鼓的,早吃飽啦!"
可是,指導(dǎo)員總是覺得小吳好象越來越瘦弱了。剛出發(fā)時,他每天都馬前馬后跑來跑去,不知道什么是累似的,可這一段,他不光不大跑了,而且走路急一些都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指導(dǎo)員讓小吳爬坡時抓著馬尾巴,小吳總是笑笑,堅持自己走。盡管他老是幫作笑容,可指導(dǎo)員卻看出他在瞞著什么。
這天傍晚,小吳安頓好指導(dǎo)員,又去放馬了。
肖指導(dǎo)員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傷,他只有慢慢地爬,被遠遠地落在了后頭。當他在一處小樹林追上小吳時,小吳正端著鍋,一口一口地吃著什么。
"小吳!"肖指導(dǎo)員輕輕喚了一聲。
小吳吃了一驚,一看是指導(dǎo)員,急忙把小鍋藏在了身后,稚氣地笑著問:"指導(dǎo)員,你怎么來啦?"
肖指導(dǎo)員沒有回答,仍然向前爬著。小吳趕緊起身扶他。指導(dǎo)員順手端起了小鍋。小天急忙用手去捂,指導(dǎo)員用命令的口氣說:"把手拿開!"
小吳只好拿開了手。
肖指導(dǎo)員湊著火光向鍋里一看:天啊,這能叫飯嗎?一鍋黑乎乎的草根樹葉,即使是饑腸轆轆的時候,見了它也就"飽"了,而這位只有 16 歲的小鬼,為了照顧戰(zhàn)友,自己竟用它來充饑......肖指導(dǎo)員的眼睛模糊了,這時,他的耳邊斷斷續(xù)續(xù)傳來小吳低低的哀求聲:"指導(dǎo)員,你別生氣,你批評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導(dǎo)員能批評小吳什么呢?他放下小鍋,一把將小吳緊緊地抱在懷里......
引導(dǎo)語:紅軍長征之路雖然艱辛危險,但是戰(zhàn)士們還是戰(zhàn)勝了,長征中發(fā)生了很多的感人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長征的感人故事:一袋干糧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多年以前,紅軍叔叔長征的時候。
在紅軍部隊的醫(yī)院里,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13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
后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么也不離開紅軍啦。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著部隊走進了草地。一說草地,小朋友們準會想到公園里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里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只有幾只老鷹在天上飛旋。這天,走著走著,前邊出現(xiàn)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一看,可高興啦。小蘭也樂得又蹦又跳。
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
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著米袋找糧食去了??纱謇镆粋€老百姓也沒有。小蘭在村里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著一堆麥秸,上面還有沒有打干凈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偣膊坏揭恍⊥?。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不行,還得找!
小蘭剛走不遠,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小蘭一看,喲,這不是在我們醫(yī)院養(yǎng)過傷的那個大個子嗎?
小蘭忙問:“哎,你在哪兒搞來這么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喏,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著說:“小蘭,聽說還要走20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明天再找嘛!”“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說著,他捧著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里放。
小蘭趕緊米袋藏在背后,搖搖手說:“不要,你們?nèi)硕?,自己還不夠吃呢?!贝髠€子紅軍胳膊長,一把奪過米袋,一邊往里倒,一邊親切地說:“沒關(guān)系,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
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野菜,能吃它20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對!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fā)了。小蘭扶著傷員,緊跟著部隊,小心地往前走。走著走著,前邊出現(xiàn)了一條小河,河上用樹干臨時搭起一座橋,橋下的河水“嘩嘩”地流著。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著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臉漲得通紅,身子直發(fā)抖,腳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蘭連忙使勁扶住了他??尚√m肩膀上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滾了幾下,就沖走了。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哎呀,這可怎么辦呀?”傷員看她望著河水直發(fā)愣,就問:“小蘭,什么東西掉到河里了?”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么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后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看護長雙手扶住傷員說:“好,到前面找醫(yī)生看一看?!彼娦√m好象有點什么事兒的樣子,又問:“小蘭,怎么啦?是身體不舒服嗎?”“沒有。嗯……”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
長征的感人故事:紅軍女戰(zhàn)士“接受檢查”
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翻越岷山,到達甘肅宕昌哈達鋪。
部隊進入宿營地之后,所有小販都向紅軍部隊圍攏過來。為避免買賣擁擠,各部紅軍戰(zhàn)士都只派出采買員去購買東西,而且買賣用現(xiàn)大洋。群眾覺得紅軍說話和氣,買賣又公平,這樣多的人馬一點不嘈雜,都感到有點驚奇。
在這里更有意思的是幾位漢族、回族農(nóng)婦對于紅軍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戰(zhàn)士產(chǎn)生了興趣,她們覺得這些女戰(zhàn)士言語行動明明是女子,但細看她們穿著戎裝、麻鞋,又纏上綁腿,配著槍,雄赳赳地又引起她們懷疑。于是幾個農(nóng)婦格外親熱地拉著一個女同志向他們家里跑,因為她們對女戰(zhàn)士是男是女還抱一點懷疑態(tài)度,所以向女戰(zhàn)士“實行檢查”。紅軍女戰(zhàn)士當時被弄得莫名其妙,大家嘩然一笑,然而那些“執(zhí)行檢查”的農(nóng)婦們則更進一步“親熱”,請那些紅色女戰(zhàn)士上炕(北方睡土炕,凡有客人來了都請上炕,但女人的炕只請女客)。女同志不僅被請上炕,而且被農(nóng)婦請吃了晚飯。
一般的戰(zhàn)士們雖然沒有農(nóng)婦請吃晚飯,但各個伙食單位都買到了羊肉和白面、鹽、油,與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數(shù)月不嘗鹽油之味的情形比較起來,簡直就像“困于囚籠之鳥兒,一旦逃脫而翱翔空中一樣”。
紅軍經(jīng)過短暫的休整,由此繼續(xù)向陜北行進,由于宣傳北上抗日的主張,由于秋毫無犯的.紀律,沿途都受到群眾的歡迎。
長征的感人故事:披著袈裟當紅軍
在四川省,天寶可是個響當當?shù)娜宋?,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不僅當過喇嘛,當過紅軍,當過西藏自治區(qū)、四川省的黨委書記,而且他的漢名還是毛主席親自取的。
1917年2月,天寶出生在四川省馬爾康縣黨壩鄉(xiāng),原名叫桑吉悅希,這個鄉(xiāng)是藏族聚居區(qū),按照當?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男孩都要送進寺院當喇嘛,藏語叫“扎巴”。桑吉悅希有三兄弟,他是老大,很小的時候就進寺院當了喇嘛。
黨壩鄉(xiāng)位于阿壩地區(qū)東南部,交通十分不便,平時很少有外地人來。桑吉悅希所在的寺院很小,只有22個喇嘛,沒有活佛,桑吉等小喇嘛跟著老喇嘛學(xué)藏文、經(jīng)文。
如果不是紅軍的到來,桑吉也許就會當一輩子喇嘛。天賜良機,1935年,紅四方面軍撤出川陜蘇區(qū),轉(zhuǎn)移到阿壩地區(qū)一帶,等待同中央紅軍會師。
“方頭圓腦”,“滅族滅教”,“共產(chǎn)共妻”……國民黨散布的謠言,在藏民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他們對紅軍誤會重重,紛紛逃到山上藏了起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桑吉膽子大,加上又是喇嘛,就想留下來看護寺院。老喇嘛心里沒有底,還是讓桑吉隨大家躲上山去。
藏民們在樹林的掩護下,偷偷觀察著紅軍,看他們到底有沒有三頭六臂。有比較才有鑒別,他們發(fā)現(xiàn)這支隊伍和國民黨兵截然不同:不進寺院,不住民房,對藏民態(tài)度友好,盡管言語不通,也笑嘻嘻打著手勢想同藏民交流,還把土司頭人的東西分給窮人。
膽子大些的年輕人,躡手躡腳摸下山,慢慢試著接觸紅軍。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同國民黨宣傳的恰恰相反,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打土豪,分田地,處處為窮人著想。漸漸,紅軍受到了藏民的歡迎,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雞蛋,有的強烈要求參加紅軍。
看到朋友參加了紅軍,穿上軍裝很神氣。18歲的桑吉也心動了。他們能當紅軍,我為什么不能當紅軍呢?他來不及同父母商量,急迫地報了名。
在參軍的藏族青年中,桑吉懂藏文,算是知識分子,因此被任命為副隊長,專門為紅軍籌集糧食。剛參加紅軍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批藏族黨員。
1935年8月,桑吉隨左路軍長征,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一次過草地。不久,他調(diào)到藏民獨立師政治部任青年部部長。
丹居藏民獨立師是紅軍于1935年冬天建立起來的,原為當?shù)仡^人的武裝。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陜省委決定繼續(xù)保留和發(fā)展這支隊伍,從紅軍中派了很多骨干充實進去,擴建成一個獨立師。
獨立師的同志多為藏族,身材彪悍,尤擅騎射,大多有百步穿楊之功。他們的任務(wù)是擔負全軍的警戒,警戒線東西長一百多公里,南北寬四五十公里。作為青年部長,桑吉忙得腳不沾地,要在這廣闊的地區(qū)來回跑,師長、政委經(jīng)常帶著他下基層。
紅軍第三次過草地前,紅四方面軍總部要求每個戰(zhàn)士準備15斤糧食。草地不產(chǎn)糧食,人也少,幾萬大軍來回過,糧食吃得差不多了。桑吉帶著隊員到處籌糧,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他耐心細致的宣傳,一些寺院把積存多年的青稞和茶葉都捐了出來。
長征結(jié)束后,中央黨校成立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班,桑吉悅希被任命為班長。、朱德、周恩來等中央的領(lǐng)導(dǎo)同志經(jīng)常到黨校來講課,基本保證每周有一位中央首長來作報告。
有一次,毛主席到黨校講課,學(xué)員被主席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講課吸引住了。剛一下課,學(xué)員自動列隊歡送??吹缴贁?shù)民族學(xué)員圍攏過來,毛主席把煙點上,抽了一口,然后親切地說:“今天我講的話,你們聽懂沒有?聽懂多少?”學(xué)員們拼命點著頭,表示聽懂了。
毛主席走到桑吉面前停了下來,校領(lǐng)導(dǎo)介紹說他是班長,毛主席幽默地說:“了不得嘛,當了領(lǐng)導(dǎo),還帶‘長’喲!”桑吉有些不好意思,緊張得滿臉緋紅。見此情況毛主席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別緊張嘛,你叫什么名字?”得到回答后,毛主席又問:“桑吉悅希是什么意思?聽說藏族的名字很有講究。”桑吉有點害羞,撓著后腦勺說:“桑吉”的意思是佛祖,“悅?!笔菍氊惖囊馑?,是父母求活佛給取的。
毛主席一聽,樂了:“了不得,了不得!又是佛祖,又是寶貝的!”然后對著大家說道:“你們大家都是黨和紅軍的寶貴財富,是上蒼,也是你們的佛祖賜給我們紅軍隊伍的寶貝?!?/p>
毛主席的興致很高,想了想,又對桑吉說:“長征時我到過你的家鄉(xiāng),那里的藏族同胞對長征的勝利是有貢獻的。漢族有句古話,叫物華天寶,和你那個‘桑吉’差不多。我給你取個名字,就叫天寶吧!”
“好!”毛主席的話音剛落,在場的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學(xué)員一起鼓掌,連聲叫好。
“天寶”這個名字在中央黨校和延安傳開了,從此,這個幸運吉祥的名字就伴隨了天寶一生。
1.紅軍長征的故事大全
2.小小電報員的紅軍長征故事
3.長征故事:十大歷史瞬間濃縮長征
4.長征中的周恩來的故事
5.長征故事:戰(zhàn)地女杰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6.長征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的故事:紅軍長征中的重大戰(zhàn)役
7.長征故事:紅軍鞋
8.長征故事《搶渡金沙江》
9.長征故事: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到底犧牲了多少戰(zhàn)士
10.長征故事:翻越夾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