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典語錄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典語錄 > 摘抄 > 名家游記摘抄大全三百整理80句

          名家游記摘抄大全三百整理80句

          時間:2021-03-21 02:02

          文屬于文學范疇,閱讀散文必須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作者情感發(fā)生強烈共鳴。

          煙霞余影

          一龍?zhí)吨疄I

          細雨蒙蒙里,騎著驢兒踏上了龍?zhí)兜馈?/p>

          雨珠也解人意,只像沙霰一般落著,濕了的是崎嶇不平的青石山路。半山嶺的桃花正開著,一堆一堆遠望去像青空中疊浮的桃色云;又像一個翠玉的籃兒里,滿盛著紅白的花。煙霧迷漫中,似一幅粉紗,輕輕地籠罩了青翠的山峰和臥崖。

          誰都是悄悄地,只聽見得得的蹄聲?;仡^看蕓,我不禁笑了,她垂鞭踏蹬,昂首挺胸的像個馬上的英雄;雖然這是一幅美麗柔媚的圖畫,不是黃沙無垠的戰(zhàn)場。

          天邊絮云一塊塊疊重著,雨絲被風吹著像細柳飄拂。遠山翠碧如黛。如削的山峰里,涌出的乳泉,匯成我驢蹄下一池清水。我騎在驢背上,望著這如畫的河山,似醉似癡,輕輕顫動我心弦的凄音;往事如夢,不禁對著這高山流水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慚愧我既不會畫,又不能詩,只任著秀麗的山水由我眼底逝去,像一只口銜落花的燕子,飛掠進深林。

          這邊是懸崖,那邊是深澗,狹道上滿是崎嶇的青石,明滑如鏡,蒼苔盈寸;因之驢蹄踏上去一步一滑!遠遠望去似乎人在峭壁上高懸著。危險極了,我勸蕓下來,驢交給驢夫牽著,我倆攜著手一跳一竄的走著。四圍望不見什么,只有筆鋒般的山峰像屏風一樣環(huán)峙著:澗底淙淙流水碎玉般聲音,好聽似月下深林,晚風吹送來的環(huán)?聲。

          跨過了幾個山峰,渡過了幾池流水,遠遠地就聽見有一種聲音,不是檐前金鈴玉鐸那樣清悠意遠,不是短笛洞簫那樣凄哀情深,差堪比擬像云深處回繞的春雷,似近又遠,似遠又近的在這山峰間蘊蓄著。蕓和我正走在一塊懸?guī)r上,她緊握住我的手說:

          “蒲:這是什么聲音?”

          我莫回答她:抬頭望見幾塊高巖上,已站滿了人,疏疏灑灑像天上的小星般密布著。蘋在高處招手叫我,她說:“快來看龍?zhí)?”在眾人歡呼聲中,我踟躕不能向前:我已想著那里是一個令我意傷的境地,無論它是雄壯還是柔美。

          一步一步慢騰騰的走到蘋站著的那塊巖石上,那春雷般的聲音更響亮了。我俯首一望,身上很迅速的感到一種清冷,這清冷,由皮膚直浸入我的心,包裹了我整個的靈魂。

          這便是龍?zhí)?,兩個青碧的巖石中間,洶涌著一朵一片的絮云,它是比銀還晶潔,比雪還皎白;一朵一朵的由這個山層飛下那個山層,一片一片由這個深澗飄到那個深澗。它像山靈的白袍,它像水神的銀須;我意想它是翠屏上的一幅水珠簾,我意想它是裁剪下的一匹白綾。但是它都不能比擬,它似乎是一條銀白色的蛟龍在深澗底回旋,它回旋中有無數(shù)的仙云擁護,有無數(shù)的天樂齊鳴!

          我癡立在巖石上不動,看它瞬息萬變,聽它鐘鼓并鳴。一朵白云飛來了,只在青石上一濺,莫有了!一片雪絮飄來了,只在青石上一掠,不見了!我站在最下的一層,抬起頭可以看見上三層飛濤的壯觀:到了這最后一層遂匯聚成一池碧澄的潭水,是一池清可見底,光能鑒人的泉水。

          在這種情形下,我不知心頭感到的是欣慰,還是凄酸?我輕渺像晴空中一縷煙線,不知是飄浮在天上還是人間?空洞洞的不知我自己是誰?誰是我自己?同來的游伴我也覺著她們都生了翅兒在云天上翱翔,那淡紫淺粉的羽衣,點綴在這般湖山畫里,真不辨是神是仙了。

          我的眼不能再看什么了,只見白云一片一片由深澗中亂飛!我的耳不能再聽什么了,只聽春雷轟轟在山坳里回旋!世界什么都莫有,連我都莫有,只有濤聲絮云,只有潭水澗松。

          蕓和蘋都跑在山上去照像。掉在水里的人的嘻笑聲,才將我神馳的靈魂喚回來。我自己環(huán)視了一周山峰,俯視了一遍深潭,我低低喊著母親,向著西方的彩云默禱!我覺著二十余年的塵夢,如今也應該一醒;近來悲慘的境遇,凄傷的身世,也應該找個結束。萍蹤浪跡十余年漂泊天涯,難道人間莫有一塊高峰,一池清溪,作我埋骨之地。如今這絮云堆中,只要我一動足,就可脫解了這人間的樊籬羈系;從此逍遙飄渺和晚風追逐。

          我向著她們望了望,我的足已走到巖石的齒緣上,再有一步我就可離此塵世,在這潔白的潭水中,谫浣一下這顆塵沙蒙蔽的小心,忽然后邊似乎有人牽著我的衣襟,回頭一看蕓緊皺著眉峰瞪視著我。

          “走吧,到山后去玩玩?!彼f著牽了我就轉過一個山峰,她和我并坐在一塊石頭上。我現(xiàn)在才略略清醒,慢慢由遙遠的地方把自己找回來,想到剛才的事又喜又怨,熱淚不禁奪眶滴在襟上。我永不能忘記,那山峰下的一塊巖石,那塊巖石上我曾驚悟了二十余年的幻夢,像水云那樣無憑呵!

          可惜我不是獨游,可惜又不是月夜,假如是月夜,是一個眉月伴疏星的月夜,來到這里,一定是不能想不能寫的境地。白云絮飛的瀑布,在月下看著一定更美到不能言,鐘鼓齊鳴的濤聲,在月下。聽著一定要美到不敢聽。這時候我一定能向深潭明月里,找我自己的幻影去;誰也不知道,誰也想不到:那時蕓或者也無力再阻撓我的清興!

          雨已停了,陽光揭起云幕悄悄在窺人;偶然間來到山野的我們,終于要歸去。我不忍再看龍?zhí)叮焱|、蘋走下山來,走遠了,那春雷般似近似遠的聲音依然回繞在耳畔。

          二翠巒清潭畔的石床

          黃昏時候汽車停到萬壽山,揆已雇好驢在那里等著。

          梅隱許久不騎驢了,很迅速的跨上鞍去,一揚鞭驢子的四蹄已飛跑起來,幾幾乎把她翻下來,我的驢腿上有點傷不能跑,連走快都不能,幸而好是游山不是趕路,走快走慢莫關系。

          這條路的景致非常好,在平坦的馬路上,兩旁的垂柳常系拂著我的鬢角,迎面吹著五月的和風,夾著野花的清香。翠綠的遠山望去像幾個青螺,淙淙的水音在橋下流過,似琴弦在月下彈出的凄音,碧清的池塘,水底平鋪著翠色的水藻,波上被風吹起一弧一弧的皺紋,里邊游影著玉泉山的塔影;最好看是垂楊蔭里,黃墻碧瓦的官房,點綴著這一條芳草萋萋的古道。

          經過頤和園圍墻時,靜悄悄除了風濤聲外,便是那啼盡興亡恨事的暮鴉,在蒼松古柏的枝頭悲啼著。

          他們的驢兒都走的很快,轉過了粉墻,看見梅隱和揆并騎賽跑;一轉彎掩映在一帶松林里,連鈴聲衣影都聽不見看不見了。我在后邊慢慢讓驢兒一拐一拐的走著,我想這電光石火的一剎那能在塵沙飛落之間,錯錯落落遺留下這幾點蹄痕,已是煙水因緣,又那可讓他迅速的輕易度過,而不仔細咀嚼呢!人間的駐停,只是一凝眸,無論如何繁縟綺麗的事境,只是曇花片刻,一卷一卷的像他們轉入松林一樣渺茫,一樣虛無。

          在一片松林里,我看見兩頭驢兒在地上吃草,驢夫靠在一棵樹上蹲著吸潮煙,梅隱和揆坐在草地上吃葡萄干;見我來了他們跑過來替我籠住驢,讓我下來。這是一個墓地,中間芳草離離,放著一個大石桌幾個小石凳,被風雨腐蝕已經是久歷風塵的樣子。墳頭共有三個,青草長了有一尺多高;四圍遍植松柏,前邊有一個石碑牌坊,字跡已模糊不辨,不知是否獎勵節(jié)孝的?如今我見了墳墓,常起一種非喜非哀的感覺;愈見的墳墓多,我煩滯的心境愈開曠;雖然我和他們無一面之緣,但我遠遠望見這黑色的最后一幕時,我總默默替死者祝福!

          梅隱見我立在這不相識的墓頭發(fā)呆,她輕輕拍著我肩說:“回來!”揆立在我面前微笑了。那時驢夫已將驢鞍理好,我回頭望了望這不相識的墓,騎上驢走了。他們大概也疲倦了,不是他們疲倦是驢們疲倦了,因之我這拐驢有和他們并駕齊馳的機會。這時暮色已很蒼茫,四面迷蒙的山嵐,不知前有多少路?后有多少路;那煙霧中輕籠的不知是山峰還是樹林?涼風吹去我積年的沙塵,尤其是吹去我近來的愁恨,使我投入這大自然的母懷中沉醉。

          惟自然可美化一切,可凈化一切,這時驢背上的我,心里充滿了靜妙神微的顫動;一鞭斜陽,得得蹄聲中,我是個無憂無慮的驕兒。

          大概是七點多鐘,我們的驢兒停在臥佛寺門前,兩行古柏蕭森一道石坡欹斜,莊嚴黃紅色的穹門,恰恰籠罩在那素錦千林,紅霞一幕之中。我踱過一道蜂腰橋,底下有碧綠的水,潛游著龍眼紅色,像燕掠般在水藻間穿插。過了一個小門,望見一大塊巖石,猙獰像一個臥著的獅子,巖石旁有一個小亭,小亭四周,遍環(huán)著白楊,暮云里蟬聲風聲噪成一片。

          走過幾個院落,依稀還經過一個方形的水池,就到了我們住的地方,我們住的地方是龍王堂。龍王堂前邊是一眼望不透的森林,森林中漏著一個小圓洞,白天射著太陽,晚上照著月亮;后邊是山,是不能測量的高山,那山上可以望見景山和北京城。

          剛洗完臉,辛院的諸友都來看我,帶來的糖果,便成了招待他們的茶點;在這里逢到,特別感著樸實的滋味,似乎我們都有幾分鄉(xiāng)村真誠的遺風。吃完飯,我回來時,許多人伏在石欄上拿面包喂魚,這個魚池比門前那個澄清,魚兒也長的美麗??戳艘换佤~,我們許多人出了臥佛寺,由小路抄到寺后上山去,揆叫了一個賣汽水點心的跟著,想尋著一個風景好的地方時,在月亮底下開野餐會。

          這時候暝色蒼茫,遠樹濃蔭郁蓊,夜風蕭蕭瑟瑟,梅隱和揆走著大路,我和云便在亂巖上跳躥,苔深石滑,跌了不曉的有多少次。經過一個水澗,他們許多人懸崖上走,我和云便走下了澗底,水不深,而碧清可愛,淙淙的水聲,在深澗中聽著依稀似嫠婦夜啼。幾次回首望月,她依然模糊,被輕云遮著;但微微的清光由云縫中泄漏,并不如星夜那么漆黑不辨。前邊有一塊圓石,晶瑩如玉,石下又匯集著一池清水。我喜歡極了,剛想爬上去,不料一不小心,跌在水里把鞋襪都濕了!他們在崖上,拍著手笑起來,我的臉大概是紅了,幸而在夜間他們不曾看見;云由巖石上踏過來才將我拖出水池。

          抬頭望懸崖峭壁之上,郁郁陰森的樹林里掩映著幾點燈光,夜神翅下的景致,愈覺的神妙深邃,冷靜凄淡;這時候無論什么事我都能放得下超得過,將我的心輕輕底捧獻給這黑衣的夜神。我們的足步聲笑語聲,驚的眠在枝上的宿鳥也做不成好夢,抖戰(zhàn)著在黑暗中亂飛,似乎靜夜曠野爆發(fā)了地雷,震得山中林木,如喊殺一般的紛亂和顫噤!前邊大概是村莊人家吧,隱隱有犬吠的聲音,由那片深林中傳出。

          爬到山巔時,涼風習習,將衣角和短發(fā)都(吹)起來。我立在一塊石床上,抬頭望青蒼削巖,乳泉一滴滴,由山縫巖隙中流下去,俯視飛瀑流湍,聽著像一個系著小鈴的白兔兒,在澗底奔跑一般,清冷冷忽遠忽近那樣好聽。我望望云幕中的.月兒,依然露著半面窺探,不肯把團圓賜給人間這般癡望的人們。這時候,揆來請我去吃點心,我們的聚餐會遂在那個峰上開了。這個會開的并不快活,各人都懶松松不能十分作興,月兒呢模模糊糊似乎用淚眼望著我們。梅隱躺在草上唱著很凄涼的歌,真令人愁腸百結;揆將頭伏在膝上,不知他是聽他姐姐唱歌,還是膜首頂禮和默禱?這樣夜里,不知什么緊壓著我們的心,不能像往日那樣狂放浪吟,解懷痛飲?

          陪著他們坐了有幾分鐘,我悄悄的逃席了。一個人坐在那邊石床上,聽水澗底的聲音,對面陰濃蕭森的樹林里,隱隱現(xiàn)出房頂;冷靜靜像死一般籠罩了宇宙。不幸在這非人間的,深碧而斌渺的清潭,映出我迷離恍惚的塵影;我臥在石床上,仰首望著模糊淚痕的月兒,靜聽著清脆激越的水聲,和遠處梅隱凄涼入云的歌聲,這時候我心頭涌來的凄酸,真愿在這般月夜深山里盡興痛哭;只恨我連這都不能,依然和在人間一樣要壓著淚倒流回去。篷勃的悲痛,還讓它埋葬在心坎中去展轉低吟!而這顆心恰和林梢月色,一樣的迷離慘淡,悲情蕩漾!

          云輕輕走到我身旁,凄(然)的望著我!我遂起來和云跨過這個山峰,忽然眼前發(fā)現(xiàn)了一塊綠油油的草地。我們遂揀了一塊斜坡,坐在上邊。面前有一棵松樹,月兒正在樹影中映出,下邊深澗萬丈,水流的聲音已聽不見;只有草蟲和風聲,更現(xiàn)的靜寂中的振蕩是這般陰森可怕!我們坐在這里,想不出什么話配在這里談,而隨便的話更不愿在這里談。這真是最神秘的夜呵!我的心更較清冷,經這度潭水濤聲洗滌之后。

          夜深了,遠處已隱隱聽見雞鳴,露冷夜寒,穿著單衣已有點戰(zhàn)栗,我怕云凍病,正想離開這里;揆和梅隱來尋我們,他們說在遠處望見你們,像墳前的兩個石像。

          這夜里我和梅隱睡在龍王堂,而我的夢魂依然留在那翠巒清潭的石床上。

          花神殿的一夜

          這時候:北京城正在沉默中隱伏著恐怖和危機,誰也料不到將來要發(fā)生怎樣的悲劇,在這充滿神秘黑暗的夜里。

          寄宿的學生都紛紛向親友家避難去了,剩下這寂寞空曠的院落,花草似乎也知人意,現(xiàn)露一種說不出來的冷靜和戰(zhàn)栗。夜深了。淡淡的月光照在屋檐上,樹梢頭,細碎的花影下掩映著異樣的慘淡。仰頭見灰暗的天空銹著三五小屋,模糊微耀的光輝,像一雙雙含涕的淚眼。

          靜悄悄沒有一點兒人聲,只聽見中海連續(xù)不斷的蛙聲,和驚人的汽車笛鳴,遠遠依稀隱約有深巷野犬的吠聲。平常不注意的聲音,如今都分明呈于耳底。輕輕揭簾走到院里,月光下只看見靜悄悄竹簾低垂,樹影蔭翳,清風徐來,花枝散亂。緣廊走到夢蘇的窗下,隔著玻璃映著燈光,她正在案上寫信。我偷眼看她,冷靜莊嚴,凜然坦然,一點兒也不露驚惶疑慮;真幫助鼓舞我不少勇氣,在這般恐怖空寂的深夜里。

          順著花畦。繞過了竹籬,由一個小月亮門來,到了花神殿前。巍然莊嚴的大殿;蔭深如云的古松,屹立的大理石日規(guī),和那風風雨雨剝蝕已久的鐵香爐,都在淡淡月光下籠罩著,不禁脫口贊道:

          “真美妙的夜景呵!”

          倚著老槐樹呆望了一會,走到井口旁邊的木欄上坐下,仔細欣賞這古殿荒園,凄涼月色下,零亂闌珊的春景。

          如此佳境,美妙如畫,恍惚若夢,偏是在這鼙鼓驚人,戰(zhàn)氛彌漫,荒涼冷靜的深夜里發(fā)現(xiàn);我不知道該贊成美欣賞呢!

          還是詛恨這危殆的命運?

          來到這里已經三月了。為了奔波促忙,早晨出去,傍晚回來,簡直沒有一個閑暇時候令我鑒賞這古殿花窖的風景。只在初搬來的一夜,風聲中搖撼著陌生斗室,像瀚海煙艇時:依稀想到仿佛“梅窠”。

          有時歸來,不是事務羈身,就是精神疲倦;夜間自己不曾出來過一次。白天呢!這不是我的世界。被一般青春活潑的少女占領著,花蔭樹底,鶯聲燕語,嫣然巧笑,翩躚如仙。

          我常和慧泉說:

          “這是現(xiàn)實世界中的花神呢!”

          因此,似乎不愿去雜入問津,分她們的享受,身體雖在此停棲了三月之久,而認識花神殿,令我精神上感到快慰的,還是這沉默恐怖的今夜。

          不過,我很悔,今夜的發(fā)現(xiàn)太晚了,明夜我將離開這里。

          對著這神妙幽美的花神殿,我心覺著萬分傷感。回想這幾年漂泊生涯,懊惱心情,永遠在我生命史上深映著。誰能料到呢!我依然奔走于長安道上,在這紅塵人寰,金迷紙醉的繁華場所,扮演著我心認為最難受最悲慘的滑稽趣劇。忘記了過去,毀滅了前塵,固無是件痛快的事;不過連自己的努力,生活的進程都漠然不顧問時,這也是生的頹廢的苦痛呢!那敢說是游嬉人間。

          呵!讓我低低喊一聲母親吧!我的足跡下浸著淚痕。

          游記是對旅行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現(xiàn)在也多指記錄游覽經歷的文章,看看名家們都去過那里游玩吧!

          名家游記散文篇一

          山陰五日記游

          九年四月三十日,晨九時,輿出杭州候潮門。輪渡錢塘江,潮落沙夷,浪重山遠。渡江后彌望平衍,約十里許至西興,巷陌湫隘不堪并輿。橋下登舟,凡三艙,烏篷畫楫,有玻璃窗。十時行,并櫓連墻,穿市屋樹-陰-而去。小眠未成寐。正午穿蕭山城過,河面甚狹。泊舟威文殿下,廟祀文昌關帝。飯罷即行,途中嘉蔭曲港往往見之。埂陌間見一樹。年久乾枯,繞以翠蘿,下垂如云發(fā)。八時泊柯橋,紹興名鎮(zhèn)。晚飯后復行。夜半泊柯巖下。

          五月一日晨七時,步至柯巖。有廟,殿后有潭,石壁外覆,色*紋黑白,斧鑿痕宛然。有一高閣,拾級登之。殿傍又一潭,小石橋跨其上,壁間雕觀音像。巖左一廟,大殿中石佛高三四丈,金飾壯嚴。審視,殿倚石為壁,就之鑿像。廟后奇峰一朵,鐫“云骨”兩隸字,四面瓏玲,上豐下削,峰尖有斷紋,樹枝出其罅,諦視欣賞不已。稍偏一潭,撥草臨之,深窈澄澈,投以石塊,悠悠旋轉而下。

          十時返掉,移泊雷宮,道中山川佳秀,左右挹盼。午后二時,以小竹兜游蘭亭,約行七八里,沿路紫花繁開,而岡巒竹樹雜呈翠綠。四山環(huán)合,清溪縈回。度一板橋,則蘭亭在望矣。亭建于清乾隆時,新得修葺,粉垣漆楹,有蘭亭流觴亭竹裹行廚鵝池等,皆后人依做,遺址蓋久湮為田垅。然以今所見,雷宮蘭亭之間,所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則風物故依然也。流觴亭傍有右軍祠。張宴小飲,清曠甚適。歸途夕陽在山,得七律一首:縷縷霞姿間黛痕,青青向晚愈分明。野花細作便娟色*,清瀨終流激蕩聲。滿眼千山春物老,舉頭三月客心驚。蒼巒翠徑微陽側,憑我低徊緩緩行。

          舟移十里,夜泊偏門。村人方祭賽演劇,云系包爺爺生日,四鄉(xiāng)皆來會。其劇跳蕩嗷嘈,而延頸企足者甚夥。傍舟觀之,蓋別有致。枕上聞雨聲,入睡甚早。

          二日清晨登岸,不數(shù)武抵快閣。乃一小樓,欄桿蔚藍,額曰“快閣”。屋主姚氏,就遺址締權。通謁而入,閽者導游。先登小樓,供放翁像,聯(lián)額滿壁。屋主富藏書,殆佳士。有圖圃三處,雖不廣。而池石花木頗有曲折。白藤數(shù)架,微雨潤之,朗朗如玉瓔珞。亭畔更有紫藤,相映弄姿。挪舟會稽山下,謁大禹廟,垂旒"|笏,容像壯肅。殿上蝙蝠殆千萬,棲息梁棟間,積糞遍地。據(jù)云,蝠有大如車輪者。殿側高處有窆石亭。石高五尺如筍尖,中有斷紋,上有空穴。志載石上有東漢順帝時刻文,已漫漶不可辨。宋刻文尚可讀。石旁有兩碑,一曰“禹穴”,一曰“石紐”,篆勢飛動。出廟門,訪峋嶁碑,系乾隆時摹刻。又謁禹陵,墓而不墳,僅一碑亭楷書曰“大禹陵”。后出林木蒼蔚。

          午食時天氣炎熱,移泊大樹下。飯后以山兒入出,三里至南鎮(zhèn),廟宇新整,神像威武,茶罷即行。七里至香爐峰絕頂,山徑盤旋直上,側首下望,山河襟帶,城鎮(zhèn)星羅。秦望天柱諸山,宛如列黛。野花彌漫郊垌,如碎紫錦。中途稍憩小廟。又逾嶺岡數(shù)重,始見香爐峰。峰形峭削,山徑窄而陡,旁設木欄以衛(wèi)行客。有石梁跨兩崖間,逾之不數(shù)武,路忽轉,兩圓石對峙,輿行其間,乘者須斂足曲肱而過。絕頂僅一小廟,絕湫隘,聞值香汛,香客來者以千數(shù)。峰頂尖小,故除廟外無立足地,僅可從窗欞間下窺,紹興城郭廬舍楚楚可辨,錢江一線遠亙云表,群峰多如培土婁,惟秦望獨尊。天色*欲雨,輿人催客,匆促下山。至南鎮(zhèn),見疏雨張蓋。

          返舟,移舟十里,見繞門山石壁。過橋,橋有閘,泊舟東湖,為陶氏私業(yè)。潭水深明濃碧。石壁則黑白紺紫,如屏如墻,有千巖萬壑氣象,高松生其顛,雜樹出其罅。山下回廊間館,點綴不俗。繡球皎白,薔薇嬌紅,與碧波互映。風塵俗士,乍睹名山,似置身蓬閬中矣?細雨飄灑,石膚彌潤。雨乍止,拿舟行峭壁下。洞名仙桃,舟行其中,石骨棱厲,高聳逼側,幽清深窈,不類人間。湖中大魚潛伏,云有長逾丈者,天氣郁蒸方出,雖未得觀;而尺許銀鱗蕩躍水面,光如曳練,是日數(shù)見之。晚飯后易烏篷小艇而出,篷可推開,泛月良宜,并放棹外河,約半里許方歸。是夕宿東湖舟中。

          三日晨五時,船開,舟人喧笑驚夢。七時起看山,曉霧未收,初陽射之,與黛色*銀容相映,蔚為異采。遂泊舟攢宮,此名殆自宋已然,相沿未改。以山兜子行,道中密箐喬松,蒼翠一色*中,曉日侵膚都無炎氣。挑柴者絡繹于道。繼而畦畝間黃綠雜呈,牛郎花遍山,數(shù)里不斷。映山紅猶未盡凋,錯雜炫目。謁南陵(宋孝宗)北陵(宋理宗),樹木殿宇尚修整。又訪度宗陵,僅存碑碣而已。歸途經郭太尉殿,乃護陵之神,不知何許人也,殆南宋遺臣耶?殿中比附靈跡,如送子降紙等,甚夥。

          歸后船即行,移泊吼山下,一名狗山,拾級而登。一廟正當石峰下。峰之怪詭不可狀,逼視而怪愈甚。左峰筆立,上置石圓錐形。右者尤奇,峰頂兩石如倚,中有罅,罅有殿宇在。聞昔有僧居之,以縋汲通飲食,坐關行滿而后下。復至廟后仰觀,見峰顛廟榜曰“靈霄”,峰勢欹側如欲下壓。凝盼移時,神思悚蕩。

          午食于沈氏莊,臨水石蕩,蕩為其私業(yè),蓄魚甚多。飯后以小艇遍游之。巖壁高聳,蘿薜低垂。有青獅白象之目,獅肖其首,象狀其鼻。幽峭微減東湖,而弘深過之。安巢舅氏即在象鼻峰下題名,詞曰:庚申三月長沙張顯烈約游吼山,風日晴美,山川奇麗,談宴畫歡,醉后題記。同游者德清俞陛云銘衡,錢唐許端之之引之賢之仙寶馴。錢唐許引之題記。

          五時后舟歇繞門下,換舟而游。山正在開鑿,皚皚似雪。一潭正方而小,其深駭人,下望懔然。投以鉅石,半晌始開聲轟然。又燃爆竹,回響如鉅雷,亦一奇也。仍返泊東湖,晚飯后月色*明潔,蕩小舟至西面石壁下,形似小姑山,尖削如筍。泛月直至西郭門外。小步岸上,見鑄鍋者,熔鐵入范時,銀彩四流,佇觀移時,始返舟睡。

          四日早六時,附輪開船。下午二時到西興,二時半渡江,至長橋,晚潮方至,厲涉而過。三時半返嚴衙弄許宅。綜計是游,東湖最愜心,以為兼擅幽奇麗之妙,吼山奇?zhèn)?,柯巖幽秀,爐峰峭麗,各擅勝場。愛略記梗概,以為他日重來之券。

          一九二八年二月改定

          名家游記散文篇二

          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葉圣陶

          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兩個巖洞,雙龍洞和冰壺洞。洞有三個,最高的一個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下下想貫通,我因為足力不濟,沒有到。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那里的農業(yè)社兼種花,利的是茉莉、白蘭、珠蘭之類,跟隨我們蘇州虎丘所沒有的。據(jù)說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雙龍泉水灌溉,才長得好,如果移到別處,結成的佛手就象拳頭那么一個,沒有長長的指頭,不成其為“手”。

          篇一:朱自清·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一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里沒有汽車,要到那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雇“剛朵拉”(Gondola)。大運河穿過威尼斯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剛朵拉”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兒都去。威尼斯并非沒有橋;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轉彎抹角,那兒都走得到,用不著下河去??墒禽喆腥诉€是很多,“剛朵拉”的買賣也似乎并不壞。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圣馬克方場的鐘數(shù)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么煤煙,天空干干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國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鄉(xiāng);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綠,那么釅,會帶你到夢中去。

          威尼斯不單是明媚,在圣馬克方長走走就知道。這個方場南面臨著一道運河;場中偏東南便是那可以望遠的鐘樓。威尼斯最熱鬧的地方是這兒,最華妙莊嚴的地方也是這兒。除了西邊,圍著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東邊居中是圣馬克堂,卻有了八九百年——鐘樓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這兩溜兒樓房的下一層,現(xiàn)在滿開了鋪子。鋪子前面是長廊,一天到晚是來來去去的人。緊接著教堂,直伸向運河去的是公爺府;這個一半屬于小方場,另一半便屬于運河了。

          圣馬克堂是方場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紀,原是卑贊延式,以直線為主。十四世紀加上戈昔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十七世紀又參入文藝復興期的裝飾,如闌干等。所以莊嚴華妙,兼而有之;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勁兒。教堂里屋頂與墻壁上滿是碎玻璃嵌成的畫,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藍色或紅色的圣靈像。這些像做得非常肅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鋪的,顏色花樣種種不同。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教堂左右那兩溜兒樓房,式樣各別,并不對稱;鐘樓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邊兒。但這兩溜房子都三層,都有許多拱門,恰與教堂的門面與圓頂相稱;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襯出教堂的金碧輝煌來。教堂右邊是向運河去的路,是一個小方場,本來顯得空闊些,鐘樓恰好填了這個空子。好像我們戲里大將出場,后面一桿旗子總是偏著取勢;這方場中的建筑,節(jié)奏其實是和諧不過的。十八世紀意大利卡那來陀(Canaletto)一派畫家專畫威尼斯的建筑,取材于這方場的很多。德國德萊司敦畫院中有幾張,真好。

          公爺府里有好些名人的壁畫和屋頂畫,丁陶來陀(Tintoretto,十六世紀)的大畫《樂園》最著名;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筑的價值。運河上有了這所房子,增加了不少顏色。這全然是戈昔式;動工在九世紀初,以后屢次遭火,屢次重修,現(xiàn)在的據(jù)說還是原來的式樣。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兩面;西面斜對著圣馬克方場,南面正在運河上。在運河里看,真像在畫中。它也是三層:下兩層是尖拱門,一眼看去,無數(shù)的柱子。最下層的拱門簡單疏闊,是載重的樣子;上一層便繁密得多,為裝飾之用;最上層卻更簡單,一根柱子沒有,除了疏疏落落的窗和門之外,都是整塊的墻面。墻面上用白的與玫瑰紅的大理石砌成素樸的方紋,在日光里鮮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人真不愧著色的`能手。這所房子從運河中看,好像在水里。下兩層是鈴瓏的架子,上一層才是屋子;這是很巧的結構,加上那艷而雅的顏色,另人有惝恍迷離之感。府后有太息橋;從前一邊是監(jiān)獄,一邊是法院,獄囚提訊須過這里,所以得名。拜倫詩中曾詠此,因而便膾炙人口起來,其實也只是近世的東西。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種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隨便唱。可是運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馬克方場的河邊上,看見河中有紅綠的紙球燈,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剛朵拉”搖過去,靠著那個船停下,船水中間,兩邊挨次排著“剛朵拉”,在微波里蕩著,像是兩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圍著一張桌子坐,輪到了便站起來唱,旁邊有音樂和著。曲詞自然是意大利語,意大利的語音據(jù)說最純粹,最清朗。聽起來似乎的確斬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樂節(jié)奏繁密,聲情熱烈,想來是最流行的“爵士樂”。在微微搖擺的紅綠燈球底下,顫著釅釅的歌喉,運河上一片朦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紅的樣子。唱完幾曲之后,船上有人跨過來,反拿著帽子收錢,多少隨意。不愿意聽了,還可搖到第二處去。這個略略像當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卻熱鬧得多。

          從圣馬克方場向西北去,有兩個教堂在藝術上是很重要的。一個是圣羅珂堂,旁邊有一所屋子,墻上屋頂上滿是畫;樓上下大小三間屋,共六十二幅畫,是丁陶來陀的手筆。屋里暗極,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來陀作畫時,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鉤勒,例如陰影,教人看了覺得是幾經琢磨似的?!妒旨堋芬环跇巧闲∥輧龋α孔钚酆?。佛拉利堂在圣羅珂近旁,有大畫家鐵沁(Titian,十六世紀),和近代雕刻家卡奴洼(Canova)的紀念碑。卡奴洼的,靈巧,是自己打的樣子;鐵沁的,宏壯,是十九世紀中葉才完成的。他的《圣處女升天圖》掛在神壇后面,那朱紅與亮藍兩種顏色鮮明極了,全幅氣韻流動,如風行水上。倍里尼(Giovanni Belliini,十五世紀)的《圣母像》,也是他的精品。他們都還有別的畫在這個教堂里。

          從圣馬克方場沿河直向東去,有一處公園;從一八九五年起,每兩年在此地開國際藝術展覽會一次。今年是第十八屆;加入展覽的有意,荷,比,西,丹,法,英,奧,蘇俄,美,匈,瑞士,波蘭等十三國,意大利的東西自然最多,種類繁極了;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還有別的許多新奇的作品,說不出路數(shù)。顏色大概明,教人眼睛發(fā)亮;建筑也是新式,簡截不羅嗦,痛快之至。蘇俄的作品不多,大概是工農生活的表現(xiàn),兼有沉毅和高興的調子。他們也用鮮明的顏色,但顯然沒有很費心思在藝術上,作風老老實實,并不向牛犄角里尋找新奇的玩意兒。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產,以典麗風華勝,緙絲也不錯。大理石小雕像,是著名大品的縮本,出于名手的還有味。

          篇二:李大釗·五峰游記

          我向來慣過“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經過都記不住時日。

          我們那晚八時頃,由京奉線出發(fā),次日早晨曙光剛發(fā)的時候,到灤州車站。此地是辛亥年張紹曾將軍督率第二十軍,停軍不發(fā),拿十九信條要脅清廷的地方。后來到底有一標在此起義,以眾寡不敵失敗,營長施從云王金銘,參謀長白亞雨等殉難。這是歷史上的紀念地。

          車站在灤州城北五里許,緊靠著橫山。橫山東北,下臨灤河的地方,有一個行宮,地勢很險,風景卻佳,而今作了我們老百姓旅行游覽的地方。

          由橫山往北,四十里可達盧龍。山路崎嶇,水路兩岸萬山重迭,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絕美。由橫山往南,灤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陸路計,約有百數(shù)十里。

          我們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順流而南,兩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很茂盛,但已覺受旱。禾苗的種類,以高梁為多,因為灤河一帶,主要的食糧,就是高梁。谷黍豆類也有。灤水每年泛濫,河身移從無定,居民都以為苦。其實灤河經過的地方,雖有時受害,而大體看來,卻很富厚,因為他的破壞中,卻帶來了很多的新生活種子,原料。房屋老了,經他一番破壞,新的便可產生。土質乏了,經他一回灘淤,肥的就會出現(xiàn)。這條灤河簡直是這一方的舊生活破壞者,新生活創(chuàng)造者,可惜人都是茍安,但看見他的破壞,看不見他的建設,卻很冤枉了他。

          河里小舟漂著,一片斜陽射在水面,一種金色的淺光,襯著岸上的綠野,景色真是好看。

          天到黃昏,我們還未上岸。從舟人搖櫓的聲中,隱約透出了遠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們上岸的村落了。

          到了家鄉(xiāng),才知道境內很不安靜。正有“綁票”的土匪,在各村騷擾。還有“花會”照舊開設。

          過了兩三日,我便帶了一個小孩,來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陸路來的,約有八十里。從前昌黎的鐵路警察,因在車站干涉日本駐屯軍的無禮的行動,曾有五警士為日兵慘殺。這也算是一個紀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離車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們清早雇騾車運行李到山下。

          車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徑崎嶇,曲折的很,兩傍松林密布。間或有一兩人家很清妙的幾間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園。泉水從石上流著,潺潺作響,當日恰遇著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鮮。走了約四里許,才到五峰的韓公祠。

          五峰有個勝境,就在山腹。望海,錦繡,平斗飛來,掛月,五個山峰環(huán)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韓文公祠。下臨深澗,澗中樹木叢森。在南可望渤海,碧波萬頃,一覽無盡。我們就在此借居了。

          看守祠宇的人,是一雙老夫婦,年事都在六十歲以上,卻很健康。此外一狗,一貓,兩只母雞,構成他們那山居的生活。我們在此,找夫婦替我們操作。

          祠內有兩個山泉可飲。煮飯烹茶,都從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頗有一種趣味。

          山中松樹最多,果樹有蘋果,桃,杏,梨,葡萄,黑棗,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來游的人卻也常有。但是來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賭博,真是大殺風景。

          山中沒有野獸,沒有盜賊,我們可以夜不閉戶,高枕而眠。

          久旱,鄉(xiāng)間多求雨的,都很熱鬧,這是中國人的群眾運動。

          昨日山中落雨,云氣把全山包圍。樹里風聲雨聲,有波濤澎湃的樣子。水自山間流下,卻成了瀑布。雨后大有秋意。

          聲明 :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