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經(jīng)典名句語句摘抄
1、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2、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史記》
3、 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 ——司馬遷 《史記》
4、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
5、 順 不妄喜;逆 不遑餒;安 不奢逸;危 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也 。 ——司馬遷 《史記》
6、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司馬遷 《史記》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
8、 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司馬遷 《史記》
9、 禍不妄至,福不徒來 《史記》
1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司馬遷 《史記》
11、 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司馬遷 《 史 記》
12、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史記》
13、 李將軍列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 馬 遷 《史記》
14、 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 《史記》
15、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史記》
16、 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 ——司馬遷 《史記》
17、 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司馬遷 《史記》
18、 商君列傳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司馬遷 《史記》
19、 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司馬遷 《史記》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 《史記》
21、 管晏列傳: 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 辱 — —司馬遷 《史記》
22、 雖被萬戮,豈有悔哉! ——司馬遷 《史記》
23、 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馬遷 《史記》
24、 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
25、 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26、 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遷 《史記》
27、 刺客列傳:天雨粟,馬生角 ——司馬遷 《史記》
28、 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馬遷 《史記》
29、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司馬遷 《史記》
30、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史記》"
31、 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 《史記》
32、 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于易,為大于細。 — —司馬遷 《史記》
33、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史記》
34、 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于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 亦 歸 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司馬遷 《史記》
35、 魏文王問扁鵲 魏文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yī)?” 扁鵲曰:“長兄最善 , 中 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王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 “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于諸侯?!?《史記》
36、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 《 史 記》
37、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 皆 無 益于子之身。 《史記》
38、 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史記》
39、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史記》
40、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 相 , 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
41、 孔子曰:“言爾志?!吧_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 舞 雩 ,詠而歸??鬃余盃枃@曰:“吾與蒧也!” 《史記》
42、 韋編三絕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 《 易 》,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史記》
43、 倒行逆施 始伍員與申包胥為交,員之亡也,謂包胥曰:“我必覆楚?!卑阍唬骸拔?必 存 之?!奔皡潜脎樽玉闱笳淹?。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史記》
44、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 矜 其 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史記》
45、 優(yōu)孟馬諫 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 楚莊王之時,有所 愛 馬 ,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髃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yōu)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yōu)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敝T侯聞之,皆知大王賤ren而貴馬也。 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史記》
46、 (吳)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 苦 。 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記》
47、 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 , 虞 兮虞兮柰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司馬遷 《史記》
48、 雞鳴狗盜 齊閔王二十五年,復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 王 曰 :“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后秦,秦其危矣?!庇谑乔卣淹跄酥?。囚孟嘗君,謀欲殺之。 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贝藭r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 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 《史記》
49、 "All men will die, but death could be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or lighte" r th an a feathe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 《史記》
50、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史記》
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漢·司馬遷史記
先考慮國家大事,然后再顧及個人恩怨。
至誠則金石為開?!獫h·劉歆西京雜記卷五
真誠所至,最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打動。
疾風知勁草?!铣巍し稌虾鬂h書
猛烈的.大風中展現(xiàn)草的剛勁,引申指越惡劣的環(huán)境越顯堅貞的品格。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龂瘛ぶT葛亮誡子書
寧靜修身,節(jié)儉修養(yǎng)品德。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獣x·陳壽
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獣x·陳壽
人誰能不死,為國捐軀,大忠大義。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國·諸葛亮后
不辭勞苦,默默貢獻,至死方休。
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饼R·劉晝劉子
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變它的紅色,蘭草可以被焚燒但不能消除它的芳香,玉可碎但不能改變它的潔白,金可融但不能改變它的剛韌。引申
指堅貞的品格永不會改變.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獓Z·周語
接受正確的意見如登山一樣的難,接受錯誤的意見像崩山一般容易。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獏问洗呵铩ぜ径o
石頭可以被擊碎,但不能改變其固有的堅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變它原有的紅色。引申指高貴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驗而絕不改變。
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Y記·坊記
尊重他人勝過自己,先為別人著想。
不食嗟來之食?!Y記·檀弓下
雖窮困潦倒仍保持人格尊嚴,不接受帶侮辱性的施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では蟆?/p>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蹲髠鳌?/p>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肚るx騷》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肚るx騷》
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对娊?jīng)·鄘風》
6、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蹲髠鳌?/p>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ち夯萃跸隆?/p>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队査走z規(guī)》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肚るx騷》
1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軐W《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獫h樂府古辭《長歌行》
1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睹献印けM心上》
1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兑捉?jīng)·系辭上》
16、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墩撜Z·微子》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献?/p>
18、滿招損,謙受益?!渡袝ご笥碇儭?/p>
1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对娊?jīng)·小雅》
20、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渡袝?/p>
2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蹲髠鳌?/p>
2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23、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p>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2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秾O子兵法·軍爭》
26、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豆茏印嘈蕖?/p>
2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蹲髠鳌?/p>
2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睹献印す珜O丑》
2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墩撜Z》
3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懹?/p>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2、志當存高遠?!T葛亮《誡外生書》
3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印駥W》
3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娊?jīng)·小雅·車轄》
3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盾髯印駥W》
3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T葛亮
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恫肪印?/p>
38、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39、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列傳》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撜Z·子路
4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4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度龂ぶT葛亮·誡子書》
4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大經(jīng)《鶴林玉露》
44、公孫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睹献印けM心上》
4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墩撜Z·子罕》
4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愈《進學解》
4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侗饼R書》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献?/p>
4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对娊?jīng)·秦風·蒹葭》
50、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对娊?jīng)·小雅》
5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苤病顿洶遵R王彪》
5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奶煜?/p>
53、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兑捉?jīng)·乾》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p>
55、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醪?/p>
5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妒酚洝?/p>
5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娊?jīng)·小雅·鶴鳴》
58、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59、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60、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秾O子兵法·謀攻》
61、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漁夫》
6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抖Y記·雜記》
6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獎?/p>
6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冻o·卜居》
6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jīng)·大雅·抑》
66、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
6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懿?/p>
6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 愈《進學解》
6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对娊?jīng)·衛(wèi)風·碩人》
7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7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俄n非子·難一》
7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痘茨献印と碎g訓》
7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度龂尽?/p>
7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妒酚洝?/p>
7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睹献印るx婁下》
76、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p>
77、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78、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印と逍А?/p>
7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じ孀酉隆?/p>
8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献?/p>
8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妒酚洝?/p>
8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横?/p>
8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睹献印?/p>
84、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墩撜Z·子罕》
85、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对娊?jīng)·衛(wèi)風·碩人》
8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謩t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87、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88、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端斡瘛Τ鯁枴?/p>
89、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9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p>
9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jīng)·周南·關雎》
9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獏问洗呵?/p>
93、是可忍,孰不可忍?!墩撜Z·八佾》
94、志不強者智不達?!赌印ば奚怼?/p>
9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9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抖Y記·雜記》
97、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蹲髠鳌?/p>
98、欲加之罪,何患辭?!蹲髠鳌?/p>
9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0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