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寫作是以閱讀為基礎的。大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此后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第二要看別人的作品?!庇纱丝梢?,讀書的重要性了。讀書的方法自是多樣,有坐讀、臥讀,有朗讀、默讀,更有抄讀等。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的方法也有很多種,背誦、做讀書卡片、剪報等。
在古代,由于沒有出版印刷,書籍在當時是尤為寶貴的,所以在當時以抄為讀的讀書方式,蔚為風氣。宋代的東坡先生聰明絕頂,自稱抄書乃“迂鈍之法”,可是他卻偏喜好用這種迂鈍法,可見此法之不俗。
抄讀有“三益”:易于記誦,校正訛誤,練筆習字。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把
一、文章如何讀
通過平日的'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課外的閱讀,學生往往都只是粗粗地看一遍,僅僅浮于文字的表面,不太會靜下心去讀。為此,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建議“三讀法”。
第一遍,放聲讀。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除去字詞障礙,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
第二遍,圈劃讀。在讀文的過程中圈圈劃劃作批注的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并不陌生,通過讀文,圈出你覺得值得積累的好詞,劃出你認為有價值的好句、好段,在旁邊三言兩語說說你圈劃的理由。
第三遍,摘記讀。將好詞佳句(佳段),字跡工整摘抄在積累本上,然后根據(jù)文中的語境有感情地大聲朗讀,并試著記在頭腦中。
二、積累如何做
1.摘抄本的選擇
為了便于日后方便反復使用和收藏,()我們建議摘抄本的頁數(shù)不少于80頁,同時本子的大小不小于32開。
2.摘抄的要求
對于摘抄時使用的筆,應根據(jù)不同年級的需要作相應的選擇。一二年級的學生建議使用鉛筆,這樣寫錯易于修改,保證簿面整潔。中高年級學生建議使用鋼筆,這樣既能督促自己認真摘抄盡量不要抄錯,又能為五年級鋼筆字等級考試做準備,還便于留檔,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紀念。
對于所閱讀的書目,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年齡和喜好選擇。
關于摘抄的次數(shù),為了保證能持續(xù)、有效地堅持下去,不建議每天不情愿地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建議一周可以安排兩次,讓學生根據(jù)學?;丶易鳂I(yè)的情況,自己安排時間。
3.摘抄的格式
首先是日期,寫在每一次摘抄的右上角。其次,標題居中。然后可以設置一些欄目:第一是“美詞”,要對摘抄的詞語適當進行歸類,例如:神態(tài)自若(神態(tài))。第二是“美句、段”,如果是句子至少兩句,如果是精彩片段至少一個,兩個可以都寫,也可以根據(jù)文本的內容自主選擇。第三是“感悟”,中高年級寫不少于80字的
三、積累有何用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笨梢?,自古以來讀書與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書讀得多,知識才能淵博,才能才思敏捷、文章鮮活。閱讀摘抄他人的美文佳作,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響,便于自己的作文由“仿”走向“創(chuàng)”。通過積累,學生擁有了大量的“真材實料”,在作文中就會有話可講、有據(jù)可依了。
第二,摘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堅持,需要毅力,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經(jīng)歷一定的過程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成為一種習慣。有了好習慣的陪伴,就有了寫好作文的基礎了。
第三,在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可以按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可看書報,也可看雜志;可邊讀邊抄,也可邊抄邊背;可以在學校中摘抄,也可在自己的小書屋中品讀;可以每天都摘記,也可以放在周末進行。一切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去執(zhí)行,這樣閱讀摘抄積累就不會是一種痛苦的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的需要,能真正促進學生的主動閱讀。
你想寫一手好文章嗎?快與“閱讀摘抄積累”交朋友吧!
1.人生
有人說人生如圓,從來處來,回來處去,落葉要歸根,生于斯,長于斯,這是一種鄉(xiāng)土情結。
有人說人生如紙,看你如何揮毫潑墨,看你胸臆如何,呈現(xiàn)在紙上的圖畫就是你的人生,他極力勸你珍視生命。
有人說生命如水,有小溪,湖泊,有大江,大海,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泰山不辭抔土,江海不辭細流”的度量。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博大的人生。
也有人說生命如水,就看你放了什么進去,放進去泥沙它會混濁,放進去茶葉它便清香。
任何一種人生都有它的內涵。
2.閱讀
閱讀是一種汲取,一種感覺,一種輕松一種愉悅,一種灑脫,一種情懷。
閱讀就是閱讀人生,閱讀生活,閱讀快樂,
閱讀就是關照生命,熱愛自然,傾聽音樂。
閱讀就是八面來風,四壁星光,三面垂柳。
閱讀就是走進名人,心靈對話,斟酒小酌。
閱讀就是走進歷史,期盼幸福,收藏陽光。
3.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和你很像的人,痛過他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
朋友是走進考場抑或是面對重要選擇時握著你的手說“我相信你”的人;
朋友是你生日是送你一份真摯祝福而不是昂貴的禮物的人;
朋友是你最快樂及最痛苦時想到的人;
朋友是耐心聽你心里話的人;
朋友是和他在一起會忘掉一切繁務瑣事的人;
朋友是你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事都惦記的人; 朋友是對你不合理要求爽快說“不”而你欣然接受的人; 朋友是你可以將自己最心愛的東西放心的'交給他的人; 朋友是看到你的缺點毫不留情的批評你或宛然勸你的人;
朋友是你為之驕傲或為你驕傲的人;
朋友是將自己最好的學習方法及參考書毫不保留的介紹給你的人;
朋友是和你一起做飯又一起吃下那不堪入口可甜蜜無比的食物的人;
朋友是和你買不同冰激淋再交換的人;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你的玩伴,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知己,是另一個你!
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3、一日無書,百事荒廢?!悏?/p>
4、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簩嵡?/p>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 伏爾泰
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8、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9、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0、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芽▋?/p>
1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2、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3、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培根
1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7、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獜堉?/p>
18、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19、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后。——歌德
20、為樂趣而讀書。 —— 毛姆
2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23、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旯?/p>
24、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 張維屏
25、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2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28、學習永遠不晚?!郀柣?/p>
29、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乜思?/p>
3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蟹蛲袪査固?/p>
3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2、讀死書是沒有用的,要知道怎樣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區(qū)思想才行。——茅盾
3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4、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35、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_爾文
36、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3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38、每天讀上五小時的書,人很快就會變得淵博起來?!姞枴ぜs翰遜
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p>
40、我們一面要養(yǎng)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yǎng)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于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
4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42、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43、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44、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郀柣?/p>
45、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6、勞于讀書,逸于
4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p>
48、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9、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