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對電影框架和部分細節(jié)有劇透。慎點。
下面進入正文,簡答說說觀電影《一出好戲》的感受。
啥感受?一言以蔽之:不得勁和雜糅感。
感受到不得勁、雜糅感的原因,有兩點。
其一,內因??赡茈娪啊兑怀龊脩颉纷屓寺?lián)想到美劇《Lost》(迷失);也可能對《魯冰遜漂流記》等荒島求生題材自己太過熟悉,看得不得勁。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很正常。
重點想說的是其二,外因,也就是電影自身的原因。
觀影的真實感受就是:導演想表達的太多!
如果說《一場好戲》是一部揭露人性、充滿隱喻的深刻電影吧。
電影的結構布局,可以看作對政治/社會的推演。
小王時期,因為會爬樹、摘果子、捕魚,帶領無所適從、不知所措的“猴子們”解決生存問題,由此稱“猴子王”,該時期可以看做原始社會。原始社會,大家就是猴子,生存就好,不談精神。開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隨后,勞有所余,就有了不勞而有得的小王、拍馬屁的老潘、靠胸上位的“王的女人”。
小王過渡到張總,就是因為張總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般發(fā)現(xiàn)了廢棄大船殘骸而大量物質。
張總時期,發(fā)現(xiàn)了廢棄的船及其他大量的物資,擁有了自己的原始積累,來了一次“革命”,從此人分成王、張兩撥,該時刻可以看做邁入資本社會。資本社會時期,張總掌握了漁網等生產工具,將生產資料私有,并以撲克牌為通貨建立貨幣制度以物換物。
張總過渡到馬進、小興時期,就是因為一直想出去兌換彩票的馬進負氣離開,回來借漁網遭受毒打,與小興隱忍而發(fā)明了電。
馬進、小興時期,因有電而能用的手機、擁有一切稀有(其實對野外求生比沒多少意義的東西)資源、天上下的魚(其他人可以自己打魚???)而統(tǒng)治了所有人。水力發(fā)電、能看視頻的手機、可以電魚的漁網,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然而值得疑問的是,這三個時期的轉換,如果說是揭露人性的'話,顯得太小兒科和想當然了。如果真的是深刻的揭露人性,小王可以直接去搶張總發(fā)現(xiàn)的物資??!不給,打!王寶強前面怎么教訓張總的,怎么突然文明了,慫了?馬進、小興再現(xiàn)了電又能怎么樣?你倘若發(fā)明了槍還差不多?再者,可以看視頻的手機在荒無人煙、生存成問題的孤島上真的那么誘人,導致大家都拿意味著生存的魚換看一會視頻嗎……? ? ?仔細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電影想表達的太多了,這個政治/社會推演的局布得實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一部120分鐘內根本難以涵蓋包容下導演所有想表達的東西。其實,這樣的隱喻,如果用劇集來表現(xiàn),因為更多的時長轉換的節(jié)奏會更加平滑,一定相當?shù)木剩绖 禠ost》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后,來一個大大腦洞。如果非要用電影而非劇集呈現(xiàn),可以以人物(馬進)為主要視角和線索人物(參考《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時長改為史詩般180分鐘。情節(jié)上,不妨讓沖突、矛盾更加劇烈:在馬進還無能為力在孤島上庇護姍姍的時候,姍姍因生存所迫出賣了自己的色相給張總,靈魂不再如初,馬進的愛情夢想破滅,馬進黑化殺了張總稱王,卻對姍姍不再如前,看到船后,殺了一同看到船的小王和小興,……2如果說《一場好戲》是一部孤島探險、險象環(huán)生的愛情喜劇電影吧。
電影的結構,可以視作引子-遭遇船難-孤島冒險a-孤島冒險b-…-高潮-逃出生天-圓滿結局。
倘若作為一部戲劇電影定位,結局應該是男主遇到艱險、克服萬難,最后終于博得珊珊愛心,財富(彩票)愛情雙豐收等類似的大團圓。然而,引子伏筆里彩票90天兌換期的日子逐漸近了,觀眾的耐心被一點點耗光待盡,劇情卻沒有任何冒險收獲的顯著進展。
有些場景確實也搞笑,比如鉆木取火-打火機的情形,比如萬眾矚目關節(jié)時刻的火把無厘頭被扔進水里等等。但是搞笑并不密集,也與常規(guī)喜劇節(jié)湊不符。
再說愛情,雖然對姍姍的愛情是馬進最后人物做出抉擇、放火燒船的重要原因,但關于愛情的畫面時長其實并不多,兩次表白特意表錯對象也是喜劇有意為之,但對于感情的進展交代實在太少。開始,不愿意和馬進一同去張總那一撥,突然就棄盼了好久的救生船不要,愿意等一個墜入海崖生死不明的人(指馬進),是不是有點突兀?
綜上所述,感覺講述人性,《一場好戲》沒有《金福來始末》來得那么有迸發(fā)的力量感,顯得小兒科,不得勁;若講述愛情喜劇,又顯得冗長、突兀,愛情背景參雜的其他太多,有種雜糅感。
也許,所喜愛的演員黃渤,從演員轉入導演,創(chuàng)作深刻揭露人性的題材,還帶有喜劇的慣性吧!期待更好的導演黃渤的作品!
今天看了電影《一出好戲》,和豆瓣評分較為符合。感覺像是看了一部中國版的《荒野求生》、《火星救援》。但渤導在展示荒島生活的無情的同時也充分揭露了人性的弱點。
結合電影內容,我想談談我對電影中的人性思考的看法。
最開始,一公司的員工搞團建流落荒島,大家都為自己的生存想辦法。但最開始民心無法統(tǒng)一,所以大家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選了司機小王。但小王空有體力卻沒有腦子,以非常殘忍強制的手段逼迫大家干活,所以以張總為首的一伙當官的不干了,組織了一些人另謀出路,找到了一條大船??蛇@時狡猾的張總又另打算盤,坐擁這條船不走了,反而還用撲克牌當做流通貨幣交易物資。馬進在此前中了六千萬彩票,急著想回去。
馬氏兄弟就單獨成立了第三伙人,只有他們倆。小王和張總為首的.兩伙人終于強強相碰搞起了掰頭,眾人瘋戰(zhàn)一團。這時馬進這個吃瓜群眾出來講話,重新為大伙鼓舞士氣,大家又團結在了一起。這樣的分分合合,這樣復雜的局勢,就是如今人類集體生存的縮影啊。當你流落荒島,和一些人一起,你能保證你能和他們擰成一股繩,完全信任彼此嗎?恐怕不能做到。在荒島上,一無所有的我們,會為了謀求各自的利益而不顧一切,內心都打足了小算盤。就如同張總的狡猾交易和小興的多次受辱之后突然爆發(fā)的蓬勃野心再到黑化,還有小王在大家眼中瘋了的表現(xiàn),當然還有馬進為了贏得彩票迫切想要回去,這些例子都能解釋。
對于電影中出現(xiàn)的兩艘船,第一艘是張總一伙人首先發(fā)現(xiàn)的大船,第二艘是在馬進發(fā)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之后和小王、他的弟弟一起發(fā)現(xiàn)的一艘途徑荒島,放著禮花的船。前者的結局是被馬進用張總的煙頭一把火給燒了,后者有點沒搞明白,結局有點籠統(tǒng),我覺得應該就是那艘船把眾人接回去的,不然最后怎么大家都還活著?好吧,其實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前者代表眾人虛無縹緲的想象和憧憬,對名利的渴望,一些不切實際的烏托邦幻想,被一把火給燒成了灰燼,這些幻想破滅了,大家總該回歸理智;后者,特別是那個煙花,有一種希望的感覺,這點可以把后面小王和馬進的瘋給聯(lián)系起來,他們看見了光明,在島上呆了這么久,瞥見這么一絲希望,怎么可能不瘋狂?沒看到結尾的我,以為這個船是虛幻的,但最后眾人都獲救了,那可能是真實的吧,我把這口鍋給結尾。
還有,很多人都說馬進其實最后死了,這有道理,因為他跳下了山崖,最后沉入了海底,而結尾只是他美好的想象,好像也有道理?但我之前的推理就出現(xiàn)了漏洞。對于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的蜥蜴,離開時我聽見前面有個女生在說蜥蜴是食腐動物,然后,后面我沒聽的太清,說實話,我還是沒明白。結果渤導親自發(fā)聲:蜥蜴就是觀眾的臥底,潛伏到觀眾里。他就是一個旁觀者,跟在影廳里的觀眾是一樣,或者說他就是一個上帝視角,在旁邊冷靜的看著一出出好戲上演。好吧,我只想說,那位女生想太多了。
所以,《一出好戲》對我而言如它其名,確實是一出好戲,大家演技都挺不錯,藝興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在黑化的過程中真的演技炸裂。不過,對于結尾,我覺得skr bug,交代的迷迷糊糊,可能是片子太長(134分鐘)廣電動刀子了吧??傊?,《一出好戲》值得推薦,說它是喜劇片,還不如說悲喜交加:笑能笑出八塊腹肌,哭能哭得稀里嘩啦。我會繼續(xù)支持渤導的作品,相信他能上演更多的好戲!
今年過年的時候,在家里沒有事情做的時候,除了打農藥,還看看中央六臺的電影。也許是自己平時不怎么看電影,今年過年在家里看了好幾個非常不錯的電影,都是老電影,但是看起來真的很爽,全程無尿點,甚至農藥都不打了。
還發(fā)現(xiàn),很多電影都是被名字毀了。
一個覺得非常不錯的電影是《一出好戲》,當時看到畫面上有黃渤的時候,就想看看這位實力明星會演什么。依稀記得同事去年看過這個電影,說還不錯,我也就稀里糊涂地跟著電視看了。
大概的劇情就是,公司組織大家一起去玩,主要是公司馬上就要上市了,為了犒勞大家一下,報了一個旅游團去玩,大家乘坐一輛類似大巴車的船,在航行的途中底層員工黃渤發(fā)現(xiàn)自己中了6000萬的彩票,兌獎截止期是90天。
在黃渤狂喜的時候,船遇到了特大風暴,最終醒來的是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一個島上,剩下的就是他們在島上如何生存,建立了怎樣的等級和秩序,最后又是如何逃走的。
剛到島上的時候,大家認王寶強作為他們的負責人,因為他之前當過兵,學習過求生技能,但是王寶強之前沒有管理
當時老總利用黃渤策反成功的時候,其中的誘餌就是告訴黃渤,他有離開這個島的方法,當把黃渤利用完之后,黃渤發(fā)現(xiàn)老總并沒有離開這個島的方法,之后黃渤和他表弟服氣出走。
當黃渤看著他的6000萬彩票兌換日期一天天逼近,始終找不到離開島的方法時,他絕望了,結果在兌獎日期那天,老天給了他頭等彩票,下了一場魚,很多很多魚,這時候他就是島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有足夠多的食物。
當黃渤有足夠多的食物的時候,同時他的彩票夢破碎的時候,他便產生了一個想法,要成為這里的強者的想法。隨后他和表弟通過一系列手段,最終控制了島上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表弟利用他工程師的特長,制造出了發(fā)電機,最終黃渤站到了島上的巔峰。
后來有天晚上,黃渤和他表弟以及王寶強三人計劃去探究一下奇怪聲音的源頭,結果看到了一艘郵輪緩緩試過,這時候只有王寶強想著看到了回去的希望,而黃渤和他表弟都想著如何能夠繼續(xù)在這里當山大王,于是黃渤表弟提前回去告訴大家說王寶強瘋了。
結果等王寶強喊著說看到了一艘郵輪的時候,大家都不相信他說的話,都認為他說的風言風語。
這時候黃渤的表弟暴露出更大的野心,他通過要挾老總獲得了老總的簽字,承諾把公司的股份都給他。而黃渤才發(fā)現(xiàn)表弟不為人知的一面,當黃渤喜歡的女孩舒淇向他表白的時候,他內心受到了煎熬,他說出了事實,確實有一輛郵輪經過,他們能夠回去。
這時候表弟向大家說黃渤瘋了……
同樣的策略又用在了黃渤身上,當一個人被大家認為是瘋子的時候,他說的所有話都被認為是不可信的。
這時候黃渤先向表弟妥協(xié),后與王寶強練手,把岸上的郵輪給點著了,還把表弟的那個寫有老總承諾轉讓股份的本子給點了。
最后,大家順利的回到了真實的世界。
仔細看這個電影的時候,總是被電影中的一些細節(jié)所觸動,那是一種把真實呈現(xiàn)在眼前的一種不適感。
一種為了錢,不惜搭上表弟性命的賭徒行為。黃渤為了能夠回去兌獎,騙他表弟,讓他表弟跟著他一起劃著一個自制的小木筏去嘗試離開。
一種為了食物,不惜不要臉的行為。里面有一個教授,為了一口吃的各種拍馬屁,這也許是最真實的反應。
一種為了地位,不惜欺騙所有人的行為。黃渤和表弟為了能夠繼續(xù)做島主,不惜欺騙所有人,給他們生的希望,也不給他們最真實的信息。
一種為了利益,不惜脅迫和犧牲其他人的行為。表弟知道能離開的消息后,他計劃先把老總公司的股份給脅迫到手,再和他哥兩個人回到真實的世界,同時破壞發(fā)電機,讓其他人都在這個島上自生自滅。
一種為了愛情,不惜相信“瘋子”的行為。陸琪在最關鍵的時候,相信黃渤的話,扔出了那個點燃油輪的火把,雖然掉到水里滅了,但是行為值得贊賞。最后黃渤引大家到懸崖邊看油輪的到來,不幸掉落懸崖,但是在最后他醒悟了,以跳水的姿勢跳到海里。第二天黃渤醒來的時候,陸琪還在岸上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