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
作為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重大歷史題材電影,《周恩來回延安》聚焦周恩來總理在1973年6月回到延安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與人民群眾至誠至真的深厚情感。
伴隨著電影院聚光燈的驟然開啟,我的腦海心頭仍然縈繞著“周恩來總理20多年后回到延安,還能叫出曾經(jīng)的老鄰居、老朋友的名字,記得彼此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種種片段。影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973年6月,周恩來總理帶病陪同外賓到革命圣地延安參觀訪問。臨行前,、朱德等同志紛紛請周恩來總理轉達對延安人民的問候。飛機穿越云層,周恩來總理透過舷窗望著陜北大地,1935年10月紅軍到達陜北革命根據(jù)地等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飛機,時隔二十六年之后重回這片熱土,周恩來總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他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只為當車隊駛過時能夠看見周恩來總理。這個細節(jié)生動體現(xiàn)出延安老百姓對周恩來總理的思念和愛戴,也是革命老區(qū)的人民群眾堅定跟黨走的縮影。在回到延安的22小時里,周恩來總理的足跡遍及南關招待所、中共七大會址、棗園革命舊址、寶塔寺等處,延安十三年的點滴往事在周恩來總理的追憶中變得愈發(fā)清晰。在南山招待所送別奔赴前線的戰(zhàn)友,在棗園參加紡線比賽,在楊家?guī)X的中央大禮堂回憶中共七大開會的場景……延安時期的崢嶸歲月一幕幕串聯(lián)起來,讓影片的歷史感愈發(fā)厚重。
《周恩來回延安》的細節(jié)非常溫馨、感人、催淚,而對這些細節(jié)的真實還原,也讓周恩來總理的形象更加偉大。盡管闊別延安老區(qū)已經(jīng)26年之久了,但周恩來總理對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鄰居的名字依舊能脫口而出、如數(shù)家珍。這充分說明周恩來總理的心里始終都裝著人民。
與延安百姓一起吃飯的那場戲,讓人哭慘了。幾個百姓吃飯時,都好像饑餓已久,又快又急。周恩來總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知道老區(qū)人民的`生活還很艱苦,還很少很少能吃得上這么香的小米飯??粗粗?,周恩來總理的眼里就噙滿了淚花。劉勁老師的眼淚也是說來就來,絲毫不用醞釀,將那時那刻周恩來總理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心緒,拿捏的非常精準。幾位飾演百姓的老演員,細膩而扎實的表演,也值得鼓掌叫好。周恩來總理離開前,一位老鄰居將自家僅有的一小袋小米(原本是家人留給他70歲生日的)裝起來送給總理。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老人將已經(jīng)抓出來的小米又放回去了,這個細節(jié)將老人當時的心境傳遞得精準而透徹。僅僅是一抓一放這個動作,僅僅是一句“家鄉(xiāng)的小米,香”,就把人看的感動連連,泣不成聲??偫淼挠H切和藹,百姓的質樸無華,總理與百姓真的是心連心??吹竭@,我心里再次泛起了陣陣感動的漣漪。
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諧盛世,看這部《周恩來回延安》,感觸良多也感慨萬千。在一次次被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人格魅力、偉岸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純善樸實感動后,我深深感到,當下,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無論工作﹑學習﹑生活,即便遇到再大困難,再強波折,也要努力堅持,執(zhí)著前行。
再次,我熱切呼吁:廣大青年朋友們更應該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了解歷史,走進偉人,感受魅力,接受洗禮,
崢
該片敘述了從辛亥革命失敗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并沒有成功,因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面對列強給予的屈辱,面對處于動亂的社會,中國終于醒悟要向西方學習。可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西方文明破產(chǎn)時,中國人再次迷茫了,就在這時,傳來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這讓中國人再次看到了希望。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也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陳獨秀和李大釗也在為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而努力。這一切都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此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爭,其中既有同國民黨的抗衡,又有同外來侵略者的對抗。對于這段耳熟能詳?shù)臍v史,我們不得不感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這也和中共的制度有關,中共紀律嚴明,全心全意為了人民。在延安時期,中共的先進性最為充分。在中國全力對抗日本的侵略時,由于經(jīng)濟危機的出現(xiàn)爆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不止拯救了中國人,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共是偉大的 ,那些為了國家而犧牲的英雄們也是偉大的,沒有他們的頑強拼搏,我們就不會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是我們當代人應當遵循的。
崢
1840年的中國,一個人口眾多,幅員廣擴的大帝國,由于清政府的閉門鎖國,顧不事實安于現(xiàn)狀而孤立于世界,然而鴉片戰(zhàn)爭撬開了中國千年堅固的神圣的國門,當國人沉睡在“上國迷夢”的時候,世界悄然無息的變化著,英國的工業(yè)革命讓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國家,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等,都使世界的格局日新月異。
資本主義國家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同時,急需原料生產(chǎn)地和商品傾銷地,而落后遼闊的中國成了列強爭奪之地,一項項的不平等條約,使巍峨中華河山,破敗吥堪,一步步的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國家。
虎門消煙牽動的一系列的戰(zhàn)爭,使昏睡千年的國人,漸醒。咸豐帝下召學習西洋文化。歷史有了洋務運動。有了奕新與李鴻章。作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與好友魏源,組織編寫的海國圖志,其中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在近代中國復興之路起著重要的作用,上面有了中國人從來沒見過的,海上跑的牛,"沒有漿的海輪”,堅船利炮的威風凜凜。打敗中國的卻吥是那些堅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一個革了新的'政府。
孫中山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愿于朝廷
此刻的中國正如籠中之鳥,斧底之魚,牢中之囚,如處薪火之上,在這急迫的時代驅使下中國共產(chǎn)黨,一個以馬克思思想為指導的先進團體誕生了,帶著時代的重任,開始了新的革命,帶領中國走入了社會主義國家.
復興之路是艱難的,從一個思想與經(jīng)濟都落后的國家向先進國家靠攏,近代的農民起義與革命戰(zhàn)爭都證明了中國人民反對壓迫,強國強族的迫切愿望,從戊戌變法到三個代表,多少不懈的國人,沒有停止的復興愿望,證明思想是人類最強大的武器。
如今黨的十七大的召開,與現(xiàn)在國家的迅猛發(fā)展,表明國家正處于偉大復興之路上,在黨的領導下國家必走向更強勢的崛起。
崢
《復興之路》第二集崢
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初步形成階段,日本對中國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的實力薄弱無法單獨抗衡日本,因此,中國共產(chǎn)黨努力促成兩次國共合作,進行“八年抗戰(zhàn)”,在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援助下,最終打敗日本,取得勝利??箲?zhàn)結束,國民黨想要搶奪中國政權,大革命失敗了,現(xiàn)實給年輕的中國共產(chǎn)黨上了殘酷的一課。意味深長的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苯?jīng)過艱苦探索,中國共產(chǎn)黨逐步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
因為國民黨左派只代表少數(shù)人利益,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同時中國共產(chǎn)黨又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最后人民選擇了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成為國家的先鋒隊。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黨章中依舊堅定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中國共產(chǎn)黨一直帶領著群眾走向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標志著1840年以來,中國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一歷史任務的基本完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在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需要銘記的太多,同時我們需要反思的也很多,然而,需要我們繼承與發(fā)揚的更多。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一定與在這個時期的思想緊密相關,與之對應存在的,一個時期的動亂則說明該時期各階級利益發(fā)生了沖突。五四時期的民主與科學口號的提出,講科學理性,講民主,講人權,講法治,極大及解放了人們思想;大革命后期國民黨與共產(chǎn)黨的分離,則表現(xiàn)出政黨與階級利益的分歧。
109年滄桑巨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前赴后繼在這崢?
電影難忘的歲月觀后感1
6月30日,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由湖南省委黨校、瀟湘電影集團、紀念館聯(lián)合主辦,電影《難忘的歲月》在湖南省委黨校大禮堂放映。
電影《難忘的歲月》以藝術的手法講述了同志擔任中組部部長期間,在同志的領導和支持下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的故事,是第一次把延安時期黨建工作搬上大銀幕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填補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一個空白。
延安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大本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和熱血青年前往。電影《難忘的歲月》塑造了高士其、陳學昭等人為了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建設延安的愛國志士和熱血青年形象,還原了革命圣地的火紅年代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程。
電影《難忘的歲月》一經(jīng)亮相即得到了廣泛關注。6月24日晚,該片在“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新力量、中國電影向建黨95周年致敬典禮”之“中國電影向建黨95周年致敬”環(huán)節(jié)亮相,獨特的題材意義獲得各界高度關注。6月28日晚,影片亮相“光輝的歷程偉大的復興——湖南省紀念建黨95周年國產(chǎn)影片農村地區(qū)展映活動啟動儀式”,受到韶山觀眾熱捧。
湖南省委黨校特別放映活動結束后,該片還將在上海等地舉辦宣傳活動,將于7月在全國上映。
電影難忘的歲月觀后感2
我們的祖輩父輩都是眾多外出經(jīng)商的徽商,姑媽的母親是我爺爺?shù)拿妹?,虹關人,她父親是清華人,早年由徽州婺源到江蘇南通開米鋪的徽商。她出生在南通,她老人家一生中到過兩次婺源,第一次是一九七九年底離休前到老家婺源探望我父親,再就是三月這次。出發(fā)的那天早上,老人精神相當好,我們驅車從上海海軍干休所出發(fā),從徽杭高速直奔休寧、屯溪。一路上老人家同我講:我爺爺當年是靠肩挑背扛徒步徽饒古驛道到安徽?。ó敃r婺源隸屬徽州府,一府六縣之一)的樟前再到休寧、屯溪,很辛苦,不容易。祖輩、父輩們十三、四歲就外出學生意都是這樣走過來。并說:徽州人骨子里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吃苦耐勞、互幫互助的徽州精神。家鄉(xiāng)觀念很強,為求商德,徽商以誠待人,對一些沒有盤纏回鄉(xiāng)及無處安身的同鄉(xiāng)樂于施舍、救急等。并告誡我們不能忘本,要有徽州人吃苦敬業(yè)精神,好好工作,多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踏踏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教育好小輩多學文化知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實事。我想,正是因為有一代代淳樸的徽州人靠著兩條腿走出徽州創(chuàng)業(yè)、用雙手苦學技藝把徽州精神、把徽州文化傳播于全國各地;他們用他們那厚實的臂膀建造出一個個青山綠水馬頭墻、粉墻黛瓦、石拱橋、文人輩出的徽州大家園。我雖然土生土長在婺源十八年,對徽州的了解也許只是文字里的徽州,而老同志雖不是生在徽州,但她對徽州對婺源的了解是那么的有靈有感,有血有肉。
姑媽她從小生長在外,她從小離開家投身革命,早年在南通女子中學同幾位上進、有志向的同學一起在一九四三年參加了共產(chǎn)黨組織的青年讀書會,接受了共產(chǎn)黨的教育,到一九四四年底,地下黨通知她們說她們都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單了,組織上要讓他們馬上轉移到根據(jù)地去。因怕連累了家里的人,夜里她把自己的一雙鞋子,一件衣服,一份遺書放在河邊,造成自殺的假象,她就連夜到根據(jù)地去了,一夜未歸,第二天,有人說河邊發(fā)現(xiàn)有人跳河,她的家人到河邊一看,鞋子,衣服都是女兒的,還有遺書,。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突然間沒了,家里接受不了這現(xiàn)實,一年里她母親天天哭,為此哭瞎了雙眼。
到了部隊以后,因怕連累家人,改名換姓。因為她們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一到部隊里就是排長。部隊也需要她們這些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部隊安排她去了文工團。當時在部隊駐地為老百姓、為干部戰(zhàn)士演一些如“放下你的鞭子”等以抗日救國為題材的劇情戲,在行軍中用快板以積極向上、鼓舞士氣的語句激勵行軍戰(zhàn)士,部隊休整時教干部戰(zhàn)士們認字學文化,(她們學校在被日本人占領了以后,都教他們日語和外語,還教她們唱日語歌)。為此,他們用學校學到的日語在陣地上向對面的日軍喊話,給他們唱日語歌,什么櫻花開了啊,你們的妻子,兒女,父母都在等你們回去,回到你們自己的國家去吧等話。有一次,她只身一人下部隊演出,路上遇到了日軍盤查,后來在當?shù)乩习傩盏膸椭掳踩撾U,完成任務后榮獲個人二等功一次并全軍嘉獎,后來還立了一個集體三等功等。在那堅苦的歲月里,她堅信共產(chǎn)主義信仰,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不怕苦不怕死,參加過無數(shù)戰(zhàn)役。一直到打過長江解放上海,全國解放后轉多地任職,在浙江省任職時曾獲寧波市的積極分子,參加過省代會。幾年后姑姑曾找到在上海工作的我父親,短暫見面后馬上就回部隊。后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父親響應黨的號召干部帶頭回鄉(xiāng)支農,從此同姑媽中斷了聯(lián)系。直到改革開放,姑媽才在七九年底只身來到那從未到過的.“夢里老家”婺源見到了我父親。今年,時隔三十六年,再次重回故土,老同志別有一番滋味,專門到休寧、屯溪及徽州古城走了一下,路上開車只用了五個多小時,想起當年第一次到婺源虹關,光路上就兩天多,再想想祖輩那會,先是旱路走到新安江再坐船,要一個星期或十天半月才能到謀生地,實所不易。
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橋橫亙在每一片古村落的水口間;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沉淀著徽州厚重的文化內涵;豐富古樸的民風、民俗、民居讓她區(qū)別于那些徒有外表的美麗。一個個古村落仿若一幅丹青畫卷,一個個人物典故猶如一本史書,古驛道上的印跡猶丟如故人在路邊的歲月,在婺源不經(jīng)意間你就會走進某一個年代的故事中,每一處殘垣斷壁都有它的故事。古徽州婺源就這樣寧靜的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
電影難忘的歲月觀后感3
影片《難忘的歲月》講述了革命先烈在延安紅區(qū)革命根據(jù)地,艱苦跌宕的崢嶸歲月。既嚴肅地尊重歷史,又有藝術的美好表現(xiàn)。當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愛國志士和熱血青年前往延安參加革命工作,感受頗深。延安的生活條件是如此艱苦,環(huán)境是如此惡劣。敵機轟炸、上前線,隨時都可能犧牲,可是他們卻懷著愛國的赤子之心,滿腔熱情地來到延安,投身革命,令人肅然起敬!當我看到高士其、陳學昭等人為了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建設延安時,不禁令人感慨。
在現(xiàn)今社會,還有多少人能做到這般。這樣的愛國情懷在我們年輕一輩身上已不多見。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忘點燃學生心中愛國的火花,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精神,讓他們知道“沒有共產(chǎn)黨,哪有新中國……”讓這種崇高的延安精神代代相傳。
在觀看影片過程中,不經(jīng)意間被主人公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工作品格所折服。中國共產(chǎn)黨95年的光輝歷程,正是由這些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前仆后繼開創(chuàng)的。今天,我們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亦能從該部影片中汲取思想養(yǎng)分,從主人公身上學習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我們要學習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對工作的熱忱盡責。在思潮云涌的信息時代,在國泰民安的和平時期,更要不忘初心,帶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xù)前行。同時,在日常工作崗位上,在攻克難題的緊要關頭,我們更要敢于擔當難忘的歲月。學習當一名合格教師,更要學習他謙虛好學、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立足于教育教學工作崗位,踏實進取,認真負責,樹立終身學習、與時俱進的理念。
影片中出現(xiàn)一個小片段讓我感觸頗深:一名黨員劉力功因不滿黨組織對他的基層鍛煉,一心想回到馬列學院學習,與黨組織7次談話后,仍蔑視組織的再三教育,不僅不去華北基層,反而提出要到“八路軍總司令部”工作,最終同志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將其開除黨籍。反觀當今社會,像“劉力功”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的人不在少數(shù)。有些大學生一畢業(yè)被分配在單位里,看不起底層的工作,如接待客戶、幫領導整理文件、打印資料等等,一心只想能干一筆大業(yè)務,就能坐上主管或經(jīng)理的位置。殊不知,主管和經(jīng)理他們也是從最底層做起,接待客戶,是第一時間最直接了解客戶的需要,甚至可以為自己打開客源。整理資料文件就是讓自己增長經(jīng)驗,了解公司歷年的數(shù)據(jù),對于自己今后的工作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