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緣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顆憂郁的淚。
佛說: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佛說:懺悔無用。你有未了的前緣,去吧,去續(xù)你的姻緣,我等你回來。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
你說:自你在佛前求與我相遇的那一刻起,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
我問:冥冥眾中,你是否是我為緣而幾經(jīng)輪回的那個人?
你說:是的,五百年前的那一天,你無意中經(jīng)過了有我的路,我一直等你,來實現(xiàn)這場擦肩而過的緣。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讓我們再結(jié)一段塵緣,相戀相伴走過月月年年。
佛說:除非海枯石爛、滄海變桑田。
于是我求佛祖,來世把我變成一只填海的燕,歷盡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滿,換你我的今生緣。
所以佛安排了今生的相見,讓我與你盡這一段未了的前緣。緣盡,則曲終人散。所以,如果你遇到我,請一定不要走開,因為我怕來生,再無緣與你想見……
二、前世
人若能轉(zhuǎn)世,世間若真有輪回,那么,我們的前生曾會是什么?
佛說:萬物于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也許,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蘇城外的客船。遠風(fēng)吹滅了沾霜的漁火,卻吹不盡彎月沉沒的憂傷。也許,我的前世就是忘憂河上撐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紅塵中擺渡。拾一抹花瓣,從此瀟湘謝卻,鐘聲不繼……
也許,你的前世是一縷彤云的影,在昏黃天際,劃過蒼涼的露的煙痕,魄散時回歸佛溫柔的水心,傾聽來自神明悲憫的聲音。也許,我的前世是一滴晶瑩的淚,由寒山寺的佛眼,墜落萬丈繁華。在漫天飛舞的季節(jié),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卻喚不醒沉睡的精靈,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風(fēng),我必是因你而復(fù)蘇的小草。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醞釀的雨珠。
你若是田間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暢游的魚兒。極至你是萬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將你緊緊擁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隨!
佛說:前世,你是我親手種下的一株碗蓮,別的蓮都開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沒能把你清麗的容顏展現(xiàn)在我眼前。
我說: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牽掛里;來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三、約定
當你我邂逅,碰觸了彼此的雙眸,我在遙想,你我曾經(jīng)如何許下前生的約定?
是否也是一個午后,沒有雪的冬日,在那絢爛的煙火中,我們?yōu)楸舜嗽S過愿?是否也有一份這樣的溫馨和激情,我是否也被你動情的歌聲感動?你是否也閃著這樣堅定的眼神,堅定得容不下我的軟弱?心是否也曾因某次傷心才靠近,靠近了……
平時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問佛祖:這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祖無言,佛祖心如止水。佛祖,你有愛情嗎?佛祖笑吟吟地,無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納百川的海水,深不見底。
可我有,但我從不輕易對誰許下諾言,為這份執(zhí)著讓心在寂寞中隱隱作痛。
長相伴,雅韻悠然。冰弦纖指,心意暗牽。綾香樓,攜手雙仙。最愛窗外,秋水長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緣。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梁?;缫巡恢?,曾經(jīng)的共舞化作風(fēng)中瑟瑟的相擁;那華麗浪漫的愛情之舟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我羨慕他們,因為生死相守才是人間永遠的幸福。俗世中多少有始無終的愛情,讓人很久、很久都無法釋懷。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一千一萬種思緒,一點一滴都有你。即使此時你對我并無愛意,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激?比翼飛燕,并蒂青蓮。寄蒼生,且樂怡然。應(yīng)謝月老,紅線得牽。促前生情,來生意,此生緣。
四、緣是什么
佛說: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詩寫嬋娟,詞譜秋蓮。喜榕樹,書香氤然。香梅品盡,兩處情牽。謝詩為證,曲為媒,詞為緣。隱隱青竹,脈脈紅蓮。深深院,綺韻盈然?;ㄇ皵y手,秋波相牽。道眼中情,情中語,語中緣。
你說: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說:緣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晨鐘暮鼓,日走云遷。怕依窗、獨對鉤弦。去也蘭舟,遠也紅樓,怯深寒,羅袖輕裘?;ㄩ_夢里,月隱山中。華年逝水,逐浪萍蹤。若流光影,太無定,太匆匆。駝?wù)f: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五、今生
我倚著海市蜃樓,吐吶著千年的風(fēng)。我看見,在心的橫切面上,長睡著一朵蓮花。佛說:你要靜靜等待,等待花開的時刻,等待風(fēng)拂過花萼,以喚醒前世種下的夢。我于是虔誠地祈禱,愿你,能盛開最溫柔的飽含滄桑的回眸一笑。我走過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令我不禁駐足凝視,難道是因為前生無意拋下的一?;ㄗ?,才有這今生的道旁相見?但花兒只是靜靜的綻放,仿佛這就是它生命的全部。我走過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悉莫名,難道這就是我前生的故居,所以才有這今生的魂牽夢縈?但大山依然如千年前般的沉靜,仿佛在說世事不外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風(fēng)動而是心動!
我走過海洋,洶涌的洋面令我又是興奮又是親切,難道這就是我前生蕩輯浮舟的家園,所以才有這今生的故園難舍?而海洋卻露出了難得的平靜的面孔,不起一絲漩旎,如鏡面一般,仿佛在說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吧,何必總讓它留在心上呢?
我終于跋山涉水,從網(wǎng)絡(luò)里,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讓我是那樣的心動,難道在前生我就已為你心田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這今生依舊的心情?而你,亦是那樣地沉默,我才發(fā)現(xiàn),匆匆掙脫我緊握的手的,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許是我們的緣分,修的還太淺、太淺!我明白了,或許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賜,或許我們前生的緣分已經(jīng)注定,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憑一顆晶瑩的淚,將流不完的傷悲,流不盡的心碎,在人間化成飛灰,又有誰信手拈來談笑,又有誰會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淚?
佛說:五百年前結(jié)緣來,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我決定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時間專心致志的想你,然后下山時候全忘記。于是我看釋迦牟尼時想你,看十八羅漢時想你,看千手觀音時想你,希望找出讓你永遠愛我的法寶,而不是最終的離開。腦海里你最初的深情反反復(fù)復(fù)地證明,你曾經(jīng)給過我這塵世間最溫暖的情懷。我嘆息。你問我為何總是嘆息?哦,別怪我的眷顧,別怪我的形影不離,別怪我用千百次守望,換你一個冷冷的輕瞥。你可否細聽到我心的顧慮:今生你我僅有五次相遇,若湊不足五百次回眸,來生,我將如何見你?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樣的緣分?
六、惜緣
在晨鐘暮鼓中初雪飄落,初雪消融,世間萬物大約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吧。
我說:我想忘記。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經(jīng)云:眾生無我,苦樂隨緣,宿因所構(gòu),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一切悲喜都由心生。當你心中有愛恨,你眼中必定是一個翻騰顛倒的世界,平靜過后也并非一無所有,其實何為有,何為無?只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道理雖對,卻很難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陳舊的傷口,人卻還是堅持不停的縫縫補補,不肯丟棄。
我開始試著將所有的懷疑與怨恨,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質(zhì)的東西丟棄。這么做很辛苦,無異于放棄整個愛情。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原來只有將這段感情慢慢放下,慢慢置身事外,我才能從中剝離出回憶中你所有的好,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來抹殺曾有的歡樂,就算有千般萬般的苦痛,畢竟你曾帶給我最美麗的心情。
于是那人間絢爛的光彩重新在我面前大放光華,我終于明白,佛說你愛我,至少曾經(jīng)愛過。當你心中有愛,那么光彩就是笑容,當你心中有風(fēng)景,那么光彩就是美麗,隨心所至,光彩來源于一切心中美好,或曾經(jīng)美好的事物,總之讓我無法舍棄,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忍受光彩被遮蔽的瞬間黑暗。
佛問:你忘記了嗎?我回答說沒有,或者說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記悲哀,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嘛,你說的。
佛笑得很開心,千百年來佛一直笑得很開心。說人生如夢,是因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來;說夢如人生,是因為有夢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識,如春季花開的聲音,悅耳的清脆。
注定的離別,像晨曦的露水,平靜的美麗。與其說愛是種緣,不如說是留下幸福記憶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閃過。
2、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4、為何不必?
5、一切皆為虛幻
6、不可說,不可說
7、佛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0、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11、一切皆為虛幻。
12、不可說。
1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佛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16、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17、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8、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23、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24、剎那便是永恒。
25、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27、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28、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29、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30、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31、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32、佛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qū)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33、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3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35、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36、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37、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38、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3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40、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41、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42、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43、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44、見色起淫心,報之在妻女。
45、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46、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48、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49、佛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50、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51、羅衣偏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
5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3、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54、若信愿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之風(fēng)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5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56、佛菩薩雖修六度萬行,廣作佛事,但視同夢幻,心無住著,遠離諸相;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修而修,修即無修,終日度生,終日無度?!?/p>
57、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8、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9、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60、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61、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62、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6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64、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65、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6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善。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shù)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69、且破心頭一點癡,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人不自知。
70、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71、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頭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2、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73、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4、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75、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76、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77、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nèi),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78、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79、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80、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81、拘留孫佛偈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82、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83、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84、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85、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
86、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87、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
88、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89、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臺;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90、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鄻纷援?,無有代者。
9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92、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凈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凈心之要,無如念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93、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94、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95、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96、釋迦牟尼佛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97、尸棄佛偈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98、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99、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100、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人人愛此色身,誰信身為苦本;刻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寧靜而致遠。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yīng)當發(fā)愿,生彼國土。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fù)盡形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fù)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yǎng),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邊福德之利。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且破心頭一點癡,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人不自知。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
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有其因,必有其果。
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彌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總持總念諸佛、諸菩薩、諸經(jīng)咒、諸行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挂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辜鹊门R終往生凈土,亦獲現(xiàn)世身心安樂。
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淫人妻女毀人節(jié)萬惡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環(huán)有報應(yīng)我淫人婦婦淫人。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qū)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厚德載物,有容乃大。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fā)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若信愿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之風(fēng)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復(fù)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yǎng),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jīng)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
四種往生正念往生、狂亂往生、無記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而得往生;狂亂往生是人在生時作惡多端,臨終時見到地獄之猛火一時俱來苦逼,于狂亂中,忽然遇到善知識教他作一聲或十聲之念佛,即得往生;無記往生是人于平日發(fā)心皈命于佛,到臨終時,雖然心神衰弱而成為無記(非善非惡),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臨命終時,雖然不能出聲念佛,但中意念阿彌陀佛,一樣可以往生。
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釋迦牟尼佛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迦葉佛偈 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xiàn)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見色起淫心,報之在妻女。
為了贊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眾生皆平等。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隨心、隨緣、隨性。
當你未學(xué)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xué)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yīng)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禍往者福來。
勸君莫借風(fēng)流債,借得來時還得快。室中自有代還人,汝欲賴時她不賴。
復(fù)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jīng)像,毀壞破落,乃能發(fā)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jié)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zhuǎn)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于塔廟前,發(fā)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醫(yī)生難醫(y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萌诵淖R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臺;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創(chuàng)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知見立知,即無名本。
今日的執(zhí)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攝受眾生供養(yǎng),代眾生苦供養(yǎng),勤修善根供養(yǎng),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 善男子,如前供養(yǎng)無量功德,比法供養(yǎng)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shù)分,喻分優(yōu)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yǎng),則得成就供養(yǎng)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yǎng)故。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zhí)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凈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凈心之要,無如念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學(xué)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nèi)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學(xué)佛就是在學(xué)做人而已。
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xué)學(xué)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xué)學(xué)怎樣包容他才是。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鄻纷援敚瑹o有代者。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yè),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墒侨藗冎了蓝歼€在執(zhí)著與追求。
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修行是點滴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