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唐代名流楊貴妃是絕代芳華的奇女子,不但是一位空前絕后的美女,還是一位能歌善舞的才女。楊貴妃,名楊玉環(huán),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她是宦門世家的大家閨秀,骨子里源于有書香門第的香火承傳,詩詞歌賦無一不通。她性格溫柔,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 ,是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尚屬鮮見。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楊玉環(huán)在四大美女中獨樹一旗,風情萬種,美艷絕倫。
【第2句】“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薄昂髮m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痹诖筇频膶m殿里,那一個霓裳羽衣的女子,手挽超長的綢帶,踏歌而舞,她身姿輕盈,不失自信;她的舞步靈動,不失灑脫;她的體態(tài)豐盈,不失嬌態(tài)。時而雙眉
【第3句】對于楊貴妃的美,李白是這樣描繪的?!霸葡胍律鸦ㄏ肴?,春風拂
【第4句】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并親自插在楊氏
【第5句】楊玉環(huán)并沒有以干預朝政來固寵。歷史評她,是唯一一個沒有干預朝政的帝王寵妃。那她靠的是什么來籠統(tǒng)帝王心,甚至讓唐玄宗甘愿舍棄六宮粉黛,專情于她一人呢?除了她傾城傾國的美貌,更重要的一點是,她的品性稟賦贏得了唐玄宗的愛。都說了,自古帝王之家無愛情,但唐玄宗能給得了楊玉環(huán),可見玉環(huán)非等閑之女流!唐玄宗也開宗明義地說:“朕得玉環(huán),如得天寶也!”
【第6句】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
【第7句】“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叭A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華清宮外,馬蹄急響,那是帝王派人為他心愛的女人從天涯海角帶回荔枝到了。華清宮內(nèi),那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貴妃,,膚如凝脂、輕挽云
【第8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
【第9句】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拙右?/p>
【第10句】楊貴妃是華陰人,字玉環(huán),曉音律、善歌舞,聰穎伶俐,姿質(zhì)豐艷,有傾國之貌,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玄宗老眼色迷,不講道理,父納子妃。玉環(huán)受寵若驚,鴻運高照,冊為貴妃。
【第11句】她雖不干朝政卻心系國家命運,與丈夫同呼吸共患難。太平盛世時,伴君娛情弦樂,歌舞升平,悅盡龍顏。國運晦澀時,她急皇帝之所急。安祿山暗中搗鬼,京都長安惡錢流通,百姓怨聲載道,示威宮門。君臣無策,玄宗急得焦頭爛額,她便借回鄉(xiāng)省親之名,偷偷回娘家籌資救長安百姓。為困住安祿山,慎防其謀反,親勸兄長放棄宰相位……試問歷史上,有哪個能像她楊玉環(huán)這樣的后妃呢?
【第12句】楊貴妃猶如出水芙蓉。熱情性感的豐腴外表,成熟而優(yōu)雅,美貌而率真,深
【第13句】楊貴妃,本名玉環(huán)。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蒲州永樂人。開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她天生麗質(zhì),加上優(yōu)越的教育環(huán)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因她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所以為她人生的第一步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她“棋”樣的人生埋下了伏筆。但歷史上絕無僅有,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婚姻故事,超越了古往今來的一切帝妃之故事。
【第14句】楊貴妃與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宮的兩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潔;楊玉環(huán)如一株牡丹,豐腴嬌艷。這倆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經(jīng)分出楊玉環(huán)和梅妃的高低。十幾年他面對孤芳自賞、清雅高潔的梅妃,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生審美疲勞了,不免有些意興大減。而突然出現(xiàn)的楊貴妃,不但豐滿的體態(tài)充滿了性感,楚楚動人,還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潑的性格,超然的藝術(shù)天賦,就像一團熾熱的烈火撩撥著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第15句】“朕得玉環(huán),如得天寶也!”由此一句,便讓我們知道,楊玉環(huán)對皇帝對國家的好,玄宗回報她的,是亙古以來任何一位后妃都無福消受到的——皇帝的愛!因為有愛,這對皇帝夫妻,過上了平常人家那種平等互重的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幸福生活。自古以來,哪個嬪妃不是在皇帝面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誠惶誠恐的?但玉環(huán)卻可以對她的三郎使小性子,玄宗也會放下了帝王尊貴的身份,哄著她騙著她,只要他的玉環(huán)能消消氣。高力士就對唐玄宗說:“陛下,您對貴妃娘娘,真是前無古人啊!”謝阿蠻又補了一句:“而且會是后無來者!”
【第16句】楊貴妃 膚如凝脂,美若天仙,有閉月羞花之貌。宮廷里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shù)朵談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樸實,才那樣忸
一部《太子妃升職記》,讓我們認識了盛一倫、張?zhí)鞇?,也讓我們在歡笑中吐槽,在歡笑中落淚。盛一倫、張?zhí)鞇壑餮莸倪@部網(wǎng)劇是改變自鮮橙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男兒心女兒身的太子妃一路熱血闖蕩皇宮,一路從太子妃到皇后到太后,順利升職,以及和齊晟的愛情故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子妃張芃芃來闖蕩皇宮吧!
01、司命星君,你讓我悲劇沒關(guān)系,但是起碼給個男配也好啊
張芃芃,前世本應該是女子,但是卻因為在投胎時出現(xiàn)了差錯,于是成為了一名男子。后來被司命星君塞入南夏朝當朝太子妃張芃芃的身體內(nèi),成為了一名女子。
張芃芃,穿越之后無法適應自己是女人的身份,更是無法適應自己已經(jīng)有了丈夫,還是當朝太子。張芃芃大罵司命星君,讓自己悲劇沒有關(guān)系,但是起碼給自己個男配也行,當朝太子妃是個啥東西,讓在現(xiàn)代以男兒身份活了二十多年的他根本就沒有辦法適應。
02、你湊過來,還有句話我還沒告訴你:芃芃,我心悅你
齊晟是成祖皇帝最為滿意的皇孫,成祖立他的父親為皇帝的前提也就是要立他為太子,無非就是因為齊晟要娶的女子是那位我行其野,芃芃其麥的張芃芃。
齊晟看似冷情冷心,但是卻在與張芃芃的相處中,愛上了張芃芃,為張芃芃解決了不少的危機。齊晟生于皇族之中,他的一生都要與爾虞我詐相伴,但是張芃芃給了他在皇宮中莫大的光明。于是他賭了,他深愛張芃芃,希望張芃芃能對他一心一意。
于是,他對張芃芃說:芃芃,我心悅你。
是的,齊晟心悅張芃芃,喜歡張芃芃,深愛張芃芃。他希望自己能一世護張芃芃,希望張芃芃能一生和他相伴。
03、這世上的情,無非分為兩種,愛別離,和求不得
九王齊翰,風度翩翩,溫文爾雅。他與太子齊晟因為爭奪皇位,而針鋒相對。但是他的'一生卻因為愛上了張芃芃,而在爭奪皇位的路上歷經(jīng)了背叛,最終失敗了被流放。終其一生,九王的身邊只有楊嚴陪伴在身邊。
他愛上了張芃芃,贈送給她從小就佩帶字身上的同心結(jié),他為她答應放棄了皇位,但是最后張芃芃卻因為愛上了太子齊晟而背叛了他們的聯(lián)盟。
九王的一生是跌宕悲涼的,愛上了不該愛的,最終被辜負。人世間的愛情就是如此,你愛我,我不一定就會愛你。這世間的情,無非就是兩種,愛別離和求不得。九王對張芃芃的愛,就是求不得,最終別離。
04、我用人心換人心,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一輩子
張芃芃的直率以及天真,讓大半輩子生活中爾虞我詐的皇宮中的齊晟深深的愛上了她。于是齊晟做了人生中最大的賭,來讓張芃芃全心全意的對待他,即使一年不行,那么就十年,十年不行,那么就一輩子。
齊晟可以保證自己一輩子深愛張芃芃,但是在相處中張芃芃的表現(xiàn)卻讓你越來越困惑了。她究竟是他,還是她?即使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真相,已經(jīng)憤怒的想要殺了她的侍女,也已經(jīng)和她失和好久。但是最后他還是認了,我喜歡的就是她原本的樣子,不管她是男是女,我還是要和她共度一生一世,那么她原本是什么樣子重要嗎?
在小說的結(jié)局,齊晟為了實現(xiàn)張芃芃的愿望,讓她成為太后,最終只能炸死,拋棄了萬里江山,只是因為愛她,最紅齊晟以一個新的身份回到了太后張芃芃的身邊。
《太子妃升職記》這部小說的結(jié)局還算是圓滿的,最終兩人在一起了??墒窃陔娨晞≈械慕Y(jié)局卻是齊晟和張芃芃都死了,回到了現(xiàn)代的張鵬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夢。這樣的結(jié)局無非是悲傷的,明明此刻的心中還有那種刻骨銘心的愛戀,可是卻告訴我只是莊周夢蝶,只是夢一場。
導語: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是婦孺皆知的人物。在后宮三千佳麗中,楊玉環(huán)是備受唐玄宗寵愛的妃子,引發(fā)人們很大的爭議。那么,楊玉環(huán)為什么那么受寵呢?
受寵的楊貴妃為什么沒有成為皇后?
白居易《長恨歌》生動地描述了唐明皇愛楊貴妃的情形:楊貴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等詩句;楊貴妃被賜死后,有“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詩句??梢?,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是十分深摯的。
《明皇雜錄》、新舊《唐書》等多種史書的記載,可以證明白居易的描寫基本是屬實,并非文學夸張。例如,《舊唐書》楊貴妃傳有這樣一節(jié)文字專門描寫楊貴妃所受到的寵愛:“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貴妃無不隨侍。乘馬則高力士執(zhí)轡授鞭。宮中供貴妃院織錦刺繡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镕造,又數(shù)百人?!薄?書》楊貴妃傳有關(guān)于杜牧《過華清池絕句》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史實:“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薄睹骰孰s錄》記載,楊貴妃死后,回到長安的唐明皇,一天深夜登上勤政樓,感慨系之,讓高力士尋訪舊人。高力士第二天就為他找了名叫紅桃的昔日楊貴妃的侍女。于是,讓她唱楊貴妃生前所作的《涼州詞》,玄宗親自吹起玉笛伴奏。演唱結(jié)束,玄宗和紅桃、高力士都掩面而泣。一次重游華清池,玄宗又讓人把新豐市上的女伶謝阿蠻找來,讓她跳《凌波曲》。阿蠻跳完舞,拿出金粟裝臂環(huán)(一種臂飾),說:“這是貴妃贈送給我的?!碧泼骰识梦锼既?,拿著臂飾就“凄怨出涕”,淚流滿面了?!?書》又記載,唐玄宗從成都避難之后返回長安,路過馬嵬坡時,曾經(jīng)想讓太監(jiān)祭祀一下楊貴妃,予以改葬。但是遭到了禮部侍郎李揆的反對,只得作罷。不得已,悄悄吩咐太監(jiān),備了棺槨遷葬楊貴妃。挖開墳墓的時候,楊貴妃生前使用的香囊還在,太監(jiān)獻給玄宗。玄宗看著香囊,眼淚嘩嘩的往下流。他命令畫工在一處宮殿里畫了楊貴妃的像,每天早晚都去那里看一看。每次去,“必為鯁欷”。
這就出來一個問題:唐玄宗既然這么愛楊貴妃,為什么沒有將她冊立為皇后呢?
楊貴妃是開元二十四年(736)被唐玄宗納為妃子并且很快便專房寵幸,天寶初年即進冊為貴妃。到天寶十五載(756),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于路邊一座祠廟,享年三十八歲。推算起來,楊玉環(huán)做唐玄宗妃子的時間長達二十余年,做貴妃的時間也有十五年左右??梢钥隙ǎ菩诩偃缫雰粤钯F妃為皇后,運作時間是非常充裕的。
更為重要的是,唐玄宗將元配王氏皇后廢為庶人之后,皇后之位一直空著。王氏皇后為了跟武貴妃爭寵,讓其兄王守一找僧人幫助。僧人明悟領(lǐng)著他祭祀北斗星之后,“取霹靂木刻天地文及帝諱合佩之”,說是這樣可以生子,像武則天一樣尊貴。開元十二年,事情泄露,王氏皇后被廢為庶人,不久便抑郁而死。王氏皇后死后,唐玄宗想要冊立武貴妃為皇后。但是,遭到了御史大夫潘好禮的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主要是:曾經(jīng)搞得李唐王朝雞犬不寧的武三思和武延秀都是武貴妃的遠房叔伯,唐玄宗跟他們有不共戴天之仇。加上當時太子又不是武貴妃所生,而武貴妃本人也是生有兒子的。武貴妃一旦被冊立為皇后,爭奪太子的事情就在所難免。結(jié)果,武貴妃就一直沒有被立為皇后。只是在她四十余歲死去之后,才獲贈了一個皇后的名號。實際上,楊玉環(huán)成為楊貴妃的時候,武貴妃早就已經(jīng)死了。
就我所見,史籍文獻中,似乎沒有玄宗想要冊立楊貴妃為皇后的任何記載。
我認為,李隆基之所以沒有冊立楊玉環(huán)為皇后,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李隆基對楊貴妃曾經(jīng)是自己兒子壽王妃這一點有所顧慮。楊玉環(huán)之所以從壽王妃搖身變?yōu)樾阱樱蚴?,武貴妃死后,后宮數(shù)千佳麗中,沒有一個能合李隆基心意的。臣屬們?yōu)榱俗屝诳鞓菲饋?,給他推薦了已經(jīng)成為壽王妃的楊玉環(huán)。雖然,楊貴妃為了“改適”,假模假式做了一陣子尼姑,但曾經(jīng)是“兒媳婦”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
二、李隆基跟楊玉環(huán)的結(jié)合,主要是文藝興趣的相投,并沒有要她“母儀天下”的想法。李隆基是個十分熱心的文藝愛好者,他不但喜歡欣賞文藝演出,還精通多種文藝形式,他“素曉音律”,作曲、吹笛子都很在行。他甚至讓數(shù)百名宮女成立了一個皇家女子樂團——梨園,集中居住在宜春北院?!吧聘栉?,邃曉音律”的楊貴妃也常常到梨園演奏她拿手的琵琶,深受大家的歡迎,“諸王貴主”競相拜她為師,學習彈奏琵琶。玄宗之所以每次游宴、洗溫泉都要帶著楊貴妃,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文藝愛好和相當?shù)奈乃囋煸?,文藝上他們有共同語言,可以互為知音,也可以說是琴瑟和諧。
三、楊貴妃雖然聰明伶俐,能夠隨時迎合皇帝的心意。但是,李隆基對她顯然是有所不滿的。天寶五載和天寶九載,楊貴妃兩次先后兩次被李隆基驅(qū)逐出宮。驅(qū)逐的原因,史書沒有明言,不得其詳。當然,每次驅(qū)逐楊貴妃后不久,多情、癡情的李隆基就會后悔,思念不已,很快由高力士將其接回宮中,禮遇如初,歡愛如舊??梢哉f,楊貴妃對李隆基而言,是讓他歡喜讓他憂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只適合戀愛做貴妃,不適合結(jié)婚做皇后。
四、楊貴妃顯然是一個具有浪漫氣質(zhì)的女人,她沒有多少權(quán)力欲望。一方面她滿足于李隆基的寵愛,另一方面她有文藝的愛好,日子過得很充實。此外,有沒有皇后的名號,對她而言沒有太大影響。
五、唐玄宗晚年雖然有些沉湎于男歡女愛,沉湎于聲色娛樂,但基本上還是一個頭腦比較清醒的'皇帝。別的不說,至少他不會把官職當作可以濫贈予人的東西。他的駙馬、功臣張說的兒子張垍很想得到宰相的職位,但是,李隆基就沒有輕易地委任他為宰相。有一次,一個藝人在一次演出中有上佳的表現(xiàn),博得了玄宗的好感。但是當他通過高力士說情,想要獲得一個小職位的時候,李隆基就不但沒有讓他如愿,反而把他給殺了??梢酝茰y,對于皇后的名號,他還是相當看重的;對于楊貴妃,他也沒有愛到頭腦發(fā)昏、任其索取的程度。
楊貴妃簡介
楊玉環(huán)(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zhì)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jīng)馬嵬驛,楊玉環(huán)于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于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楊玉環(huán)于開元七年(719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一生于蜀州(今四川成都)宦門世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huán)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開元十七年,10歲左右的楊玉環(huán)因父親去世,被寄養(yǎng)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楊玉環(huán)天生麗質(zhì),加上優(yōu)越的教育環(huán)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huán)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huán)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楹螅瑑扇颂鹈喇惓?。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歡,當時后宮數(shù)千,無可意者,有人進言楊玉環(huán)“姿質(zhì)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后宮之中。
《新唐書》的記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后,遂冊立楊玉環(huán)為貴妃 ,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楊貴妃就相當于皇后。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并親自插在楊氏鬢發(fā)上。玄宗對后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古今宮闈秘記》卷三)復制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時宮中未立新皇后,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實居后位。鄭處誨講了一個故事,說在楊玉環(huán)晉為貴妃之后,嶺南貢上一只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
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shù)遍之后,這只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這只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以亂其行列,或啄嬪御及諸王手,使不能爭道?!?《明皇雜錄》)后來這只可愛的“雪花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于御苑中,稱為“鸚鵡冢”。元朝詩人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詩》云:“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放雪衣娘。”(《鐵崖集》)就是詠及玄宗與楊貴妃的寵物白鸚鵡的。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