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
《情書》觀后感1
同名同姓的男孩女孩,封存記憶下一段朦朧的情感回憶,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始終缺席,卻在藤景樹和博子的書信中形象一點點豐滿起來。到影片結尾,電影的懸念揭開時,才讓我們恍然大悟,這是一段深藏心底的未了之情。兩位女主人公阿樹和博子最終迎來了全新生命的春暖花開,為了忘卻的追憶和為了紀念的緬懷,都是美麗和無比清新的……男主人公少年時錯過的表達,我們也許都曾經(jīng)錯過,但是得到的,未必會珍惜,錯過的,不一定就不美好,畢竟那時,我們都不懂愛情。
影片中穿插的關于藤井樹和早逝的爸爸的病危急救事故顯得真實而震撼,片中爺爺和媽媽關于是冒雪送高燒的藤井樹去醫(yī)院還是在家等救護車的爭吵極為精彩,真實。爸爸因為爺爺?shù)姆椒ǎㄋ腿メt(yī)院)而來不及救治,當70多歲的爺爺對著媽媽清楚說出從家到醫(yī)院的時間,并背著藤井樹在大雪中飛奔,對著媽媽說:“我就算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阿樹救會來……”時,我徹底淚奔了。當人們要保護自己心愛的人的時候,往往能夠表現(xiàn)楚人性最光輝的一面。電影中的這一幕給我的感動和《火影》中,三代和大蛇丸對決時說的:“這是我的家,誰也無法奪走……”一樣。
幸運的是,同樣的方法,爸爸沒有挺過去,女兒最后得到了救贖。當然,在影片的最后,相信博子也得到了救贖,因為一次陰差陽錯的感情替代,博子長久背負感情債務而一直沉湎于對以前逝去情人的思念之中無法自拔,伴隨著阿樹在影片最后解開男主人公初戀情感密碼后,終于解脫了,開啟了新的愛情之旅。從這個角度來看,巖井俊二導演是善良并且溫和的,所有的傷痛和糾結都會過去,生命是一種不斷前行的跋涉,不再踟躕于昨日的繁花似錦,才能觸摸明日的火舞艷陽。這,也許就是生活的真諦……
最后談一下電影中的點睛之筆,電影的音樂與情節(jié),畫面完美融合?!禖hildhood Days》,《His Smile》等等,旋律純凈,唯美且略帶傷感,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如果說故事是帶領我們走進電影中世界的領路人,音樂就是撥動我們心弦的天使翅膀。
《情書》是我大一在選修課上第一次看的,當時就想寫一下觀后感,可是一耽擱,也就忘了。如今,于大年三十的晚上重溫一下,完成當時的想法。
《情書》觀后感2
4月29日,《北京遇上西雅圖2之不二情書》上映了,我抱著極大的期望值去看了,影片卻不如人意,與此同時,我開始懷念起第一部《北西》,這部表面三觀不正,實則意蘊十足的影片。
第一部講述的是一個從北京來到西雅圖待產的單身媽媽文佳佳,本來是個恨不得每天把鈔票貼在身上的拜金女,在經(jīng)歷了情夫的失蹤、經(jīng)濟的凍結,她慢慢重新找回自己,同時也和護理Fran產生了一段不摻雜物質的浪漫感情。
我很喜歡影片那種平和的視角與心態(tài)。當整個世界都在大罵“小三”大罵女人物質的時候,導演把視線扯遠,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個國度虛擬了這樣一番復雜的人物關系?!靶∪币彩侨?,再物質的女人也自知冷暖的。同時,雜糅了中國孕婦到美國生孩子、夫妻分開為了讓小孩去國外讀書、女同志用捐精生小孩等時常被提起或者稍顯邊緣的社會議題。觀眾本不期望在一部喜劇作品中看到關于這些大課題的深刻思考,因此導演把它們處理成背景與旁線,讓觀眾的視線還是可以集中在這個現(xiàn)實又稍微帶點狗血的愛情故事身上。本片的配角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一個個互相獨立又相互連接的個體,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兒。
其實對于這部電影,大家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這是一部為小三樹碑立傳的電影。導演的高明之處在于,把一個原本令人唾棄的小三,一個非主流婚外孕形象,一個負能量的赴美生育的橋段,一個充斥略微重口味元素的故事,生生包裝成了一部所謂小清新電影?!币灿腥苏J為“基本還是幾個庭院的狹小空間。他們不得不住到一起,卻不得不分離。想彼此留下么?那就一起過日子罷。反正你們都單身。”
不管大家對此的看法是褒是貶,我認為我們該回歸電影的本質,電影本來就是一個夢。一個在場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夢。一個讓你在這120分鐘里可以忘掉煩惱全身心沉浸在別人悲喜之中的夢。真的有情侶會在情人節(jié)那天在帝國大廈頂端重逢嗎。我不知道。也許這只是一個幻想。沒關系,這個幻想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多年,也許還會繼續(xù)持續(xù)下去。只要有人愿意造夢。
《情書》觀后感3
20xx年4月29日正式上映的愛情故事片《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由薛曉路編劇執(zhí)導,吳秀波、湯唯主演,講述了澳門少女以賭場為家,遇上洛杉磯房產經(jīng)紀人,千百次錯過,終換來一見鐘情的故事 。電影上映以來4天票房過4億,連續(xù)3天拿下單天億元票房,創(chuàng)造愛情片新紀錄。上映6天票房過5.2億,突破由《北京遇上西雅圖》保持至今的華語影史。
以我之名,冠你之姓
那時候沒有一秒鐘可以到達的郵件, 等一封信,漫長如一生,但是慢一點,才能寫出優(yōu)雅浪漫的話語;慢一點,才能仔細尋覓盼望的愛情。
那天趁著興致,我們三個支持國產電影的老女生去看了這個評價挺不錯的電影。沒有想到影院里排這部電影的人,從放映廳門口一直到了電梯出口。
不久電影開始了,湯唯大氣自然的美又一次吸引了我,她臉上隨意展露著的不羈,宣告著小蝦的正式出場。教授呢,就是腐女最愛大叔吳秀波叔叔,一身簡潔明快的西服,臉上適時的笑容,透漏著屬于生意人的一切。
《查令十字街84號》,在這本書出現(xiàn)前,小蝦每天恣意妄為地過著自己不過腦子,動則全盤皆輸?shù)馁€場生活。隨意一揮手的壓注之后,要么睡大街,要么住進星級豪宅的小賭手。直到老同學的出現(xiàn),讓她背上債務的那一刻,她落淚了。
極度缺乏安全感時,她會迷失自己,一頭扎了進去,以為那個富豪級玩家對她是真愛,然而遍體鱗傷。教授呢,由于從小父母離異,離開家庭遠赴美國,心里極其抵觸家庭氛圍,歡愉的女伴也離開了。幸運的是,他和小蝦卻依靠著一本書的郵寄,從開始的吵鬧變?yōu)楸舜说撵`魂。此時我的內心波瀾很大,就像小蝦一樣,對愛情總是飛蛾撲火,以為愛的'越摯烈越純真,就會走得更遠,手拉得更近,然而結果卻不如愿。
爺爺奶奶的出現(xiàn),為我們刻畫了愛是什么。爺爺奶奶辦儀式的那天,爺爺拒絕了牧師的套詞,對奶奶說出了,你比我先走,要是你不嫌棄我,到了那里,就等等我。此時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他們還是相見了,即便錯過了那么多次。相視一笑,我們早已讀懂了這場關于書信的愛戀。爺爺去世后,奶奶賣房子簽的名字,更是沖擊了我的視線、內心、心靈。林唐秀懿,以我之名,冠你之姓。
從前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情書》觀后感4
看《時光情書》就是沖著女主去的,她曾演過《愛超越國界》,超可愛的,我很喜歡她??粗拔乙詾槭且徊繙厍榈闹斡?,沒想到最后卻是這么虐的,我在電腦面前哭的像個淚人。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挺好看的,開頭就講了男主的爸爸媽媽甜蜜的愛情故事。后來爸爸去世了,媽媽一個人把男主帶大。一個女人獨自扶養(yǎng)孩子,是多么的艱難。唯一支持媽媽走下去的就是爸爸生前給媽媽寫的情書,媽媽也會給爸爸寫信,告訴他自己和兒子的近況。這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雖然生活過的很苦。
男主去曼谷上大學了,遇見了女主。女主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女孩,活潑可愛,有主見,喜歡上了男主,可男主卻思慕學校的一個學姐。女主追逐男主,男主追逐學姐。男主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小男孩,剛從清邁的小村里來到曼谷,一切都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遇見了漂亮的學姐,就去追
女主真的是一個好女孩,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卻因為男主變得猶豫不決。她有一個去日本留學的機會,但又放不下男主。而男主一門心思在學姐那,女主傷心遠去日本。在日本,她去了她一直想去那片??瓷詈P枪?。最可惜為了救一個落海的小男孩,在那片美麗的深海星光里被海水淹死了。
在女主去世后,男主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里想的是女主。人往往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男主也長大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懂的感恩母親,承擔責任。是那個女孩,教會了他如何去愛,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只可惜代價太大了,那個點亮他生命之光的女孩,再也回不來了。
故事的最后,男主去了女主落水的地方,給女主寫了一封信。那片美麗的深海星光,是最后的回憶。以后,男主將去女主生前想去的地方,幫女主完成心愿。
其實我還是很難過,像女主這么好的女孩,不應該會有這樣的結局??墒怯袝r候人生就是這樣,處處充滿著不可思議的事。但也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學會珍惜,珍惜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寫情書給自己,給別人。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找個時間,應該會做的。
《情書》觀后感5
渡邊博子站在高山平地上,四周群山圍繞,到處白雪茫茫,銀裝素裹,她面向那座與天幕相接的高山,大聲呼喊:--你好嗎?
影片就以這樣的畫面開始了,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通過渡邊博子與藤井樹(女)的來信來剖露中學時代那個藤井樹(男)的情感故事,藤井樹對自已的暗戀隱蔽很深,他沒表達,日本電影《情書》觀后感?;蛟S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但對方卻沒感覺出來,這些零碎的情感通過鏡頭與場境的轉換娓娓道來,讓你感受那個因登山事故而亡的藤井樹與已同名同姓的同班女生的情感片斷,細膩地向觀眾道出人內心深處的東西,初戀,是美的,不管有沒有遺憾,這是青少年邁向成長的第一個理程碑,是與自已內心掙扎的源頭,也是以后婚姻生活的藍本,電影以藤井樹(男)現(xiàn)在的未婚妻渡邊博子與他初戀的對象的來信去追憶這位亡人,在雪花飄落,茫茫的雪國世界里,情書就這樣展開了敘述。
從這部影片讓我感受到,人所追求的是至真至善的情感,我想導演是想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刻意地去營造這個愛的氛圍,因為想表達純潔,故用了雪景,或許是一種寓意,這只是我的自我見解,人類的情感在這部影片子里單純,真切,與之相對比,真實的人類情感要復雜多了,這種描述手法是人類對美好情愫無限的向往,觀后感《日本電影《情書》觀后感》。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屬于自已的情書,對象或許并不是如今的妻子或丈夫,但在幼年的情感生活里,因為第一次對異性產生好感,會藏在心里,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或許你我都不會再記得當年那份淡淡的愛,但它永藏心底,在某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下,會變成最美好的回憶,
不管渡邊博子如何思憶藤井君,但他已成了過去,將來只有陪伴在自已身邊的秋葉,對于已經(jīng)死去的人,最好是忘記吧!即使很難,也要繼續(xù)向前行。藤井樹(女)雖然在藤井君去世后才知道自已竟是對方的初戀對象,這是一份禮物,值得一個女人一生去珍藏,因為我記得錢鐘書的話:"贊美一個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愛上她"!
1、等待雨,是傘一生的宿命;等待你,是我一生的追求。
2、外面淅瀝瀝的,是在下雨嗎?可是聽著雨聲卻還是睡不著。
3、聽著雨聲也睡不著,失眠了還是腦子想的太多。
4、你闖進了我的世界又怎么可以說走就走,既然傷透了我的心又何必為你多做停留。
5、你只是在無意中說你不喜歡下雨,我卻在每個下雨天想起你。
6、看,天在下雨;聽,心在哭泣。
7、我喜歡下雨。因為只有這樣。我哭泣也不會讓你知道。
8、下雨天,喜歡回憶,卻很容易感傷;下雨天,喜歡聽歌,卻很容易寂寞。
9、淋過雨的空氣,疲倦了的傷心,我記憶里的童話已經(jīng)慢慢的融化。
10、又下雨了,聽著雨聲覺得舒服又踏實,卻輾轉反側睡不著,有暖氣。
11、一顆心靠的太近就會忘記去珍惜,一種關心太多就會忘記了感動。
12、睡不著,失眠了,我以為冬天不適合失眠,下雨天適合睡覺。
13、天下雨了,而我選擇躲進雨里,那樣你大概就看不見我的淚了。
14、寧愿獨自在大雨中奔跑,也不愿投進你那虛偽的懷抱。
15、這樣一個季節(jié),這樣一場雨,已許久許久,不去記憶雨的痕跡了,不知是遺忘了雨,還是隔離了自己。
16、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7、每次聽著雨聲,心情都是無比的平靜,那種平靜中帶有一絲絲的憂愁。
18、聽著雨聲,睡不著啊,似乎好久沒有下雨了吧,希望這場雨能帶走所有的'陰霾,帶來一些好消息。
19、心灰意冷的過程是最難熬的,各種猜想的誕生,心中隱隱期盼,一直在修改自己的底線,直到茶涼心冷,失望透后不得不選擇說再見。
20、再下雨。聽到雨聲時,我感到舒適而又踏實,但我無法在另一側入睡。有暖氣。
21、一個人撐傘,一個人擦淚,一個人好累。
22、雨水滑落,淋濕了記憶中的影像,伸手觸摸時卻不復存在,原來一切都只是記憶。
23、聽著窗外滴答滴答的雨聲,想著種種事情,卻睡不著,這種感覺太難受。
24、下雨了,是否天空也在哭泣我的不值得?
25、雨,勾起我的回憶,思念如雨,劃過臉頰。
26、我喜歡下雨。因為只有這樣。我哭泣也不會讓你知道。
27、天黑歸天黑,下雨就下雨,該來的情緒都不抗拒。睡眠歸睡眠,清醒就清醒,該做的事情都不忘記。隨遇而安,因為有了能自己站穩(wěn)的底氣。
28、根本就不喜歡下雨天,但睡不著的時候總愛聽著雨聲讓自己平靜下來。
29、每當下雨的時候,我還是會想起你,想起那些連呼吸都覺得心痛的畫面。
30、又一場雨落下,洗去鬧市的塵埃,撫平心靈的噪音。
31、春天的喜雨給田野換上了一片新綠,思緒在春雨里飄蕩,心靈在細雨中陶冶。
32、你是我枯水年紀里的一場雨,你來的酣暢淋漓,我淋的一病不起。
33、我只要有一個在下雨天能借我雨傘,早晨能一起散步,晚上能坐著聊天的朋友,就夠了。
34、下雨是因為天空承受不了它的重量,就像流淚是因為心承受不了它的痛。
35、午夜沒有痛苦,聽雨聲我無法入睡。
36、雨中,流逝著淺淺淡淡的思念,曾經(jīng)的雨中同行,卻早已成為了過眼云煙。
37、你說,你喜歡雨。我試著找出所有雨中的美好;盡管,我不喜歡雨。
38、我們是在雨天相遇、牽手、在一起,也是在雨天分手。
39、整座城市都在看雨,只有我在看你帶沒帶傘。
40、我喜歡在寂靜的雨夜里用文字來抒發(fā)自己的情緒,還有那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很多東西,比如一些人,一些事。
41、入夜,聽著淋淋的雨,滴滴答答,放松了心情,沉淀了回憶,睡的踏實,美妙,一個好覺。
42、下雨天,是留給睡不著覺的人的禮物。
43、你說你喜歡雨,可下雨的時候你撐傘,你說你風,可是你卻在刮風的時候關窗。
44、玩游戲到凌晨兩點多,怎么也睡不著,后半夜隨著雨聲入睡,可真討厭下雨天,冷又粘膩,只適合呆在被窩里。
45、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而不來。
46、哀傷,就像一陣又一陣雷陣雨,沒有人能明白雨的悲傷和難過。
47、天天下雨,心情都是悶悶的,煩死了。
48、雨是云傷心的眼淚,心總是在烏云密布時孤寂,流下的是一陣陣心雨。
49、聽雨聲我無法入睡。我仍然對失眠問題考慮得太多。
50、我們走在一起,如果突然下雨了,你是買一把傘和我一起頂,還是給我自己一個人頂。
51、我以為你給的傷終會愈合,就像濕透的那件襯衫最后會干,可一想到那場雨我就又開始難過。
52、下雨了,潮濕的地面泥濘不堪,路上的行人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身上濺到泥水。雨越下越大,從沙沙的聲音變成了嘩嘩聲。
53、泡杯茶悠閑的坐在窗口靜靜的看著窗外飄落的雨水,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的空氣。
54、我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睡覺。聽外面的雨,那不是一個好日子。
55、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間當成永遠,把現(xiàn)在都變成回憶,一點一滴。
56、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也渴望回頭再淋一場。
57、當全世界約好一起下雨,讓我們約好一起在心里放晴。
58、今天不是很多地方嗎?聽完雨后我無法入睡。
59、下吧下吧,你就盡情地下吧,我很討厭你,我不會在乎你的。
60、大頭大頭,下雨不愁,別人有傘,你有大頭。
61、因為你總會提醒就算我得到世界,有些幸福不是我的。
62、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順其自然就好,何必庸人自擾。
63、在雨中尋找,在雨中淚奔,在雨中等待,在雨中奔放,為了就是等待雨中的她。
64、你到底隱身在哪里,是不是,我追隨著落在雨水里的花瓣,才可以達到。
65、我今晚的夢會不會因為你會出現(xiàn),于是我睡不著。你的窗外會不會因為我正準備落淚,于是下雨。
66、固執(zhí)的青春:下雨不撐傘,冷了不多穿,病了不吃藥,愛了不放下。
67、雨天,很容易回憶,很容易想念;雨天,很容易聽歌,很容易寂寞。雨天,很容易讓人用最真實的思想細數(shù)走過的路。
68、聽著外面雨聲滴答滴答的打在屋檐上,透過窗戶只能看到黑漆漆的天空,腦子里面怎么想起寧靜這個詞了,好安逸啊,不過還是很生氣。
69、或許是白天睡多了,晚上又睡不著了。從一點到四點迷糊中感覺真不愿意醒過來呀因為聽到了滴滴答答的下雨聲讓自己感到孤獨。
70、細細的小雨從遙遠的天際緩慢地飄落下來,窗臺下的葉子,被雨水染得翠綠。
2017年央視朗讀者禮物
禮物,送之人開心,收之人珍惜?!独首x者》對我們來說是一份禮物,因為這份禮物,我們學會了思考和感悟。
本期嘉賓:倪萍、單霽翔、李亞鵬、摩拜單車胡瑋煒、趙蕊蕊,五位嘉賓分享自己的人生“禮物”,探討人生真諦。
在遠行的路上,感受自然魅力,加深彼此感情。
2017年央視朗讀者禮物觀后感二:
有人認為《朗讀者》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朗讀本身,每位嘉賓在朗讀之前分享的個人故事,同樣很精彩,很吸引人。無論是演員徐靜蕾講她奶奶疼她愛她的平凡故事,還是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沖講他年輕時暗戀過才女林徽因的“獨家趣聞”等等,均以真摯的情感征服了觀眾,也帶給了觀眾無限的思考。很多觀眾把聆聽嘉賓講故事,作為一件很有樂趣、很有意義的事情。
就像看《星光大道》之類的選秀節(jié)目時,聽到選手講述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及故事,很多觀眾總會被感染和打動,忍不住熱淚盈眶;就像音樂選秀類欄目,總是需要一些聽完歌感動到落淚的觀眾,這種情景交融的場面及其效果,已經(jīng)成為節(jié)目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另一檔同類型文化綜藝《見字如面》中,主要呈現(xiàn)方式是嘉賓演員演繹書信,穿越歷史和時間的洪流,最終打動人心的是以書信為載體的文字的魅力。既有蔡春豬寫給自閉癥兒子的'戲謔中藏著悲傷的信,也有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書信、莫言的家書等。
但對《朗讀者》來說,沒那么簡單。最終訴求是呈現(xiàn)“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三美并重,任重道遠。在與董卿的訪談對話中,麥家暢談他與兒子之間的矛盾、分歧、隔閡乃至沖突,與觀眾分享他對兒子的教育心得以及與兒子之間的相處之道。提及這些傷感往事,固然與麥家在節(jié)目中朗讀的是寫給兒子的家書有關,但也引發(fā)不少觀眾評論詬病。與其說《朗讀者》是文學類的節(jié)目,不如說它是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側重的是“者”,挖掘名人或者普通人背后的故事。說它煽情,還是由于這樣的新聞不斷出現(xiàn):郭小平登上央視《朗讀者》,全場起立致敬,董卿數(shù)度落淚;柳傳志做客央視《朗讀者》,一席話讓主持人落淚;董卿被斯琴高娃朗讀感動到淚奔……節(jié)目真正感動到你的,是故事,不是文學。
2017年央視朗讀者禮物觀后感三:
《朗讀者》的主持人董卿,此次還獨立擔任了節(jié)目制作人。董卿節(jié)目上依舊端莊大體、出口成章。人們大贊女神的同時,敬仰的更是其富有文學素養(yǎng)的出眾氣質。網(wǎng)上有句話這么說的:年輕的女人仰慕比自己年長的女人,多半是她們活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如何活成董卿的模樣?人們在其制作的《朗讀者》中就能窺出答案,首期《朗讀者》以“遇見”為主題,朗讀者們的“遇見”無不告訴大家,人要遇見文字,即“閱讀”。96歲的許淵沖,依然奮戰(zhàn)在凌晨3點的書桌前,翻閱《莎士比亞》大全集。舒慶春童年時,家境貧寒,讀不起書。后來,他遇見宗月大師,宗月大師幫助他遇見了文字。這一舉動恰恰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老舍。與該節(jié)目同名的還有一部電影叫做《朗讀者》,主角是由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的一名女文盲,她一生中最燦爛的時期,是躺在少年米夏的懷里,聽他朗讀文學。讀書,成為這個女人抵擋世界的盾牌。只有在讀書時,聽別人的故事,她才能遺忘自己的丑陋和孤獨。
或許正如知名女作家三毛所言:“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