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法制教育班會的教案1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周歲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
2、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么?
自我預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小學法制教育班會的教案2
課題名稱:
學會依法保護自己。
教學目標:
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保護他們。兒童本身更有責任保護自己。教育學生有緊急避險的權利,要保護自己的生命權,生命只有一次,保護自己的生命權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隨機應變機智靈活地與壞人壞事作斗爭,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學會用合法的手段機智靈活的處理問題,避免自己身陷險地或脫離險地。
教學方法:
事例引入,激發(fā)興趣。抓住重點環(huán)節(jié),深入領悟。問題討論,拓展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起維權大家的話題一定很多,那你們知道自己有什么權力嗎?(使學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
2、你們還有生命的權利,有緊急避險的權利。當遇到特殊情況時要隨機應變機智靈活的保護自己。請看這樣一個事例。(大屏幕顯示事例內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問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1、看了這個事例,你們能說說于杰是怎樣脫離虎口的?
2、于杰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你向于杰學習什么?
(二)結合實際。說說身邊的故事。
根據書、保,收聽廣播,上網搜索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少年自護自救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三)討論(大屏幕出示討論內容)
遇到下面的情況你該怎樣辦?(可選擇2—3個感興趣的話題說說自己的做法)
1、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該不該開門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隨你,你該怎樣辦呢?
3、當陌生人送你連環(huán)畫,說是送禮物時,你該怎樣做?
4、一個人自己回家,開門如發(fā)現屋內凌亂,或有味異時,你應該怎樣做?
5、當你一人在家,有人說,你的爸爸或媽媽讓他來接你去單位,你去不去?
6、當不認識的人送給你糖果、飲料等誘人的食品時,你該怎樣做?
7、放學后,有陌生人搶你的書包,或威脅索要錢財怎么辦?
8、當你被壞人挾持后,你將怎樣想辦法逃離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保護自己懲治犯罪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請大家多關注。中央一臺的“今日說法”,天津衛(wèi)視的“案與法”等法律節(jié)目并從中學到一些法律知識得到啟迪。
教學反思:
通過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脫險并機智帶領干警擒獲犯罪分子的,使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重要性,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學會識破犯罪分子的種種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蓋的丑惡目的。
通過讀事例、說理解、講故事、議收獲等環(huán)節(jié)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以及操作水平,強化了法律觀念,拓寬了思路,并通過大家的討論交流,豐富了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方式方法,真正的達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學法制教育班會的教案3
教學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活動形式:
由具體案例鋪開,讓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學習體會。
活動手段:
小組討論,個別發(fā)言,教師總結。
活動過程:
一、案例引出:
事情發(fā)生在某小區(qū)的住宅樓,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嬉戲,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了下來。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來,乙被市醫(yī)院急救車救走。
二、學生討論:
問題1:甲失手打傷乙,算不算違法?
1、學生討論發(fā)言。
2、老師小結:有沒有構成一定的社會危害程度是確定是否違法犯罪的重要依據。比如兩人開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沒什么傷害,不是違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壞了,達到傷殘的程度,那他就是違法了,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從樓上摔下嚴重受傷,顯然違法了。
問題2:甲違反了什么法?
1、學生討論交流
2、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其實在法律上,違法行為還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兩種類型,他們的區(qū)分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嚴重違法行為對人或社會造成的危害比一般違法行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對乙的嚴重傷害,他的行為已構成了嚴重違法,也就是俗稱的犯罪。甲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問題3:你認為案例中的甲應得到怎么的法律懲罰?
1、學生根據自己對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見。
2、老師:同學們,你們可知道,確定一個人有沒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應該受到怎樣的制裁,不是憑感情用事,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確的條文作為依據。
根據《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問題4:從這個案例中,你能夠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
三、案例分析:
案例:出示資料:
6月17日下午3:00,連江縣東岱鎮(zhèn)某小學六年級(1)班,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語文老師講解和布置各種復習統考的題目。當語文老師講到漢字的“筆畫筆順”時,有的同學交頭接耳地發(fā)出哄笑。原來,這個班的學生小東的姑丈的名字與“筆順”諧音,一些知道情況的同學便把這個當成玩笑。
下課后,不明情況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學小明便向同學們打聽為什么說到“筆順”大家就會笑,小東頓時不高興了,覺得丟了面子,便與小明爭吵起來。剛吵幾句,上課鈴又響了,爭吵暫時中止,課堂里又恢復了平靜。然而,也許是小東、小明都年少好勝,下午5點半放學后,大多數同學都已回家,但小東、小明這兩個12歲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繼續(xù)下午的話題爭吵起來,你說一句我頂一句,兩人越吵越兇。
爭吵中,小東伸手打了小明一個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撲了過去,兩人開始抱成一團扭打起來。不知什么時候,小明將小東頂在墻壁上,前臂卡住了小東的脖子,五秒鐘,十秒鐘……悲劇就在這時候發(fā)生了。看到小東、小明打起來了,在一旁打掃教室衛(wèi)生的林某等4名同學連忙上前勸架,4名同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鐘才將兩人掰開。然而,悲劇已經發(fā)生,因小東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開時就癱倒在地,臉色發(fā)青,小便失禁……經了解,小東與小明同窗時間長達六年,平時還挺好的。然而,因為一個小小的玩笑,兩個還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一死一驚,悲劇給兩個又是同樣貧窮的家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學生聽了這個更為沉重的故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老師:讓我們多學法,多知法,多守法,讓法律指導我們的言行,讓傷害遠離我們,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請同學們就今天的法制十分鐘寫一篇感想,再找一些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為我們下次的`法制十分鐘作準備。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得非常的好!是的,我們都是活潑好動的少年,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在玩笑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傷害了別人,也不能因為一時大意讓別人傷害到自己,這樣的后果是既觸犯了法律,又造成了雙方一輩子的痛苦。
那將是多么慘痛的事?。∠M瑢W們從今天開始注意與同學和睦相處,玩笑時注意分寸,課間注意文明休息,別讓那沖動的一瞬間成為悲劇的開始。另外,我們要多學法,時刻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小學法制教育班會的教案4
一、班會課設想:
由于學生法制觀念淡薄,法盲現象嚴重,而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現象更是時有發(fā)生,經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反了校規(guī)校紀。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傷害時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所以召開本次主題班會,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爭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二、教學目的
1、通過看視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一些法律常識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及并逐步形成自覺遵守學校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重點內容
1、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遵守交通法規(guī)。
2、組織各種違法行為的教育案例,增強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法、情景劇表演
五、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知識、交通事故的新聞。組織學生排演小品、學唱歌曲、挖掘班級才藝展示的學生。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制作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1、通過小品展示學習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視頻進行法律、安全常識問題搶答,班級學生展示小快板《做個守法的好少年》。
3、聯系實際,探討身邊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尋找解決的對策。
4、班級宣誓,爭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學生。
5、班主任寄語。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周歲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
2、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么?
自我預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2
課題名稱:
學會依法保護自己。
教學目標:
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保護他們。兒童本身更有責任保護自己。教育學生有緊急避險的權利,要保護自己的生命權,生命只有一次,保護自己的生命權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隨機應變機智靈活地與壞人壞事作斗爭,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學會用合法的手段機智靈活的處理問題,避免自己身陷險地或脫離險地。
教學方法:
事例引入,激發(fā)興趣。抓住重點環(huán)節(jié),深入領悟。問題討論,拓展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起維權大家的話題一定很多,那你們知道自己有什么權力嗎?(使學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
2、你們還有生命的權利,有緊急避險的權利。當遇到特殊情況時要隨機應變機智靈活的保護自己。請看這樣一個事例。(大屏幕顯示事例內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問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1、看了這個事例,你們能說說于杰是怎樣脫離虎口的?
2、于杰是個什么樣的孩子。你向于杰學習什么?
(二)結合實際。說說身邊的故事。
根據書、保,收聽廣播,上網搜索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少年自護自救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三)討論(大屏幕出示討論內容)
遇到下面的情況你該怎樣辦?(可選擇2—3個感興趣的話題說說自己的做法)
1、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該不該開門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隨你,你該怎樣辦呢?
3、當陌生人送你連環(huán)畫,說是送禮物時,你該怎樣做?
4、一個人自己回家,開門如發(fā)現屋內凌亂,或有味異時,你應該怎樣做?
5、當你一人在家,有人說,你的爸爸或媽媽讓他來接你去單位,你去不去?
6、當不認識的人送給你糖果、飲料等誘人的食品時,你該怎樣做?
7、放學后,有陌生人搶你的書包,或威脅索要錢財怎么辦?
8、當你被壞人挾持后,你將怎樣想辦法逃離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保護自己懲治犯罪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請大家多關注。中央一臺的“今日說法”,天津衛(wèi)視的“案與法”等法律節(jié)目并從中學到一些法律知識得到啟迪。
教學反思:
通過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脫險并機智帶領干警擒獲犯罪分子的,使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重要性,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學會識破犯罪分子的種種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蓋的丑惡目的。
通過讀事例、說理解、講故事、議收獲等環(huán)節(jié)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以及操作水平,強化了法律觀念,拓寬了思路,并通過大家的討論交流,豐富了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方式方法,真正的達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3
教學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活動形式:
由具體案例鋪開,讓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學習體會。
活動手段:
小組討論,個別發(fā)言,教師總結。
活動過程:
一、案例引出:
事情發(fā)生在某小區(qū)的住宅樓,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嬉戲,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了下來。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來,乙被市醫(yī)院急救車救走。
二、學生討論:
問題1:甲失手打傷乙,算不算違法?
1、學生討論發(fā)言。
2、老師小結:有沒有構成一定的社會危害程度是確定是否違法犯罪的重要依據。比如兩人開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沒什么傷害,不是違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壞了,達到傷殘的程度,那他就是違法了,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從樓上摔下嚴重受傷,顯然違法了。
問題2:甲違反了什么法?
1、學生討論交流
2、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其實在法律上,違法行為還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兩種類型,他們的區(qū)分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嚴重違法行為對人或社會造成的危害比一般違法行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對乙的嚴重傷害,他的行為已構成了嚴重違法,也就是俗稱的犯罪。甲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問題3:你認為案例中的甲應得到怎么的法律懲罰?
1、學生根據自己對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見。
2、老師:同學們,你們可知道,確定一個人有沒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應該受到怎樣的制裁,不是憑感情用事,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確的條文作為依據。
根據《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問題4:從這個案例中,你能夠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
三、案例分析:
案例:出示資料:
6月17日下午3:00,連江縣東岱鎮(zhèn)某小學六年級(1)班,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語文老師講解和布置各種復習統考的題目。當語文老師講到漢字的“筆畫筆順”時,有的同學交頭接耳地發(fā)出哄笑。原來,這個班的學生小東的姑丈的名字與“筆順”諧音,一些知道情況的同學便把這個當成玩笑。
下課后,不明情況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學小明便向同學們打聽為什么說到“筆順”大家就會笑,小東頓時不高興了,覺得丟了面子,便與小明爭吵起來。剛吵幾句,上課鈴又響了,爭吵暫時中止,課堂里又恢復了平靜。然而,也許是小東、小明都年少好勝,下午5點半放學后,大多數同學都已回家,但小東、小明這兩個12歲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繼續(xù)下午的話題爭吵起來,你說一句我頂一句,兩人越吵越兇。
爭吵中,小東伸手打了小明一個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撲了過去,兩人開始抱成一團扭打起來。不知什么時候,小明將小東頂在墻壁上,前臂卡住了小東的脖子,五秒鐘,十秒鐘……悲劇就在這時候發(fā)生了??吹叫|、小明打起來了,在一旁打掃教室衛(wèi)生的林某等4名同學連忙上前勸架,4名同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鐘才將兩人掰開。然而,悲劇已經發(fā)生,因小東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開時就癱倒在地,臉色發(fā)青,小便失禁……經了解,小東與小明同窗時間長達六年,平時還挺好的。然而,因為一個小小的玩笑,兩個還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一死一驚,悲劇給兩個又是同樣貧窮的家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學生聽了這個更為沉重的故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老師:讓我們多學法,多知法,多守法,讓法律指導我們的言行,讓傷害遠離我們,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請同學們就今天的法制十分鐘寫一篇感想,再找一些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為我們下次的法制十分鐘作準備。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得非常的好!是的,我們都是活潑好動的少年,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我們在玩笑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傷害了別人,也不能因為一時大意讓別人傷害到自己,這樣的后果是既觸犯了法律,又造成了雙方一輩子的痛苦。
那將是多么慘痛的事??!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注意與同學和睦相處,玩笑時注意分寸,課間注意文明休息,別讓那沖動的一瞬間成為悲劇的開始。另外,我們要多學法,時刻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4
一、班會課設想:
由于學生法制觀念淡薄,法盲現象嚴重,而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現象更是時有發(fā)生,經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反了校規(guī)校紀。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傷害時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所以召開本次主題班會,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爭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二、教學目的
1、通過看視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一些法律常識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及并逐步形成自覺遵守學校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重點內容
1、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遵守交通法規(guī)。
2、組織各種違法行為的教育案例,增強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法、情景劇表演
五、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知識、交通事故的新聞。組織學生排演小品、學唱歌曲、挖掘班級才藝展示的學生。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制作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1、通過小品展示學習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視頻進行法律、安全常識問題搶答,班級學生展示小快板《做個守法的好少年》。
3、聯系實際,探討身邊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尋找解決的對策。
4、班級宣誓,爭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學生。
5、班主任寄語。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5
一、主題大學安全法制教育
二、時間:20xx年x月x日晚上7點30分
三、地點:
四、出席人員:輔導員和XXX班全體學生
五、主持人:班安全委員
六、班會開展方式:PPT形式
七、班會議程簡要:
1、主題班會背景
法制安全教育作為在校學生,安全問題與我們的生活、學習、成長息息相關。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提高防范能力,是學生自身的重要使命。
安全防范是一種意識,更是個人的生存技能。做好個人安全防范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學生首先必須了解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安全。
2、班會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普及安全知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能力,限度消除學校安全事故隱患,使學生懂得在校園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并能做到時時處處注意安全。
3、班會活動準備
1、讓同學們討論對安全法制的認識。
2、請同學舉例身邊的真實例子。
(1)你親身經歷的有哪些?
(2)你知道的詐騙類型有哪些?
(3)你認為學生違反法律法規(guī)時的心理是什么?
4、活動過程
A、首先播放查找到的一些關于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視頻。
B、讓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談談自己的認識,和今后應該做到哪幾點。
5、由PPT介紹學生應該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識:
每位同學必須牢記如下行走安全常識:
①、學生必須具備的安全防范技能
(防范宿舍火災;防范乘車安全等)
②、使用ATM機注意事項
(在輸入密碼時注意旁邊是否有人在偷窺;取款憑條要放好,不能隨手一丟泄漏卡號等)
③、詐騙的預防
(假冒大學生詐騙;謊稱意外要求匯款詐騙等)
④、防火及安全逃生
(逃生預演,臨危不亂,熟悉環(huán)境,暗記出口等)
⑤、公交車上如何識別扒竊
⑥、防止掉進陷阱
⑦、謊稱意外要求匯款詐騙
⑧、正確適用法律維護自己利益
6、就本次班會全體學生暢談體會。(時間大約15分鐘)
7、輔導員點評。
八、總結發(fā)言
通過今天的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的開展,使大家深刻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作為在校學生,安全問題與我們的生活、學習、成長息息相關。掌握必備的安全知識,提高防范能力,是學生自身的重要使命。
改革開放后的大學校園,已從昔日遺世獨立的“象牙塔”儼然變成開放型的“小社會”??上鄬τ谏鐣耍髮W生群體仍然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接受安全法制教育,不僅是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適應日益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更是大學生自我完善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需要。每位在校生都必須牢固樹立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為核心的校園安全文化觀念,積極主動地增強自己的法制意識,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防衛(wèi)能力和對突發(fā)性事件的應急、應變能力,以及抵御違法犯罪的能力,保證自己身心健康地完成學業(yè),并能成功地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教學目標:
1、感受《蝶戀花》等詞孤獨凄清的意境和空虛惆悵的心境,體會作者因“不見所思”引發(fā)的傷離愁緒。
2、鑒賞《鵲橋仙》淡而不傷的風格,體會此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頗具創(chuàng)新的精神。
3、領悟《青玉案》造語精工,巧用博喻的特色,記憶名句,深刻領會這些名句的意蘊。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運用。
2、體會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鑒賞幽深婉約的意境,纏綿多情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古人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比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為傷別離,古人留下了多少讓后人唱詠不盡的名篇佳作。
二、推進新課:
1、言情:1)言語之情。指心意。2)談情說愛或描述男女情愛。 3).抒情。
3、言情詞的特色:一是深曲委婉,纏綿悱惻的相思離別之詞;二是一些“緣事而發(fā)”、“即事名篇”,大膽謳歌純潔愛情,深刻批判封建禮教的詞;三是一些“言近旨遠”、“寄慨遙深”之作;四是真摯動人的悼亡之作。
三、學習課文:
(一)、《蝶戀花》
1.作者簡介:晏殊 (991—1055),字同叔,謚元獻,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自小聰慧,少年以神童應昭,賜同進士出身。仕途顯達,官至宰相。他喜歡賓客,樂于引薦人才,愛好文藝。他家常常盡日宴飲,宴必“歌樂相佐”,他的家庭實際就是一個文藝沙龍。據記載,他能詩能文,著作豐富,但對他來說最有成就的是詞?,F存詞130多首,編集成《珠玉詞》。晏殊的詞,主要承襲晚唐、五代的遺風,多為遣興娛賓而作,內容比較狹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會的生活以及對良時易逝、歡事無多的感慨。描寫男女相思、離情別緒的作品,是晏殊詞另一主要內容。晏殊詞的主要成就還是在藝術上。王灼說:“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溫潤秀潔”四個字,較準確地概括了晏殊詞的藝術風格,而且作者的主張也正是這樣?!肚嘞潆s記》載了晏殊這么一段話:“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痹谶@里雖專道“吟詠富貴”,但也可代表他對詞的表現手法的主要見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運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現作品的主題。造語工妙,是晏殊詞的一大特色。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一支思婦懷遠的情歌。(主旨)
1)“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來去?!睂懢?,寫思婦居住環(huán)境的景物,這是她清晨起來所目睹的景色?!熬铡?、“蘭”,顯得高雅,住處種有菊花、蘭花,說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煙”,蘭“泣露”,早晨的霧氣籠罩在菊花上,在她看來像是蓋上一層憂愁的煙;蘭花上的朝露,在她看來像是相思人灑的相思淚。“羅幕輕寒”,讀到下文可知這“寒”是秋寒,但與其說是秋寒,不如說是人的內心的孤單造成的凄寒。“燕子雙來去”用燕侶雙飛,反襯自己的獨處。
2)“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边@是思婦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半x恨”是此詞的眼睛,全篇只此兩字點題?!懊髟虏恢O”,埋怨明月,是無奈,是自怨。“諳”,人格化的寫法,月本無靈性,此處賦之以靈性,說月本來應該同情我的“離恨”之苦,可是她不?!靶惫獾綍源┲鞈簟?,說明整夜沒睡,“到曉”即從昨晚到天亮?!爸鞈簟?,補寫其生活環(huán)境,從而暗示其身份。
3)“昨夜西風凋碧樹?!彼紜D的視線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風凋碧樹”,昨晚這庭院里的樹還是碧綠的,可經過昨夜一夜秋風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這里語帶夸張,極言西風摧殘力之強。這是比喻,用“西風凋碧樹”之烈,比喻相思對“我”的煎熬和摧殘之甚。
4)“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毙袨槊鑼?,通過行為細節(jié)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相思是“無計可消除”的,“獨上”、“望盡”都是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企圖借以排解相思而發(fā)出的近乎下意識的行為?!蔼毶稀闭諔懊娴摹把嘧与p來”和“離恨苦”?!案邩恰闭諔爸鞈簟?,再補寫其居住環(huán)境。“天涯路”,說明伊人離家很遠。這望,并沒有什么預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說他可能今天會回來,而僅僅是為了寬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罷了。可是望無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強烈。
5)“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蓖豢傻茫蔷徒o他寫封信,倒一倒內心深處的苦水,或許會得到某種慰藉,可是他的行蹤不定,“山長水闊”,信往哪兒寄 ?無從寄,又加了層痛苦。
6)小結:我國古代藝術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這個思婦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沒有給讀者作任何審美提示,全由讀者自由聯想。而她對丈夫的刻骨思念,這種思念對她的煎熬之苦,卻給讀者留下了極其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鑒賞要點:
1)體會文人言情雅詞的特點。它所表現的是普普通通的離愁別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個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離恨苦”點題,其余都是間接地暗示出來,讓讀者思而得之。
2)行文高度凝練而流轉自如,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蚪杈笆闱?,或比喻,或襯托,或擬人,各種手法的運用自然妥帖,沒有絲毫刀斧痕跡。通篇章法靈活而結構嚴整,前后照應,針線細密。例如,對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沒有一個字直接道及,但從她的居處環(huán)境及其行為方式,讀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處環(huán)境,也沒有一句作正面介紹,而是緊密結合她的行為心理的描寫來逐步交代出來,處處都給讀者留有一定的聯想空間。
(二)、學習《鵲橋仙》
1.作者簡介:秦觀 (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的交誼很深,但詞風與蘇軾大不相同。雖然也寫有少數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他流傳下來的詞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這些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名篇佳作不少,歷來都被視為婉約派的大家之一。從內容看,秦詞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窄,直接表現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的幾乎沒有,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秦觀詞表現愛情,大多真摯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悅的淺層描寫,而能夠揭示出心靈深處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把愛情升華到美的高度來審視。“將身世之感,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秦觀很善于將仕途失意、人生困頓的感慨融會到離情別恨的描寫中去。秦觀因與蘇軾的關系,一進入仕途,就被視為舊黨的成員,在新黨執(zhí)政期間,一貶再貶,最后遠謫郴州 (今湖南)、雷州(今廣東),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這種身世飄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愛情描寫之中。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吟唱對象的情歌。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從漢代以來,流傳非常廣泛,以這個故事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詩歌,古來很多。牛郎和織女都是勞動青年,他們是很恩愛的一對,但是天帝竟然罰他們遠隔銀河兩岸,一年只能在農歷七月七日會面一次,而且當夜就要分開。這對仙侶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惡。古來關于這個題材的詩歌的主題大都在這些方面,但秦觀的這首詞卻一反傳統,不是表現對牛郎織女的同情,而是對他們進行熱情的歌頌,從中表達了自己超越常人的愛情觀。
1)“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边@三句是描寫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形。“纖云弄巧”,寫景,云天之景。這絢麗的云彩,襯托著仙侶的美好相逢。作者還設想,這彩云是織女的巧手繡成的?!帮w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皞骱蕖?,互相訴說長期離別的憾恨。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時的情形。為適合詞律,作此調整?!般y漢迢迢暗度”,仙侶慢慢地度過鵲橋幽會,極富仙味。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边@是對牛郎織女相會的高度評價和頌揚?!敖痫L玉露”,緊扣季節(jié)和時間,即初秋的夜晚,同時補一筆景物描寫?!敖稹薄ⅰ坝瘛憋@然帶有褒揚和贊美的感情色彩。這冰清玉潔的背景,象征著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詞人認為,這對仙侶,盡管一年才能見面一次,但是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不衰,而且恩愛彌篤。這樣理想、圣潔、永恒的“仙愛”,相會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愛強得多。
3)下片,寫牛郎織女的離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又是熱情的贊美。這溫柔纏綿的摯愛,就像那迢迢銀漢之水既深且長?!叭鐗簟保皇翘鹈?,二是短暫,在此二者兼?zhèn)?。正當他們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他們分手的時間到了。‘‘忍顧鵲橋歸路”,哪能忍心回頭看那回去的路呢 ?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但是不忍別,也不得不別了?!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边@是詞人對牛郎織女的愛情的熱情歌頌,也是他申明的愛情觀。在作者看來,愛情所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最充分最徹底的契合。只要愛得深,愛得專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處,也同樣是美滿幸福的。
3.鑒賞要點:此詞頗具創(chuàng)新精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兩句,都是議論也都是抒情。這些議論,新穎獨到,很能啟迪人。與此相關,所抒發(fā)的情感也顯得真摯高尚。
三、青 玉 案
1.作者簡介:賀鑄 (1052一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wèi)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因為為人秉性剛直,仕途不得志,始為武弁,后得蘇軾的引薦,改任文職,一直沉淪下僚。官終太平州通判,58歲致仕,退居吳下(蘇州)。賀鑄博學強記,藏書豐富,精通音律。所作詞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闋(含殘篇斷句),在北宋詞人中,存詞數量僅次于蘇軾。賀鑄也是跟蘇門關系密切的北宋婉約派名家之一。賀鑄詞的風格多樣,其中有少數豪放詞,可視為蘇軾豪放詞的繼響,南宋愛國詞的先聲。其詞集《東山詞》(一名《東山寓聲樂府》),又名《賀方回詞》。
2.基本解讀:這是一支描寫單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體是男性。他對一位美人極其愛慕,但又揣摸不到對方究竟對自己有無愛意,于是他就被這種單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1)“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卑涤貌苤病堵迳褓x》對洛神的描寫?!傲璨ā保础傲璨ㄏ勺印保诖耸侵甘闱橹黧w所傾慕的人?!安贿^橫塘路”,她總是不從我的住地橫塘這邊經過?!暗克?、芳塵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遠去。“芳塵”,她的長裙揚起的芳香的煙塵。飽含贊美之意。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可望而不可即。
2)“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彼敲烂畹那啻耗耆A,究竟要和誰一起度過呢?名花何屬呢?她對我有沒有意思呢?哎!天才曉得?!板\瑟華年”,化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月橋花院,瑣窗朱戶”,描寫她的居住環(huán)境,華貴而高雅,充滿傾慕、愛羨之情。“春知處”,猶言天曉得。但不說天,而說“春”,自然會給人以青春愛情方面的聯想。
3)下片濃墨大書單相思的痛苦?!帮w云冉冉蘅皋暮”,描繪了一個自吐心曲的處所。這里暗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別》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的情景。曹植《洛神賦》中也有“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的句子。這本來是一個期待伊人到來的幽美高雅之所,曹植就是在這里遇到宓妃的。但是,抒情主人公并非約會,他只是來這里單相思。思不可得,并沒有見到伊人的蹤影。于是用彩筆來傾訴心曲?!安使P新題斷腸句”,用猶如江淹曾在夢中得到郭璞授予的富于才華的彩筆來寫情詩,來傾注令人悲欲斷腸的“閑愁”。這里所謂閑愁,就是所謂愛情的痛苦?!叭魡栭e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我這閑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無法計量,多到好比廣闊平原上的茂密如煙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時節(jié)滿城飄飛的柳綿,好比梅子黃時的連月不停的毛毛細雨。這幾句,古來備受激賞。作者也因這一名句,而得到時人給予的一個雅號“賀梅子”。那么其妙在何處?概括起來至少有下面幾點:一是設喻精當。閑愁是抽象的事物,通過這三個比喻,顯得非常形象,非常具體可感,給人以極其鮮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飛絮、黃梅雨都給人以愁絲連綿不斷的聯想。二是巧用博喻。用多個喻體來比喻同一個本體,稱為博喻。博喻是比喻的一種擴展,一種延伸。成功運用博喻,可以更加鮮明更加強烈地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本質特征。這里的運用是非常成功的。三個喻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無法計量,而且還在發(fā)展變化,越來越多。三是比中有興。三個喻體都分別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景物描寫,都是江南暮春時節(jié)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們除了用來作形象的比喻以外,還共同構成了一個春去夏來的境界。而這樣的境界,與“閑愁”又非常和諧渾融。在文學作品中,凡是寫到愛情不如意的,大都會聯想到暮春,從而用自然的春去夏來,比況人的青春易逝。這里也用了這個傳統的表現方法。
讀到這里,我們非常自然地感覺到抒情主人公的“閑愁”確實多得不得了。但這究竟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呢,還是以情歌為載體,別有寄托呢 ?許多人都認為是有所寄托的。但具體寄托了什么,說法不盡一致。我們認為,這樣的詞就當作單純的愛情作品來讀,也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如果有寄托,詞中所描寫的美人,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政治理想,其中的閑愁,就是作者執(zhí)著追求而理想終究不能實現的苦悶。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多情種的失戀的悲歌,實際是士不遇的浩嘆。
3.鑒賞要點:言情詞的精品。詞作把單相思這種人們多少都有過體驗而不易說清楚的情感活動,表現得惟妙惟肖,給讀者以極深刻的印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造語精工,巧用博喻,最突出的表現是最后幾句。
《蝶戀花》教學實錄
教學思路:詞眼離別苦,時空顛倒,無理極妙。
師:宋朝是讀書人的天堂,是知識改變命運的真實寫照。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由黃金屋,
生:書中自有顏如玉,
師:猜一猜,這是誰寫的詩句?
生:不知道
師:這是宋真宗趙恒御筆親作,叫《勵學篇》,傳布天下,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多少讀書人。十年寒窗人不知,一朝高中天下聞。講述晏殊的傳奇經歷,14歲中進士,一路攀升,官至丞相。人稱富貴宰相,門生有范仲淹、歐陽修等大佬。
師:“太平宰相”晏殊,他和所有人一樣,也有著這樣無奈的人生困惑。寫過一名句叫無可奈何花落去,
生:似曾相識燕歸來。
師:花落,歸燕很自然的景物,加了 “無可奈何”、“似曾相識”兩詞,惋惜與欣慰交織一起,蘊涵著一種生活哲理: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它消逝,但消逝同時,仍然有美好的事物重現,生活不會因為一種美好事物的消逝變得一片虛無。寫得真好。今天我們學習他的另一首代表作,《蝶戀花》,這首詞蘊含著怎樣的故事和情感呢?
(師生共同朗讀《蝶戀花》)
師:讀了這首詞后,我們似乎看到詞的背后站著一個人,一個怎樣的人?
生:一個很美麗的女子,想自己的丈夫。
生:是個女子,想的不一定是丈夫,可能是情人。
師:反正有一點達成共識,詞中的主人公是女的。她在想人,為何不是男的?
生:整首詞基調比較感傷,哭哭啼啼的,情緒很憂傷,是男的不太適合。
師:在古代的亂世,有從軍征伐,在所謂的盛世,有徭役攤派,每當自己的丈夫被迫離開家鄉(xiāng),遠離自己時,對于很多的家庭婦女來說就成了很大的打擊。她們的愁苦是顯而易見的,而這就為思婦詩詞最初產生提供了素材和依據。
師:哪里可以看出女子的感傷和愁苦?
生:檻菊愁煙蘭泣露中,秋菊籠罩在愁煙中,煙是不會愁的,蘭花好像在哭泣,不是蘭花在哭泣,而是女子在哭泣。
師:感時花濺淚啊。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女子啊?庭院中種著蘭花,菊花,
生:很敏感,很高雅,有品位。自己就是空谷幽蘭,無人欣賞。
生:這里的景物能渲染氣氛、塑造女主人公形象。
師:能懂藝術,感情很細膩的女子。那整首詞的詞眼是哪三個字?
生:離別苦
師:離別對女子的傷害尤其大,女子天生就是生活在感性之中,生活中這么多的憂愁疊加在一起,讓人神志有些恍惚,時空觀念和一般人不一樣,整首詞在時空方面很有自己的特點。能不能把詞中的時空的詞語補充完整?
生:檻菊愁煙蘭泣露,前面加上早上的庭院,有露水,有寒煙,時間是早上。
師:你說的很好,有自己的生活體驗。還有嗎?
生:明月不諳離別苦,是晚上,
師:哪一天晚上,地點是
生:昨晚,地點就是女子的閨房,看到了月亮。整夜照著。
師:由早上的庭院回憶昨晚的閨房。還有嗎?
生:昨夜西風凋碧樹,昨天晚上的高樓所感到的,
師:昨晚是明顯的,是高樓嗎?
生:也是女子的臥室,閨房。
生:因為后面說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今天早上,否則,在晚上怎么望?
師:由昨夜的閨房又回到今早的高樓,順著寫可不可以?順著怎么寫?(學生自由談論)為何時空在她眼中是顛倒的呢?
生:倒著寫表明一種心境,離別苦的極度傷痛,讓一個很文雅的女性的生活該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師:白天不懂夜的黑,時空轉換還是圍繞三個字
生:離別苦。
師:這樣的時空處理是獨具匠心的`,這是一個容易受傷的女子,離別之苦,太深,太重了,所以第一句中看花好似哭泣,看上去很無理,實際是很有道理的,無理就是有道理。(出示曹雪芹寫的《石頭記》(即《紅樓夢》)第七回里,寧國府資深老仆焦大醉罵主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yè),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師: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很不合常理,因為焦大是醉人醉語?!凹t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正活現出焦大的醉態(tài)。紅白顛倒恰顯出大作家的功力。
師:你看最無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明月不諳離別苦,明月是美好的事物,而女子說不懂我的痛苦,
師:什么手法?
生:擬人
生: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不了解離恨之苦,很自然;既如此,不應怨恨它,但卻偏要怨。
師:這說明什么?
生: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煎熬的痛苦,
師:怨明月穿戶。還有嗎?
生:燕子雙飛,
師:你能想象燕子雙飛的情景嗎?(學生回答)
師:我們一般人看到是怎樣的心情?
生:很高興,開心,感到自由。和春天的氣息。
師:而這里的女子是
生:不高興,燕“雙飛”更反襯出女子人之“孤棲”。后文中說獨上高樓,這里成雙成對,而我孤獨無依。倍感凄涼。
師:當我失戀時,走過的都是一對一對的,而卿卿我我的男女,我就很不爽。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貌似沒關系的句子來讀一讀?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兩者有沒有關系?
生:沒有
師:但這個敏感的女子可能在想,燕子怎么就這樣飛走了呢?這是為什么呢?
生:似乎是因為羅幕輕寒,忍受不了飛去。
生:寫燕子的感覺,就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寒也是心里的寒意。
師:看似無理實則極妙。還有嗎?還有無理的嗎?
生:下面是一句很夸張的手法,西風凋碧樹,風不可能一夜之間,把樹葉吹光,還是綠葉。在秋天,樹葉是黃色的,枯萎的。
生:這就是夸張,就是綠葉,風也可以吹干凈。是說風的猛烈和強勁,還有女子整個晚上沒睡著。
師:凋零的難道僅僅是葉子嗎?
生:不,還有我的一顆心。
師:太恐怖吧,太血腥了吧。詩仙李白寫過,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超震撼。對女人來講什么最重要?講老實話。
生:相貌
師:凋零的是
生:容顏和自己的青春。
師:為何易凋零?
生:離別苦。
師:我們繼續(xù)討論有關女子的無理的句子?
生:獨上高樓是可以理解的,但天涯路能望盡嗎?顯然是望不盡的。很無理。
師:要不要望?
生:要
生:望是一種期望,盼望,哪怕是絕望也還是要望。
師:中國古代的女子似乎和望有緣,連天上的牛郎織女也是隔銀河相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曉。
師:望斷天涯也很無理。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天涯。
師:如果是在現在,我望不到你,我給你發(fā)伊妹兒,QQ,加微信,而古人是只能寫寫信,假如讓你寫信,會怎樣寫哪些內容?(學生自己討論交流)(出示兩首思婦之作)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道昇(1262~1319),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chuàng)作家。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冊封魏國夫人,擅畫墨竹,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
(出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這兩句是說這些都丟開不必再說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師:這就是所謂的彩箋和尺素,一個浪漫似火,一個平靜如水。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愿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在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吧介L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搖曳不盡的情致。
師:整首詞用時空顛倒和無理極妙,寫出了敏感、哀怨、深情、執(zhí)著思婦的離別苦。詞之上片運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tài)生動地表現出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歐陽修、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足見本詞之負盛名。全詞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
范成大《鵲橋仙·七夕》賞析
鵲橋仙·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賞析】: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捌鸸P三句點明七夕,并以側筆渲染?!笨椗呦Ξ敹珊?,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jié)。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了。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靶蚊簿晷愕逆隙瘐揪o了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椗荒瓴诺靡粫?,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jié),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毕缕?,將“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相會情景一筆帶過,更不寫“忍顧鵲橋歸路”的淚別場面,而是一步到位著力刻畫牛郎織女的心態(tài)。七夕相會,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錯見!見了又只是重新撩亂萬千離愁別緒罷了。詞人運筆處處不凡,但其所寫,是將神話性質進一步人間化。顯然,只有深味人間別久之悲人,才能對牛郎織女心態(tài),作如此同情之理解?!靶職g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結筆三句緊承上句意脈,再進一層刻畫。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之別離,相逢僅只七夕之一刻,舊愁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深重,新歡又何其有限。不僅如此。舊愁未銷,反載了難以負荷的新恨歸去。年年歲歲,七夕似乎相同??烧l知道,歲歲年年,其情其實不同。在人們心目中,牛郎織女似乎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而已。
然而從詞人心靈之體會,則牛郎織女的悲憤,乃是無限生長的,牛郎織女之悲劇,乃是一部生生不滅的悲劇,是一部亙古不改的悲劇。牛郎織女悲劇的這一深刻層面,這一可怕性質,終于在詞中告訴人們。顯然,詞中牛郎織女之悲劇,有其真實的人間生活依據,即恩愛夫妻被迫長期分居。此可斷言。天也,你不識好歹何為天?地也,你錯勘賢愚做地!
此詞在藝術造詣上很有特色。詞中托出牛郎織女愛情悲劇之生生不已,實為人磚能堪。以嫦娥風姨之相妒情節(jié),反襯、凸出、深化牛郎織女之愛情悲劇,則是獨具匠心的。(現代黑色幽默庶幾近之)全詞辭無麗藻,語不驚人,正所謂絢爛于歸平淡。范成大之詩,如其著名的田園詩,頗具泥土氣息,從這里可以印證之。最后,應略說此詞在同一題材的宋詞發(fā)展中之特殊意義。宋詞描寫牛郎織女故事。多用《鵲橋仙》之詞牌,不失“唐詞多緣題”(《花庵詞選》)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歐詞主旨在“多應天意不教長”,秦詞主旨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詞則旨在“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梢?,歐詞所寫,本是人之常情。秦詞所寫,乃“破格之談”(《草堂詩馀雋》),是對歐詞的翻新、異化,亦可說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詞則是對歐詞的復歸、深化。牛郎織女的愛情,縱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總是人心,無限漫長之別離,生生無已之悲劇,決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來得更為廣大。故成大此詞,也是對秦詞的補充與發(fā)展。從揭橥悲劇深層的美學意義上說,還是是對秦詞之一計算。歐、秦、范三家《鵲橋仙》詞,呈現一否定之否定路向,顯示了宋代詞人對傳統對人生之深切體味,亦體現出宋代詞人藝術創(chuàng)造上不甘逐隨他人獨創(chuàng)精神,當稱作宋代詞史上富于啟示性之一特色。
秦觀《鵲橋仙》導學案
【教材分析】
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但大部分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秦觀的這首詞既沒有慨嘆聚少離多,也沒有抒發(fā)脈脈的相思,卻自出機杼,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學習目標】
1、在誦讀品味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對詩詞的鑒賞能力。
2、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
3、 學會從意境角度鑒賞詩歌。
【教學重點】
朗讀,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當堂成誦。
【教學難點】
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
【學法指導】
朗讀、討論、點撥.
【預習學案】
1、作者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疤K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婉約派詞人。
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fā)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代表作為《鵲橋仙》、《望海潮》、《滿庭芳》等。
2、寫作背景簡介:這首詞相傳是秦觀在為官之前,寫給鄰村一位名為婁琬的姑娘??赡苁敲\的捉弄,他最終沒有和這位青梅竹馬的姑娘成親,卻被迫娶了一個自己并不愛的女子。后來他們有短暫的相遇,離別之后的某個七夕,他寫下了這首詞,寄托對這女子的思念。
3、學生試讀,能夠做到準確朗讀。
4、文本基本解讀《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1]注釋:
《鵲橋仙》秦觀: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2]
譯文:
云彩在天空變幻出千百種奇巧的樣式,牛郎、織女守候在遙遠銀河兩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會,可這相逢就如同秋風和露水般的交溶,勝過了人間那些日日相守,卻不懂珍惜的人間伴侶。
這刻纏綿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綿綿不絕,這如夢似幻的短暫歡會,卻最終還是要結束,牛郎、織女戀戀不舍的各自踏上歸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勸解:我們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貪求卿卿我的朝歡暮樂?
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傳說。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纖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般y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jié)?!敖痫L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叭崆樗扑?,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凹哑谌鐗簟保赛c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叭填欩o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振聾發(fā)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5、在作業(yè)本上抄寫一遍《鵲橋仙》。
【課堂導學】
一、 導入
七夕,一個美好而又充滿神話色彩的節(jié)日,不知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其中能長久地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絕唱,則要推秦觀的《鵲橋仙》,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千古絕唱。
二、強調學習目標(見上文),請學生齊讀。
三、【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指名學生朗讀(男女各一名,師生共同點評),教師范讀一遍,學生自讀,學生齊讀。
(二)合作探究:
{思考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中為什么是“恨”而不是“愛”?
{分析總結}“飛星傳恨”意為那些閃亮的星星正在飛馳長空,仿佛在傳遞著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豆旁娛攀住酚性疲骸昂訚h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在咫尺,能相視,卻不能相守,用一個“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
{思考二}“金風玉露”是什么意思?運用這個意象有什么好處?
{分析總結}“金風”是指秋風,因為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風玉露”就是指秋風白露。連相逢時候的“風”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見相聚的寶貴難得。同時,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思考三}“忍顧鵲橋歸路”中的“忍顧”一詞好在哪里?
{分析總結}這句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和悵惘。我們通常說踏上什么歸路,這里不說“忍踏”而說“忍顧”,語意更加委婉,“忍顧”實乃不忍回顧之意,因為相逢太短暫,意猶未盡,不舍分離。可以說,一個“忍”字,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之淚。
{思考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謂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對此,你有何看法?
{分析總結}“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本人覺得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誠然,兩情相悅,又能朝夕廝守,自然很好。因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很短暫,在短暫的生命中,誰都渴望與相愛的人朝夕相處,長久的分別對誰來說都是綿長的思念和痛苦的考驗。我并非不相信愛情可以跨越時空,只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幾乎連自己都不能把握,又怎么能去保證他人呢?但是,僅以花前月下朝夕廝守來衡量愛情的真挈與否,這未免顯得俗氣了。真正的愛情絕不會因兩人的分別而損傷毫厘。相反,如果雙方貌合神離,同床異夢,那么即使朝夕相處,又有多少幸??裳阅兀?/p>
(三)課堂小結
學習了秦觀的《鵲橋仙》,也許同學們對愛情會有一種全新的不同的看法,
祝福同學們在人生豐收之時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四){師生齊背全詞}
【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
答:(1)范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
(2)秦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解析】
由于兩詞的作者的出發(fā)點和對待愛情的觀點不盡相同,因此兩作者的情感迥異:此詞感情悲傷,認為見面的歡喜抵不上原來的離愁,隨著離別又添了新的離別的悲傷,感情側重于相見前后的悲傷,只看到了消極的方面;秦詞寫深沉的愛情,認為感情只要是長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對離別人的勸慰,側重于表現情感之深,態(tài)度積極。
(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合作品賞析。
答:①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來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
③通過“重攪別離心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來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列舉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月、風襯托雙星相逢,新歡與舊愁的比較。題目已經明確指出手法為“對比、襯托”,使試題難度有所降低,答題指向更加明確。
四、布置作業(yè):課外搜集關于描寫七夕的詩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加以賞析。
晏殊《蝶戀花》閱讀練習及答案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1)“檻菊愁煙蘭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渲染了什么樣的氛圍?(2分)
(2)“昨夜西風凋碧樹”一句“景中含情”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4分)
(3)詞中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 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9.(10分)(1)(2分)①擬人;(1分)②清冷(哀愁)。(1分)
(2)(4分) ① 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景色蕭索;(1分)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愁苦心境;(1分)蕭索之景含有強烈的孤獨之情。(2分)
(3)(4分)主人公因離別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見庭院之景更感孤獨凄清;(1分)登高望遠不見所思,滿腹離愁更無處可寄。(1分)刻畫了一位滿腹離愁、孤獨(悵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
陸游《鵲橋仙》賞析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作品賞析
【注釋】:
陸游這首詞表面上是寫漁父,實際上是作者自己詠懷之作。他寫漁父的生活與心情,正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情。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是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
“家在釣臺西住”,這里借用了嚴光不應漢光武的征召,獨自披羊裘釣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來喻漁父的心情近似嚴光。上片結句說,漁父雖以賣魚為生,但是他遠遠地避開爭利的市場。賣魚還生怕走近城門 ,當然就更不肯向紅塵深處追逐名利了。以此來表現漁父并不熱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閑、自在。
下片頭三句寫漁父在潮生時出去打魚,在潮平時系纜,在潮落時歸家。生活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相適應,并無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樣沽名釣譽,利令智昏。最后兩句承上片“釣臺”兩句,說嚴光還不免有求名之心,這從他披羊裘垂釣上可看出來。宋人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 :“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 。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币彩钦f嚴光雖拒絕光武征召,但還有求名心。陸游因此覺得 :“無名”的“漁父”比嚴光還要清高。
這詞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頭三句寫生活,后兩句寫心情,但深淺不同。上片結尾說自己心情近似嚴光,下片結尾卻把嚴光也否定了。
文人詞中寫漁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張志和的《漁父 》,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漁父詞,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實。
陸游這首詞,論思想內容,可以說在張志和等諸人之上。顯而易見,這詞是諷刺當時那些被名牽利絆的俗人的。我們不可錯會他的寫作意圖,簡單地認為它是消極的、逃避現實的作品。
陸游另有一首《鵲橋仙》詞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 ,又何必官家賜與!”也是寫漁父的。它上片所寫的大概是他四十八歲那一年在漢中的軍旅生活。
而這首詞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經略中原事業(yè)夭折以后,回到山陰故鄉(xiāng)時作的。兩首詞同調、同韻,都是寫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決不是張志和《漁父》那種恬淡、閑適的隱士心情。讀這道詞時,應該注意他這個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