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小的時候聰明好學。他4歲的時候就會背許多的古詩詞,而且謙虛有禮,父母和親友都很喜歡他。一天父親買了些梨子,挑了一個最大的'讓孔融吃,孔融搖了搖頭說:“在家中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梨就讓給哥哥吃吧!”
有一天我坐在公交車上,汽車行駛中搖來搖去,站都站不穩(wěn)。這時見前面坐位上有位阿姨準備下車,我就小跑過去搶位坐下了來。終于可以不站著了,我心想??墒莿傋聸]多久,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位手拿拐杖的老爺爺,他走一步晃一下,就這樣走到了我面前。我既想讓又不想讓。突然,我的腦海里閃出了《孔融讓梨》的故事,人家孔融4歲就知道將大梨讓給哥哥,自己要小的,更何況我都這么大了,想著想著就站起身來,一把扶過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說:“爺爺,您坐這里吧!”“謝謝你啊,小姑娘”老爺爺笑著對我說?!皼]關系,這尊老愛幼是應該的。”我微笑的對老爺爺說。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有部分已經(jīng)忘了要尊老愛幼,要謙遜有禮。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懂禮貌、尊重他人,要具備尊老愛幼和尊敬長輩的好美德!
中班孔融讓梨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弟妹。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故事錄音《孔融讓梨》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引起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個小男孩嗎?它的名字叫孔融。今天我們要來聽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如果個別幼兒知道此故事,可以先請他介紹故事內(nèi)容。)
2、傾聽故事,理解感受:
師:孔融家里一共有幾個人?孔融是第幾個孩子?
孔融為什么要挑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
孔融是怎樣對爸爸說的?(請幼兒學講孔融的話)
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3、設計情景,情感遷移:
這是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為什么到今天大家還在講呢?
假如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呢?
經(jīng)驗聯(lián)想:你關心過別人嗎?
假設情景: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車上已經(jīng)沒有座位了,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辦呢?(表揚個別幼兒)
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會怎么做?
中班孔融讓梨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弟妹。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兩個梨(一大一?。δ?、苦臉圖片,本班級幼兒 在活動中的視頻(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動畫片《孔融讓梨》
活動重點: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教學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在家里,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好吃的東西,你是一個人吃,還是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吃?(幼兒各抒己見)老師把幼兒的做法分成兩種 :給愿意和別人一起分享的幼兒貼上一個笑臉,反之貼上苦臉。
二、出示孔融畫面,引出學習內(nèi)容: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瞧!(出示孔融畫面)這是個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們一樣大,也是四歲,孔融給小朋友還帶來了兩個梨呢!你想吃哪一個梨?(出示兩個梨:一大一小,讓幼兒自由挑選,教師不做評論。)
2、教師: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個梨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后提問:孔融挑了哪個梨,他為什么不拿大的,拿個小的呢?(幼兒自由回答)孔融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
三、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動畫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師提問:孔融有幾個哥哥,幾個弟弟?孔融為什么不拿大梨,拿個最小的梨呢?孔融是怎么說的?(讓幼兒學說孔融的回答)爸爸是怎么夸獎他的?(讓幼兒學說爸爸的話并且學做爸爸做夸獎的動作))(如果幼兒說不出就再次觀看動畫片)。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四、教師小結:孔融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孩子,他的故事也一直講到現(xiàn)在,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兄弟姐妹之間要友好相處,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顧自己,我們要學會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兄弟姐妹,你們是好孩子嗎?現(xiàn)在請你來挑梨,你挑哪一個呢?為什么?(再請幼兒自由挑選)
五、設計情境,情感遷移:你關心過別人嗎?
1、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了一位老奶奶,這時車上已經(jīng)沒有座位了,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情景表演)
2、假如小弟弟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辦呢?
3、看到小妹妹摔跤了,你會怎么做?
4、觀看視頻:播放本班級幼兒在活動中的圖片(友好的一起玩的,不友好爭搶玩具的等)。讓幼兒辨析誰做得對,誰做得錯,并說出理由。
六、活動遷移:在幼兒園玩玩具時,應該怎樣玩?(幼兒自由討論回答)結束。
教學反思:通過圖片講故事,幼兒能直觀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大概含義,通過觀看視頻及簡單的提問,能強化幼兒對正確行為的意識,通過贊揚故事中的小孔融,幼兒能判斷自己日常行為,但是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活動的最后讓幼兒說說怎樣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多數(shù)幼兒僅理解為不搶別人的玩具,這一點上老師需要進一步引導,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還有就是再讓幼兒說出孔融為什么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時,幼兒只局限于故事中孔融的回答,我也沒有把教學目標上升到一個“愛”的高度,沒有深挖出故事中的教育意義,以后再進行類似的教學活動時,要突出“愛”的教育主題。
第一篇:
我誦讀過很多中華國學經(jīng)典,印象最深的是出自《三字經(jīng)》里的一句話,“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币馑际钦f:“漢代人孔融,四歲就知道要把大的梨給哥哥吃,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這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
有一次,媽媽在水果店里買回了三個梨,讓我挑一個,另兩個給姐姐和媽媽吃。我沉思片刻選哪個好呢?我決定把最小的留給自己,把那兩個大的分給姐姐和媽媽吃。媽媽笑著說:“真乖?!蔽艺f:“孔融四歲就能讓梨,我都八歲了,我覺得孔融比我乖一百倍,我還要多多學習。”媽媽聽了,笑的更甜了。
讀了《三字經(jīng)》我感悟深刻,不知不覺書中人的言行舉止已刻在我心中了。
第二篇:
這個暑假,我媽媽教我復習背誦《三字經(jīng)》。
當我背到“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句話時,我想到了去年寒假我和妹妹一起玩的時候,就是因為懂得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才能和妹妹相處得那么好。以前,我只是簡單的背背,可是媽媽說,我長大了,應該了解這些話的含義,才能學得更好。媽媽買來了漫畫版《三字經(jīng)》故事,當我看到這句話后附著的故事時,我才知道原來這簡單的幾個字時含著不簡單的意義,那就是“愛”。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要尊敬兄長,寧愿自己吃小的梨子也不愿讓兄長吃,其實這小小的梨子卻隱藏著他對兄長的深深的`愛。而要做到這些,卻真的不容易,那要有多大的胸懷呀。
可是我呢,想想以前從沒有好好地和妹妹相處過,總是又打又鬧的,媽媽說妹妹遠在他鄉(xiāng),來一趟很不容易,怎么能留下遺憾呢。而這一次,我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和妹妹相處,讓妹妹對我這個姐姐刮目相看。我主動要求把自己的房間讓給姨娘和妹妹住,還答應媽媽帶好妹妹,讓姨娘舒心地過個春節(jié)。
盼呀盼,總算在機場接回了妹妹,看到她長得像洋娃娃一樣的小臉,我開心極了,我每天帶著她一起寫作業(yè)、教她彈琴、一起游戲。特別是有一次,媽媽不在家,姨娘正好有事也要出門,就囑咐我和妹妹兩人在家,要我?guī)Ш妹妹?。為了怕妹妹想媽媽,我和她一起看動畫片、玩玩具,千方百計地逗她開心。結果,姨娘回來時,她還在專心地玩,都不知道她媽媽回來了呢!
春節(jié)過后,姨娘帶著妹妹要回去了,媽媽和姨娘都說以前送別是“吵架送別”,而這次卻是“淚眼送別”,都說我真的長大了。
我要多多復習《三字經(jīng)》,說不定還有更大的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