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兒童背誦的唐詩
導語:兒童正是學知識的`時候,那適合兒童背誦的唐詩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適合兒童背誦的唐詩,希望對你有幫助!
1、《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3、《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5、《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6、《山村》
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7、《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8、《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9、《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1、《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2、《絕句四首》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適合兒童的唐詩
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習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唐詩,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唐詩篇1: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幼兒唐詩篇2:靜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幼兒唐詩篇3:春曉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幼兒唐詩篇4:小池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幼兒唐詩篇5:山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適合兒童讀的唐詩
寶寶學習背唐詩的'最佳時間是2-3歲。這個階段寶寶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而唐詩簡短押韻,瑯瑯上口,一起來看看適合兒童讀的唐詩吧!
適合兒童讀的唐詩
1、詠鵝——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2、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 游子吟》
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6、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7、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8、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寶寶多大適合背唐詩
寶寶多大適合背唐詩
寶寶學習背唐詩的最佳時間是2—3歲。這個階段寶寶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而唐詩簡短押韻,瑯瑯上口,寶寶都非常喜歡背誦。雖然他們現(xiàn)在還不能很好的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但是背誦唐詩和聽故事一樣,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古詩詞用精簡的詞語表達了豐富的人文知識內涵,每一首唐詩都仿佛是一幅國畫,寶寶在背誦的時候,雖然不懂得詞語的內涵,但也不妨礙他們獲得美的享受,在他們小小的心靈里播下中華文化的種子。在日復一日的背誦中,他們也逐漸認識了古人行文的方式,這也為將來學習古文打下一些基礎。
在上,不少媽媽有這種擔心,2—3歲的寶寶,雖然模仿和機械記憶力不錯,但是此時寶寶還小,根本不了解唐詩里面的含義。其實,媽媽們不需要有這種擔心,讓寶寶被唐詩不是讓他們能理解里面的含義,不懂也不要緊。有位教育家講得有道理,對孩子們來說,不大懂的.東西可能像塊冰,孩子吞進肚里后,自己會化的。不過,花的時間有長有短,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詩的理解越來越深。這與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就不一樣:它對孩子無思想壓力,其目的是利用兒童良好的記憶潛力,使之不致浪費。
很多父母學都把唐詩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教材。
教寶寶背唐詩的方法
科學教寶寶被唐詩,除了符合年齡規(guī)律之外,在教的過程中也需要有方法。
1、初學背誦唐詩,應該由從寶寶熟知的事物開始,這樣能很好的過度,挑起寶寶興趣。例如《靜夜思》中的月光、霜、明月都是寶寶熟知的事物,寶寶容易記住,甚至還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因此很容易就激發(fā)了他的學習興趣。
2、背誦唐詩,適宜親子共讀,一可增進親子感情,二可讓寶寶因為有大人的陪伴而喜歡背誦唐詩。其實寶寶(尤其是獨生寶寶)無時不刻希望有爸爸媽媽陪伴,父母完全可以利用背唐詩的時間與寶寶共享歡樂時光,進行友誼比賽,看看誰背的又快又好。
3、及時回答寶寶的問題。其實寶寶的好奇心很重,他一定會問很多問題,比如說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家長在讓寶寶跟讀幾遍后,先用簡單的語言把詩詞的主旨大概解釋清楚,如果有書本,可以配合圖畫予以說明。然后要針對個別寶寶不太熟悉的詞語進行重點解釋。例如《靜夜思》,就要對“故鄉(xiāng)”“疑”“舉頭”“思”等進行詳細的解釋,這樣寶寶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寶寶對詩歌的理解能力。
4、設法尋找或者適時利用唐詩的意境讓寶寶更進一步領悟詩詞的含義。例如帶寶寶看幼兒畫展,就可以背誦《畫》;如果在和寶寶去鄉(xiāng)下,可以背誦《憫農》;如果春天和寶寶去草原,當然就可以背誦《草》和《敕勒歌》了。
怎樣讓三歲孩子喜歡背唐詩
在上,有媽媽看到別人的寶寶都在學唐詩,自己也想讓寶寶學習背誦,但是寶寶就是不喜歡。怎么樣才能讓寶寶愛上背唐詩?有此煩惱的媽媽們可以學習下:
1、先學有趣的,如"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以后再學有小動物的;
2、以五言和七言四句的為主,盡量不要學七律,不要學詞;剛開始可選背淺顯易懂的﹑短小的絕句。這樣容易引起兒童興趣。
3、教學時可以配一本相應的圖畫書,不是要寶寶識字,而是要寶寶在學習時想到有一幅圖畫,同時,做適當?shù)闹v解,幫助孩子理解作品。例如,《詠鵝》中“曲項”、“白毛”、“紅掌”等,如果教孩子邊看圖,家長邊解釋,孩子是可以明白的。這樣做的必要性,在于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訓練他的理解記憶。這本書平時不要給寶寶翻,翻爛了他就沒有新鮮感了。
4、可以安排寶寶上午和下午各學習一次,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5、教寶寶學唐詩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考驗家長的耐心,因此,家長自己必須有學習的興趣;
6、教學不要太快,每周能背一首已經不錯了;
7、不要要求寶寶理解詩的意義,也不要要求發(fā)音準確;
8、鼓勵寶寶在眾人面前大聲背書,無論怎樣都必須得到精神獎勵,可以是鼓掌、叫好,但絕對不準用物質獎勵;
網友經驗分享
不是所以的媽媽都是老師,懂得如何教寶寶,但我們身邊就有好老師,學習其他媽媽們的經驗會比單純看各種教育書更來得直接、有用??纯催@兩位媽媽是怎樣教寶寶背唐詩的:
最近兩個星期,琢琢似乎一夜之間就能說有五六個字的完整句子了。與此同時,以前我常背給她的幾首詩:《憐農》、《詠鵝》、《賦得古原草送別》、《清明》、《靜夜思》、王安石的《詠梅》、辛棄疾的《西江月》,她也突然能以獨立或合作的形式背下來。孩子的模仿力真是太強了,記憶力和理解力有時也好得讓人倍感神奇。當然,要想有這樣體驗,爸爸媽媽怎樣做才是關鍵。
第一,有講究的選材。教寶寶背詩,一定要選和實際生活多少有某種直觀聯(lián)系、寶寶可能感興趣、好理解的。五一帶琢琢去集發(fā)農業(yè)觀光園游玩,琢琢第一次看到了干凈優(yōu)雅的真鵝,自己站在籠子外就開始背《詠鵝》。吃驚??!不是吃驚于琢琢突然就能完整地背下來這首詩,而是她對詩的準確理解!
第二,在恰當?shù)那榫持虚_始。抓住生活中的恰當情景用詩句來描述,這樣孩子很快就能把詩和實際內容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故意把米飯打翻、當看到鵝浮水的圖畫、當踏青時看到腳下冒出的小草、當清明節(jié)來臨家里人和電視上頻頻出現(xiàn)這個詞匯時、當皎潔的月光撒進來、當驚喜地看到寒風中的一支梅花、當在公園里的池塘中哇聲連綿……,幾乎所有的日常情景都可以化為美妙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