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經(jīng)典詩句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詩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詩

          時間:2020-01-26 18:35

          《唐詩三百首》中李白的詩篇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編者是清朝的孫洙,共收錄了77位作家的311首詩。在數(shù)量以杜甫詩數(shù)多,有39首、李白詩33首、王維詩29 首、李商隱詩24首、孟浩然詩14首。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唐詩三百首》中李白的詩篇,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托南戳魉彭懭胨?。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子 夜四時歌:春歌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 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長干行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yù)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裂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繁體“讒”換山旁)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兀豕],冰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常咨嗟!

            長相思二首之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二首之二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行路難三首之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將進酒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李白的展現(xiàn)豪情的詩篇

            盛唐詩海波瀾,萬千氣象,最有青春氣息,最有酒香醇厚,最有浪漫熱烈的,是李白的詩,是李白富有朝氣的嚎叫。如果盛唐沒有了李白,將會怎樣?臺灣詩人余光中是這樣寫李白的。

            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里,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jié)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里你都預(yù)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fā)當風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一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shù)匾粡椞羝鸬幕匾?/p>

            一貶世上已經(jīng)夠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xiāng)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xiāng)?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xiāng)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囚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你故鄉(xiāng)

            常得你一生癡癡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里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飛碟

            詭綠的閃光愈轉(zhuǎn)愈快

            接你回傳說里去

           ?。ㄒ唬┦裰杏?/h2>

            李白,生于碎葉,即今吉爾吉斯斯坦,是個典型的胡漢混血兒,英俊,高大,瀟灑。少年時移家四川,家世經(jīng)商,生活富裕。從小不愛讀書,喜歡游山玩水。父母為讓李白靜心讀書,讓他到山中讀書,但不久中途輟學下山。路遇一老嫗,用鐵杵磨針,并告誡他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當頭一棒,激醒了李白,于是重回山中學習。自此,博覽群書,聞雞起舞,并自號“青蓮居士”。

            二十歲時見益州長史蘇廷,獻書。蘇廷閱其詩文,對幕僚說:“可與司馬相如相高下?!崩畎缀芘d奮,在蜀州漫游了五年,游覽了司馬相如的琴臺和揚雄的故宅,游覽了蜀地的大大小小的名勝古跡。

           ?。ǘ延文媳?/h2>

            二十五歲,李白為了實現(xiàn)政治抱負,“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仰慕屈原,自是先游楚地。一入楚地,自是“山隨平野闊,江入大江流”,視野開闊。心情開朗,青春勃發(fā)。荊門風光雖是新鮮,但俯視故鄉(xiāng)而來的江水,還是起了思鄉(xiāng)之情:“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睆V交天下名士,離蜀一年就散盡黃金三十萬。他對遇到的潦倒失意的讀書人,全部盡力接濟;同朋友的交往上,重情誼。他和蜀中友人吳指南同游楚地,指南不幸死于洞庭湖畔,李白身穿喪服,痛哭流涕,如失親骨肉兄弟。猛虎前來,他監(jiān)守尸體不懼。他將指南暫葬于湖側(cè),才到金陵游歷;數(shù)年之后,重尋指南骨殖,李白邊哭邊挖掘尸骨,包裹妥當,親自背負,靠借貸將指南禮葬于鄂城東。

            他結(jié)交了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對外人說:“李白仙風道骨,可與神人來往,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相比的。”李白聽說,。高興的寫了《大鵬遇希有鳥賦》,記載這件事情。當然,這種方式并未為政治出路蓄積什么,他曾感慨的說:“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p>

            二十七歲,李白在湖北安陸,與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jié)婚,夫人許氏頗博學。在安州,他聽說裴長史是個高義之人,很想接近他,但是,“謗言忽生,眾口攢毀”。他于是上書裴長史,自陳無辜。雖然引經(jīng)據(jù)典,軟中帶硬。最后質(zhì)問:“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鋏乎?”可惜,他并未得到裴長史的諒解。這段時間,他結(jié)識了孟浩然,元丹丘等人,不過這些人也都是些無權(quán)無勢的人,因仕途失意而隱居的人,在一起只是交流交流詩文,“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荊州刺史韓朝宗,對提攜后輩感興趣。很多讀書人慕名前往,求韓朝宗推薦,也的確有一部分人被朝廷錄用。孟浩然與韓朝宗約定去長安,韓朝宗要向朝廷推薦他做官。但當起程,孟浩然與朋友酣暢,韓派人來叫,孟浩然說:“我在這里飲酒,就沒有功夫姑別的了?!表n朝宗氣憤,獨自走了。李白仰慕韓朝宗的名聲,去投奔他,為能夠受到接見,寫了《與韓荊州書》這封信。李白投其所好,高度評價韓朝宗:“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辟濏炈兄芄摹耙皇橙虏?,一沐三握發(fā)”的遺風。李白很坦蕩的表明自己的目的:“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彼Mn朝宗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最好是設(shè)宴,當場作文,并給予評點。

            最終沒有結(jié)果,生活開始貧困。他干脆學晉人山簡,每日喝它三百杯,做個酒徒,又想起李斯功名富貴,最終落得個嘆黃犬的悲劇命運,于是有點淡漠功名。他一度來往于襄漢,與比他大十二歲的孟浩然結(jié)下深情厚意。他很欣賞孟浩然的風流儒雅,曾贈詩孟浩然。

            此后他洛陽旅游,結(jié)識了元演。雖然洛陽都市繁華,但遠離家鄉(xiāng),明月高照,能不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更何況,笛吹《折楊柳》。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當然,生活還是放浪形骸的多,他曾說:“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鄙钸€是頗有點輕裘馬狂的滋味。

            逗留了幾日,兩人同赴山西,游晉祠,在后來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中贊美說:“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在那里,他們結(jié)識了郭子儀,郭子儀因為受到案件的牽連,李白通過元演家的關(guān)系救了他。沒想到幾十年后,郭子儀又救了李白。他們回到長安,遭遇到五陵年少的圍攻,陷遭不測?;氐桨碴?,他舉家遷到東魯。在那里,與孔巢父等五人,在徂徠山作隱士,人稱“竹溪六逸”。他們見到達官貴人,不理不睬,并且故意仰天長嘯,以示高傲。有人不理解,就詢問李白,李白說:“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睉嵤兰菜着c樂觀浪漫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飲風嘗露,往往尋人獨酌,這不,李白又與意氣相投的高士對飲,“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痛飲狂歌之后,超凡脫俗之狂;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不拘禮節(jié)和自由隨便的真率真詞也。

            在居家東魯這段時間,酒自然是李白的???。尤其是蘭陵美酒,不僅沖淡了思鄉(xiāng)的情緒,還產(chǎn)生了一種留戀忘返的深情。《客中作》云: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許氏不幸早逝,留下一兒一女。李白悲傷至極,想起許氏許多的好,竟無語來表達;唯記得自己浪游天下,許氏癡望自己歸家的形象?!队耠A怨》典型的反映了這個情況: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無言獨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幽怨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道士吳筠邀李白到浙江郯中旅行,在這兒,多吊古傷今作。有名的是以下兩首: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重點寫昔日之繁華,竭力渲染,而以今日之荒涼抹殺之。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重點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

            不久,吳筠被任命為翰林待詔。他就舉薦李白,恰巧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舉薦李白。李白大喜,他覺得:“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志向要實現(xiàn)了。他志得意滿,回南陵告訴女兒,烹雞煮米,痛飲高歌,酒酣舞劍,然后仰天大笑出門去。

           ?。ㄈ┤旰擦?/h2>

            李白初到長安,將襲用樂府古題寫的《蜀道難》《烏棲曲》《烏夜啼》等,交給賀知章,賀知章讀了后大為贊嘆,說李白是“謫仙人”,說這些“詩可以泣鬼神矣”。由于文筆好,負責起草詔書。

            西域某國派使者警告大唐,要割其土地,一派咄咄逼人,其文字滿朝文武沒有誰能認得,只有李白。因為李白是胡漢混血的人,父母多年在西域經(jīng)商,認得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他當即翻譯,并斥責此國自大的行為。該使臣回國,國王聽說此事,慨嘆說:“唐朝既然有神仙幫助,怎能與他為敵?”可惜玄宗看重的是他的文才而不是他的政治才能。雖然也讓李白擬擬詔書,但不過是政治傳聲筒,并無什么主動性在里面。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p>

            一日,玄宗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高興處,命令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一揮而就。據(jù)說李白寫之前,還是狠狠的喝了幾杯酒,才把思緒給勾出來了。李白巧妙的把牡丹與貴妃本人交互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篇章結(jié)構(gòu),妙在時空轉(zhuǎn)換。第一首在王母居所;第二首是楚襄王的巫山云夢澤,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在唐朝宮廷的沉香亭。由虛到實,由夢幻到現(xiàn)實,揮灑自如。

            〈清平調(diào)詞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見云而想到羽衣,看花而思戀容顏。牡丹受雨露滋潤而更濃艷,貴妃受君王恩澤而倍加精神。這花容月貌,不出自群玉山,王母池,也必是瑤臺上仙境。白牡丹,素玉人,疑是下凡七仙女。

            嬌滴滴的人兒,香香公主的香。令楚王夢魂縈繞的巫山神女,怎比得這神仙體態(tài)粉面人。漢宮飛燕體輕盈,不及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楊貴妃。

            芍藥牡丹,傾國佳人,爛漫叢中笑。動人姿色消盡君王恨?;ㄔ陉@外,人倚闌干,優(yōu)雅風流。

            “環(huán)肥燕瘦”是指楊玉環(huán)和趙飛燕。據(jù)說,楊玉環(huán)非常喜歡這三首〈清平調(diào)〉,經(jīng)常吟誦;高力士因為李白曾命其脫靴,認為是奇恥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言,說李白用趙飛燕之瘦譏諷楊貴妃之胖;用趙飛燕私通宮人,譏諷楊貴妃行為不檢。

            暫不論李白是否真有此影射,這三年的供奉翰林,李白是過的很艱難。他有心干番大事業(yè),但傲岸和獨得專寵很快遭到權(quán)貴的嫉恨,而且有人造謠說,李白將要受到獨得重用。為了回應(yīng)非議,表白心志。他在翰林讀書時,有感而作,寫給集賢殿的學士們。他說自己要像東漢初年的嚴子陵,不慕富貴隱居富春江;又要像謝靈運那樣性愛游山水。自己的志向很簡單,一句話:“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钡珶o論怎樣表明心跡,仍不會使小人停止中傷和誹謗。他真想“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或者學習西漢揚雄,不問政事而隱居廬舍,讀書撰寫《太玄》《法言》等著作。

            他感慨的說:“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彼佬趯ψ约旱钠髦?,很感恩,但是宮中處處陷阱,處處機關(guān),令他防不勝防。他自比娥眉,自比西施,傲慢向那些群小宣告:“喜事宜笑復(fù)亦顰,丑女效之徒累身?!?/p>

           ?。ㄋ模┍文媳?/h2>

            天寶三年春,李白被賜金放還。他的思想開始起變化,對社會的認識也趨于更加全面。他辯解自己并非沒有才能才離開宮廷的,他的才華與胸襟是無與倫比的:“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嘯傲凌滄州?!彼麑γ钟辛肆硪稽c認識,他說:“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他離開長安,在洛陽與杜甫相識,后與杜甫,高適暢游梁宋一帶,過著對酒當歌,黃金買醉的生活。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登高飲宴,滿腔悲憤借酒詠詩情,作《將進酒》:

            狂放豪言,震古爍今的氣勢,由悲及樂,及狂放,及憤激,及狂放,最終歸于“萬古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真鬼斧神工之作。

            但醉生夢死的生活畢竟解決不了理想問題,他在這兒忽然找不到路在何方了??鄲灂r時壓抑著他,等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就強烈的喊出了《行路難》。他回憶了自己在長安的不得意,如孟嘗君門客馮諼:“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薄捌浇煌鹾睢焙纹潆y??!在長安不僅當權(quán)者對他打擊,就是一般市民也是對他嘲笑,蔑視:“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彼M谀軐W燕昭王,設(shè)黃金臺,延請賢士,自己也會感恩:“輸肝剖膽效英才?!敝皇切谠缫鸦栌?,根本無真正求賢之心,他的下詔召李白進京,只不過是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tài),要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而已。李白清楚這一點,因而對玄宗已經(jīng)失望了,他說:“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因為他的倔強,自信和理想的始終不渝,他可以一邊喊著“行路難,行路難”,一邊問“多歧路,今安在?”?但強有力的音調(diào)仍舊響徹長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彼€到過幽燕地區(qū),看到了北方的終日壯闊景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彼€最早發(fā)覺了安祿山的野心,可惜沒有人相信自己,他悲憤的說:“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他在東魯又見了杜甫,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的憂慮也愈發(fā)沉重?!哆h別離》中說:“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波兮去無還”。李林甫,楊國忠專權(quán),安祿山反叛,玄宗失掉皇權(quán),馬嵬坡事變,貴妃與玄宗演出了一場遠別離的慘劇,不幸被李白言中了。《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李白憤懣的為被當朝宰相殺害的李邕和裴敦復(fù)鳴不平:“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既然朝廷如此黑暗,自己也沒有在這里的必要了。他決定要泛舟五湖了。

            他在魯郡東石門與杜甫分別,依依不舍:“飛蓬各自遠,且進手中杯!”情緒是那么的豪邁和爽朗。以《夢游天姥吟留別》為開端,開始了南方的浪游生活。李白到了安徽貴池(秋浦),寫了一首罕見的歌頌冶煉工人的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一副壯觀的秋夜冶煉圖。

            從秋浦到?jīng)芸h,游桃花潭,當?shù)厝送魝惛S其左右,攜美酒款待他。臨行,汪倫為他送行,李白感懷幾日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贈詩給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由于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和供旅游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

            即使素昧平生的老媽媽,也對李白給予真誠的款待。這晚他借安徽銅陵縣五松山,體味了農(nóng)民的辛苦,賦稅的繁重,想到了韓信和漂母。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艱苦的生活,老人端出雕胡飯(菰米飯),很讓李白過意不去,他無法像韓信一樣予以報答,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推辭致意,實在不忍心享用她的這一頓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就孤傲,但這是針對權(quán)貴。他可以“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也常常“一醉累月輕王侯”。對王公的桀驁不訓,與對山村老媽媽的如此謙恭,更顯得李白的高貴品質(zhì)。

            李白的游歷大多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安徽當涂,他露宿牛渚(采石磯),想起東晉將軍謝尚在牛渚延譽袁宏,使袁宏聲名大震一事。他也希望自己能遇到像謝尚這樣的伯樂,但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他悲憤的說:“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他沒有“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的牢騷和消極,雖然“楓葉落紛紛”,還是要“ 明朝掛帆席”,繼續(xù)尋覓。

            游覽到金陵,忽然想起自己在東魯?shù)膬号?,他在《寄東魯二稚子》中痛心的說:“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想象細密,思念深切。

            金陵是六朝古都,李白十分景慕的詩人謝眺曾晚登三山,自己這夜亦登城西樓。兩人境遇同樣不幸,心情同樣苦悶。“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吐露詩人一生的懷才不遇和僨世疾俗的苦悶心情?!敖獾莱谓瓋羧缇?,令人常憶謝玄暉”,世無知音,唯憶百年古人,詩人徘徊許久,方才回客棧。

            在柳絮飄飛的時節(jié),水村山郭酒旗風下,李白滿懷愁緒,獨坐酒肆小酌。春風漫卷垂柳花,香撲酒肆,當壚姑娘捧美酒,勸客品嘗。金陵少年聽說李白將離,齊來相送。欲行的他固然陶醉,不行的相送者也各飲其觴。如此情深意長,自然引起詩人疑問:“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面對一群熱情的少年朋友,惜別之情能不飽滿?

            安史亂起,他避居宣城。他來宣城還有兩事,一為憑吊千古之友謝眺,一為宣城酒。

            宣城北樓,又名謝公樓,唐時改名疊嶂城,是宣城的登覽勝地。一個秋季的黃昏,李白獨自登山謝眺的北樓。湖光山影,如此明凈;登高俯瞰,這江城如在畫中。正值秋,句溪和宛溪更清澈,波瀾不驚,波面泛光;橫跨溪水的鳳凰橋和濟川橋,如天上兩道彩虹,倒影水中。叢林人間的縷縷炊煙,深碧的橘柚,輕黃的梧桐,呈現(xiàn)一片蒼寒景色,頓感秋光漸老。“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政治上受壓抑,找不到出路,李白只有寄情山水,侶友古人,但復(fù)雜的情懷,又有誰能理解呢?

            李白曾七游宣城,到這年秋游宣城,距他“賜金放還”已七十載。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備嘗人間酸甜苦辣,世態(tài)炎涼,由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與日俱增;對人世間的不滿,只有到自然中尋求慰藉。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山之有情,正顯人之無情;意境越凈澄,更顯詩人之橫遭冷遇,寂寞凄涼。

            除了投入山林懷抱,能夠慰藉的就是杜康了。李白每次到宣城,必飲紀叟新釀的美酒,大醉方休。一來二往,酒為媒,二人同為知己,紀叟說:“我平生釀酒,只李白能得其味?!辈幌氪舜稳胄?,紀叟已死。李白本知音少,今又少一人,安能不慟?他竟然荒誕的說:“紀叟黃泉里,還應(yīng)釀老春?!笨尚Φ募傧胗终f的那么認真。但縱使紀叟黃泉仍在釀酒,生死殊途,叫李白如何能喝到他釀的酒呢?為表傷感詩人故用作癡語問道:“老師傅,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似乎紀叟專為李白釀酒而活著,他釀的酒也只有李白一人賞識。不合情理而更顯得深情。

            詩人的孤獨還表現(xiàn)在自得其樂,那背后卻是無限的凄涼。在這世上,與他相約的惟有月和自己的影子?!对孪陋氉盟氖住罚ㄆ湟唬骸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闭欠从沉死畎椎倪@種凄涼。

            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jié)游,并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凄涼如此。李白在宣城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云時,對極度的苦悶進行了宣泄。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陡起壁立,郁結(jié)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一發(fā)而不可收。

            新鴛鴦蝴蝶夢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 由來只有新人笑 有誰聽到舊人哭 愛情兩個字 好辛苦 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涂 知多知少難知足 看似個鴛蝴蝶 不應(yīng)該的年代 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 花花世界 鴛鴦蝴蝶 在人間已是癲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溫柔同眠

            李白離開宣城,到當涂,這時的他越無心仕宦,而是有心歸隱。他在評價少府趙炎一副山水畫時說:“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自己立下的壯志“功成身退”被自己否定了。不久,一家人隱居在廬山。

            (五)夜郎前后

            安史叛軍氣焰正盛,“秦人半做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官軍兵敗如山倒。

            唐玄宗奔蜀途中,頒發(fā)詔書:命太子李亨收復(fù)兩京,黃河流域;又令永王李璘經(jīng)略長江流域。年底永王引兵潯陽,知李白在廬山隱居,派謀士韋子春三顧茅廬。宗氏夫人勸阻,“出門妻子強牽衣”。李白過后也說:“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但入幕以后,就被報國有路而陶醉。他贊美永王東巡,肩負拯救中原的責任。寫《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自豪的以高臥東山的謝安自比,抒懷:“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痹谒癫娠w揚的做美夢時,哪里料到,永王與肅宗同室操戈的悲劇已經(jīng)開始上演,他很快卷入紛爭的漩渦。

            唐肅宗要求永王解除兵權(quán),回到玄宗身邊;永王自恃是玄宗的命令,拒不服從。肅宗便部署部隊在江東設(shè)防。永王兵抵當涂,遇阻,憤而進攻。諸將不愿冒叛逆的罪名,離心逃散,永王兵敗丹陽,在鄱陽被江西采訪使皇甫詵擒殺。

            李白逃至彭澤,被投入潯陽獄中。李白在《南奔抒懷》中道:“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壯志付諸東流,反成叛臣,能不悲憤填膺?他多次在獄中上書申訴求援,呼吁當權(quán)者為自己昭雪冤屈。他悲憤的說:“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宗氏夫人在外也多方營救,他寫詩感激她說:“很感激你同蔡文姬替董祀鳴冤一樣,流淚向曹操請求赦免。”郭子儀報答救命之恩,主管案件的宋若思替李白李白洗雪罪名,半年的獄中煎熬,終獲釋,并上書朝廷推薦李白。但朝廷并未放過李白,這年冬,他被加以“從璘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潯陽地方官為他餞行,李白說:“愿結(jié)九江流,添成萬行淚?!睙o限傷感的踏上了流放的長途。宗氏夫人弟弟送他到烏江才黯然離去。

            大約在冬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里未來日子里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雖然迎著風雖然下著雨我在風雨之中念著你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珍惜自己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里未來日子里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雖然迎著風雖然下著雨我在風雨之中念著你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來木瓜山,李白《望木瓜山》說:“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鼻辏蜿P(guān)中大旱,肅宗下減刑令,李白被赦免。從奉節(jié)買舟東返,快意沛然而瀉,《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江夏逗留期間,他寫了《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一詩,敘述了自己后半生經(jīng)歷。放歸以后考慮到前途又感到渺茫,一度恢復(fù)了放浪形骸,狂歌痛飲的生活。與友人韋冰相遇,驚喜異常,滿腔悲憤,寫成了這首沉痛激烈的政治抒情詩。他不希望自己再有理想,再有苦悶,他說:“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然而黃鶴樓捶不碎,鸚鵡洲倒不了,悲憤中包含無可奈何的悲傷。

            在《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中,李白故作曠達的說:“與君醉百場,……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芳春?!鼻锾?,李白游洞庭,恰好好友刑部侍郎李曄,中書舍人賈至貶謫于此。三人暢游,李白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曰: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被月色凈化了的水天境界令詩人寵辱偕忘。

            上元元年,在豫章與宗氏夫人團聚。他目睹了豫章子弟被征集入伍的慘狀:“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M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蓖鸥σ粯樱苊?,為了國家不得不如此。李白暮年,生活潦倒,靠人接濟,但是“贈微所費廣,斗水澆長鯨”,根本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不久,史朝義殺死史思明,包圍宋州。李光弼率兵抵御,六十一歲的李白聞聽,毅然北上,請纓殺敵。可嘆的是,這次從軍,剛到半途九病倒了,不得不掙扎回到金陵。從此一蹶不振。這年初冬,貧病交加的李白來到當涂投靠族叔縣令李陽冰。第二年,李白病重,自知行將不起,于是在“枕上授簡”,將“十喪其九”的手稿托付給李陽冰。后來,李陽冰把它編成《草堂集》十卷。十一月,李白與世長辭。死前賦《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帶著無窮的遺憾,懷著無限的悲憤和凄涼離開人世。

            《唐遮言》說:“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倘如此,不證明其一生對污濁世俗的決絕,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嗎?《舊唐書》:“以飲酒過渡,醉死于宣城?!弊砭贫?,正符合人們心目中那個傲岸不羈,以一醉解千愁的李白的形象。

            在西域讀李白

            夏立君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離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這是最后一次。他舉杯邀月,卻發(fā)現(xiàn)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撲進水中,抱月而眠。誰像他這樣認真又天真一生?連死都是一首詩。他那天籟似的詩文,他那橫空出世的才華,萌芽于何方?他與我們?yōu)楹稳绱瞬煌??他為何如此的獨特與純粹?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圖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達的腳步。

            唐詩中向往異域的氣息是強烈的。詩人們紛紛奔赴邊疆,寫下許多境界雄放的詩篇,那些邊塞詩實在是唐詩中的金子。在書房中低聲吟哦的詩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開了喉嚨。但所有的人都沒法與李白相比,因為與他們的方向相反,李白來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昂踩缁?,當壚笑春風?!保ɡ畎住肚坝虚拙菩小罚┖说谝淮我赃@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現(xiàn)在中國文學作品中。讀著這樣的詩句,仿佛感到詩人就是一個胡人。

            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生成。沒有那個開放的時代,這個飽含異質(zhì)的天才會被扼殺;沒有這個天才的加入,那個時代也會減卻許多光輝。

            異域情調(diào)、漂泊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xiāng),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并這樣實踐著,在中國文化史上是沒有第二人的。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彼凶x書人心目中的偶像卻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時也說孔丘幾句好話,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貴了。在他眼里,游俠比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光彩多了?!褒R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意輕千金裘,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李白《古風其十》)只有魯仲連這樣的俠客才是可與之同調(diào)的朋友。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shù)”,他二十幾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都是些游俠行徑。他與朋友吳指南游楚,吳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撫尸大哭。大約那時洞庭一帶還是很荒涼的,老虎來了,李白堅守不動。老虎走了,他將朋友權(quán)且葬下,后又返回舊地,起出朋友骨殖,就著湖水洗凈,背著這骨殖走了很遠的路,為朋友重新選擇了葬地。有這份超乎功利的癡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俠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的乃至有些無賴的游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diào)羹,他要求權(quán)貴尊重他,皇帝也應(yīng)把他當朋友才好。他不習慣仰視。他之信任自己遠勝過別人對他的信任。這一切足以令權(quán)貴齒冷,令謙謙君子瞠目結(jié)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接文琳吆笠岬膯渭兣c猛烈。昆侖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最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里海變成內(nèi)陸湖。多么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jié)奏啊。這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筆啊。李白從另一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為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游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毛主席說:“我喜歡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氣。……李白的是,文采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氣?!痹u價《蜀道難》:“寫的很好,有人從思想性方面作各種推測,以便提高評價,其實不必。不要管那些紛紜聚訟,這首詩主要是藝術(shù)性很高,誰能寫的有他那樣淋漓盡致啊,他把人帶進祖國壯麗險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們帶進神奇優(yōu)美的神話世界,使人仿佛走到了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泵飨孀C看待李白:“早幾十年中國的國文教科書就說秦始皇不錯了,車同軌,書同文,統(tǒng)一度量衡。就是李白講秦始皇,開頭一大段也是講他了不起: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只是屁股后邊搞了兩句: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就是說他還是死了。你李白呢?盡想做官!結(jié)果充軍貴州,走到白帝城,普赦令下來了。于是乎,朝辭白帝彩云間,其實,他盡想做官。《梁甫吟》說現(xiàn)在不行,將來有希望。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指揮楚漢如旋蓬。那時神氣十足。我加上幾句,比較完全: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把他下了油鍋了?!?/p>

          三年級作文:李白的詩篇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贝蠹叶贾肋@是中國著名的'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李白,字太白,是唐朝的一位詩人。因為他寫過許多夸張又美妙的詩,所以賀知章贊他為“詩仙 ”。

            我也很喜歡李白些的詩,尤其是《月下獨酌 》,這首詩寫得真是波瀾起伏,既然“獨酌無相親”,可是又“對影成三人”;既然“月既不解飲”,可又“我歌月徘徊”。更有意思的是李白喝醉了酒,竟說我們要永遠相約重逢在太空。

            據(jù)說,李白喜歡喝酒,而他酒后所寫的詩更讓我佩服,比如《將進酒》《行路難》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薄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闭媸菍懙锰盍?,李白可真了不起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篇,好好珍惜它吧!

          李白的唐詩三百首選篇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白唐詩三百首選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fù)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白發(fā),早晨還是滿頭黑發(fā),怎么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ㄋ裕┤松靡庵畷r就應(yīng)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出生都一定有自己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只有那會喝酒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shè)平樂觀事跡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么名貴五花良馬,昂貴千金狐裘,把你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萬古長愁!

            注釋

           ?、艑⑦M酒: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⑵君不見:樂府中常用一種夸語。天上來:黃河發(fā)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歉咛茫焊咛茫悍课菡覐d堂。一說指父母。一作“床頭”。青絲:喻柔軟黑發(fā)。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鹊靡猓哼m意高興時候。

           ?、蓵殻赫龖?yīng)當。

            ⑹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好友。

           ?、吮#阂蛔鳌熬!?。

            ⑻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蛢A耳聽:一作“側(cè)耳聽”。

            ⑽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樂器。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

           ?、喜粡?fù)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愿醒”。

           ?、嘘愅酰褐戈愃纪醪苤病F綐罚河^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娛樂場所。恣

            季深業(yè)書法《將進酒》季深業(yè)書法《將進酒》

           ?。嚎v情任意。謔(xuè):戲。⒀言少錢:一作“言錢少”。

           ?、覐巾殻焊纱?,只管。沽:買。

            ⒂五花馬:指名貴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誀枺耗?。銷:同“消”。

           ?、找灿姓f法作“但愿長醉不愿醒”。

            鑒賞

            將進酒,唐代以前樂府歌曲一個題目,內(nèi)容大多詠唱飲酒放歌之事。在這首詩里,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澆愁,抒發(fā)自己憤激情緒。這首詩非常形象表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xiàn)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感染力。

            李白詠酒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個性,這類詩固然屬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nèi)容更為深沉,藝術(shù)表現(xiàn)更為成熟?!秾⑦M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曲調(diào),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保?。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抒發(fā)。

            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闊景象,絕對不是肉眼可以看到,作者是幻想,“自道所得”,言語帶有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fù)詠嘆味,是短促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保┧鶝]有。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情態(tài)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說得更壯浪,是“反向”夸張。于是,開篇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偉大永恒形出生命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感傷,具有驚心動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氣勢感造成。這種開篇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叭松_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yīng)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是失望與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于此,從貌似消極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積極本質(zhì)內(nèi)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應(yīng)為這樣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筵宴,又是多么豪壯詩句!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醉態(tài)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zhuǎn)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xiàn)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憂憤和對自我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于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爸魅撕螢檠陨馘X”,既照應(yīng)“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jié)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將賓作主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而“萬古愁”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變滅”結(jié)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guān)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內(nèi)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yīng)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鑱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短圃妱e裁》謂“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直譯

            明亮月光灑在床前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家鄉(xiāng)。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只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xiāng)。

            注釋

           ?、澎o夜思:靜靜夜里,產(chǎn)生思緒 。

            ⑵床:今傳五種說法。

            一指井臺。已經(jīng)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jié)果寫成論文發(fā)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chuàng)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水井是木結(jié)構(gòu)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相似和功能上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三“床”即“窗”通假字。本詩中‘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焦點。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詩寫作背景是在一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xiāng)之情。

            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nèi),在室內(nèi)隨便一抬頭,是看不到月亮。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一件物什,至于具體是什么,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器具,《詩經(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敝f,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yīng)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且桑汉孟瘛?/p>

           ?、扰e頭:抬頭。

            鑒賞

            這首詩寫是在寂靜月夜思念家鄉(xiāng)感受。

            詩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xiāng)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chǎn)生錯覺。一個獨處他鄉(xiāng)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xiāng)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秋夜?!耙墒堑厣纤敝小耙伞弊郑鷦拥乇磉_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皎潔,又表達了季節(jié)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xiāng)孤寂凄涼之情。

            詩后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tài)刻畫,深化思鄉(xiāng)之情?!巴弊终諔?yīng)了前句“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zhuǎn)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故鄉(xiāng)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xiāng)”結(jié)句?!暗皖^”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想象:那家鄉(xiāng)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xiāng)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內(nèi)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yīng)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保ā对娝挕?nèi)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馀》)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辭藻;它只是用敘述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xiāng)人,大概都會有這樣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時候,思鄉(xiāng)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jīng)??吹?。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gòu)思之妙??墒沁@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手段而在詩中出現(xiàn)。這詩“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一剎那間所產(chǎn)生錯覺。為什么會有這樣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透過窗戶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環(huán)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太空是如此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然而它又是清冷。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chǎn)生遐想,想到故鄉(xiāng)一切,想到家里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月夜思鄉(xiāng)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內(nèi)容是單純,但同時卻又是豐富。它是容易理解,卻又是體味不盡。詩人所沒有說比他已經(jīng)說出來要多得多。它構(gòu)思是細致而深曲,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從這里,讀者不難領(lǐng)會到李白絕句“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妙境。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天際奔流。

            注釋

           ?、劈S鶴樓:中國著名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乒嗜耍豪吓笥?,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春天景物,指艷麗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缺炭毡M:消失在碧藍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盡頭。

            賞析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感情色調(diào)。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離別。這首詩,表現(xiàn)是一種充滿詩意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詩人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時代、繁華季節(jié)、繁華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時候,他眼里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孟浩然,這時已經(jīng)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边@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jié)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暢想曲和抒情詩氣氛里進行。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qū),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藝術(shù)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jīng)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guān)富于詩意生活內(nèi)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gòu)成一種聯(lián)想,增加了那種愉快、暢想曲氣氛。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盁熁ㄈ隆?,不僅再現(xiàn)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痹姾髢删淇雌饋硭坪跏菍懢?,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細節(jié)?!肮路h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jīng)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風帆。李白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jīng)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水天交接之處。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一片深情,李白向往,正體現(xiàn)在這富有詩意神馳目注之中。詩人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一江春水??傊?,這一場極富詩意、兩位風流瀟灑詩人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離別,被詩人用絢爛陽春三月景色,將放舟長江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細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里裝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精美菜肴,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注釋

           ?、判新冯y: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金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朴癖P:精美食具。珍羞:珍貴菜肴。羞:同“饈”,美味食物。直:通“值”,價值。

            ⑶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忍校禾猩?。

           ?、砷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fù):忽然又。

            ⑹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碎L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會:當。

           ?、淘品焊吒叽?。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

            賞析

            詩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笆染埔娞煺妗崩畎祝窃谄綍r,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苦悶抑郁,感情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具有比興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信心,但當他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路,究竟在哪里。這是感情在尖銳復(fù)雜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que)所說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氣勢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激蕩起伏、復(fù)雜變化。詩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內(nèi)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復(fù)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調(diào)子,相信他自己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宏大理想抱負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詩人內(nèi)心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強大精神力量。

            思想感情(中心):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憤慨,也表達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滿樂觀豪邁氣概。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yīng)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瀑布。

            詩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范例。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一片情深。

            注釋

           ?、偬じ瑁好耖g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谔一ㄌ叮涸诮癜不諞芸h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

           ?、凵钋С撸涸娙擞锰端钋С弑扔魍魝惻c他友情,運用了夸張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懿患埃翰蝗?。

            ⑤汪倫:李白朋友。李白游涇(jīng)縣(在今安徽?。┨一ㄌ稌r,附近賈村汪倫經(jīng)常用自己釀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jié)下深厚友誼。歷代出版《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guān)系很好,經(jīng)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guān)于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

            鑒賞

            中國詩傳統(tǒng)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鼻迦耸┭a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表現(xiàn)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名字作結(jié),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詩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皩⒂小北砻魇窃谳p舟待發(fā)之時。這句使讀者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小船上向人們告別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送別,側(cè)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人。

            詩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吧钋С摺奔让枥L了潭特點,又為結(jié)句預(yù)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情懷,難忘汪倫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情誼為生動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深厚情誼。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