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人應(yīng)該舍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zhí)著心靈和物質(zhì)的人,內(nèi)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2、愿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疾病、憂傷,而且愿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3、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悅?cè)说姆枷悖鹑绶鸬茏由趷塾麖娏业娜巳褐?,而能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
4、防止心意的憤怒,調(diào)御心猿意馬,舍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5、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6、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fā)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7、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8、通常發(fā)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jīng)歷過壞醫(yī)生的診療后,他連好醫(yī)生也不信任了。
9、煩惱: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
10、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11、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12、教導別人應(yīng)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后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13、執(zhí)著自我的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將給自己帶來憂愁。
14、在惡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以為自己干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行成熟時,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后果。
15、不做任何壞事,培養(yǎng)所有的善行,清凈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16、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yīng)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17、精勤:從今天開始,一個人應(yīng)當努力改進他的心智,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死亡。
18、常思索苦惱的來源,善于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jié)制,充滿信心和干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巖不會被風所動搖。
19、私欲:痛苦的根源就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fù)、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20、學習: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什么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fā)現(xiàn)智慧之路。
21、從愛欲產(chǎn)生憂愁,從愛欲產(chǎn)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么恐懼可言。
22、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zhí)著,(next88)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wǎng),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23、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24、障礙: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yīng),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的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邪惡。
25、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觀察體驗真理,了解和實行同時并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26、讀誦圣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里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fā)心智的實行者。
27、為了不要再受那么多那么久的痛苦,自己也要好好修,才能早日解脫。
28、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nèi)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29、束縛: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zhí)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wǎng),愛就是最難度過的河流。
30、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31、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nèi)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zhì)。
32、戀愛不是慈善事業(yè),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墒侨藗冎了蓝歼€在執(zhí)著與追求。
33、在戰(zhàn)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34、創(chuàng)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35、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贊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36、省過:在戰(zhàn)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37、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zhí)的人,就沒有苦惱。所以我說,在這種境界里沒有憂愁,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失望。
38、愿望: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39、信心: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德行。
40、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用權(quán)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41、生、老、病、死、憂傷和失望,跟自己不的人在一起,永不的欲望,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
42、待人: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喜悅,苦惱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43、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zhí)著現(xiàn)在,你的內(nèi)心就會平靜。
44、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愛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45、色彩鮮艷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你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46、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47、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羨慕別人,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48、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涂說,不要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49、衰老和死亡驅(qū)逐眾生的,宛如牧人手里拿著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
50、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51、施舍:布施有三種:第一種是財物上的施舍,第二種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種是消除眾生的恐懼。
52、洞察:不要輕信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quán)威。
53、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現(xiàn)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為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
54、痛苦的根源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fù)、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55、不可只依據(jù)邏輯、推論、或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56、愁苦: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煩惱的途徑。
57、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58、沒有信仰、不忠厚、愛撒謊、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可能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
59、愿所有的眾生,內(nèi)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60、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只等佛菩薩來超度,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才可以出離輪回。
61、行為使眾生產(chǎn)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譯注:這里所謂的‘行為’,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三種。
62、執(zhí)著自我的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給自己帶來憂愁。
63、財富: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64、慷慨地施舍,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65、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里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zhí)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66、解脫:禪定不生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沒有禪定的人。同時有了禪定和智慧就接近沒有煩惱的境界了。
67、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并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huán)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