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西湖雪景的詩句
《重別西湖》【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jī)學(xué)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lì)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湖心亭看雪 明 張岱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飲。
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
一,找出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句子.說說看,本文寫景有什么特點(diǎn)
《岳陽樓記》文章中通過對洞庭湖的側(cè)面描寫襯托岳陽樓。
文中寫景的句子很精彩,景物特點(diǎn)如下:1、“銜遠(yuǎn)山,吞長江”寥寥數(shù)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
一“銜”一“吞”,有氣勢。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
前四句從空間角度,后兩句從時(shí)間角度,寫盡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
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繪出春風(fēng)和暢、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鷗鳥在自由翱翔,魚兒在歡快游蕩,連無知的水草蘭花也充滿活力。
作者以極為簡練的筆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
《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fēng)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kuò)大了文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