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荷花池的句子
碧盤滾珠 無瑕 亭亭玉立 凝珠 清香襲人 風(fēng)姿 玉潔冰清 出水芙蓉 , 荷花別樣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純潔,清雅 成語: 1、—通常一枝荷梗只開一朵蓮花,并蒂而開兩朵蓮花是相當(dāng)罕見而珍貴的。
故作為祝人好事成雙或夫妻恩愛的吉祥語。
2、舌粲蓮花—形容口才好。
3、出水芙蓉—水面上初開的荷花。
形容文章清新可愛或女子嬌柔清麗。
4、菊老荷枯—菊花老了,荷花枯了。
以菊花、荷花由新鮮到枯老,比喻女子容貌衰老。
5、藕斷絲連—表面斷絕,實際上還有牽連。
6、初發(fā)芙蓉
描寫夏天荷花的詩句
江南曲 晉·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荷花 元·葉梅嶠 未花葉自香,既花香更別。
雨過吹細(xì)風(fēng),獨立池上月。
采蓮曲 明·常倫 棹發(fā)千花動,風(fēng)傳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鴛鴦。
荷 明 徐渭 鏡湖八百里何長,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飛不過,鴛鴦拍水自雙雙。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溪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描寫夏天荷花的詩句古詩大全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詠荷詩】江洪 .碧葉喜翻風(fēng),紅英宜照日.
描寫夏天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描寫西湖夏天荷花的詩句
小池荷葉雨聲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午夢西湖泛煙水,畫船撐入荷花底。
雨聲一陣打疏蓬,驚開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還聚。
幸然聚作水銀泓,瀉入清波無覓處。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張復(fù)亨】 山翠湖光晝?nèi)眷?,珠宮縹緲晚鐘微。
僧尋三竺沿堤過,鶴認(rèn)孤山背水歸。
橋影亂分公子棹,荷花輕著美人衣。
繁華不醉飄零客,愁聽啼鵑又夕暉。
描寫夜晚荷花的優(yōu)美句子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句詩出自宋朝人楊萬里的《詠荷》佳句。
其實,我也特別喜歡荷花。
夏天,烈日炎炎,照的人汗流浹背,無精打采,但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也是荷花飄香的季節(jié)。
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荷花園,看!荷花池中長滿了綠綠的荷葉,一片片挨挨擠擠的,好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
透過密密層層的荷葉,可見一根根墨綠的,長著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頭挺胸。
荷梗上小扇子似萼片襯托著亭亭玉立白里帶粉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
花兒們有的全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有的才綻開幾朵花瓣兒,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向路過的行人微笑;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微風(fēng)乍起,荷池的表面泛起了一層層的漣漪,荷葉和荷花也輕輕的搖曳起來,好現(xiàn)在翩翩起舞,引來幾只蜻蜓在荷池上空飛舞翩躚,這真是一幅高雅素潔的風(fēng)景畫呀!一場雨后,荷花池又呈現(xiàn)出另一番景象,荷葉好像一個個剛淋過雨的仙女,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一陣微風(fēng)掠過,碧綠的大葉盤上一滴滴晶瑩透亮的小水珠珍珠似的滾來滾去,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又滾落進(jìn)池塘里——構(gòu)成雨后呵斥的新景象。
荷花出於泥而不染,它無私地把清香奉獻(xiàn)給人們,它用那艷麗的豐姿裝點了人們的生活,美化了人們的生活。
我愛那美麗的荷花,我更愛荷花那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
我最喜愛的花就是荷花。
七月初的一天,我隨夏令營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極負(fù)盛名的賞荷佳處——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fēng)荷。
我一直以為,曲院風(fēng)荷是一個有很多曲曲折折小路的院子。
聽導(dǎo)游姐姐介紹才知道,“曲院風(fēng)荷”舊稱“曲院荷風(fēng)”,最早是釀造官酒的地方,因種有許多荷花而出名。
每逢夏日熏風(fēng)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曲院荷風(fēng)”。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時,將其改名為“曲院風(fēng)荷”并 沿用至今。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吟頌著楊萬里的詠荷詩篇,心里激動萬分,我馬上就要看到這樣一種人間美景了呀
一進(jìn)曲院風(fēng)荷的大門,我和同伴們就迫不及待地歡呼雀躍著穿過鋪著鵝卵石的林蔭小道,饒過綠草如茵,爭奇斗妍的花壇,直奔湖邊。
站在湖邊,一眼望去,水波瀲滟,蓮葉田田,挨挨擠擠的荷葉青翠欲滴,圓潤的露珠閃爍著光芒,陽光在上面舞蹈,微風(fēng)在上面歌唱。
清風(fēng)徐來,荷香陣陣。
滿眼是綠,滿眼是荷,滿眼是景,真是美不勝收,我被眼前這一幅充滿生機和情趣的美麗畫面深深吸引住了。
當(dāng)然,這幅畫面的主角就是那人稱花中君子的——荷花。
她,宛如一位位妙齡少女,一個個嬌艷欲滴,一個個冰肌玉骨。
有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穿著翠綠的蘿裙,隨著微風(fēng)的節(jié)奏在翩翩起舞;有的則有些害羞,撐著一把可愛的綠傘,遮著自己的面頰要妝扮一會,才把最美的笑容展現(xiàn)給大家;有的則英姿颯爽,朝氣蓬勃,含苞欲放…… 站在亭榭中,觀滿湖翠影,看萬點荷紅,聞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漫步在造型各異的小橋上,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曲院風(fēng)荷儼然就是一首詩,一幅天然畫卷,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愛荷花,愛她的淡淡清香,愛她的亭亭玉立,愛她的嬌媚容顏,更愛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zhì)。
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 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 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月亮漸漸的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模模糊糊地哼著棉歌。
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
這是一條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 ,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
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著手踱著。
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個世界里。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象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 ,現(xiàn)在都可以不理。
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
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時候葉子 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 塘的那邊去了。
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
葉子底下是脈 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fēng)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yuǎn)遠(yuǎn)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 楊柳最多。
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象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象一團(tuán)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yuǎn)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
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采蓮是江南的舊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今晚若有人采蓮,這兒的蓮花也算是“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jìn)去,什么聲音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