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色的句子
1、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譯文:這細(xì)細(xì)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fēng),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唐·賀知章《詠柳》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譯文: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4、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譯文: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yuǎn)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譯文: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6、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譯文: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譯文: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9、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10、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譯文: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描寫春色的詩句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直紅杏出墻來。
關(guān)于春色的詩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唐·李白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南唐僧志安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唐王駕《春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唐·王維《相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 曉 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fēng)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村 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 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鄉(xiāng)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絕句 杜甫 遲 日 江 山 麗, 春 風(fēng) 花 草 香。
泥 融 飛 燕 子, 沙 暖 睡 鴛 鴦。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描寫春色的語句
1、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
2、遠(yuǎn)山近嶺迷迷茫茫,舉目顧千山萬壑之中像有無數(shù)只飛蛾翻飛抖動,天地頓時成了灰白色,山林的第一場雪悄無聲息地鋪天蓋地而來。
3、兩岸的山峰變化成各種有趣的姿態(tài):有時像飄灑的仙女,有時像持杖的老翁,有時像獻(xiàn)桃的猿猴,有時像脫韁的野馬。
4、群山都落在腳下,顯得空曠高遠(yuǎn),高得可以同月牙兒拉手,同太陽親臉。
5、鑲嵌在天邊的連綿的山巒,在夕陽的照耀下反射出閃閃的金光,顯得分外壯麗,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6、大小冰山千姿百態(tài),潔凈的冰面像龜背一樣裂成美麗的紋理,卻并不破裂,冰面像鏡面一樣光滑透明,可照人影。
7、遠(yuǎn)處,奇山兀立,群山連亙,蒼翠峭拔,云遮霧繞。
8、南極的冰山,頂部平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齊,顏色是藍(lán)幽幽的。
9、仰望天湖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郁蔭翳的樹木與湛藍(lán)遼闊的天空,縹緲的幾縷云恰好構(gòu)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10、龍首巖拔地千尺,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塊巨崖直立,另一塊橫斷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勢如蒼龍昂首,氣勢非凡。
11、俯瞰足下,白云迷漫,環(huán)視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12、烏龍山四面環(huán)水、孤峰兀立,山上樹木繁茂,翠竹成陰,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13、影影綽綽的群山像是一個睡意未醒的仙女,披著蟬翼般的薄紗,脈脈含情,凝眸不語。
14、在陽光下,遠(yuǎn)山就像洗過一樣,歷歷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離眼前近了許多,也陡峭了許多。
15、當(dāng)紅日的萬道金光照射到冰峰上的時候,像給銀光閃閃的冰峰戴上了黃金的桂冠。
16、路兩邊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綠色的林海中間還點綴著一簇簇小黃花。
17、銀裝素裹的群山,登高遠(yuǎn)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風(fēng)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無際。
18、其實,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這邊的像鋒利的尖刀,那邊的像駝背的老人,再遠(yuǎn)一點兒便像含苞欲放的蓮花…… 19、遠(yuǎn)處,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綠樹成陰,又有花兒映襯,把整個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燒。
20、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古人盛贊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云”。
21、遠(yuǎn)遠(yuǎn)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閃閃發(fā)光的雪蓮,不需要任何美麗的裝飾,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個最完美的奇跡。
22、在這煙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著一座山峰,它的形狀很像筆架,所以叫它“筆架山”。
23、泰山拔地而起,直沖云霄,恰如一個巨人,矗立在萬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視著大地。
24、遠(yuǎn)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像調(diào)皮的孩子和你捉著迷藏。
25、仰望天臺,峰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帶上,緩緩地向上移動著。
26、巍峨的云峰上,霎時峭壁生輝;轉(zhuǎn)眼間,腳下山林云消霧散,滿山蒼翠,掩映著雕檐玲瓏的古代建筑群。
27、遠(yuǎn)望天山,山頂千年積雪,像一位久經(jīng)滄桑的白衣老人安詳?shù)嘏P在那里。
28、高矗云霄的博格達(dá)峰上,成年累月戴著白雪的“頭巾”,披著白雪的“大氅”,不管春夏秋冬,它總是一身潔白。
29、蒼山19座山峰連為一體,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環(huán)繞著整個大理,成了一座天然的“擋風(fēng)屏障”。
30、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偉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駱駝,有的如駿馬,形態(tài)各異,險峻陡立。
31、當(dāng)?shù)巧蠘O頂,舉目四望時,那壯觀的景象使我血液沸騰,整座嶗山就像在霧里飄著一樣。
32、十渡的山雖沒有峨嵋的嬌姿、華山的險峻,也比不上泰山的挺拔、桂林山峰的奇異,但它卻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韻——樸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