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中含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之一的句子是——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形容遲早能看到人心的詩句。
像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樣的句子--
疾風(fēng)知勁草,烈火煉真金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下句是什么
成語典故: 路途遙遠(yuǎn)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所以沒有下一句的
中國古語例如路遙知馬力,日久知人心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哪些
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相見易,久住難為人。
解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是路途遙遠(yuǎn)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意思是初次見面 容易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待得時間一長缺點(diǎn)就會暴露,彼此之間就會有嫌隙。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歷史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成語故事浙江淳安縣錦沙樹徐家三兄弟,老三早亡留下妻子顏氏和五個小孩。
老大、老二就三分家產(chǎn),把老仆阿寄分給顏氏。
阿寄決心做生意賺錢,一年下來,他賺了2000兩金,顏氏用1500兩金購良田與大宅。
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顏氏將家產(chǎn)分給阿寄。
[1]另外一個故事是講的有路遙和馬力兩個人,馬力上京考試,半路病倒,窮困交加,幸好有地主路遙收留,照顧了他3年。
后馬力上京趕考,考中狀元,并招為駙馬。
這時恰巧路遙家遭火災(zāi),傾家蕩產(chǎn),路遙無奈只能上京找馬力幫忙。
見面后馬力絲毫不提幫忙之事,只顧挽留路遙在京城游玩,路遙生氣離去。
馬力派將士將路遙擒住,說每天只準(zhǔn)他往回走1里路,多走1里便要后退兩里路,當(dāng)天路遙多走了5里路便倒退了10里路。
路遙氣的直罵馬力忘恩負(fù)義,一路上雖說囚禁路遙,但將士卻也有禮相待,好吃好喝的供著,就這樣走走退退,路遙走了3年才回到家,只見原來被燒掉的房屋變成了華屋美宅。
原來馬力不想路遙太早回去便是要給他建造這房子以報相救之恩,路遙不禁感嘆到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啊~普遍認(rèn)同的故事版本是:話說路遙和馬力是好朋友, 路遙父親是富商, 馬力的父親是路遙家的仆人。
雖然是主仆關(guān)系,但兩人的關(guān)系很好。
他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了, 路遙有錢有勢,不愁老婆。
而馬力貧困潦倒,一直沒人提親。
有一天有媒人給馬力提親,馬力大喜, 但是卻要昂貴的彩禮。
馬力只好請同學(xué)路遙幫助, 路遙說:借錢可以,但是結(jié)婚入洞房我來替你前三天。
馬力怒火沖頭,但是又沒有辦法,總不能光棍一輩子,只好答應(yīng)馬力,煎熬這痛苦的三天,第四天該他洞房了,心里懊惱
天一黑就一頭栽進(jìn)洞房拉被蒙頭就睡覺。
新娘子就問∶夫君,為何前三夜都是通宵讀書,今天卻蒙頭大睡
馬力這才知道路遙給他開了個大玩笑,真是又喜又惱。
被有錢的朋友給耍了。
從此發(fā)誓好好讀書,考取考中狀元。
后來還真考上了并在京城做了大官。
路遙性情豪放,俠肝義膽,最后卻坐吃山空。
看到自己一家實(shí)在無法度日,想起曾經(jīng)資助的朋友馬力, 于是就和老婆商量自己進(jìn)京找他幫助。
馬力見到路遙很是高興,熱情款待,路遙說明來意,馬力卻說∶喝酒
喝酒
根本沒有幫助他的意思,路遙很惱 過了幾天,馬力說∶路兄,你回家吧,免得嫂夫人牽掛
路遙只得氣憤沮喪的回家。
還沒進(jìn)家就聽見家里哭成一片,急忙進(jìn)來。
看到妻兒守著一口棺材痛哭,一見路遙進(jìn)來家人又驚又喜。
原來是馬力派人送來棺材說∶路遙到京城后,生了重病,醫(yī)治無效而死
路遙更加惱怒,打開棺材一看里面全是金銀財物, 還有一紙條上寫∶你讓我妻守三天空房,我讓你妻痛哭一場。
補(bǔ)充句子:路遙知馬力,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