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寶寶的句子
描述寶寶的句子1.爸爸媽媽的兩乘起來等于翅膀,我們會用的愛為你護(hù)航,不管世界有多長的路,愿你放夢想到處飛揚!2.:恒久不變的濃濃的愛,化作你發(fā)奮求知的動力,助你達(dá)到理想的彼岸。
祝愿你健康永遠(yuǎn),愛心永恒!3.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悅,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帶給你甜美的感受和無窮的快樂!4.所有的愛給我們的孩子,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放飛!5.感謝你,寶貝。
因為你,花朵開放,果實芳香,隨你而來的滿天希望!6.讓理想為你的人生導(dǎo)航,讓知識為你增添力量,做一個成功的人!7.一千朵玫瑰給你,要好好愛自己。
一千只紙鶴給你,讓煩惱遠(yuǎn)離你。
一千顆幸運星給你,讓好運圍繞著你。
一千枚開心果給你,讓好心情天天陪伴你。
8.空中點點閃爍的銀光環(huán)繞著繽紛的夢想,祝福你,雙手合十許下的心愿,都一一實現(xiàn)在眼前!9.當(dāng)上帝將你賜予我們的之時,幸運與你同時降臨!句子10.愿我的寶貝永遠(yuǎn)在愛的海洋里遨游,在幸福的天空翱翔,平安快樂--永恒!。
描寫蓮藕的詩句
賢良送蓮藕(宋·姚勉)京陌塵肺腸,藕蓮帶湖香。
羨君一葉穿花底,醉筒月露涼。
蓮藕花葉圖(元·吳師道)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
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
蓮藕付庖人煮熟以進(jìn)因戲成之(明·范景文)曾笑圓方竹,而今煮藕絲。
不教冰漱齒,空想雪流澌。
莼菜能加豉,晶盤也下匙。
知君蒸法好,何以處哀梨。
代羅敷誚使君(唐·曹鄴)麋鹿同上山,蓮藕同在泥。
莫學(xué)天上日,朝東暮還西。
海陵之堡城 其二(宋·毛珝)傍城三十里芙蕖,怪底繁華浙景無。
元是近邊農(nóng)事少,全憑蓮藕當(dāng)官租。
悲秋辭(宋·白玉蟾)蘆花白兮蓼花紅,鴻雁跧蹲滿荻叢。
牡丹海棠如夢中,蓮藕香散池館空。
句 其二(宋·邵煥)玉腕枕香腮,紅蓮藕上開。
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 其二(宋·黃庭堅)淤泥解作白蓮藕,糞壤能開黃玉花。
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
梳子上刻什么字好
今天,我整整五十周歲了。
此時此刻,我內(nèi)心充滿平靜及祥和,安坐在電腦前,從已經(jīng)走過的五十個春秋的喜怒哀樂一直想到前天到保利劇場觀看的大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這部戲正好與我同齡,我們倆攜手度過50歲的生日。
因此,這部戲似乎是專門為我安排的,讓我感慨萬千。
那天的劇場氣氛熱烈得令我吃驚,整場演出掌聲雷動。
隨著大幕徐徐落下,全場觀眾起身,卯足了勁地把巴掌拍得山響,似乎只能用通紅的手掌才能表達(dá)這部戲帶給自己的感動和滿足。
演員謝幕多次,觀眾也久久不愿離開。
我環(huán)顧四周,突然有了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觀眾群驚人的一致,全都是鬢發(fā)斑白,皺紋初現(xiàn),面容滄桑,表情激動的五零后和六零后們。
不愧是中央芭蕾舞團(tuán),舞臺上演員的表演非常精準(zhǔn)到位,一招一式都喚起我們沉睡的記憶。
曾幾何時,《紅色娘子軍》以及她的七位姐妹(八部革命樣板戲),陪伴著我們度過了整個童年:一抬頭,墻上貼著吳清華經(jīng)典的騰空而起的劇照;一開收音機(jī),雄壯嘹亮的歌曲立刻傳入耳鼓:“向前進(jìn),向前進(jìn),戰(zhàn)士的責(zé)任重,婦女的冤仇深
”好不容易盼著操場上演場電影,也肯定是這八姐妹之一,膩得我們直想吐。
可是,隨著文革的結(jié)束,她們仿佛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同一個原本天天跟你糾纏膩歪在一起,你想甩都甩不掉的兒時玩伴,有一天突然冷不丁地銷聲匿跡、音訊全無。
你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知不覺當(dāng)中,他已經(jīng)變?yōu)榱四闵械囊环葑?,成了你難以割舍的親密伴侶。
38年間,我們的精神生活獲得了極大的豐富,中國的、外國的、經(jīng)典的、不經(jīng)典的,數(shù)不清的影視劇作品兜頭兜臉地向我們砸過來,令我們應(yīng)接不暇,可我們卻再難尋覓當(dāng)初那種親切溫暖的感覺。
我相信,昨天劇場中那些眼含熱淚,拼命鼓掌的同齡者們,也跟我一樣,是專程前來跟久別重逢的老友相會的
小時候?qū)懽魑?,?jīng)常喜歡用的一個詞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但其實根本沒仔細(xì)琢磨過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總覺得自己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仿佛昨天還在腋下夾著幾個馬扎,跟小伙伴們一起到操場上占地方看《紅色娘子軍》呢。
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新鮮有趣的,歲月的流逝在我這里幾乎是停滯不前的。
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鏡子前,突然發(fā)現(xiàn)鼻唇溝里的一道紋,被地心引力給拽下來了,不覺驚出了一身冷汗,趕緊用手抹平。
第二天也照,第三天也照,后來發(fā)現(xiàn)它永遠(yuǎn)存在了,才猛然意識到不知不覺間我已經(jīng)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了整整半個世紀(jì),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jì)。
明白了這個事實后,我反而坦然了,仿佛卸下了一個大包袱。
我深知,宇宙間最不可抗拒的就是時間,我何必要跟大自然做斗爭呢
如果一個人到了五十歲,卻偏偏去追求三十歲的美,二十歲的美,那可就真的是犯魔怔了。
既然我沒有辦法阻止歲月的腳步,何不以平和的心態(tài)微笑著迎接它呢
其實五十歲是女人最舒服的年齡。
第二代已經(jīng)長大,第三代尚未出生,精力雖不如前,但還不至于老糊涂;體力雖有些不從心,但出去游個山玩?zhèn)€水的還綽綽有余;工作已經(jīng)駕輕就熟,也不必再像年輕時那樣跟自己和跟別人較勁,非得爭出個高低曲直來不可。
五十歲的女人可以不急不躁,從容不迫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用再去取悅討好任何人,更不會像個乞丐似的去跟所有的人乞討愛、肯定和關(guān)懷;五十歲的女人有資格有能力跟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呆在一起,包括朋友;喜歡做點什么就做點什么,累了就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舒服悠然地度過每一天。
可以不用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謊,不用硬端著裝出另外一個樣子,抱著一種不純潔的目的去與人交往。
五十歲的女人可以活得非常簡單,非常實誠,這是我經(jīng)過努力所獲得的權(quán)利。
這種權(quán)利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福分擁有的。
當(dāng)你仰人鼻息,需要求別人賞你一口飯吃,需要養(yǎng)孩子養(yǎng)家庭,有很多生活負(fù)擔(dān)的時候,你沒有權(quán)利去做這樣一個人。
我認(rèn)為自己此生最成功的,是為自己贏得了這樣一個相對寬松自在的生存空間,讓自己可以去做一個單純的人。
當(dāng)我們心里充滿了情緒性的垃圾,每天陷入抱怨、糾結(jié)中,不知道感恩、欣賞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的時候,我們的內(nèi)在空間就會變得很小,就會不快樂、不舒服。
我和大多數(shù)五十歲的女人一樣,覺得有能力盡力做到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從容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得與失、功與過,坦然面對自己和別人從前犯過的大大小小的錯誤。
因為我明白,沒有人可以不犯錯。
我也犯過甚至今天正在犯著很多讓自己深夜里感到臉紅的錯(就在剛才,我還因為自己工作上的一個失誤在QQ上跟同事道歉呢),但我覺得,只有犯過那些錯兒,經(jīng)歷過那些事兒,遇見過那些人,你才可能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可以裝得下各種各樣的事、容得下各種各樣的人的人。
然后你才能寵辱不驚,舉重若輕,變得善良,變得寬容,變得坦誠。
生活告訴我: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所以我不強求完美,甚至害怕完美。
當(dāng)我不再那么賣力地去證明自己,不再要求自己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時候,我立刻放松了很多,快樂了很多。
因為我已經(jīng)懂得了,生命就像一條河流,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規(guī)則流淌著,作為一個五十歲的女人,我要做的就是安坐在一條小船上,任它載著走,盡情地欣賞沿途的風(fēng)景,不抗拒、不糾結(jié),這樣就會感覺很輕松,很自在。
只有放下了,你才有能力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欣賞各式各樣的美:一朵迎風(fēng)招展的小花,一個嬰兒天真無邪的笑靨,一片陽光下閃亮的樹葉,一句朋友隨口的贊美……這些都是無聲的問候,喜悅的祝福,感受到這些是做人的樂趣之一。
如果你對生活中的小事感到興趣盎然,能夠時不時地在樸實無華、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這些小小的美麗并為之感動,就說明你擁有一顆飽滿的心靈,一個不老的靈魂,甭管你今天是五十歲還是八十歲。
你如果想要繼續(xù)年輕下去,就要永遠(yuǎn)睜著一雙新鮮的好奇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并用一顆敏感的心去體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
做到了這一切,你就自然會過得開心、自在,自然會吸引到你想要的人來到你身邊。
如果你想留住你愛的人,讓他不想離開你,方法很簡單,就是做他生命中的加號,不斷釋放出正能量,那么你就一定會為自己贏得一份簡單、快樂、自由、滿足的生活。
因為自己的價值是自己給的,不能把這個權(quán)利拱手讓給他人。
宋丹丹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已經(jīng)五十歲了,你還沒能成為半個哲學(xué)家,那你真的白活了。
”你要成為哲學(xué)家,要了解人性,因為你已經(jīng)走過了幾乎一輪了,你可以沒有錢,但你可以明白很多事。
對于即將到來的老年,我非常坦然,做好了充分的應(yīng)對準(zhǔn)備。
因為我知道,老天自有它的意志在里面,我靜觀其變,看它怎樣發(fā)生。
小孩發(fā)燒
許多家長看子發(fā)燒就著急,急于給孩子。
其實,小孩感冒發(fā)燒并不是壞不要急于退燒。
小兒發(fā)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發(fā)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xì)菌入侵產(chǎn)生的一種反應(yīng),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xì)菌,從而有利于小兒的正常成長發(fā)育。
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于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如果盲目退燒就可能掩蓋病情,干擾對病情的診斷。
當(dāng)體溫達(dá)到39℃以上時就要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退熱。
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fā)生驚厥,驚厥反復(fù)發(fā)作可能造成腦損傷,也是某些癲癇的先兆表現(xiàn),還可能導(dǎo)致其它危險。
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兒,一旦高熱就應(yīng)立即給予退熱處理。
給小兒退熱時,38.5℃以下最好選擇物理降溫,如多飲水、溫水加酒精擦浴等。
所有的退燒藥,如撲熱息痛、復(fù)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jīng)抑制機(jī)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fā)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xiàn)黃疸。
同時對消化系統(tǒng)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如果非要用退燒藥,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選用。
有的家長認(rèn)為小兒感冒輸液比服藥退燒快,一到醫(yī)院就要求醫(y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
其實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作用。
我們的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chǎn)生副作用。
當(dāng)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發(fā)生繼發(fā)性細(xì)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xì)胞數(shù)明顯增高,出現(xiàn)支氣管炎或肺炎時,可考慮使用抗生素。
但無論用什么藥物,都要注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yīng)過久,服藥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于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治療小兒感冒的非處方中成藥 小兒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西藥用抗病毒或?qū)ΠY治療,療效不太明顯。
中醫(yī)根據(jù)風(fēng)寒、風(fēng)熱、傷暑等病因的不同進(jìn)行辨證選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方便、安全且療效好。
一、風(fēng)寒感冒:多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其它季節(jié)也可發(fā)生,為感受風(fēng)寒之邪引起。
主要癥狀為發(fā)熱、畏寒、頭痛、無汗、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嗽等。
治宜辛溫散寒、發(fā)汗解表。
可選用風(fēng)寒感冒沖劑,7歲以上兒童每次服1\\\/2袋(每袋8克),3~7歲服1\\\/3袋。
二、風(fēng)熱感冒:為外感風(fēng)熱引起,或由風(fēng)寒感冒轉(zhuǎn)化而生,四時都可發(fā)生,主要癥狀為高熱不退、面紅目赤、咽喉紅腫、流黃鼻涕等。
治宜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可選用小兒感冒顆粒(沖劑),用開水沖服,1歲以內(nèi)每次6克(每袋12克,或每塊6克),1~3歲6~12克,4~7歲12~18克,8~12歲24克,每日2次。
或選用小兒熱速清口服液,1歲以內(nèi)每次服2.5~5毫升(每支10毫升),1~3歲5~10毫升,3~7歲10~15毫升,7~12歲15~20毫升,每日3~4次。
其它尚有風(fēng)熱感冒沖劑、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沖劑)均可選用,照說明書按兒童劑量服用。
三、暑濕感冒:主要發(fā)生在夏天暑熱季節(jié)。
除有感冒癥狀外,還有發(fā)熱、汗出不暢、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表現(xiàn),又稱為“熱傷風(fēng)”。
治宜清暑化濕、解表和中。
可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每支10毫升),7歲以上服3~5毫升,3~7歲服2~4毫升,每日2次。
感受風(fēng)寒之惡寒發(fā)熱,內(nèi)有食滯或伴泄瀉嘔吐的胃腸型感冒患兒,可選用午時茶顆粒(沖劑);暑熱口渴、小兒痱毒者可用金銀花露口服液;暑熱便秘、口渴心煩、口舌生瘡者可用導(dǎo)赤丸,但周歲以內(nèi)小兒慎服。
非處方中成藥治療小兒感冒盡管對降溫、發(fā)汗都有好處,減輕感冒癥狀也快,但小兒臟腑嬌嫩,病情變化快,易并發(fā)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等病。
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2~3天癥狀不減或病情反而加重者,應(yīng)盡快到醫(yī)院看病,以防貽誤病情。
奶奶想夸孫女可愛還有哪些句子
【第1句】→今天子的生日子特別的高興。
從早來,就向一只歡樂的小鳥快地在家里跳躍,盡情的歡唱,用載歌載舞來形容絕對不為過。
孩子心靈中的期盼是可想而知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世界在心里越來越奇妙,充滿了夢幻的境界,期盼有朝一日,成為社會大廈的建設(shè)者,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
【第2句】→也許是女孩兒都愛漂亮,小外孫女從小就愛干凈,愛漂亮。
每次出門兒,她的衣服都是自己選來選去的,帽子也挑來挑去的,穿戴完了,還得在鏡子面前照照,等你夸她漂亮了,這才高興。
你在臉上或者手上擦點護(hù)膚品,她看見了就得要點,自己也在臉上手上來回地擦。
【第3句】→外孫丁知可,小名可可,今年芳齡四歲,是我們居住的院落里的知名人物。
據(jù)負(fù)責(zé)接送他的爺爺反映,他在幼兒園知名度也頗高。
每天一進(jìn)園,幼兒園的老師阿姨紛紛打招呼:丁知可早上好。
更有年青漂亮的老師一把摟過猛親他的小臉蛋。
【第4句】→小孫子人比較聰明,能說會道,在班級中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異,擔(dān)任著學(xué)習(xí)小組長,在同學(xué)心目中很有地位的。
今年四年級,十一周歲生日,同學(xué)們紛紛表示祝賀。
所以,家里籌備著一場特殊的生日慶典宴席,為孩子的生日來臨而慶賀。
【第5句】→我的小外孫長就副帶愛相的模樣,圓滾滾的腦袋,大大的腦門,黑溜溜的眼睛,長而深的眼梢,看人時虎虎有生氣,開心一笑就瞇成了兩彎月牙兒,俏皮的小鼻子配著圓潤如花骨朵的小嘴巴,真是人見人愛的大眾寶寶,他媽媽的幾個女朋友懷孕時都紛紛索要他的“玉照”,說是每天看著他的照片,就可以克隆出同樣漂亮的寶寶。
【第6句】→外孫女絨絨,已經(jīng)半歲了。
還是在醫(yī)學(xué)確認(rèn)受孕的當(dāng)天,我們正好從安徽老家赴京過春節(jié)。
頓時,喜訊飛向了山西的爺爺奶奶家。
樂壞了我們吳、謝兩大家子所有人。
【第7句】→外孫模樣長得好,是這小子得天之獨厚,人家的爹媽長得都不賴,種瓜得的當(dāng)然是瓜喲。
且可可的父母一個是漢族,一個是回民,地域跨越南北,從優(yōu)生的角度來說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
因為朝夕相處,在我這個奶奶(按我們老家習(xí)俗,外公外婆也稱為爺爺奶奶)眼里,丁知可之童趣之可愛,可真是不勝枚舉。
【第8句】→孫女順產(chǎn)于北京海淀醫(yī)院。
乳名絨絨。
絨兒出生時身長49厘米,體重3165克。
粉嫩的皮膚,烏黑的頭發(fā),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蛋,朗朗的哭聲,我們、包括醫(yī)護(hù)阿姨們見了也情不自禁地多看上幾眼。
【第9句】→自從絨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抱著她唱著兒歌,跳著舞蹈,擺弄五顏六色的各式玩具。
我們整天忙忙碌碌,但心里卻是喜滋滋的。
我們喜歡看她在搖籃里呼呼酣睡的樣子,樂意聞一聞從她小小身軀里散發(fā)出的誘人的奶香。
【第10句】→小外孫從嬰兒時就頗有幽默感,才五六個月大時,在他媽媽懷里看見我伸手要抱,我剛接過來,他立馬轉(zhuǎn)身投向他媽媽,反復(fù)再三,在我與他媽媽之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然后揮舞著小手為自己的小鬧劇樂得咯兒咯兒的,把我們逗得開心不已。
人家小孩子“七坐八爬”,是兩手與兩腳落地往前爬,可可則是把小手趴在地上,小屁股一翹一翹向前聳,活像蠶寶寶在拱動,極其逗人。
【第11句】→絨兒出生五十天,我們離京回宣。
每周都要和絨兒QQ視頻一次。
絨兒只要有點滴進(jìn)步、有趣的事兒或玩新的玩具,女兒都會拍成視頻和照片傳給我們欣賞。
雖然我們遠(yuǎn)隔千里,但依然能夠享受到天倫之樂。
每每看到她笑靨靈眸、舉手投足,聽到啊哦咿呀、大呼小叫,著實牽動著我們每一根跳動的神經(jīng),讓我們充滿了無限的歡欣和幸福。
【第12句】→我的女同事們最喜歡把小外孫放在寬大的辦公桌上,在桌子前端放上糖果,然后一起為他蠕動的爬行笑彎了腰,他在笑聲中頗受鼓舞,小屁股拱得更起勁了,讓這幾個年輕的奶奶直笑得一個個花枝亂顫。
【第13句】→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孫女的動作也開始豐富多彩了。
可以做到俯仰自如,手腳麻利地蹬被子、扯襪子,玩玩具。
四個多月就能聽從媽媽一些簡單的指揮,由仰躺翻身俯臥,迅速地支起上半身。
現(xiàn)在無論躺著、趴著,還是坐著、站著,手腳一刻也不停頓,活潑極了。
上個周末的一段視頻更叫人難忘。
她獨立地坐著,雙手擊拍黑白電聲鍵盤,可能是左手拍打鍵盤用力過重而感覺到有點兒疼……不知她是啥意思,期間抬起左手看了兩次,之后又高興而激情地繼續(xù)拍打鍵盤,好不專心致志,叫人憐愛有加。
【第14句】→小外孫才一歲時就表現(xiàn)了獨特的識別能力。
一次,我老父親來了,吃飯時,剛會走路的可可蹣跚著舉著老花眼鏡,走到老爺爺身邊,呀呀的叫著,要老爺爺戴上。
當(dāng)時茶幾上擺著幾副眼鏡,這小不點兒居然沒有搞錯。
【第15句】→平時,小孫女最惹人喜愛的就是笑了。
她笑有四景:抿著嘴笑的時候,兩只眼睛瞇成一條縫,含著溫馨;微微張開一點兒櫻桃小口笑時,兩只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透著嫵媚;張著嘴放聲大笑時,整過圓臉胖乎乎的堆起來了,柳葉彎眉一挑一挑的,秀出俏皮;連續(xù)笑起來,伴隨著兩個小酒窩的深淺變化、海豚音的悠揚綿長、手腳不停地舞動踢伸,釋放興奮,也由不得你不與之共鳴。
【第16句】→不久,我小弟弟來家玩,把手機(jī)放在茶幾上,來了電話,小外孫趕緊拿起手機(jī)送給舅爺爺。
我們想看看他是碰巧還是真分得明白,便把家里幾個人的手機(jī)都擺在一起,要他一一拿給我們,當(dāng)時才一歲兩個月的可可,一個個對號入座,一點都不含糊。
他媽媽大為驚奇:“我都弄不清哪個手機(jī)是哪位的,他何是搞得咯個清楚
”【第17句】→釵頭鳳,小酥手,笑靨臉。
滿面稚氣引開懷。
掬復(fù)掬,愛意濃。
一腔親情,萬米海深。
癡癡癡
母挽女,絲相連。
恰是銜蟲育小燕。
世間情,唯此親。
有心向前,又恐奪情。
怕怕怕
【第18句】→小外孫說話并不晚,大約一歲半左右,爺爺奶奶爸爸阿姨叫得清清楚楚,且嗓子清亮,咬字一個個脆鏰鏰的。
怪就怪在別的小孩子都是先會叫媽媽,對著他媽媽的百般哀求“可可,叫一個媽媽喲”。
【第19句】→家有小外孫女,累是累了點兒,可有時看著孩子一天天懂事兒了,心里也是很開心的。
【第20句】→小外孫女八、九個月的時候剛剛會爬,為了能讓她參加她們家小區(qū)舉辦的幼兒爬爬比賽,我們沒事就逗著她在爬爬墊上練習(xí)爬行。
看著她用一條腿用力,另一條腿不會用力,一拱一拱的樣子,有時弄不好還轱轆個個兒,真是好笑。
【第21句】→小外孫眨著黑亮的眼睛不是叫阿姨,就是喊爸爸,越要他叫,他越是奶奶、姐姐喊得歡,氣得他那還有幾分孩子氣的媽媽淚珠子往下掉,他則咯咯笑著往他媽媽懷里拱,一副我逗你玩呢的模樣。
用他山東奶奶的話說“這小子賊著呢”。
【第22句】→去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一家?guī)е⊥鈱O女去葦塘打粽葉子,說是打粽葉子,其實就是想利用休息日帶孩子出去玩玩兒,讓小外孫女也到大自然中去歷練歷練
一看到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大人心情開朗,小外孫女也顯得格外高興,特別活潑。
特別是讓她拿著用蘆葦做的風(fēng)箏照相,孩子樂得那個開心啊
【第23句】→小外孫說話應(yīng)對極快,常常說的你一怔一怔的,想不通這小腦袋瓜什么時候裝了這么多詞語。
譬如,他要爺爺給他拿拖鞋,爺爺沒找到,他不滿意爺爺?shù)臒o能:“拖鞋都看見你了,你還沒看見喲”。
我批評他把麻將當(dāng)積木玩,搞臟了、摔破了。
“奶奶,你看哪一個麻將弄臟了、哪一個摔破了
”直說得我這個不善于斗嘴皮子的奶奶一愣一愣的,只得惺惺然說“這臭小子
”【第24句】→小外孫女在我們的身邊悄悄地成長著,每次女兒來都說孩子有新的變化了。
孩子十二、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冒話兒了,也開始蹣跚地學(xué)步了。
開始的時候都是簡單的一個字,模糊地往外蹦,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說簡單的話兒了,但就是姥姥、姥爺說不清,管姥姥叫“咬咬”
【第25句】→小外孫與其它小朋友一樣喜歡出去玩,他會很文明地要求:“奶奶帶我去散步,好嗎
”可可的散步是頗有質(zhì)量的,路邊的花草,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都是他觀賞的對象。
他一會兒聞聞桂花,告訴我“奶奶,桂花的香味像奶糖呢”,一會兒指著天邊的月亮“奶奶,月亮是從那座高樓上爬出來的吧
”晴天,他會抬頭看看天空感嘆:天上好多好多白云喲。
【第26句】→小外孫女從小就愛看《花園寶寶》和《天線寶寶》幼兒益智片,“拜拜”、“再見”這是她最先會說的兩句話,“再見”說不好,只會說“見——見——”,每天只要我一穿衣服上班走,她都會喊“拜拜”或者“見——見——”的,而且還從動畫片里學(xué)的,給我一個飛吻。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會說“再見”了。
【第27句】→一天清晨,雨過天晴。
小外孫站在床上拉開窗簾,看著地上雨水中零落的山茶花瓣,隨口就吟出“夜來風(fēng)雨聲,風(fēng)落知多少”。
當(dāng)時才三歲的可可不但記住了這首詩,居然還能觸景生情活學(xué)活用,真叫我吃了一驚,趕緊趁著他有興致,一首首叫他背,竟然都記得滾瓜爛熟。
【第28句】→小外孫女特別喜愛音樂和幼兒舞蹈。
還不會走哪,只要音樂或者歌曲一響起來,渾身就開始動,而且節(jié)奏感很強,動作都能和上拍節(jié)了。
會走了,更是愛蹦愛跳,音樂一響便開始跳起來,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動作也有急有緩,更讓人驚奇的是,動作都是自編自演,也很優(yōu)美。
十五、六個月的時候,只要電視里有唱歌的,最后歌曲的尾音,她都跟著能“啊——”地和上去。
現(xiàn)在有些歌曲她都能跟著蹦出幾個字的歌詞了。
看到電視里鋼琴或者古箏演奏,她也學(xué)著人家的樣子,兩只手在電視柜上來回的彈著,身體也來回地晃著,好是討人喜歡的。
【第29句】→小外孫上幼兒園后,呆在家里的時間不多。
每日早出晚歸。
星期六也呆在幼兒園。
平時在家,當(dāng)然也要玩玩鬧鬧。
與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總是很主動很自覺地取下小黑板,用粉筆畫畫、寫字,或者搭積木、玩拼圖。
常常坐一個多個小時不挪窩,那份專注與執(zhí)著完全不像個四歲的頑童。
【第30句】→每次帶小外孫女去商場室內(nèi)公園或者游樂場,小外孫女都會盡情地表現(xiàn)。
商場里的搖滾音樂一響,她便從你懷里掙脫下來,自己在地上開始跳,看到服務(wù)員沖她笑,有時逗她打招呼,她便跟人家“你好、你好”地打招呼,臨走了還跟人家又是“拜拜”又是“再見”地,還來一個飛吻,逗得大家都喜歡她。
有時帶她到外面,只要看到人,都跟人家“你好,你好”地打招呼。
【第31句】→這一段時間,小外孫對寫字發(fā)生濃厚的興趣,不管認(rèn)不認(rèn)識的字,都寫在黑板上,寫了又擦,擦了又寫,滿手滿臉的粉筆灰,出點汗就成了大花臉。
可可媽媽心疼兒子,奪過他的粉筆,要他歇歇,他就勢坐在地上哭喊:人家要學(xué)習(xí),你也不讓
那股自覺好學(xué)的勁力真不像個小屁孩。
【第32句】→小外孫女剛會走就能開電腦關(guān)電腦了,兩只小手在電腦鍵盤上打得有模有樣的,有時看到電腦靜默時間長了出現(xiàn)護(hù)屏了,她便跑去動一動鼠標(biāo)。
開電視,關(guān)電視,調(diào)臺更是不在話下。
她媽媽有個蘋果平板游戲機(jī),教了她幾回,便自己能看圖片和視頻了,更厲害的是,連我都弄不明白那個東西,人家竟能拿著那個給我們照相和錄視頻。
后來我看她太溺愛玩兒游戲了,就讓她媽媽給收回去了
兩周歲的寶寶適合玩什么親子游戲
24~30個月寶寶玩的游戲? 你一個,我一個玩這個游戲,你可以用任何東西,紐扣、蠟筆、葡萄干等等都行。
給寶寶一小堆東西,讓他與你分享,一邊說“你一個,我一個”,一邊把這些東西分到小盒子或盤子里。
邀請你丈夫、另一個小朋友或?qū)殞氉钕矚g的玩具熊也一起玩,這樣寶寶就能練習(xí)把這些東西分成三份了。
他會喜歡這種當(dāng)家作主的感覺,這個游戲也有助于把數(shù)字的概念教給寶寶。
? 室內(nèi)籃球把報紙揉成很多小球。
開始玩之前,一定要把附近易碎的物品拿開。
用比賽的方式來玩,看看誰扔球扔得最遠(yuǎn)。
然后玩投籃游戲,在1米開外左右放一個廢紙簍,看看誰能把球扔進(jìn)去。
除了非常好玩外,這個游戲還有助于提高寶寶的手眼技能。
? 找不同一開始可以用水果或餅干來玩這個游戲。
譬如,把2個蘋果和1根香蕉,或2塊原味餅干和1塊巧克力餅干放在寶寶面前,問他哪個與別的都不一樣。
慢慢地加大游戲的難度,用形狀卡片或圖片來玩,比如選2個正方形和1個三角形,或是2朵花和1棵樹等等,看看寶寶是不是能找出那個不同類的。
這個非常棒的游戲有助于寶寶理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
? 去野餐采取野餐的形式吃午餐,會為平凡的一天增添很多樂趣。
你不用出門,只要在客廳的地板上鋪一張單子,從一次性紙盤子里吃東西就行了。
準(zhǔn)備一些寶寶吃的手抓食品,例如小三明治、蔬菜條、煮雞蛋等,讓他假裝你們是在某一個更為吸引人的地方吃飯,比如高山上或小溪旁。
你的寶寶會樂意運用自己的想象力,還能讓你們有很多可聊的。
? 沙發(fā)放在哪兒
在舊雜志上把家具電器等的圖片剪下來,比如椅子、電視、鍋碗瓢盆、床等,還可以剪一些家里常見的物品,像水壺、毛巾、書等等。
然后再剪房子的圖片,包括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
把這些圖片放在地板上,讓寶寶幫你把家具和其他東西放進(jìn)正確的房間。
如果他不知道該怎么辦,或放錯了,也別太擔(dān)心,只要把這個游戲當(dāng)作一個和寶寶聊天、提高寶寶語言技能的大好機(jī)會就行了。
? 別掉進(jìn)海里了
假裝地毯是大海,寶寶必須腳不濕地走到房間里的另一頭。
在地板上放一些靠墊、雜志、紙盤子之類的做墊腳石。
這個有趣的游戲有助于寶寶平衡感和空間意識的發(fā)育。
跪求古代說人年齡的詞語,從小到老都要。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 古人創(chuàng)制了各式各樣的年齡稱謂,很多今天還在繼續(xù)使用。
0歲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fā)扎成兩結(jié)于頭頂把頭發(fā)扎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借指幼年。
在這里,“總”就是聚攏束結(jié)的意思。
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
“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后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 9歲 九齡:為9歲。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
“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biāo)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xué):為15歲。
志學(xué)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15歲為“志學(xué)之年”。
束發(fā):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fā)束起來盤在頭頂。
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 二八:為16歲。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biāo)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指剛成年。
指二十歲。
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jì)。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 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
《禮記·內(nèi)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 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
《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jì)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
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jì)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fù)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由于按干支紀(jì)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jì),泛指老年。
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jì),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yǎng)》中寫道:“七十曰耄。
”《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
”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
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
耄,八九十歲的年紀(jì)。
耄,七八十歲的年紀(jì)。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
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
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
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 米壽:指88歲。
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
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zhuǎn)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
頤,朱熹講是“謂當(dāng)養(yǎng)而已”。
即生活起居詩人養(yǎng)護(hù)。
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
期頤指一百歲。
“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yǎng),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 茶壽:指108歲。
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
兒童垂發(fā)叫髻。
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fā)時自然下垂的短發(fā)。
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
也有說“垂發(fā)”的,意思相同,如《后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fā)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頭發(fā)扎起來下垂著,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
齠[tiao]:兒童換牙。
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
老年人頭發(fā)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fā):指老人,老人的頭發(fā)由白變黃。
“黃發(fā)”是枯黃的頭發(fā)。
人老了,頭發(fā)上由黑變白,白發(fā)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
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關(guān)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 據(jù)查,“米壽”一詞是指人“八十八歲”,用的是“拆字法”。
細(xì)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米”字拆開,不正是“八十八”嗎
中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有很多稱謂,“米壽”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常見,還有很多更為常見的稱謂,在此向有興趣的讀者做一個大致的介紹,以供參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借指不滿周歲的嬰兒;指幼年時期(大致二到七歲)的稱謂則有:孩提、總角、垂髫、黃口等等。
孩提為“兒童、幼兒”的意思;“總角”表示“小孩子把頭發(fā)扎成髻”,所以也用來指“幼年”;“垂髫”和“總角”的意思相仿;“黃口”的原意指“雛鳥的嘴”,借指“小孩子”,我們常用“黃口小兒”形容一個人的年幼無知。
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歲,“及笄”就指女子十五歲。
另外,由于二十歲的男子還沒有達(dá)到壯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孔老夫子在敘述自己生平時說了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矩。
”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學(xué)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順之年”等一系列稱謂。
同樣,“詩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又把“古稀”和“七十歲”聯(lián)系到了一起。
以前的吹毛求疵還談到過“花甲”指“六十歲”,而超過七十的年齡,還有一些專用的稱謂,如鄭先生提到的“米壽”指“八十八歲”,“耄耋”指“八九十歲”,“期頤”則指“一百歲”,“壽登期頤”就是對老人長壽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