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碗少年》中哪些句子寫出了表演的驚心動魄
《頂碗少年》通過觀眾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側(cè)面表現(xiàn)了頂碗的難度之大及少年的堅強毅力。
如: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jīng)轉(zhuǎn)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聲息。
有一些女觀眾,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
座無虛席,目不轉(zhuǎn)睛,不知所措,驚心動魄,這些詞描寫頂碗少年的一件事
正面: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③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④少年鎮(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⑥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側(cè)面:1.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
2.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jīng)轉(zhuǎn)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3.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jié)目吧
”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
4.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聲息。
一些女觀眾,索性捂住了眼睛。
5.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響聲。
頂碗少年 主要句子理解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東方雜技的優(yōu)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忽而臥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
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一位姑娘走過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瓦片,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shù)搅松倌甑念^上,一切。
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fù)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么輕松優(yōu)美,緊張不安的觀眾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關(guān)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zhuǎn)身。
碗,又在他頭頂上厲害地搖晃起來。
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jīng)轉(zhuǎn)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這幾句詳細的刻畫了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觀眾的反應(yīng),可以看出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表演。
這里作者用了三個“又”字,因為之前也是這樣“疊”“轉(zhuǎn)”,而碗也是“搖晃”,最后導(dǎo)致失敗,現(xiàn)在他又重復(fù)之前的動作,險情再次發(fā)生,怎不讓人緊張萬分
③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nèi)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④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
“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⑤少年鎮(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
“鎮(zhèn)靜”表現(xiàn)出少年經(jīng)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第三次表演。
⑥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fā)出的感嘆,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
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于拼搏的贊嘆。
⑦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yīng),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