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在第一段中詩人怎樣來描寫蜀道的雄奇險峻的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yùn)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李白正是這樣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蜀道難》中詩人怎樣描寫蜀道的雄奇險峻的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diǎn)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
從“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
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qiáng)烈的詠嘆點(diǎn)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diào)。
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詠嘆反復(fù)出現(xiàn),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蕩著讀者的心弦。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云雨”(《元和郡縣志》),為唐代入蜀要道。
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回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xiàn)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
捕捉了在嶺上曲折盤桓、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xì)節(jié)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shù)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
蜀道難描寫蜀道開鑿過程的句子
【開鑿過程的句子】: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
【釋義】: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
【典故】:據(jù)說秦惠王的時候,蜀王部下有五個大力士,稱為“五丁力士”。
他們力能移山。
秦惠王送給蜀王五個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
有一天,看見有一條大蛇進(jìn)入山洞,五丁力士一齊去拉蛇。
忽然山嶺崩塌,壓死了五丁力士。
秦國的五個美女都奔上山去,化為石人。
這個神話,反映著古代有許多勞動人民,鑿山開路,犧牲了不少人,終于打開了秦蜀通道。
【出處】:李白《蜀道難》:“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 參考資料:
寫兩句詩句描寫蜀道之險峻
《蜀道難》中李白以“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兩句突出描寫蜀道奇險的風(fēng)光。
如果說前句是主要從山川之險夸飾山峰之高,后句則是襯托絕壁之險。
蜀道難中描寫蜀道險象環(huán)生的句子是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mén shēn)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