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低的心情說說
無論是哪一種低血壓病人,都可以適當多吃些咸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升。
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yǎng),還有利于血壓正常。
描寫菊花形狀的句子,用比喻和排比。
心情的好壞對于血壓的影響不是很大。
引起血壓低的常見原因是心臟的問題,建議去做一個有關心臟方面的檢查。
也可可以用生脈飲調(diào)理的,鹽能使血壓上升,所以可以多吃一些比較咸的食物,另外,飲食營養(yǎng)方面應給予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
古代人睡覺的枕頭是瓷的
沈祥龍在《論詞隨筆》中說過: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劉知畿在《史通·敘事》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言近而意遠,辭淺而義深,雖發(fā)語已殫,而含意未盡。
使夫讀者望表而知里,捫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文章飽含感情,言此意彼,將意蘊蘊含在言辭的深處或所寫的形象里,讓讀者經(jīng)過思考,透過字面的意義去了解其中的底蘊;能讓讀者閱讀是被深深的吸引,閱讀后能掩卷沉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這就是文句有意蘊。
呢
一、形象描繪千樹萬樹梨花開把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畫面和形象加以表達,使語言具有畫面感、立體感,從而增強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力和意蘊。
首先讓我們來比較下面幾組句子:(1)A、二十世紀快要過去了,處于世紀之交的我們回首百年往事B、二十世紀的帷幕正在我們頭頂徐徐落下。
站在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之交的驛站,我們回首百年來并未如煙的往事(2)A、大海從很遠的地方向堤岸沖來。
B、大海從很遠的地方就開始擺好姿勢,弓起脊背,像一頭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沖來。
(3)A、中年是一個繁雜豐富的人生階段。
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我現(xiàn)在是身兼多職,既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又要關心淘氣的兒子。
學校里的事要忙,家務事也不能不管,自己還得學習進修,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有樂地進行著。
有時候頗為感慨:生命就這么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B.中年是一塊色彩斑駁的畫布,亮麗的色調(diào)和平庸的線條在這里交織。
中年的行囊里裝著一生最多的面具:我現(xiàn)在既要扮演孝順兒子,又要扮演慈祥父親;既要爭當模范丈夫,又要爭當優(yōu)秀教師。
中年的目光不能遺漏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我既要關心妻子的血壓是高還是低,兒子的考分是兩位數(shù)還是三位數(shù),又要關心文壇最近有什么新名詞,教育界近來有什么新花樣。
生活就是這樣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jié)的賀卡和小廚房的抹布之間,雜然展開。
有時候難免感慨:生命就隨著這日子,在一根根多起來的白發(fā)和一張張少下去的日歷中,悄然流逝了(4)A、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也開始有些想家了。
B、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歡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看夕陽。
以上幾組句子,很明顯下一句要比上一句更具體更形象,或使用修辭,或精心地錘煉了動詞、形容詞,使語言具有描摹美。
比如,第四組兩句雖然都表達了女孩想家了的主題,但上句只是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
而下句通過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看夕陽的意象,蘊蓄了思念縈懷、感傷別離的孤獨感、凄涼感,很容易使人想起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等詩句,所以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
下面我們以一篇寫春天(節(jié)選)的高考作文來具體說明:作家告訴我,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撲哧一聲,將冷臉笑成花臉,一首清新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新謝的春泥,一聲春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漫天的白云。
語文老師對我說,關于春的名字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在昆蟲噬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在放風箏的時候,猛然感到的飛騰,一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紗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相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親切的耳語為這季節(jié)命名春。
一位飽經(jīng)戰(zhàn)火的老將軍對我說,春呀,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守著一老根,北地千宅萬戶受盡風欺雪擾,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將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樹占領了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春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人們長期虔誠的祝禱而美麗起來。
孩子告訴我:春天到了,鳥兒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廣度和深度。
可是所有鳥兒的數(shù)學肯定不及格,要不,它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為什么不宣布最后的結果﹖我問一位老農(nóng)民,春天是什么﹖他什么也沒有說,蹲在田埂上,看著眼前剛翻的新泥,嘿嘿地笑了。
本文借作家、語文老師、老將軍、孩子以及老農(nóng)民等不同人之口,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畫圖。
文章是怎樣用語言構成畫面的呢﹖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其基本手法是: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場景,再分頭描述這個場景里的個體形象或感受,進行繪聲繪色繪態(tài)地描寫。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繪聲,就要善于使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擬聲詞。
文段中的雪有撲哧聲,鳥有吱吱喳喳聲,農(nóng)民有嘿嘿的笑聲。
繪色,就要遣色彩于筆端。
在作者筆下,雪成了花臉,小鴨的黃蹼,江畔浣紗的素手,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面,繪出了生機勃勃的春景。
繪態(tài),就要抓住景物或人物具有特征的動作神態(tài)。
在作者筆下,雪在笑,樹會吟,春雪在無端地惹哭白云,桃花攻陷了山村水郭,柳樹占領了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
鳥兒用雙翼丈量天空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各種不同的物象,姿態(tài)萬千。
可見,加強繪聲繪色繪態(tài)的訓練,可使語言具有畫面感、立體感,從而增強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力。
再如,一篇題為《百年回眸》的作文中有這樣的文段:一百年前,屈辱的晚清統(tǒng)治者常常要用算盤算算賠款帳,而今天,中國人則用大型電子熒屏來顯示澳門回歸的倒計時。
一百年前,洋火,洋布,洋釘,洋油充斥中國的市場,而今天,中國制造的產(chǎn)品已遍布全世界。
一百年前,中國婦女要用小腳邁進20世紀的門檻,今天,英姿颯爽的中國女足隊員踢出了一個世界亞軍,揚威四海。
本來,這樣的文章是很容易寫空的老話題,作者卻用算盤熒屏洋釘洋油的細節(jié),把關于政治經(jīng)濟的抽象議論的話題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形象,表現(xiàn)歷史的巨變;用女性不同時代的腳步形象反映時代的滄桑;用洋貨與中國制造的對比,表達揚眉吐氣的歡暢。
這樣,通過聯(lián)想和想像化抽象為具象的文字,顯得生動而引人入勝。
這里的啟示還在于:作者抓住具有時代特征的某一對具象進行對比性描摹,既起以一當十的說理作用,又能夠喻抽象于具象之中。
有時形象的描繪中加上豐富的密集的材料優(yōu)勢,對加強文句的意蘊也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綠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長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簪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
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絲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說,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文段聚合了富有文學意蘊的意象,使語言含蓄,富有意蘊,而且文采飛揚。
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語典故、歷史傳說等,都表現(xiàn)了人們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的概括和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
在寫作時,恰當?shù)亟栌?、化用都能增強作文的意蘊。
如某考生寫聽《梁?!返母惺埽簛y花淺草,清風鳴蟬,楓葉荻花,銀裝素裹,四季裊裊繞指柔;高山流水,百鳥爭鳴,千里嬋娟,萬里無云,只在僅僅幾弦間。
有哪一壺陳年佳釀比這箏曲更醉人呢
又有哪一種情愫比這旋律更感人呢?當年琵琶霓裳,一曲博得江州司馬青衫濕,如今箏音款款,一首引得眾賓淚沾襟。
文中化用多個文學意象,厚重積淀令讀者拍案
再比如2001年高考作文《選擇誠信,選擇中華魂》一文:作文開頭,作者就以一份誠信,一腔熱血,一片拿云心事;一曲誠信,一闋高歌,一劍笑看風云這樣兩行頗具新潮色彩的鏗鏘句式進行造勢;又以誠信是一條流了五千年的河,流出了黃面孔,流出了黃土地;誠信是一只神奇的筆,龜背上長出了漢字,漢字上長出了華夏這樣雋永飄逸而又象征意味十足的描寫加以鋪墊。
然后就推出了這樣三段文字:有這樣一朵誠信的花,它誠信于愛情。
這朵花里,充盈著孟姜女的眼淚,雷峰塔下的呻吟,遙遙天河間的無盡思念,草長鶯飛中梁祝的蝶雙雙。
這朵愛的誠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尋尋覓覓,柳永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陸游的幾年離索,王維的紅豆生南國。
這朵誠信的花啊,凄美、哀婉。
有這樣一棵誠信的樹,它誠信于友情。
這棵樹里,長滿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陽,歐陽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助。
這棵誠信的樹里,深藏著王勃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韋應物的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棵誠信的樹啊,濃郁、雋秀。
有這樣一方誠信的土,它誠信于人民。
這方土里,洗禮出岳飛的精忠報國,戚繼光的橫掃倭寇,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這一方土里,培養(yǎng)出周恩來的鞠躬盡瘁,焦裕祿的不辭勞苦,孔繁森的一心為民。
這一方誠信的土啊,深厚、凝重。
這三段文字,可謂旁征博引,擷英掇花:從孟姜女的相思淚,到梁祝的化蝶雙飛;從王維的紅豆生南國,到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從周恩來的鞠躬盡瘁,到孔繁森的一心為民。
其視野之廣闊、材料之豐贍、信息之密集、語言之凝練之精美確實令人贊嘆。
但是這一切,卻基本上沒有超越中學生的閱讀范圍。
這位考生能在分秒必爭的考場上,迅速調(diào)出自己的所學所知,加以整合分類,以花、樹、土三項來歸類就緒,煥然生輝。
最后,又用選擇誠信,選擇中華魂一語點睛,照應題目,從而體現(xiàn)出一種韻致非凡的美感和氤氳清麗的哲思,使語言臻于化境。
小石潭記,重點問題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蹤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全石為底、潭水清澈、游魚活潑、源流曲折、環(huán)境凄清的特點。
本文按游蹤的順序來寫: 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發(fā)現(xiàn)小潭—“心樂之”(愉悅的心情) 觀魚時——“似與游者相樂” (愉悅的心情) 觀魚后——“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抑郁憂傷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脫而又最終無法解脫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
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潭水清澈的
通過描寫游魚、陽光、影子來側(cè)面寫出潭水的清澈,寫魚動靜皆宜,看到了其行蹤,魚像在空中游動一樣。
則體現(xiàn)出水的透明,再進一步用太陽的照射,一起突出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竹林,水聲,奇石,青樹,翠蔓 4、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一切景語皆情語。
”你能說出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
瀏覽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
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
(一‘樂’一‘憂’怎么解釋?)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尋求短暫的快樂。
他喜歡清脆悅耳的水聲,因而“心樂之”,觀魚時他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心情是愉悅的;但這種快樂畢竟是暫時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環(huán)境,不禁觸景傷懷,憂傷、凄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心中無比悲痛。
這從“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寫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寫潭水和游魚,則變換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寫潭水來源及岸勢,多有什么辭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第二段變換成動靜結合的寫法。
辭格:比喻。
第三段作者面對這種原始的悄愴之景,感到難受,或許激起作者凄涼的聯(lián)想。
強調(diào)了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
6、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 文中側(cè)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① 全石以為底 ?、谌展庀聫兀安际?,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劢匀艨沼螣o所依 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作者為什么將這個無名小水潭命名為“小石潭”
(扣住作者貶居時的心境去品析,對照文章內(nèi)容分析) 答:因為潭底都是石頭,而且文中寫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為底”,所以將這個水潭命名為小石潭。
8、本文主旨: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貶居生活的孤凄悲涼。
9、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小石潭的水為什么這么清澈
因為有游魚的活動,周圍樹木的保護,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為底 10、小石潭記中表現(xiàn)喜的句子有。
心樂之 似與游者相樂 11、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
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請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然后在濃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條小道來,再尋到小潭。
13、請說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的妙處
正面寫了游魚,側(cè)面寫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而字面只寫魚,對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魚靜的優(yōu)美畫面就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
1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形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5.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答:示例:句子: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 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6.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當?shù)財M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左右,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記》。
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17.選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寫十分精當,請結合作者的經(jīng)歷談談你的理解。
這段景物描寫既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凄清的特點,也暗示作者被貶之后凄苦悲涼的心境。
18.古詩詞中,有許多像本文一樣將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繪中的名句,請寫出你最喜歡的相連的兩句,并簡要賞析。
示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用“隨”“入”兩字將“山”、“江”、“平野”、“大荒”四個意象貫穿,抽繪出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抒發(fā)了詩人離家漸遠、鄉(xiāng)情漸濃的思鄉(xiāng)情。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記,試說說作者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
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一樂一憂似難相容。
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調(diào)。
作者借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暫時的歡快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會流露出來。
20.第一段從哪幾個方面寫小石潭的特點
四個方面:(1)水特別清澈;(2)以整塊的石頭為底;(3)潭岸巖石形狀各異;(4)岸邊綠樹翠蔓極其茂盛,秀麗多姿。
21.第二段作者寫潭水的什么特點
用了什么方法
寫出了潭水清澈的特點。
由魚若“空游無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魚在水中的活動襯托出來,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方法叫側(cè)面描寫。
22.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點
曲曲折折,被兩岸的地勢和草木遮擋掩映,時隱時現(xiàn)。
23.從聽水聲“心樂之”,見游魚“似與游者相樂”到坐潭上而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變化
聽到悅耳的水聲,看到美麗的小石潭,欣賞著美麗的魚兒,作者感到快樂,暫時忘掉了煩惱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靜又使他感到凄涼難耐。
2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優(yōu)是否造成前后矛盾
結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看法。
不矛盾,因為樂是憂的另一種形式。
柳宗元改革失敗,被貶官,心中郁郁不得志,難免有些凄苦,而寄情于山山水就是為了平復心中的情緒;但作者又不免觸景生情,悲傷哀苦的心情又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