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楊的句子,急需
如果樹形好,估價在1萬元左右。
小葉黃楊
小葉黃楊(學名:Buxussinica(Rehd. et Wils.) Cheng subsp.sinicavar.parvifoliaM. Cheng)是黃楊科,黃楊屬灌木,生長低矮,枝條密集,枝圓柱形,小枝四棱形,葉薄革質(zhì),闊橢圓形或闊卵形,葉片無光或光亮,側(cè)脈明顯凸出;頭狀花序,腋生,密集,花序被毛,苞片闊卵形.雄花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nèi)萼片近圓形,無毛,雌花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蒴果近球形,無毛。
3月開會花,5-6月結(jié)果。
分布于中國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生溪邊巖上或灌叢中,海拔600-2000米。
該種萌芽力強,耐修剪,可作綠籬或在花壇邊緣栽植,也可孤植點綴于假山和草坪之間。
灌木,生長低矮,枝條密集,節(jié)間通常長3-6毫米,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cè)面無毛。
葉薄革質(zhì),闊橢圓形或闊卵形,長7-10毫米,寬5-7毫米,葉面無光或光亮,側(cè)脈明顯凸出;葉柄長1-2毫米,上面被毛。
小葉黃楊
用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采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
用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采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
用砂質(zhì)土壤作扦插基質(zhì),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氣、透光。
扦完后,插床上要搭棚遮蔭,防止太陽光直曬,經(jīng)常噴水保持濕潤即可。
當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發(fā)達,易受凍害,冬季可用雜草或塑料薄膜覆蓋保護越冬。
種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
的種子經(jīng)春化階段而具有隔年發(fā)芽之特性,因此種子采集后應用較濕潤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種子播種于砂質(zhì)土中。
小葉黃楊種子不可曬干存放,曬干了的種子出苗率低,或長時間不發(fā)芽。
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脫出種子。
不宜日曬,宜混干沙儲藏至翌年春播。
實生苗生長極緩慢,生產(chǎn)中多用。
于早春新葉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帶葉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濕沙床內(nèi)。
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噴霧保持濕潤,約一個月可發(fā)根,2個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
第一年夏秋季需適當遮蔭,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
生長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
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壇鑲邊或地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