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景物描寫
郁風《冬日抒情》 初冬,西建陽春的早晨是美麗的。
遠山、近村都蒙上了一層濃濃的煙霧。
經(jīng)太陽一曬,地面凍結(jié)了一夜的冰霜,開始溶化了,冒著熱氣。
谷秸上,草垛上,熱氣緩緩上升,而炊煙就像一層薄紗,纏繞在樹頂。
大地一片光明,迎著大道一輛雙套馬車,飛跑進村來。
葛文《勝春一家》 正是初冬季節(jié),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輕輕的羊毛毯子,覆蓋在這廣漠的荒原上,閃亮著寒冷的銀光…… 李季《馬蘭》 一夜寒風就把不涼不熱的秋天吹走了。
討厭的冬天追隨著最后一批南遷的大雁,降臨在黃土高原上。
浪濤起伏般的千山萬嶺,很快變得荒涼起來。
縣城周圍的山野,光禿禿的,再也看不見一星半點的綠顏色。
路遙《在困難的日子里》 冬天來了,大地像剛剛生產(chǎn)過的母親,在白雪的覆蓋下,疲憊地睡去,和煦的陽光照在上面反著圣潔的光。
原野像沒有生命的圖畫一樣沉寂,只有畫面的一角飄著一股濃煙,給這圖畫增添了動感。
運送麥秸的車隊,穿過原野向著那濃煙下的造紙廠進發(fā),長長的路上留下一串鞭聲笑語。
禾子《生活從這里開始》 南嶺山脈的崇山峻嶺間,秀麗富饒的湘江兩岸,碧綠的楓葉漸漸變成暗紫色,又由暗紫變成一片深紅了。
紅楓恰似一把熾烈的火炬,在青山綠水間舉了起來。
它給祖國江南的初冬原野綴上一片盎然生氣。
金敬邁《歐陽海之歌》 在紅艷艷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漢的面孔般漲得通紅地從樹后出現(xiàn)了,大地上覆滿了白霜,干燥而堅硬,在農(nóng)莊里的人們的腳下,踏得簌簌作響。
一夜之間,白楊樹上的葉子完全落光;在那片荒地后面,望得見一條長長的碧綠的波濤,翻騰著白色的泡沫。
梧桐樹和菩提樹的葉子在疾風中紛紛凋落了。
每吹過一陣寒風,經(jīng)霜的樹葉猝然脫離樹枝,像一群飛鳥一般,在風中飛舞。
(法)莫泊?!兑簧? 一天又一天,十月終于流逝過去了,這是連續(xù)灰暗與陰郁的天色,風停止了,只為重新引來更昏黑的密云的飛舞……風已經(jīng)卷去灰白天邊之下的樹葉,赤裸裸的鄉(xiāng)野上,只有深而又長的靜寂,這寂靜里掠過烏鴉的叫聲,報告一個嚴寒的冬季。
(法)左拉《崩潰》 清朗的夏天一旦過去,城市就披上了灰沉沉的外衣,就準備過漫長的冬天。
無盡的房屋都現(xiàn)出灰色,天空和街道也染上了暗淡的色彩,落了葉的枯枝,飛揚的塵埃和廢紙,更增加了陰郁的情調(diào)。
冷風掠過長長的、窄窄的大街,仿佛帶來了哀思。
不僅詩人和藝術(shù)家,不僅那些自命為多情善感的人都覺得,連狗和普通人也都有同感的。
他們和詩人有同樣的感受,雖然他們沒有同樣的表現(xiàn)能力。
電線上的麻雀,門口的貓,拖載負重的瘦馬,都感到了漫長的嚴冬的氣息。
(美)德萊塞《嘉莉妹妹》 深冬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魯迅《故鄉(xiāng)》 將近年底,雪花飄了。
山上青松翠竹的枝丫上,積著白雪,掛著亮晶晶的冰柱子。
天上蒙著一層灰蒙蒙的厚云。
風不大,但刮到臉上,卻有深深的寒意。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 這一天正是那種沒有太陽也用不著太陽的、平靜的、明亮的冬日;雪白得那么照眼。
一忽兒,圍繞著閉門扃戶的鄉(xiāng)村別墅的圍墻在右邊出現(xiàn)了,伸展開去。
房頂上積著厚雪,通到那些房子去的道路給雪封沒了。
不久,圍墻到了頭,出現(xiàn)了廣漠的原野,那上面偶爾有些丘陵,看上去跟白白的干草堆似的。
(蘇)特里佛諾夫《大學生》 嚴冬 又是一個風雪交加的嚴冬。
屋頂落白了,茅草屋檐上倒掛下來一根根長長的冰凌子,像一顆顆獠牙,像一把把倒掛著的尖刀,要把蜷縮在老鴉窩的人們撕碎嚼爛。
一陣風起,它們跟著嗚嗚亂叫。
金敬邁《歐陽海之歌》 在長春,這是滴水成冰、呵氣成霜的季節(jié)。
降過一場大雪,北風一刮,馬路上結(jié)著厚厚的冰凌。
路邊的樹木綴滿銀花,建筑物像瓊樓玉宇似地閃著耀眼的銀輝。
理由《癡情》 大地一到了這嚴寒的季節(jié),一切都變了樣,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風之后,呈著一種混沌的氣象,而且整天飛著清雪。
人們走起路來是快的,嘴里邊的呼吸,一遇到了嚴寒好像冒著煙似的。
蕭紅《呼蘭河傳》 黑龍江的冬季是嚴酷的,朔雪落的時候,起初如鵝毛大片,漫空飛舞;隨后如扯絮團一般,大團大團地朝下落,再被朔風一吹,如沙、如粉,整個宇宙變成了一片白色混沌。
等到雪霽,什么都被雪蓋住了,什么都籠罩在白色穹窿之下。
波流滾滾的黑龍江全凍住了,閃著青白色的冰光。
有些在水邊啄食蘆根而來不及飛走的大雁,兩只腳爪凝結(jié)在冰上,像戴上了足枷,展翅難飛。
它們拿嘴企圖啄掉足上的冰枷,使盡了力氣,終歸徒勞。
于是,它們引頸凝望著白色穹窿,而哀鳴不已。
王盛農(nóng)《猛士》 那時候,它被嚴寒凍僵了,覆著裹尸般的雪,死一樣冰冷的霧在東風的驅(qū)趕下沿著紫色的山峰飄蕩,滾下低洼草地和河灘,直到和山溪上冰凍的霧氣混合在一起
那時候,山溪本身就是一條激流,混濁,沒有遮攔,它沖散樹林子,發(fā)出震撼長空的狂號,往往還因為夾著暴雨和打旋的雨夾雪而聲音變得更加沉悶。
兩岸的森林呢,那看上去只像是一排排骷髏。
(英)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殘冬 連刮了幾陣西北風,村里的樹枝都變成光胳膊。
小河邊的衰草也由金黃轉(zhuǎn)成灰黃,有幾處焦黑的一大塊,那是頑童放的野火。
太陽好的日子,偶然也有一只瘦狗躺在稻場上;偶然也有一二個村里人,還穿著破夾襖,拱起了肩頭,蹲在太陽底下捉虱子。
要是陰天,西北風吹那些樹枝叉叉地響,彤云像快馬似的跑過天空,稻場上就沒有活東西的影蹤了。
全個村莊就同死了的一樣。
全個村莊,一望只是死樣的灰白。
茅盾《殘冬》 冬季又快完了。
風刮起來,還是很冷,可是有時黃昏時候,忽然意想不到地從南方微微地吹來一陣和暖的春風,天上也沒有那種冷竦竦的氣象了。
長久的沉寂之后,又有人吹笛子了,村里又可以聽到奏樂的聲音了。
船夫們停著槳,讓船順水漂下來,口中唱著贊美黑天的歌。
現(xiàn)在正是這樣的時令。
(印度)泰戈爾《河邊的臺階》 人行道上積雪和塵沙混在一起,被踐踏成堅實的硬塊,馬路兩旁堆著累累的積雪。
由于氣溫上升的緣故,這些雪堆漸漸變成灰色,松軟起來,表面上也溶成一道道的小溝。
街道潮濕、泥濘,從灰色三角屋頂上往下滴著溶雪。
但是頭頂上的天空是蔚藍色的,沒有一絲云影,空氣里好像有千百萬個發(fā)光的原子,像水晶似的閃爍、舞蹈。
(德)托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冬景 冬至節(jié)已經(jīng)過去,氣候愈來愈冷。
天壁陰沉沉的,一片青灰色,就要飛雪的樣子。
從螃蟹塘那方向,西北風一陣陣吹來,把原來就顯得稀稀落落的大地,掃刮得更加空蕩蕩的。
王西彥《春回地暖》 岸上與別處的樹木已脫盡了葉子,所以一眼便能看出老遠去。
淡淡的西山,已不像夏天雨后那么深藍,也不像春秋佳日那么爽朗,而是有點發(fā)白,好像怕冷似的。
陽光很好,可是沒有多少熱力,連樹影人影都那么淡淡的,枯小的,像是被月亮照射出來的。
老舍《四世同堂》 陰雨了幾天,氣候很和暖,滿以為廢歷歲暮再不能見太陽,再不會凍冰下雪了,然而一夜西風,狂掃滿院干葉,水缸凍成玻璃,金魚的游影不能復見,連滿天的雪花也下得起勁。
昨天含苞的梅朵,卻在風雪中偷偷地開出那樣媚人的紅花。
自家獨坐在窗檐下,靜靜地找尋殘冬的詩料,只聽得幾頭云雀踏在雪花上的足音,聽得隔墻飄來的風篁的歌唱,也聽到了自家心房跳躍的微聲。
冰心《寄小讀者》 到了冬天,很多樹木變得光禿禿的,花也不見了,我總盼著下場大雪,好去堆雪人玩。
可是在蘇州,大雪紛飛的日子是少見的,就是下雪,經(jīng)常是稀稀疏疏飄落幾片雪花,落到地面就不見了。
北風呼呼,吹得臉發(fā)疼,我常??匆娝蓸?,竹子和臘梅,它們挺立在寒風中,神氣得很。
祖母告訴我,它們是“歲寒三友”。
我從小喜歡松、竹、梅,它們不怕嚴寒霜雪,它們是三個勇敢的朋友。
我不怕冷,不愿意老坐在屋子里的炭盆邊烤火,喜歡在外面奔跑,或坐在椅子上曬曬太陽。
冬天的太陽格外溫暖。
高士其《四個春秋》 隨后雪來了,嚴冬也到了。
街道看起來仿佛是銀子一樣的,它們是那么亮,那么光輝,長長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劍似的掛在檐前,每個行人都穿著皮衣,小孩子也戴上紅帽子滑冰取樂。
(英)王爾德《快樂王子》 城市之冬 夏季過去了,冬季來了。
日子短,工作也少些。
冬季完全沒有熱,完全沒有光,完全沒有中午,緊接著早晨的是夜晚,迷霧,黃昏,窗欞冥黯,什物不辨。
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鎮(zhèn)日如坐地窖中。
太陽也好像是個窮人。
愁慘的季節(jié)
冬季把天上的水和人的心都變成了冰。
(法)雨果《悲慘世界》 蒙古高原之冬 冬季,天幕低垂,整個陵區(qū)格外清冷。
蒙古高原的寒流卷著鵝毛大雪呼嘯而至,群山轟鳴,似雷霆滾過,松林澎湃如驚濤擊岸,唐柳銀白光潔的枝條在狂風中掙扎,發(fā)出凄厲的尖叫。
遠山近嶺如披玉甲,更有千樹“梨花”競相開放。
我走在林中小路上,聽著大自然雄壯的冬之交響,猶如置身于古戰(zhàn)場中,“馬嘶金鳴”、“戈戟鏗鏘”,真仿佛有千軍萬馬在這里酣戰(zhàn)。
禾子《古陵曲》 北方的冬天 天氣陰沉,滿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云。
巍峨挺秀的秦嶺消沒在濁霧里;田堰層迭的南塬,模糊了;美麗如錦的渭河平原也驟然變得丑惡陋蒼老。
東北風嗚嗚地叫著。
枯草落葉滿天飛揚,黃塵蒙蒙,混沌一片,簡直分辨不出何處是天,何處是地了。
就是驕傲的大鷹,也不敢在這樣的天氣里,試試它的翅膀。
風里還夾著潮濕的海洋上的氣息,這是大雪的預兆。
王汶石《風雪之夜》 北國的秋天是短暫的,不久,大雪就光臨這座城市了。
雪后的景色是迷人的,在銀裝素裹的世界里孩子們的游戲自然是堆雪人,打雪仗。
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是沒有沉睡的冬天的。
雪,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喧嘩。
鴿子也受到喧嘩的感染了吧,它也歡快地叫著,不知是為孩子們投中了在記數(shù),還是為沒投著而惋惜,總是“咕、咕”地叨念著。
喧鬧聲使得隆冬季節(jié)里有了生氣。
崔國偉《鴿子》 南方的冬天 冬天,珠江岸邊的田野,還像春天一樣,常綠的香蕉林、甘蔗林、荔枝園,和各色各樣的數(shù)不清的果樹,都有著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走近一個盛產(chǎn)香蕉的村莊,就像走進一個美麗的公園似的。
珠江上吹來的暖風,清新的香蕉氣息,太陽蒸發(fā)著的菜花味兒,都使人深深地感到親切可愛。
陳殘云《珠江岸邊》 北歐的冬天 寒冷的北歐啊
這一年的冬天又特別凄慘
在瑞典北部,一批又一批的狼群,因為耐不住嚴寒的侵襲,從高山上下來,在風雪中無聲地奔跑,毫無顧忌地逃入居民區(qū),躲避這罕見的災難。
在丹麥波羅的海沿岸,像密集的炮火掀起漫天煙霧一般的暴風雪,連續(xù)咆哮了四個晝夜,許多港口的積雪深達七米,這些小房屋被雪掩沒了。
載重汽車翻倒在高速公路上,陷入在深雪中。
更為驚心動魄的是海洋
那時候,波羅的海上空大雪紛飛,狂風怒號,陣風有時達十二級,掀起的巨浪把小船吞沒,把千噸船推上海岸。
風暴又引起海嘯,高浪在海面上像一群群的野馬奔馳著。
寫景作文指導:小學生怎樣描寫景物
一篇寫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寫為主要對如云霧雷電、雪雨風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樹木等。
景物描寫是運用生動的語言把自然景物和社會環(huán)境的狀態(tài)、特征從形態(tài)、色彩、聲音、光影等方面,真實、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再現(xiàn)于讀者面前,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寫好這類文章,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深入實地、仔細觀察、積累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要寫好景物描寫的文章,就要學會觀察,平時積累素材。
在具體的習作中,如果打算寫某一處的景物,絕不能憑想象,應該深入實地,仔細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我們應向?qū)W生滲透一些常見的觀察順序:(一)、選好角度,定點觀察。
定點觀察就是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選好合適的觀察點,選取恰當?shù)囊曈X角度,把觀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對準目標,不變位置依據(jù)一定的順序,然后再從這一點出發(fā)進行觀察。
這種觀察法,定點定位直接對準畫面,最適宜于典型環(huán)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風俗人情的描寫,就好像是攝影拍照的特寫鏡頭一樣焦點醒目。
運用定點觀察之后的定點描寫,可以把景物描寫得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實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鳥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這樣的描述:“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一般。
”“榕樹正是茂盛的時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這么美麗的南國的樹。
”作者立足在船頭,隨著船身漸漸逼近的時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樹的長勢上,定點對大榕樹形態(tài)的具體觀察,看清了這一株奇特的大榕樹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計數(shù)”,足見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臥在水面上一般。
”觀察了大榕樹的整體形象;觀察了大榕樹與眾不同的神態(tài)美,“那么多的綠葉”,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這就是作者自始至終把觀察的目光定點在大榕樹上,對榕樹的枝、葉、根的形狀、顏色、位置進行細致觀察。
然后從外形描寫入手,濃墨重彩,逼真地表現(xiàn)出了榕樹的勃勃生機。
(二)、移步換景。
在進行觀察時,觀察點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況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樣了。
正像北宋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寫的那樣:“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讓學生使用動點觀察法,就是連續(xù)移動觀察位置,從不同的觀察角度,觀察同一景物的表現(xiàn)方法。
動點觀察有兩層含義:一是觀察點要連續(xù)不斷地移動;二是移動觀察點要有順序。
這種觀察法適合觀察正在發(fā)展變化著的景物。
由于作者對景物連續(xù)不斷深入細致的觀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態(tài)和色彩,描寫起來就得心應手,有話可說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狀,又可顯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當你來到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最好先看看全景,對整體有個初步的印象,然后邁開你輕快的腳步,向前走去,這樣隨著你腳步的移動,眼中的景物在不斷變換,這就是“移步換景”法。
如《頤和園》一課,作者就以不同的觀察點來描寫園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園大門,或駐足萬壽山下,或站在萬壽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繪的是一副副異彩紛呈的圖畫.頤和園面積寬廣,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觀察點必須移動變化,這樣才能細致地描繪出園景。
(三)、抓住描寫對象的特點進行觀察。
雖然每處景物都離不開山和水,離不開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但是每處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就是同一處景物,因季節(jié)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樣。
觀察時如果抓不住特點,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千篇一律,無法感染讀者。
因此,無論是寫春花的絢麗,還是寫秋葉的靜美,是寫江海的波瀾壯闊,還是寫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認真觀察,把握它們的特點,了解景物的全貌,圍繞一個中心來寫。
例如:學校的小花園里,花香與讀書聲相伴,特點是幽靜美麗;操場上有單杠、雙桿和籃球場,同學們在鍛煉身體,它的特點是熱鬧。
另外有些景物還要一邊對比一邊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這一事物的與眾不同之處。
比如,觀察樹葉,如果不對比,只盯著一種樹葉看,你會以為綠就是它的最大特點了,可是一比你就會發(fā)現(xiàn),松葉如針,柳葉如眉,楓葉似鴨掌,這才是它們真正的特點。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謂“寓情于景”就是將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寫上。
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的“軀殼”是沒有生命力的。
在景物描寫時,不僅要寫出景物的美好,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景物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渾為一體。
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給人以極強的感染力。
例如:在《山雨》一課中,作者這樣描述:“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清新的綠色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段話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連用兩個“流進”體現(xiàn)了兩個層次:這“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綠”那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美。
通過對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
三、要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構(gòu)成完美的整體。
靜態(tài)描寫,要繪出景物的外形、內(nèi)涵、色彩和神韻;動態(tài)描寫,要對事物的動作、聲響、神態(tài)作細致的描繪,達到景物傳神、生動、鮮活的效果。
在寫景的時候,要把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有機結(jié)合,使景物既有靜態(tài)的美,又有動態(tài)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讀者。
例如:在《第一場雪》一課中這樣寫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
推開門一看,嗬
好大的雪啊
山川、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靑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這個片段的描寫作者就利用動靜相結(jié)合的方法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雪后的美景。
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就要求學生既要有靜態(tài)描寫,又要有動態(tài)描寫,做到動靜結(jié)合,構(gòu)成完美的整體。
四、結(jié)合實際、展開聯(lián)想。
展開想象是神奇的“鮮活劑”。
景物大都是靜止不動的,如果只是把它們的樣子描繪出來,就會顯得干巴巴的,空洞無物;如果給它們?yōu)⑸舷胂蟆磅r活劑”,景物就會立刻呈現(xiàn)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在《山中訪友》一課中,作者這樣描述:“我*在一棵樹山,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
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fā)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樹為人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
這是多么奇妙的一種境界
從這些聯(lián)想中,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意,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又如:在寫作時,當你寫了“荷葉在風中搖曳”,緊跟著想到“好像美麗的少女在跳舞。
”這樣寫荷葉就跟讀者拉近了距離。
當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們就像一個個扎著辮子的姑娘……這樣賦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除了用比喻,還可以運用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寫更加細致、生動、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
五、敘述有序,條理清晰。
寫作文時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應當根據(jù)需要,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來寫……。
這樣,會使文章脈絡清晰,主題突出,不至于雜亂無章。
同時,要寫好景物,還要有豐富的詞匯,詞匯不豐富再美的景色也描繪不出來啊
所以平時要注重指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
總之,只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結(jié)合事物展開合理想象,并產(chǎn)生真情實感,加以有條理的敘述,就能把作文寫好。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方法和能力會得到持續(xù)的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也會得到培養(yǎng),作文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小學作文3篇(寫人、寫事、寫景)300字左右
我的同學我們班上有一個濃密眉毛,大大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白白皮膚的女生。
她的名字叫王雅利。
放學了,我和王雅利一起去搭公共汽車,啊,車終于來了我和王雅利一起上了車。
“嘟嘟嘟,嘟都嘟。
”汽車開的可歡了,一會兒,車停了,迎面上來了一位老奶奶,她左手提著一籃菜,右手牽著她的小孫子,車開的有點不穩(wěn),老奶奶總站不穩(wěn),王雅利看見了,急忙把位子讓給了老奶奶,老奶奶急忙說了聲:“謝謝”。
王雅利說:“不用謝。
”我看了,慚愧的低下了頭。
還有一次,王雅利放學在教室里掃地,忽然,她在我的抽屜里發(fā)現(xiàn)了一支金色的鋼筆,她心想:這支筆多好看呀,我把它收藏起來吧。
可她又想:要是別人沒有看見心愛的鋼筆,心里該有多著急呀,我把它放在講臺上。
第二天,老師舉起鋼筆問:“這是誰的鋼筆呀。
”我舉手回答說:“這是我的鋼筆。
”等我知道這支鋼筆是王雅利放在講臺上時,心里非常敬佩她。
啊
王雅利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
蜘蛛記 今天,我獨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張半合,無意間,我看到墻壁上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想:這會不會是一只蜘蛛啊
我懷著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沒想到,它竟然動了起來。
啊
它真的是“八腳怪”
我嚇得“哇”地一聲叫了出來,要知道,我最怕的蟲子就是蜘蛛了,何況這只蜘蛛又黑又大,怪嚇人的。
媽媽聽到叫聲,便走過來問:“什么事啊
”我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這兒有…蜘…蛛。
”說完,便指了指墻壁上的蜘蛛,誰知,媽媽卻若無其事地說:“我還以為什么事呢,大驚小怪的,不就是一只蜘蛛嗎,它又不會咬人,你怕什么呀
”說完便走了出去。
我想:一只小小的蜘蛛怕什么呀,我比它大好幾百倍呢
用一根手指頭就能把它壓成肉餅。
想是這么想,可我的眼睛卻始終盯著那個“八腳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來。
只見它爬呀爬,當它爬到空調(diào)的邊上時,忽然掉了下來,我心里“咯噔”一下,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蜘蛛,沒想到它蕩在了半空中,原來蜘蛛用它吐出的絲在做雜技表演呢,等它玩夠了,又像彈簧 一樣“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長長地吁了口氣,幸虧沒掉到我的床上來,唉,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正在為自己慶幸,沒想到它以飛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驚,剛才那股高興勁兒早就煙消云散了,隨之而來的是“咚咚”的心跳聲,可這只蜘蛛?yún)s一點兒也不知情,還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過來。
我忙跳下床,去搬我的“救兵”—爺爺,爺爺看到這個情景,便撕了一張報紙,他把報紙放在蜘蛛的必經(jīng)之路,等它“自投羅網(wǎng)”,只見蜘蛛真的沿著報紙爬了上來,爺爺輕輕地拿起報紙,打開窗戶,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愛春天 春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
冬天過去了,冰雪融化,萬物復蘇。
慢慢地,慢慢地,冬爺爺走了,春姑娘悄悄地來了,春風吹來,所有的植物開始生根發(fā)芽了。
春天遍地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農(nóng)民伯伯開始播種農(nóng)作物,花兒也漸漸綻放它美麗的花朵。
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
春天的云,奇形怪狀,變幻莫測,看遠處飛來了一片云,你要緊盯著它,才會發(fā)現(xiàn)春天的云是怎樣的神奇。
一會兒變成一匹千里馬,順風奔跑;一會兒變成一輛跑車、方程式賽車……總之,劉謙都不是云的對手。
春天的花,爭奇斗艷,五花八門,遠處望去,無邊無垠。
幾只黃碟在花叢中飛舞,為春天增添了幾分絢麗的色彩。
春天立刻變成了多彩的季節(jié)。
春天,陽光普照大地,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春天,鳥語花香,萬物復蘇,大地一片生機勃勃,這,正是春姑娘的本色。
小學四年級作文描寫一處景物
美麗的花園深秋到了,走進空曠的校園,一陣冷風吹來,讓人感到一陣涼意。
秋天的校園仍舊光彩宜人,樹依舊是那么綠;花兒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經(jīng)來了,依舊竟香開放,依舊用它那芳香吸引著只只蜜蜂;蝴蝶依舊在校園里翩翩起舞,依舊用它那美麗的身影吸引著同學們的目光。
校園的花壇里落著從樹上落下來的幾片黃葉,人們的呼吸在的空氣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熱氣。
雖然已經(jīng)是深秋,但太陽仍舊天天上班,給予植物足夠的光和熱,使它們能夠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長得很好。
校園里的樹時而隨風搖擺;時而站立不動;時而從樹枝上落下幾片可憐的樹葉。
然而,這些并不影響綠樹在深秋的魅力。
校園里的花都照樣開放,蜜蜂照樣忙碌得采蜜,有許多蜜蜂在花的周圍飛來飛去,在尋找哪一朵比較好。
深秋的天空異常肅穆而爽朗,在自習過后,天空一片漆黑,讓人感到很神秘,高高的天空有幾顆星星來點綴,讓人猜測:別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我愛深秋、愛這爽朗的天空、愛這有一絲涼意的季節(jié)
秋天,你悄悄的走來,默默無聲,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
你悄悄走來,走進田間,麥子香味四飄,那畝畝莊稼,遠看好似翻滾的千層波浪 ;近看,麥子,笑彎了腰,高梁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呀收獲的歌,收了麥子,收高梁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收獲完了送國家啊。
悠洋的歌聲道出了農(nóng)家秋收的喜悅。
你悄悄的走來,帶來一見黃衣裳,一見紅衣裳,瞧著邊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層金色。
飄飄悠游從上面飛下無數(shù)黃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盤旋,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深黃的衣裳變成了淺黃;淺黃又變成了赫石,你看,它多像一個頑皮的小鬼,瞧那邊的山上,高梁如醉,簡直是一片紅海,遮蓋了半個天際,和霞光連在一起,紅的像火焰似的燃燒。
這一黃一紅的連成一片,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溫暖,甚至都忘了在過幾天,寒冬就要來臨了。
你悄悄的走來,帶來了美麗的秋光美景,帶來了豐碩的果實,聽,鑼鼓喧天,好熱鬧,忙了一年的人們臉上露出了內(nèi)心壓仰不住的喜悅: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我迷戀著秋
秋--絢麗多彩的時節(jié), 果實收獲的時節(jié),欣欣向榮的時節(jié)
小學四年級同步作文書描寫景色優(yōu)美的句子
1.長廊旁邊有一座假山,這假山高高的,石頭的形狀非常奇怪。
假山旁邊是一叢柳樹, 柳枝隨風飄動,就像姑娘在跳舞
2.在噴水池的右邊,有一個美麗的花壇,花壇里盛開著爭奇斗艷的花,清香的郁金香,淡紫的牽?;?,在陽光的普照下,顯得更加迷人、可愛。
蝴蝶小姐們穿上美麗的衣裳,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而蜜蜂先生們也披著黃黃的、晶瑩剔透的工作服,拼命地吮吸花粉。
3.再往前走,有一個荷花池塘,池邊還有幾顆柳樹,柔柳隨風飄蕩。
池塘里有許多大片的蓮葉,蓮葉里還看到綠綠的蓮蓬。
池中荷花最美,白白的花瓣,黃黃的花心,亭亭玉立其間,看看這美麗的風景,我不禁贊嘆道:?實在是風景如畫呀
? 4.清早的海是最美麗的,碧藍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與藍天相接。
太陽公公悄悄露出半邊臉,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紅。
四周靜極了,只有海水輕輕地沖刷著礁石,就像媽媽在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遠處,群山起伏,一副多么美麗的圖畫啊
5.再向前走,是花的海洋,身披白皮襖的牽?;ㄐ〗?,芳香四溢地生長,身穿紫色休閑服的風鈴花小姐,翩翩起舞,燦爛瑰麗,沁人心脾,好像在向人們炫耀她的美麗。
在一陣風過后,月季花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她國色天香,高貴清雅,像一位蓓蕾初綻的女孩。
小學作文 寫景 寫人 寫事 不要作文 要大概講了什么事
寫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
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匯勢在必行。
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
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寫事: 一、交代清楚事情發(fā)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因果寫明白。
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jié)果等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nèi)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jù)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
時間、地點也并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
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寫人:1、寫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外貌描寫首先必須從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fā),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質(zhì)特征,有選擇、有重點地描寫。
人物的語言包括人物的獨白,對話,交談以及語氣。
“言為心聲”,因此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恰當?shù)乇憩F(xiàn)人物的身份、年齡、思想、品質(zhì)、作風和個性特點。
描寫人物語言時,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間的關(guān)系。
描寫人物的動作時,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什么”,還要寫出“怎么做”。
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是直接表現(xiàn)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動的手段。
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注意把心理活動產(chǎn)生的原因敘述清楚,還要注意與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結(jié)合起來。
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寫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