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黨員的句子有什么
讀后感開頭六法 一、 文復述法。
這是最簡單最常見的一種開頭方法。
開頭用敘述性的語言概括介紹所讀作品,然后用精練的語言闡述自己的感受。
這感受即為文章的觀點,屬議論文三要素的論點。
例1:《讀<傷仲永>有感一文,仲永的結局不能不令人深思.方仲永五歲時便能“指物作詩立就”,且“文理皆有可觀者”。
但是,他那惟利是圖的父親卻不為他繼續(xù)學習提供條件,到二十歲時,便“泯然眾人矣”。
由此,我悟出:一個人即便有很高的天賦,如果沒有后天的勤奮努力,也很難取得成就。
這就是說,天賦是成材的基本條件,而勤奮是成材的決定因素。
二、 單刀直入法。
這種開頭方法就是“開門見山,直抒感受”法,一開始就寫了讀某作品后的總的感受。
例2:《愛的播種,愛的萌發(fā)——讀〈祖國在我心中〉》一文的開頭一段:讀完一書,使我心潮洶涌情思橫溢,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
這本書語言生動,內容感人,讀過之后受到感染、熏陶,愛我中華的種子播入我的心田。
三、 引申聯(lián)想法。
這種開頭方法是由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觸發(fā)作者定向閱讀某作品,然后談真切感受。
例3:《不要人挎顏色好,只留情氣滿乾坤——讀〈黨在我心中〉有感》一文開頭一段:常有人如此感喟:“民風日下,黨風不正,一團糟。
”聽得多了,竟也懷疑起曾一度掛在嘴邊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詞來。
帶著問號,我打開了這本書——,虔誠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思想逐漸明朗了,我的疑慮逐漸消除了。
終于,我又一次肯定了那一句樸實無華地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四、 鋪陳比興法。
這種開頭方法先言此再及彼,極力鋪陳與所感有關聯(lián)地事物,然后引出讀作品地感想。
這類似于中地。
例4:的開頭:地球上有許多路,究竟有多少條,誰也無法回答。
茫茫平原上有路,群山起伏中有路,遼闊的戈壁灘上有路,浩瀚的大沙漠里有路,荊棘荒草中有路,冰天雪地里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有人走過的地方,就留下了路。
這本只66頁的書,以其獨特的風格,以其磅礴的氣勢向人們展示了近代中國走過地艱難之路。
五、 置疑深思法。
這種開頭方法是在對原作品深入分析后,精心設置疑問,引起讀者深思,然后聯(lián)系作品回答疑問,此法能吸引讀者,感染力強。
例5:《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讀〈祖國在我心中〉》一文開頭:為什么在大雪紛揚中幾乎凍僵過去,手中還緊握著那支代表國家尊嚴的漢節(jié)
為什么“五四”運動中的學生要燃起熊熊烈焰,吞末地老巢趙家樓
為什么有“中國”之稱的韓美林要拒絕美國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
為什么那些漂泊海外地炎黃子孫會對著一杯黃土,面向東方,潸然淚下
因為——祖國,在他們心中。
六、 設境烘托法。
這種開頭方法是先設置一個與所讀作品表達的感情有關的典型環(huán)境,然后闡明自己對所讀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此法適合于閱讀嚴肅作品之后產生的感想。
例6:《〈紅巖〉讀后》一文的開頭一段:深夜,周圍一片肅靜。
微風習習,吹拂著握的頭發(fā),吹拂著我燒得滾燙的面頰。
我凝視著這和平而又寧靜的夜晚,眼前漸漸呈現(xiàn)出一座巨大的浮雕:在一塊壯麗、鮮紅的巖石上,屹立著高大、魁梧的許云峰,旁邊是風華正茂懷抱“監(jiān)獄之花”的江姐,手握《挺進報》的成崗,……他們那堅毅的目光充滿信心地凝視著遠方,臉上帶著革命者那種特有的視死如歸的寧靜的微笑。
他們憧憬著未來美好的共產主義遠景,他們深信,自己的理想必定會實現(xiàn)。
看吧,他們身上放射出一陣陣奇光異彩,在這美麗的光彩中,現(xiàn)出四個錙金大字——共產黨人。
“文無定法”,以上介紹的六法,意欲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望同學們在寫作實踐中大膽探索,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讀后感開頭來。
描寫革命戰(zhàn)士的詩歌
1、寫給抗日女英雄 文 \\\/ 春光明媚 生逢亂世歷風霜,鐵馬冰河為救亡。
玉手纖纖槍桿握,丹心爍爍我旗揚。
豪情萬里驅倭寇,功德千秋憶羽裳。
璧碎山河銘國恥,汗青巾幗字生香。
2、《西征歌》 “紅旗招展,槍刀閃爍,我軍向西征; 大軍浩蕩,人人英勇,日寇心膽驚。
紀律嚴明,到處宣傳,群眾齊歡迎; 創(chuàng)造新區(qū),號召人民,為祖國戰(zhàn)爭
南方紅軍,已到察綏,眼看要出關; 西征大軍,夾攻日本,趕快去會面。
日本國內,黨派橫爭,革命風潮涌, 對美對俄,四面楚歌,日寇死不遠。
緊握槍刀,向前猛進,同志齊踴躍, 殲滅日寇今田部隊,我軍戰(zhàn)斗好, 摩天高嶺,一場大戰(zhàn),驚碎敵人膽, 盔甲槍彈,勝利無算,齊奏凱歌還。
同志們快來高高舉起勝利的紅旗, 拼著熱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鐵騎縱橫滿洲境內,已有十大軍, 萬眾蜂起,勇敢殺敵,中國收復矣。
3、勝 利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須奮斗著, 猛勇的奮斗著; 持續(xù)著, 永遠的持續(xù)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北山烈士陵園 用鮮血和生命筑成的背影 已被歷史遺忘成冰涼季節(jié) 偉大 真理 還有我們的幸福 與現(xiàn)實隔開后來者的擯棄 陵園四周冷漠 我的花籃靠近童年的教科書 這里 已經失去 三十年前集體入少先隊的宣誓 烈士在天最好沒靈 你少了許多傷感 我少了許多詩歌的語言 烈士墓前 輕輕地走近 默默地注視 我想用點一柱香的虔誠 告訴你:今年不復往年 母親沒有來 碑前就少了雙手工布鞋 是因為母親 為你集攢兩年都不夠的路費 搭錯了 去天國的火車 你以一塊碑的蒼涼和深刻 向時間證明 一代人倒下和站立的姿勢 你成為烈士,可你不知道烈士是什么 就像君子蘭不知道和君子有什么關系 當你匍匐渫血的那一瞬間 你把一顆心完整地交回了大地母親 你不知道 有多少顆這樣的心 匯聚成巨大的溶流 才噴發(fā)出一個燦爛的中國 我把一個國家的生日和你聯(lián)系起來 是不是大題小作 老鄉(xiāng),我只是一顆卑微的塵土 我的微笑和哭泣算不了什么 我以我的方式懷念 如果時光能倒回20年 我會用我春潮澎湃的歌聲 為你歌唱 為我的祖國歌唱 4、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光未然詞 1.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 他們曾頑強的抗戰(zhàn)不歇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2.如今的東北已淪亡了四年,我們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飯碗, 屈辱地忍受那無情的皮鞭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3.敵人的鐵蹄越過了長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親善睦鄰”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國家更忘掉了我們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4.再也忍不住這滿腔的憤怒,我們期待著這一聲怒吼,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 被壓迫者一起揮動拳頭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清明情思—獻給烈士 一陣雷聲從墓碑上碾過 像掌聲 沒有人愿意 在十八歲就永遠睡去 唯獨綠色的他們 為了保護身后 那群白鴿子的夢 自動匍匐在地下 筑起一座長城 忘記是罪過 但也不要用“永遠年輕” 來安慰這些長眠的人 也許有一天 墓碑也會長出皺紋 代替他們模仿 那個早已向往的 將軍的年齡 還是別出聲 崇敬烈士的人 必須像烈士一樣沉默 只有雷有權力轟隆隆碾過 像戰(zhàn)場的回聲 或者 我們的心聲 在烈士紀念碑前 ——少先隊員在烈士墓前獻詩 為什么我們的腳步輕輕
為什么我們的心情沉重
為什么蒼天落淚
為什么松柏也動情
這是一所偉大的學校, 播撒著革命的火種。
這是一片圣潔的凈土, 安放著先烈的英靈。
從戊戍六君子的甘灑熱血, 到狼牙山五壯士的驚世壯動; 從“四.一二”的白色恐怖, 到秋收起義的隆隆炮聲; 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 到抗日戰(zhàn)爭的滾滾硝煙; 從三大戰(zhàn)役的輝煌勝利, 到天安門城樓上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 先烈們斗志昂揚、勢不可擋。
先烈們視死如歸、氣貫長虹
把滾燙的熱血傾灑, 把鮮花般的年華奉獻。
槍林彈雨中, 您挺起堅毅的身軀; 硝煙彌漫中, 您發(fā)出震天的吼聲
前面的戰(zhàn)士倒下了, 又有無數的戰(zhàn)士沖向前; 一面紅旗倒下了, 又有無數面紅旗高高舉起。
熱血奏響壯烈的凱歌, 青春譜寫光輝的歷程。
烈士長存
豐碑永恒
憶往昔, 訴不盡我們對烈士無限的崇敬。
看今朝, 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
長江、黃河, 因為你們滿腔的熱血而沸騰。
巍巍昆侖、萬里長城, 因為你們豪邁的壯志而永恒
敬愛的烈士啊
你們雖然長眠不醒, 但我們卻將你們永記。
雄碑聳立,是你高大的身影, 溪水長流,是你不朽的心靈, 松柏常青,是你長存的浩氣, 藍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棲地。
如今,我們站在金色的陽光下, 手撫滾燙的赤心,充滿壯志豪情; 就讓鮮艷的五星紅旗為我們作證, 你們未能走完的征程將有我們進行
我們是文明禮貌的人; 我們是勇敢頑強的人; 我們是探索新知的人; 我們是雷鋒精神的傳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有關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詩歌
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是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戰(zhàn)。
面對民族危亡,面對裝備精良、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有著強烈愛國心的中華兒女,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英雄詩篇。
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是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激發(fā)了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凝聚了中國人民空前的團結和戰(zhàn)斗力。
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被日軍占領了20多個省、市,死傷人數達3800萬。
面對外敵入侵,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結成了廣泛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任何入侵者都為之膽寒的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全國的抗日隊伍,義無反顧地開赴抗日前線,同敵人浴血奮戰(zhàn)。
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戰(zhàn),給不可一世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
民族精神是無敵的衛(wèi)國長城。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為中華民族的大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這種民族大義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揚光大,團結和爭取了友黨友軍及一切愛國力量,為追求獨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視死如歸,英勇奮斗。
舍身抗日成為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和群體行為。
日本侵略者可以殺死我們幾千萬民眾,但摧不垮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暫時占領大片中國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國人的愛國心。
日寇越殘暴,抗戰(zhàn)的斗志越堅強;環(huán)境越艱苦,對敵斗爭的辦法越多越靈活。
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人民戰(zhàn)爭的力量。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
在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同樣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揚民族精神,這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莊嚴而神圣的使命。
弘揚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貴在實踐,重在行動。
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貫徹到各行各業(yè),化為每個公民報效祖國的精神支柱,使之成為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的巨大動力。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我們要大力堅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根據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鑄造新時代的民族之魂,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