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都的句子
成都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現(xiàn)代化城市。
描寫成都的詩句
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 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 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張籍《成都曲》 錦江近百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杜甫《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杜甫:《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 人生何處不離群
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雜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明河》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陸游《成都行》 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青絲金絡(luò)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
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fù)疏;墨君秀潤瘦不枯,風(fēng)枝雨葉筆筆殊。
月浸羅,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
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陸游《成都書事》 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
煙柳不遮樓角斷,風(fēng)花時傍馬頭飛。
芼羹筍似稽山美,斫膾魚如笠澤肥。
客報城西有園賣,老夫白首欲忘歸。
劉禹錫詩: 蜀先主廟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fù)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張籍詩: 七絕成都曲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劉兼詩: 蜀都春晚感懷 蜀都春色漸離披,夢斷云空事莫追。
宮闕一城荒作草, 王孫猶自醉如泥。
誰家玉笛吹殘照,柳市金絲拂舊堤。
可惜錦江無錦濯,海棠花下杜鵑啼。
贊美成都的句子有哪些
1、走在成都的大街上都似曾相識,每一個笑容似乎都含有深2、一個眼神,一次不經(jīng)意的回都會使記憶的閘門洶涌翻開,往事滔滔瀉落。
3、成都的山是靜默的,成都的水是雋永的,成都的美在它的“閑看云卷云舒”的從容;每一個成都的茶館里都會有高山流水的意境,會有沁人心脾的茶香,會有古香古色的風(fēng)格,這就是成都。
4、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5、成都是個“溫和”的城市。
那是因為這個城市無時無刻不透著一種閑適和溫和,城市人的生活不緊不慢,松弛而有樂趣。
6、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7、“好煩”、“飛飛兒”、“日不攏聳”“驚風(fēng)火扯”、“耙耳朵”、“雄起”……類似這樣的成都方言,一方面讓我好奇,一方面感覺這語言如唱歌一般有抑揚頓挫的美。
8、經(jīng)歷“汶川大地震”的悲痛,成都的城市性格必定會悄然變化。
或許,它會更加的團結(jié),更加的友善,更加的堅強不屈與從容。
9、落差近5000米的成都,是大自然的兩個最深的成都,是鬼斧神工最精心的雕刻。
這座落差最深的大都市,當(dāng)今世界上絕無僅有,這是大自然對成都的偏愛。
10、成都的文化名人,英雄將士,紛紛蕓蕓,如浩瀚的星海,飛流直下,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成都乃至中國最深厚的文化底蘊。
11、成都風(fēng)景實在美,山映斜陽天接水。
12、成都,一座想走又忘了走的城市。
13、成都海棠千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是成都的雍華;忘卻成都數(shù)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是成都的印象;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成都的生機。
14、成都若一場千年的流水,流盡文人墨客的情韻,風(fēng)騷才子的惆悵,三國蜀地的紛戰(zhàn),離人游子的思鄉(xiāng)。
成都,也似一份千年萬古的緣,牽系了古今多少人的思緒,只為駐足留步看一眼她秀麗的笑靨。
15、成都或因樹木森森,草葉豐茂而綠肥天青,便如竹映紙窗,天光也會微浸一點綠意。
贊美成都的句子
李商隱在成都所作的《杜工部蜀中離席》詩中兩句:“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全詩為: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雜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 “錦里多佳人,當(dāng)壚自沽酒。
” “春晚,風(fēng)曖,錦城花滿。
翠娥爭勸臨邛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 元代人費著所云:“成都游賞之盛,甲于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
” 杜甫詩云:“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材。
” 清代學(xué)者紀曉嵐在為元人費著的《歲華紀麗譜》撰寫“提要”時,寫了這樣一段文字:“成都至唐代號為繁庶,甲于西南。
其時為帥者,大抵以宰臣出鎮(zhèn)。
富貴悠閑,寢相沿習(xí)。
其侈麗繁華,雖不可訓(xùn),而民物殷阜,歌詠風(fēng)流,亦往往傳為佳話。
” 杜甫也用了不少的詩篇描寫和贊嘆成都的繁榮富庶、風(fēng)情樂舞和美酒佳人。
諸如,“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陸游《文君井》詩曰:“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幾度上琴臺,青鞋自笑無羈束,又向文君井畔來。
” “當(dāng)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
“十年裘馬錦江濱。
酒隱紅塵。
” “世上悲歡亦偶然,何時爛醉錦江邊?” 金圣嘆寫過一首思念成都的詩《病中無端極思成都憶得舊作錄出自吟》。
全詩為:卜肆垂簾新雨霽,酒壚眠客亂花飛。
余生得至成都去,肯為妻兒一灑衣。
唐人韋莊的名篇《菩薩蠻》(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
有關(guān)描寫成都的古詩詞有哪些
成都曲年唐 作者:張籍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游人愛向誰家宿? 釋】 這是張籍游成都時寫的一首七絕,詩通過描寫成都市郊的風(fēng)物人情和市井繁華景況,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太平生活的向往。
因為這詩不拘平仄,所以用標樂府體的“曲”字示之。
竹枝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住在成都萬里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 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fēng)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
關(guān)于成都春熙路描寫的作文,800字左右
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到成都去玩。
我們乘坐到成都的汽車。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三、四個小時,到了晚上六點鐘左右,我們到了成都。
吃過晚飯,我們一家去逛成都算得上繁華的春熙路。
來到春熙路,果然,那里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都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人們組成了一條長龍,我們走在人群之中,你擠過來我擠過去,誰也不讓誰。
在路的兩旁有服裝店、超市、文具店、小吃店……都是那樣紅紅火火,人們進進出出,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
一陣音樂聲傳來,我們趕緊過去,我們在人群里擠了很久很久才擠進去,看見了許許多多的中學(xué)生們隨著音樂跳起了熱烈的街舞,他們有的翻跟頭,有的把頭貼在地上轉(zhuǎn)圈……真是花樣百出、變化多端。
有的小孩子也隨著音樂跳啊、唱啊。
那熱烈的街舞還沒結(jié)束,我們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塊碑,在這塊碑上立著一位歷史人物,這塊碑上寫著對他的介紹和中世紀的春熙路的發(fā)展,當(dāng)我們走到盡頭時,我還看見了中世紀的火車,上面還坐著人,我真羨慕他們,最后我還看見了一口井,據(jù)說,這口井叫做“第三只眼”,是連通美國紐約的,我聽了真不敢相信。
時間很快過去了,轉(zhuǎn)眼到了8、9點鐘,最后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春熙路真是又繁華、又有歷史意義。
有關(guān)成都的詩句
成都曲年代:唐 作者:張籍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注釋】 這是張籍游成都時寫的一首七絕,詩通過描寫成都市郊的風(fēng)物人情和市井繁華景況,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太平生活的向往。
因為這詩不拘平仄,所以用標樂府體的“曲”字示之。
竹枝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住在成都萬里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 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fēng)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