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有哪些(舉例)
《楚辭》是以屈原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以“楚辭”體寫成的一批詩作的集子,其中可以確定為屈原所作的詩歌有25篇,即《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卜居》、《漁父》。
這些作品都是屈原卓越的藝術(shù)才能與浪漫、神秘、豐富多彩的楚文化尤其是楚民間文化相融合的結(jié)果,具有“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的特點(diǎn)。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離騷》《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寫的政治抒懷詩;一類是以《九歌》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詩人世界觀、人生觀的《天問》。
精彩篇章 1.《離騷》 題目的意思是遭遇憂患,也有人解釋為牢騷。
它是《楚辭》中最重要的作品,經(jīng)常被用作《楚辭》的代名詞。
它集中反映了屈原兩個意義上的斗爭與掙扎,一則與楚國群小黨人激烈的沖突,二則在困境中與自己猶豫一面的沖突,兩種沖突激起的感情強(qiáng)烈燃燒,以至于使他的苦悶、哀傷不可遏止的更番進(jìn)發(fā),從而形成他詩歌形式上的回旋復(fù)沓。
長詩的最后一部分記述屈原驅(qū)使龍鳳,揮斥云霓,邀游于廣闊無垠的幻境之中,他的精神超脫了現(xiàn)實的羈絆,離開了人間苦痛的深淵。
但當(dāng)他忽然俯臨故鄉(xiāng)的時候,感情又發(fā)生劇烈的變化,剎那間美好的幻境立刻毀滅了,便又回到現(xiàn)實中來。
他感嘆道:“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以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楚辭選注》第1~35頁) 2.《湘君》、《湘夫人》 此二篇出自《九歌》,是主祭湘水男、女二神的。
《湘君》是一篇凄惋的悲歌。
湘夫人在江邊徘徊,若有所待。
她看到湘君的身影,便乘著桂舟去迎接,吹著鳳蕭相召喚。
湘君終于駕著飛龍降臨了,他向北走,涉洞庭之波,絕大江之口,見湘夫人在為想戀他而嘆息,他則欲言而未言。
湘夫人鑿寒冰、開積雪,于艱難環(huán)境中乘舟去追求,而求之不得。
湘君臨別贈杜若給湘夫人,因為難以再見面,所以二神在江邊久久徘徊。
全篇寫湘夫人對湘君的追求,渴望,而湘君的態(tài)度則較冷淡。
《湘夫人》同樣是一曲悲歌。
湘君在洞庭興波、木葉凋零的季節(jié)迎候湘夫人,但可望而不可即。
湘夫人終于降臨了,她雖有思念湘君之心,卻不敢明言。
湘君以水中宮殿等待湘夫人,但湘夫人旋來即返,臨別時也贈湘君以杜若,留下一絲再會的希望。
全篇也都寫湘君對湘夫人的追求與愛慕,但結(jié)果只能忍恨終生。
篇中最能狀湘夫人之情的四句是:“沅有■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yuǎn)望,觀流水兮潺■。
”這四句惟妙惟肖,刻畫傳神。
(《楚辭選注》第36~45頁) 3.《山鬼》 這是《九歌》中最美麗的一篇。
在朦朧的深山幽曲處,美麗的山鬼閃現(xiàn)了一下,她身披蘿帶荔,乘豹從貍,含情帶笑,以山中女神特有的風(fēng)韻神采出場了,匆匆赴約的路上她沒忘記折一枝香花給自己的情人,還自我埋怨別誤了幽會。
帶著最熱切的期待和渴望來到相約的地方,她登山眺望,急切找尋與等待情人,忽然間濃云晝晦、東風(fēng)飄雨襲來,癡情的山鬼仍苦苦等待,還幻想著相會場景,又感嘆年華易逝,青春難再
徘徊,徘徊,等待,等待,半信半疑的幽怨與暮色一起漸濃漸重,情人還是沒有來,夜雨滂沱,猿■哀鳴,風(fēng)聲颯颯,木葉蕭蕭,山鬼一片癡情卻未得應(yīng)有回報,她陷入了深深的思戀與惆悵中。
多么美麗,多么癡情,多么幽怨的山神啊
(《楚辭選注》第51~55頁) 4.《國殤》 這是一首獻(xiàn)給陣亡將士的哀詩。
這首詩歌頌戰(zhàn)士們頑強(qiáng)殺敵的悲壯事跡,描寫殘酷激烈戰(zhàn)斗場面,褒揚(yáng)戰(zhàn)士保衛(wèi)國家寧死不屈的品質(zhì),最后以“子魂魄兮為鬼雄”作結(jié),突出了戰(zhàn)士們的英靈不朽。
這篇禮贊在《九歌》中文風(fēng)獨(dú)樹一幟。
(《楚辭選注》第55~58頁) 5.《橘頌》 這是一篇借詠物以抒情之作,名義是頌橘,實際上是以橘自喻,通過頌橘來述志。
橘的純潔品德,高尚情操恰恰是詩人“深固難徙,更壹志兮”,“蘇世獨(dú)立,橫而不流”的不凡心志的寫照。
(《楚辭選注》第91~93頁) 6.《哀郢》 “郢”是楚國的政治中心,是楚國的象征,秦將白起破郢,無疑是楚人之國恥,此一哀;屈原被放逐,永遠(yuǎn)地離開郢都,無法再回來實現(xiàn)自己理想,此又一哀。
屈原所哀的就是國家與民族的命運(yùn),郢都是其象征與載體。
(《楚辭選注》第102~108頁) 7.《涉江》 孤獨(dú)而高潔的屈原走在放逐的途中,他借詩篇訴說著自己的高尚情操,敘述著楚鄉(xiāng)風(fēng)物,歷歷如畫,同時也把一個逐臣遷客,千回百折的去國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整篇作品沒有嗚咽的悲泣,沒有憤激的情感,篇末援引古人以自慰。
其詞和,其氣平,其文簡而潔,于從容淡薄中見精神。
(《楚辭選注》第109~114頁) 8.《招魂》懷王客死秦國,屈原做此篇招懷王之魂,這又是一篇奇譎瑰麗的奇文。
正文中先陳述四方之惡:東方有專食人靈魂的千仞長人,南方有殺人以祭鬼的雕題黑齒,西方有能埋沒人的千里流沙,北方有可以凍死人的峨峨層冰,天上有啄害人的虎豹,幽都有血拇逐人的土伯;再陳述楚國之美:有層臺臨山、高堂邃宇的宮殿,砥室翠翅、翡翠曲瓊的陳設(shè),華容美貌的侍妾,高貴閑雅的淑女,還有米麥黃梁糝雜做成的美食,清涼醇厚的春酒,■鱉炮羊的佳肴,更有女樂歌舞等等。
兩方面對照,召喚亡靈早日返國,不要成為流落異鄉(xiāng)的野魂,全詩最后一句“魂兮歸來哀江南
”令人心折骨驚。
(《楚辭選注》第124~144頁) 精彩語言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茍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帝子降兮北諸,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湘夫人》)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東君》)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qiáng)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九歌·國殤》) △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九章·哀郢》) △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yuǎn)其何傷
(《九章·涉江》) △舉世皆濁而我獨(dú)清,眾人皆醉而我獨(dú)醒。
(《漁父》)
關(guān)于楚辭類型的文言文
楚辭九歌二、九歌東皇太一【原文】吉日兮辰良,東皇太一穆將愉兮上皇①。
撫長劍兮玉珥②,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③。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④。
揚(yáng)枹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⑤,陳竽瑟兮浩倡⑥。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⑦。
五音紛兮繁會⑧,君欣欣兮樂康。
【注釋】①辰良:即良辰的倒文。
穆:肅穆恭敬的樣子。
②撫:撫摸。
珥:耳飾,此指古代劍柄的頂端部分,又稱劍鐔、劍鼻子。
③瑤:美玉名,這里形容坐席質(zhì)地精美。
一說“瑤”,“營”的假借字,香草名。
“營席”,用營草編織的坐席。
玉瑱(zhèn):壓席的玉器。
瑱:通“鎮(zhèn)”。
盍(hé):發(fā)語詞。
將:舉。
把:持。
將把:指擺設(shè)的動作。
瓊:美玉名。
瓊芳:形容花色鮮美如玉。
④肴蒸:祭祀用的肉。
藉:襯墊。
奠:祭奠。
“桂酒”、“椒漿”,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
拊:擊。
節(jié):音樂的節(jié)拍。
安歌:安詳?shù)馗璩?/p>
⑥陳:列。
竽:笙類吹奏樂器,有三十六簧。
瑟:琴類彈奏樂器,有二十五弦。
⑦靈:楚辭中“靈”或指神,或指巫。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
蓋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憑依,故謂之靈,或謂之靈保。
”這里指女巫。
偃蹇(yǎn jiǎn):舞貌,謂舞姿裊娜。
姣服:美麗的衣服。
芳菲菲:香氣濃郁。
⑧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階。
繁會:音調(diào)繁多,交響合奏。
【譯文】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時光,恭恭敬敬娛樂天神東皇。
手撫著鑲玉的長劍劍柄,身上的佩玉和鳴響叮當(dāng)。
精美的瑤席玉瑱壓四方,擺設(shè)好祭品鮮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蘭葉做襯墊,獻(xiàn)上桂椒釀制的美酒漿。
舉鼓槌敲得鼓聲咚咚響,疏節(jié)奏緩拍節(jié)聲調(diào)安詳,又吹竽又鼓瑟放聲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裝更漂亮,芬芳的香氣溢滿大廳堂。
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合奏,衷心祝神君快樂又健康。
【賞析】《東皇太一》是《九歌》中的首篇。
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貴的神即上帝的樂歌。
“皇”是天神的尊稱,楚人立神祠于東方,故稱東皇。
“太一”,是說神道廣大無邊。
《莊子·天地篇》:“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注:“太者廣大之名。
一以不二為名,言大道曠蕩,無不制圉,囊括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
”全詩分三節(jié),首寫選擇吉日良辰,懷著恭敬的心情祭祀天神;次寫祭祀場面,著重寫祭品的豐盛,歌舞的歡快;最后寫對天神的祝愿。
全詩對于東皇太一的形象并沒有具體地描寫,只是著力渲染了祭神的熱烈場面,從而表達(dá)出對天神的虔誠和尊敬。
云中君【原文】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①。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②。
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③。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④。
靈皇皇兮既降,云中君猋遠(yuǎn)舉兮云中⑤。
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⑥。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⑦。
【注釋】①?。合瓷眢w。
沐:洗頭發(fā)。
古人祭神之前,必先齋戒,用蘭草沐浴。
②靈:指云中君。
連蜷(quán):回環(huán)宛曲的樣子。
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未央:未盡。
③蹇(jiǎn):發(fā)語詞。
憺(dàn):安。
壽宮:寢堂。
此指云神在天上的宮闕。
④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
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彩(用郭沫若說)。
⑤靈:指云中君。
皇皇:同煌煌,光明燦爛的樣子。
猋(biāo):疾速。
舉:高飛。
⑥覽:看。
冀州:古代中國分為冀、兗、青、徐、揚(yáng)、荊、豫、梁、雍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國。
⑦君:指云中君。
太息:即嘆息。
忡忡(chōnɡ):心神不定的樣子。
【譯文】我沐浴蘭湯滿身飄香,穿上彩衣像鮮花一樣。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燦爛氣宇軒昂。
你安居在云間殿堂,功德廣大與日月齊光。
你駕龍車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覽四方。
神光閃閃你從天而降,又疾速高飛重返天上。
高瞻遠(yuǎn)矚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無量。
思念神君長長嘆息,憂心忡忡黯然神傷。
【賞析】這是祭祀云神的樂歌。
王逸《章句》:“云神,豐隆也,一曰屏翳。
”在中國古代神話里,云神和雨師,往往合二而一,成為一體。
郭璞《山海經(jīng)·海夕卜東經(jīng)》注:“雨師謂屏翳也。
”云行雨施,因此祭云也就是求雨。
本篇從巫女的角度寫人對云神的愛慕企盼。
首寫巫女沐浴更衣,虔誠地等待云神的降臨;接著寫云神降臨,由衷地贊頌云神“與日月兮齊光”的功德;最后寫云神來去匆匆,返回天上,巫女的憂心忡忡。
詩中生動地描寫了群巫扮云神出現(xiàn)時的場面和祭者的贊頌、景慕以及對神的依戀之情。
對云神的刻畫都是根據(jù)云的自然特點(diǎn)加以想象、夸張、增飾來完成的,其中既有對自然美的捕捉,又包含著人們對光明、自由等美好事物的追求。
描寫曲折細(xì)膩,委婉動人。
湘君【原文】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①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②。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③。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④
駕飛龍兮兆征,邅吾道兮洞庭⑤。
薜荔柏兮蕙綢⑥,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⑦,橫大江兮揚(yáng)靈。
揚(yáng)靈兮未極⑧,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cè)⑨。
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
鼉騁騖兮江皋,夕弭節(jié)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注釋】①夷猶:猶豫不前的樣子。
②要眇(yāo miǎo):美好的樣子。
③沅湘:沅江、湘江。
江水:指長江。
④參差(cēn cī):即排簫,相傳為舜所造,其狀如鳳翼之參差不齊,故名參差。
⑤飛龍:指刻畫著龍的快船。
邅(zhān):楚方言,轉(zhuǎn)彎,改變方向。
⑥薜荔(bì lì):一種蔓生的常綠灌木。
⑦涔(cén)陽:地名,在涔水北岸,今湖南省醴縣有涔陽浦。
⑧極:終極,引申為到達(dá)。
⑨潺湲(chán yuán):水不停流動的樣子,這里形容流淚之貌。
⑩棹(zhào):船槳。
采:摘。
搴(qiān):拔。
心不同:指男女雙方心里想的不一樣。
媒勞:媒人徒勞無用。
石瀨(lài):沙石間的流水。
淺淺:水快速流動的樣子。
翩翩:輕快飛行的樣子。
交不忠:交朋友卻不忠誠。
怨長:產(chǎn)生的怨恨多。
期:約會。
不信:不守信用,不赴約。
鼉(zhāo):同“朝”,早晨。
騁騖(chěnɡ wù):急速奔走。
次:棲宿。
周:環(huán)繞。
捐:拋棄。
玦(jué):圓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玦與“決”同音,有表示決斷、決絕之義。
芳洲:生長芳草的水洲。
聊:姑且。
逍遙:徘徊。
容與:緩慢不前的樣子。
【譯文】你猶豫不決遲遲不來,為誰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麗質(zhì)又修飾打扮,急流中駕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風(fēng)平浪靜,讓長江安安靜靜地流。
盼望你啊你卻不來,吹排簫啊我在思念誰
我駕起龍舟向北航行,掉轉(zhuǎn)船頭抵達(dá)洞庭。
用薜荔做簾蕙草做帳,拿香蓀飾槳香蘭飾旌。
極目騁懷遙望涔陽,揚(yáng)起風(fēng)帆橫渡大江。
一路飛舟不見你的蹤影,侍女啊也為我嘆息悲傷。
熱淚縱橫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斷肝腸。
蕩起雙槳把穩(wěn)船舵,飛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長在陸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開在水中啊卻上樹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勞,恩愛不深厚輕易拋棄我。
石灘上的水啊淺又淺,龍舟輕又快啊飛向前。
相愛不忠誠招人長怨恨,約會不守信卻說沒空閑。
早晨在江邊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獨(dú)的鳥兒在屋上棲息,彎彎的江水在堂前緩流。
把玉塊拋向滾滾江流。
把玉佩丟在澧水之濱。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贈給下女聊表寸心。
時光匆匆不會再來,放寬心懷靜候佳音。
【賞析】《湘君》與下篇《湘夫人》同是祭祀湘水神的樂歌。
舊說或謂湘君指舜,湘夫人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
傳說舜帝南巡,死葬蒼梧,二妃追至洞庭,投水而死,成為湘水女神。
本篇以湘夫人的口氣表現(xiàn)這位湘水女神對湘君的懷戀,對愛情的大膽追求。
第一節(jié)寫湘夫人對湘君的懷念,第二節(jié)寫湘夫人對湘君失約的失望與哀怨,第三節(jié)寫湘夫人親迎湘君而不遇的怨恨,第四節(jié)寫湘夫人的決絕之情和內(nèi)心矛盾。
全詩善于運(yùn)用比興手法和景物描寫表現(xiàn)女主人公復(fù)雜的心理活動,使湘夫人的性格得到完滿的表現(xiàn)。
文筆細(xì)膩,情韻悠長。
湘夫人【原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①。
裊裊兮秋風(fēng)②,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③,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④
沅有茝兮醴有蘭⑤,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yuǎn)望⑥,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⑦,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jì)兮西澨⑧。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⑨。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⑩。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榜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zhèn),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疑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yuǎn)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注釋】①帝子:湘君稱湘夫人之詞,因為湘夫人是帝堯的女兒,所以稱為帝子。
②裊裊(niǎo):微風(fēng)吹拂的樣子,這里形容秋風(fēng)微弱。
③白薠(fán):一種秋天生長的小草,湖澤岸邊多有之。
④萃(cuì):聚集。
蘋(pín):水草名。
罾(zēnɡ):魚網(wǎng)。
此言鳥為什么聚集水草上,魚網(wǎng)為什么掛在樹上。
⑤茝(chǎi):白芷,香草名。
⑥荒忽:同恍惚,模糊不清。
⑦麋(mí):駝鹿。
⑧濟(jì):渡。
⑨騰駕:飛快地駕車。
⑩葺(qì):原指茅草苫蓋房屋,此指蓋房屋。
蓀壁:用蓀草裝飾墻壁。
蓀:香草名。
桂棟:用桂木做正梁。
擗(pǐ):拆開。
鎮(zhèn):同“瑱”,壓坐席的玉瑱。
杜衡:香草名。
芳馨(xīn):芳香之物。
馨:散布很遠(yuǎn)的香氣。
九疑:即九疑山,又名蒼梧山。
這里的九疑,指九疑山的眾神。
褋(dié):禪衣,指貼身穿的汗衫之類。
洪興祖《楚辭補(bǔ)注》:“《方言》:‘禪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
’”搴(qiān):拔取。
驟得:一下子得到。
此句言好時光不可能驟然得到,有好事多磨之意。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這句詩出自
(要全文)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復(fù)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
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謹(jǐn)斬樊於期之頭,及獻(xiàn)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jìn)。
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于前。
”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
”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
拔劍,劍長,操其室。
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
秦王方環(huán)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fù)劍
”負(fù)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秦王復(fù)擊軻,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于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
已而論功,賞群臣及當(dāng)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 于是秦王大怒,益發(fā)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
十月而拔薊城。
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于遼東。
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今王誠殺丹獻(xiàn)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
”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xiàn)之秦。
秦復(fù)進(jìn)兵攻之。
后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
于是秦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
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
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傍徨不能去。
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
”從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
”家丈人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
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
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傳客之,聞于秦始皇。
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高漸離也。
”秦皇帝惜其善擊筑,重赦之,乃矐其目。
使擊筑,未嘗不稱善。
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fù)進(jìn)得近,舉筑樸秦皇帝,不中。
于是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fù)近諸侯之人。
魯句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于刺劍之術(shù)也
甚矣吾不知人也
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 太史公曰: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
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
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
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
漁家傲 秋思中描寫邊塞荒涼蕭條景象的語句是
1.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3.看孫郎 遣馮唐 射天狼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5.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6.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古風(fēng)名字、取自詩經(jīng)、楚辭等古詩集、文選、標(biāo)明出處及句子、最好不要太常見的
B1蔚 富有文采。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出自陸機(jī)《文賦》“頌以彬蔚,論精微而朗。
2.彬彬 文質(zhì)兼?zhèn)洹?/p>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博?!V闊富饒。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敬慎》:“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
”4.博聞見聞廣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自以智能海內(nèi)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5.博容 度量大。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橋玄傳》:“懿德高軌,泛愛博容。
”6.博文 通曉古代文獻(xiàn)。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這個名字取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
”7.博藝 博通藝文。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孔子家語?弟子行》:“好學(xué)博藝,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學(xué)識淵博,品行端正。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杜林傳》:“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
”C9.承德 蒙受德澤。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禮樂志》“詔撫成師,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歸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薄?/p>
11.澄泓 水清而深。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繭綸牽撥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滍水》:“學(xué)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D13.澹雅 淡泊高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圖畫》:“夫畫者澹雅之事。
”14.得韜 擁有用兵的謀略。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李德?!独钗酿埣贰安粍趯O子法,自得太公韜”。
15.德輝 仁德的光輝。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樂記》“故德輝動于內(nèi),而民莫不承聽。
”F16.方旭 早晨太陽剛出來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從》“方出旭旭”。
17.飛軒 指廊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劉琨<扶風(fēng)歌>》:“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
19.芳蕤 盛開而下垂的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陸機(jī)《文賦》:“播芳蕤之馥馥,從青條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
指蓮。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枚乘<七發(fā)>》:“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藹 芳香而繁盛。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樣子。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G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貽我彤管”。
H24.和暢 亦作“和昶”,溫和舒暢。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
”25.涵暢 滋潤化育,使之發(fā)揚(yáng)。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程氏外書》卷三:“興于詩者,吟詠性情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diǎn)’之氣象。
”26.涵涵 水波晃動。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陳子昂《昭夷子趙氏碑》:“請爾靈龜,永晏息乎浩初。
”28.浩麗 壯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司空圖《成均諷》:“江天浩麗,杳春思于龍舟。
”29.浩然 正大剛直。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30.浩學(xué) 博學(xué)。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書院題名記》:“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維,樞密直學(xué)士綸,并純文浩學(xué),世濟(jì)其美,清德素行,貴而能貧。
”31.泓涵 水深廣,比喻學(xué)問淵博。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韓愈《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博陵崔斯立,種學(xué)績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呂坤《<吾廬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懸流,四達(dá)而不可窮。
”33.慧艷 聰明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后生一女,稍長,極慧艷。
”34.慧語 妙語。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程羽《鴛鴦牒》:“步非煙慧語誰聆,嬌花不賞,飄香墜粉,亦復(fù)何疑。
”J35.嘉言 美好的語言。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書?學(xué)五》:“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記錄之。
”36.嘉懿 善、美。
出自成語:嘉言懿行。
意思是美善的言行。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38.瑾瑜 比喻美德賢才。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省事》:“今世所覩,懷瑾瑜而握蘭桂者,悉恥為之。
”39.景鑠 盛美,盛明。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班固的《東都賦》:“鋪鴻藻,信景鑠,揚(yáng)世廟,正雅樂。
”40.靜淞 淞:水汽凝結(jié)的冰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曾鞏《霧淞》“園林初日靜無風(fēng),霧淞花開處處同”。
41.雋秀 優(yōu)異出眾。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餗《隋唐嘉話》卷上:“百藥年未二十,儀神雋秀。
”42.俊材 特別優(yōu)異的人才。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說文》“俊材千人也”。
43.俊慧 秀美聰明。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愛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44.俊杰 才智出眾的人。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春秋繁露?爵國》“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萬人者曰英”。
45.俊麗 秀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薦宗室令畤狀》:“吏事通敏,文采俊麗,志節(jié)端亮,議論英發(fā)。
”K51.凱歌 唱勝利之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崔豹《古今注?音樂》:“短簫鐃歌,軍樂也……《周禮》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xiàn)則令凱歌者也。
”52.凱凱 歡樂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無心子《金雀記?作賦》“鳳未識鸞兮,見情之戚戚,鸞欲得鳳兮,乃心之凱凱。
”53.凱澤 和樂,歡樂。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昆蟲凱澤,回首面內(nèi)”。
54.孔陽 十分鮮明耀眼。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55.可佳 可嘉,可喜。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上官遜《松柏有心賦》:“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勁節(jié)可佳。
”L56.瀾清 清澄如水。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梁書?劉遵傳》:“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nèi)含玉潤,外表瀾清。
”57.瀾飜 亦作“瀾翻”,水勢翻騰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宣和畫譜?董羽》:“畫水于玉堂北壁,其洶涌瀾飜,望之若臨煙江絕島間。
”58.樂心 歡樂之心;心里快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
”59.樂儀 有音樂相配合的禮儀。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周禮?春官?樂師》:“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
”60.樂容 指舞蹈。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藝文類聚》卷四三引漢朝蔡邕的《月令章句》:“樂容曰舞,有俯仰張翕,行綴長短之制。
”61.樂欣 安樂歡欣。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張協(xié)的《洛褉賦》:“美節(jié)慶之動物,悅?cè)荷畼沸馈?/p>
”62.樂康 安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63.樂成 成功。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商君書?更法》:“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64.霖霖 霖霖,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金元好問《甲辰夏五月積雨十馀日不止遣悶》“甲子霖霖雨,巡檐悶不禁”。
形容雨下得連綿不絕。
65.靈犀 形容心靈相通。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李商隱詩《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66.落霞 霞光從天而下。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詩句中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M67.曼麗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曼麗之容不悅于目,鄭衛(wèi)之聲不過于耳。
”68.曼衍 連綿不絕。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晁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
”69.曼吟 長吟。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應(yīng)修人《溫靜的綠情》詩:“鳥兒樹里曼吟,鴨兒水塘邊徘徊。
”70.曼語 曼辭。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朝顧起綸《國雅品?士品三》:“此例數(shù)篇,非雕飾曼語。
”71.琦瑋 美玉。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鬼谷子?飛箝》:“財貨琦瑋,珠玉白璧。
Q72.清芬 比喻高潔的德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陸機(jī)《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73.清妍 美好。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韓愈《月池》詩:“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妬清妍,卻成相映燭。
”74.清揚(yáng) 形容女子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yáng)婉兮。
”75.清越 形容聲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揚(yáng)。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石鐘山記》“北音清越”。
76.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潔美好的人。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燈夜和殷長史》:“此心冀可緩,清芷在沅湘。
”77.晴嵐 晴日山中的霧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周邦彥《渡江云》詞:“晴嵐低楚甸,暖回鴈翼,陣勢起平沙。
”78.琪華 同“琪花”。
指仙境中玉樹的花。
出自唐代曹唐《小游仙詩》之二:“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79.晴飔 晴日的涼風(fēng)。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文征明《人日王氏東園小集》詩:“晴飔泛叢條,浮陽散修莽。
”R80.如山 如山峰般屹立不倒。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杜甫詩《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81.若飛 若飛,形容快捷迅速,像飛一樣。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木蘭辭》:“關(guān)山杜若飛”。
82.若光 古代神話中若木的光。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詩:“屬我嵫景半,賞爾若光初。
”83.若華 古代神話中若木的花。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天問》:“羲和之未揚(yáng),若華何光
”84.勝藍(lán) 比喻學(xué)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荀子?勸學(xué)》“青,取之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S85.斯年 形容長遠(yuǎn)的年代,舊時多用于祝國運(yùn)綿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大雅?下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T86.騰起 升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薊子訓(xùn)》:“初去之日,唯見白云騰起,從暮至旦,如是數(shù)十處。
”87.騰文 呈現(xiàn)文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別賦》:“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
”唐李白《明堂賦》:“冠百王而垂勛,燭萬象而騰文。
”88.騰揚(yáng) 翻騰上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曹丕《濟(jì)川賦》:“濞騰揚(yáng)以相薄,激長風(fēng)而亟逝。
”89.騰逸 指才氣奔放超逸。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顧璘《國寶新編?陜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騰逸,咳唾成珠,實亦人倫之雋乎
”90.恬簡 恬淡簡易。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陳書?蕭干傳》:“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云之法。
”91.恬如 安然,泰然。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王述傳》“性沉靜,每坐客馳辨,異端競起,而述處之恬如也。
”92.恬適 安適。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與康公操都官書》:“賢者處之,想恬適也。
”93.恬雅 沉靜文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淵素恬雅,漸不會旨。
”W94.婉慧 柔美聰慧。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列女傳?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95.婉靜 溫順?gòu)轨o。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三女﹞皆孝順小心,婉靜有禮。
”96.婉妙 美好;美妙。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霍女》:“新婦小名阿美,頗婉妙。
”97.婉然 美好的樣子。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司馬相如《美人賦》:“有女獨(dú)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zhì)艷光。
”98.婉柔 溫順柔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燈錄?龍梭三娘》:“主見其婉柔,不忍誅。
”99.婉儀 美好的儀態(tài)。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張居正《來雁說》:“矧其耿特之禽,婉儀斂翮。
”100.婉悅 恭順和悅。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宋濂《怡養(yǎng)堂記》:“愛而肅恭之禮存焉,敬而婉悅之意備焉,斯可以為善養(yǎng)矣。
”101.萬里 形容高遠(yuǎn)。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02.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
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為月神駕車的人。
103.文彬 形容既文雅又樸實。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論語?雍也》“文質(zhì)彬彬”。
104.文翰 文章;文辭。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劉伶?zhèn)鳌罚骸拔磭L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
”105.文瀾 文章的波瀾。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何景明《六子詩?邊太常貢》:“芳詞灑清風(fēng),藻思興文瀾。
”106.文麗 華麗。
適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韓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于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107.文心 為文之用心。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
”108.文軒 用彩畫雕飾欄桿和門窗的走廊。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曹植<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李善注:“文,畫飾也;軒,殿檻也。
”109.文雅 溫文爾雅,講禮儀而不粗鄙。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取自《大戴禮記?保傅》:“答遠(yuǎn)方諸侯,不知文雅之辭。
”110.文懿 華美的文章。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書舍人制》“茂學(xué)懿文”。
X111.嫻雅 文雅大方。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馬援傳》“辭言嫻雅”。
112.昕昕 明亮。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因為詩以寫之》:“吚喔天雞鳴,扶桑色昕昕。
”113.欣怡 喜悅。
適用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孫何謝秘書丞直史館京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啟》:“方切欣怡,忽承緘翰,備認(rèn)謙沖之旨,彌增感荷之誠。
”114.馨逸 香氣噴溢。
適用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四》:“蘭熏麝越,自成馨逸。
”115.信芳 情志高潔。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茍余情其信芳”。
116.星馳 形容速度很快。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117.星闌 指夜將盡。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宋謝靈運(yùn)《夜發(fā)石關(guān)亭》詩:“鳥歸息舟楫,星闌命行役。
”118.星軒 指軒轅星官。
古代以其中一顆大星為女主的象征。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則順成,星軒潤飾。
”119.修遠(yuǎn) 修,有長和高的意思,和遠(yuǎn)并列,對應(yīng)下句的“求索”,表達(dá)不屈的探索精神。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20.煦涵 意為滋潤養(yǎng)育。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張說《大唐祀封禪頌》:“菌蠢滋育,氤氳涵煦。
Y121.雅醇 雅正純厚,亦作“雅淳”。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胡應(yīng)麟《詩藪?古體上》:“四言典則雅淳,自是三代風(fēng)范。
”122.雅歌 風(fēng)雅的歌吟。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魏嵇康《游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123.雅厚 純正寬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新唐書?張弘靖傳》:“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蔭為河南參軍。
”124.雅亮 正直誠信。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臘婆國》:“言辭雅亮,學(xué)藝優(yōu)深。
”125.雅勝 美好。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殷浩傳》:“識理淹長,風(fēng)流雅勝,聲蓋當(dāng)時。
”126.怡然 安適自在、喜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yuǎn)志焉。
”127.弈鳴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一鳴驚人”中“一鳴”的諧音。
128.熠然 光閃爍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有光熠然”。
129.懿美 懿,美好。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爾雅》“懿,美也”。
130.瀠泓 水回旋深廣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王闿運(yùn)《珍珠泉銘》序:“茲泉瀠泓,沖瀜清瀾,百步傍流,帶垣通舟。
”131.穎逸 秀麗超逸。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陸云《南衡》詩:“景秀蒙泛,穎逸扶桑。
”132.余馨 留存的香味。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芙蓉城》詩:“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余馨。
”133.羽豐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羽翼豐滿”。
134.語心 談心。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剪燈新話?秋香亭記》:“有二桂樹,垂蔭婆娑,花方盛開,月色團(tuán)圓,香氣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語心焉。
”135.悠然 閑適。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陶潛《飲酒》詩之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36.悠永 久遠(yuǎn)。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缽邏耶伽國》:“受天福樂,悠永無窮。
”137.悠柔 悠揚(yáng)柔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明代陸時雍《詩鏡總論》:“何遜詩,語語實際,了無滯色。
其探景每入幽微,語氣悠柔,讀之殊不盡纏綿之致。
”138.煜月 煜,“照耀”的意思。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晝,月以煜乎夜”。
139.韞玉 包含美玉。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陸機(jī)《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140.悅心 愉悅心情;心里喜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修文》:“嗜欲好惡者,所以悅心也。
”141.悅欣 歡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嘉禾重穎,蓂莢載芬,率土咸序,人胥悅欣。
”142.悅暢 和暢,歡暢。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適悶,悅暢心神。
”143.悅愛 喜愛,喜歡。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于寡人。
”Z144.震燁 燁:火盛,明亮,引伸為“光輝燦爛”。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十日之交》“燁燁震電”。
145.志鵬 形容志向遠(yuǎn)大。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146.致遠(yuǎn) 高瞻遠(yuǎn)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147.鐘靈 凝聚天地間的靈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鐘靈毓秀”。
148.鐘毓 孕育天地間的靈秀。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鐘靈毓秀”。
149.周翰 比喻國家的棟梁之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源自《詩經(jīng)?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150.周晟 晟:音同勝,意為興盛。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西陲石刻錄?周李君修佛龕碑》“自秦創(chuàng)興,于周轉(zhuǎn)晟”。
151.朱軒 朱紅色屋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唐代白居易《游悟真寺》詩“回首寺門望,青崖夾朱軒”。
152.子衿 比喻賢才。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曹操《短歌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153.自清 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
154.自珍 自愛。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自珍”。
155.自修 修養(yǎng)自己的德性。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大學(xué)》:“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156.智敏 才智敏捷。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張三光《蔣石原先生傳》:“臨桂闕令,檄先生佩兩符,十六在省,十四在邑,神閑智敏,分身應(yīng)之,沛若有余也。
”157.朝輝 朝輝,晨光。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三國志?魏志》,朝旦為輝,日中為光。
158.志尚 志向,理想。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隋書?藝術(shù)傳?庾質(zhì)》“庾質(zhì)字行修,少而明敏,早有志尚”。
159.志行 志向和操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易?屯》“《象》曰:雖盤桓,志行正也”。
160.志致 志向,志趣。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齊武王演傳論》“大丈夫之鼓動拔起,其志致蓋遠(yuǎn)矣”。
資料來源:
怎么寫楚辭
其中的兮應(yīng)該怎么用 一般都在什么時候用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chǔ),采用楚國方言創(chuàng)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
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fēng)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離騷體”。
楚辭體打破了《詩經(jīng)》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開啟了我國史詩上的第二個春天。
楚辭采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并多用“兮”字以助語勢。
篇幅和容量可根據(jù)需要而任意擴(kuò)充。
按照這樣的定義,仿寫楚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按照古體詩的方式寫,楚辭首先是古體詩,是古詩文的一種。
2、以七言為主,雜以其他句式,這一點(diǎn)是向《離騷》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
3、兩句為一個單元,其中的一句的最后一個字是“兮”字。
寫兩句前后相照應(yīng)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唐·王維·)2、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唐·王昌齡·)3、大漠窮秋塞草腓(唐·高適·)4、大漠窮秋塞草衰(唐·高適·)5、雨雪紛紛連大漠(唐·李頎·)6、大漠沙如雪(唐·李賀·)7、大漠無兵阻(唐·張喬·)8、大漠沙如雪(唐·李賀·)9、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唐·王昌齡·)10、輕騎今朝絕大漠(近代·王國維·)11、晚涉大漠寒(宋·方回·)12、想來從、大漠風(fēng)沙里(現(xiàn)代·顧隨·《賀新郎》)13、老子猶堪絕大漠(宋·陸游·《夜泊水村》)14、荒城空大漠(唐·李白·《古風(fēng)其十四》)15、峽口大漠南(唐·陳子昂·《度峽口山贈喬補(bǔ)闕知之王二無競》)16、十年通大漠(唐·沈佺期·《橫吹曲辭·出塞》)17、一掃清大漠(唐·李白·《發(fā)白馬》)18、墾耕大漠為內(nèi)地(唐·賈至·《燕歌行》)19、塞草遙飛大漠霜(唐·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20、晝伏宵行經(jīng)大漠(唐·白居易·《縛戎人-達(dá)窮民之情也》)21、煙銷大漠虛(唐·白行簡·《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22、大漠羽書飛(唐·崔湜·《早春邊城懷歸》)23、總?cè)謷叽竽?唐·高適·《塞上》)24、大漠風(fēng)沙里(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25、大漠窮陰多冱寒(唐·劉商·《隨陽雁歌送兄南游》)26、大漠天寒鬼哭哀(宋·汪元量·《潼關(guān)》)27、萄苜從大漠(唐·韓愈·《城南聯(lián)句》)28、寥寥大漠上(唐·吳筠·《步虛詞十首》)29、天連大漠寬(清·計東·《宣府逢立秋》)30、大漠橫萬里(唐·陶翰·《出蕭關(guān)懷古》)31、垂地寒云吞大漠(唐·方干·《水墨松石》)32、大漠舒(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鐵山碎》)33、絕巔凌大漠(唐·吳筠·《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34、大漠西風(fēng)飛翠羽(當(dāng)代·金庸·《贈乾隆 陳家洛》)35、犬羊無蹤大漠空(宋·張耒·《聽客話澶淵事》)36、大漠寒山黑(唐·楊巨源·《贈鄰家老將》)37、沙連大漠空(唐·李頻·《送友人游塞北》)38、大漠無屯云(唐·韋鎰·《經(jīng)望湖驛》)39、沙翻大漠黃(唐·齊己·《邊上》)40、大漠由來生丑虜(宋·王禹偁·《戰(zhàn)城南》)41、北絕大漠梟名王(宋·岳珂·《發(fā)排灣過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馬當(dāng)》)42、大漠初驚過漢鼙(明·戚繼光·《出塞二首》)43、月皎霜寒大漠秋(唐·武元衡·《單于曉角》)44、猶疑大漠秋(唐·權(quán)德輿·《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yè)》)45、經(jīng)哨地空如大漠(宋·陳著·《感時二首》)46、大漠西風(fēng)急(宋·田錫·《塞上曲》)47、大漠與吳超(宋·張嵲·《防江二首》)48、大漠夜猶白(宋·王珪·《發(fā)會同館》)49、云開大漠風(fēng)沙走(明·蔡可賢·《樓頰》)50、上谷風(fēng)塵通大漠(明·梁有譽(yù)·《秋日謁陵眺望二首》)51、長風(fēng)吹大漠(明·馮琦·《送鐘淑濂給諫閱視上谷》)52、追兵大漠閑(明·黎民表·《出塞曲送陳公聘使邊》)53、風(fēng)生大漠射雕來(明·梁有譽(yù)·《暮春病中述懷二首》)54、大漠連千里(明·茅大方·《余州道中》)55、大漠高空寂建牙(明·王世懋·《華夷互市圖》)56、大漠雪漫漫(明·王野·《雨雪曲》)57、漢將彎弧大漠天(明·楊承鯤·《長歌行寄呂中甫山人》)58、大漠陰沉風(fēng)雪色(明·楊承鯤·《長歌行寄呂中甫山人》)59、八城臨大漠(明·楊巍·《早秋登龍門城樓》)60、大漠之野(元·張憲·《燭龍行》)61、三秋大漠冷溪山(唐··《雜曲歌辭·入破第三》)62、云昏大漠沙(唐·李義府·《和邊城秋氣早》)63、大漠山沈雪(唐·盧綸·《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64、陰風(fēng)吼大漠(唐·貫休·《古塞下曲四首》)65、軍行入大漠(明·戴銑·《出塞(二首)》)66、龍奔?xì)w大漠(明·劉基·《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67、□嶺諸山大漠西(元·郯韶·《送丁彥祥入京兼呈危太樸應(yīng)奉》)68、天子垂衣臨大漠(明·張寧·《感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