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水花鳥的詩句(必須是關(guān)于山水花鳥的)
詩人和春天仿佛結(jié)下不解之緣。
歷代詩人寫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俊句。
唐代詩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一幅早春氣候: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yán),日就長日辭長夜。
日光紅灑,桂枝下的薄霜雖還沒有消卻,但溫和的氣息已排去嚴(yán)冬的寒冷,漸長的白晝已代替那漫漫的長夜,春天已經(jīng)來了。
春景在詩人筆下更是絢麗多彩,杜甫《絕句》詩云: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天麗日當(dāng)空,春風(fēng)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鳥語,報(bào)春的頭者??家燕從遙遠(yuǎn)的南方歸來,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說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shù)重水,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在這里,詩人生動形象地用一個(gè)綠字來概括冬去春來,萬物復(fù)蘇的大千世界,用綠字來傳遞春的信息,不能不說是絕妙之筆。
王維《游春曲》說:萬樹紅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杏花、春風(fēng)、綠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詩人葉紹翁《游園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聯(lián)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廣為傳誦的詠春詩: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好一枝出墻的紅杏,向人間報(bào)春來了。
從科學(xué)來說,春天的物候指標(biāo)最好是什么呢
不少詩人喜歡以樹木抽青來表示.正如宋代張?頡讀⒋號汲傘肥?疲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但各種樹木抽青的時(shí)間又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標(biāo)呢
看來,詩人推薦楊柳了。
杜甫《臘日》詩云:白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白居易《楊柳枝詞》:依依裊裊復(fù)青青,勾引春風(fēng)無限情。
人們從麗日氣息中,從花香鳥語中,從楊柳青青中感覺到春天到來。
但陳師道的《春懷示鄰里》,對春天描寫不限于山水花鳥,這首詩卻寫了小動物的活動: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fēng)翻蛛網(wǎng)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在雨后潮濕的斷墻上,蝸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隨著它彎彎曲曲的行跡,組成了像是篆體的文字;燕子占據(jù)連行腳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銜泥作巢,安下家來;蜘蛛殷勤地吐絲結(jié)網(wǎng),張捕獵物,但蛛絲畢竟太細(xì),一陣風(fēng)來吹斷了許多,需要重新修補(bǔ),才能成網(wǎng);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兩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趕回蜂窠。
這些常常不為人們注意的小動物,也是春天繁忙熱鬧景象的一部分,陳師道潛心觀物,注意到了點(diǎn)綴春光的這些角落,說明他觀察之細(xì)和狀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呢
古代人們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的終日。
然而從氣溫來看,立春節(jié)氣內(nèi),許多地區(qū)仍有低于零度的氣溫和飛雪漫天的天氣。
把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是太早了。
如李白《塞下曲》就寫道: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還沒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張敬忠《邊詞》也寫道:五原春*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shí)。
五原即今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五原縣,二月還不見楊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凍,長安已花落了。
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解釋呢
原來我們感到氣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隨太陽光的角度變化而變化的,而是隨大地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而變化的。
從立春開始,大地差不多遲兩個(gè)月才積累到足夠的熱量。
因此,最科學(xué)的分法,還是氣候?qū)W上的分法,以溫度為標(biāo)準(zhǔn),以五日為一候,候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度以下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間為春秋。
按照這個(gè)標(biāo)準(zhǔn),再參照物候變化,就可以看出,地區(qū)不同,高低差異,春天到來就有早有遲,居留時(shí)間也就有長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開始于二月下旬,長江流域的春天開始于三月間,京津一帶須待四月上旬才有春*,黑龍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處于冰天雪地之中終年沒有春*。
春天的腳步首先來到江南,唐朝詩人王灣的《江南意》一詩,以敏銳的感受,報(bào)導(dǎo)江南春來早的消息: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fēng)正數(sh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詩中最后兩句說,從來觀察季節(jié)氣象變化,只有在這里才如此清楚。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別出新意,是詩中最動人的詩句。
殘夜未盡,太陽就已經(jīng)從海上涌現(xiàn),似乎是殘夜帶來光明。
江春入舊年是說春天的起步早,好像從舊年底就已開始,也就是說,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
“海日生殘廢,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在唐代已成名句。
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學(xué)家張說,將這兩句詩親手寫在辦公的政事堂上,讓朝內(nèi)的其它讀書人仔細(xì)觀摩學(xué)習(xí)。
唐僖宗時(shí)的詩人鄭谷,也寫一首七絕詩:“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來敢暫忘筌。
何如海日生殘夜,—句能令萬古傳。
”詩的意思是:我這一卷詩中雜七雜八有詩百篇,現(xiàn)在雖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賴以成功的這些詩作。
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殘夜”,這一句就可以流傳萬古了。
詩中的“筌”是捕魚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魚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這是白居易《憶江南》詞。
雖說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艷陽晴空。
春天是個(gè)天氣多變的季節(jié),特別是春末夏初的時(shí)候,江南氣候更是陰晴不定。
唐代詩人劉長卿《別嚴(yán)士元》詩云: 春風(fēng)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fù)晴。
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闔閭即蘇州城,相傳為春秋吳王闔閭所建。
詩中春寒陰復(fù)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氣的特點(diǎn)。
這是冷暖氣流在江南地區(qū)互相對峙的結(jié)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節(jié),正如汪藻《春日》詩云: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旁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田野碧綠,鷗鳥悠閑,桃花出籬笑,過午有雞叫,但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春雨連綿。
春雨瀟瀟,春意盎然。
詩人們曾對春雨起了許多雅號。
戴叔倫《蘭溪棹歌》:蘭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春雨總是和春花聯(lián)在一起。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詩人夜而不寐,從今夜的雨聲聯(lián)想到明朝的賣花聲,從那淅淅瀝瀝的春雨,仿佛聞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寫出春雨杏花之間的訊息。
春天雨水充沛,對春耕春種大有好處,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冬耕之后,土?襖镎?彼??懷〈河曜倘蟠蟮兀??終嫦蠡平鷚謊??蟆6鷗υ凇洞閡瓜燦輟分幸魎械潰骸好雨知時(shí)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里,江船火獨(dú)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
春雨仿佛很知時(shí)節(jié),適時(shí)而來,一年之計(jì)在于春,農(nóng)民抓緊這個(gè)寶貴時(shí)節(jié),備耕積肥,耕翻土地。
李紳《古風(fēng)》: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獲季節(jié)。
多霧也是春天天氣的一個(gè)特點(diǎn)。
唐代書法家張旭《山行留客》描寫道: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yàn)樵旗F水氣很大,即使晴天也會把衣服沾濕。
春季在江南地區(qū)氣旋很多,雷雨經(jīng)常發(fā)生在內(nèi)陸地區(qū),而且雷雨出現(xiàn)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聞雷》就寫道:瘴地風(fēng)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正月雷聲始動,這雷聲驚醒了蟄伏中昆蟲。
當(dāng)然,這雷聲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蟲類也并不是真正被雷聲所驚醒。
不過,驚蟄前后不謀而合地出現(xiàn)春雷卻是事實(shí)。
春雷多是熱雷雨,入春以后,氣溫回升,東南海洋上的暖濕空氣活躍,冷暖空氣交鋒,空氣變得不穩(wěn)定了,云中有強(qiáng)烈的上升下降氣流,導(dǎo)致雷電現(xiàn)象產(chǎn)生。
由于我國幅員廣大,地形多種多樣,春光處處不一樣。
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較均勻,有明顯的春和、夏熱、秋爽、冬寒的四時(shí)變化。
但是在云貴高原,濕潤多雨,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四季不甚分明。
在華南無冬區(qū)時(shí)里,春季沒有起點(diǎn),秋季沒有終點(diǎn),并且干濕季節(jié)明顯。
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作《二月榕葉》詩云: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轉(zhuǎn)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意思是說,二月是中原桃李爭春的時(shí)候,但在柳州的榕樹,卻于此時(shí)落葉最多,使人迷惑不解,這是春天還是秋天。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歸去,喚取歸來同往。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
這是宋代詩人黃庭堅(jiān)《清平樂晚春》詞,這首詞問得有趣,春歸何處
答得也很妙,當(dāng)黃鸝百囀,薔薇影動之際,春光即將流逝了。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又是一個(gè)春*各異,絢麗多采的春天。
有關(guān)日月山水花草的詩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41、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43、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45、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4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47、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56、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后赤壁賦》58、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59、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60、百川沸騰,山冢碎甭。
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jīng)》6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62、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63、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64、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6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6、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6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68、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9回答者: 隕翼之幻想 - 試用期 一級 2008-12-7 16:57我來評論>>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jià):3q相關(guān)內(nèi)容? 有關(guān)于季節(jié),山水,山,水,感情等詩句 ? 望天門山中詩人對長江的描寫,把筆端落在夾岸青峰、江... ? 下列詩句中均描寫了“山”和“水”,請你將他們補(bǔ)全 ? 下列詩句中均描寫了山和水,請你將它們補(bǔ)全。
? 下列詩句中均描寫了山和水,請將它們補(bǔ)全 更多關(guān)于在詩句中填 山 的名稱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描寫 山水 山水 詩句 詩人 名稱 其他回答 共 4 條沁園春雪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寫于1936年2月。
遵義會議確立了在全黨全軍的領(lǐng)導(dǎo)地位。
率長征部隊(duì)勝利到達(dá)陜北之后,領(lǐng)導(dǎo)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
在陜北清澗縣,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塬 yuán :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
)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fēng)光”,過后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
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xiàn)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fā)詩人的抱負(fù)。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gè)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
“北國風(fēng)光”是上片內(nèi)容的總領(lǐng)句。
“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cuò)說的,即千萬里都是冰封,千萬里都是雪飄。
詩人登高遠(yuǎn)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yuǎn)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kuò)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純?nèi)灰簧?,包容一切?/p>
“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tài)。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望”字統(tǒng)領(lǐng)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
這里的“望”,有登高遠(yuǎn)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
“望”字之下,展現(xiàn)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fēng)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
“長城內(nèi)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yīng)。
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
“惟余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yīng)“雪飄”“冰封”。
“惟余”二字,強(qiáng)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
“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lián)想到未冰封時(shí)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
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fēng)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zhèn)バ蹨啞?/p>
回答者: czym_2121天梭 - 助理 二級 2008-12-1 08:3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zhàn)國趙國·荀子)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 回答者: zhy1997321 - 魔法學(xué)徒 一級 2008-12-1 18:41沁園春雪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回答者: 乖HQH - 試用期 一級 2008-12-1 20:35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dú)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shí)時(shí)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fēng)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 愿為持竿叟。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fā)。
時(shí)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ji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yáng)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劉禹錫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情還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首頁管理相冊標(biāo)簽教學(xué)資料(25)學(xué)生習(xí)作(6)信息技術(shù)(14)教育隨筆(9)網(wǎng)絡(luò)文摘(6)教學(xué)課件(0)實(shí)用軟件(1) 描寫山水風(fēng)光的古詩詞(整理) [ 2007-3-5 11:00:32 | By: 隨緣 ] 描寫山水風(fēng)光的古詩詞(整理) 祖國的萬水千山如此多嬌,歷來的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欣賞不完的詩詞絕句,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幾首,請興趣的同學(xué)還可以自己搜尋更多。
請選擇喜歡的詩詞,多讀幾遍,體會詩人的情懷,看誰記得最多。
竹里館 王維 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d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
大自然最了解他內(nèi)心的孤獨(dú),明月的清輝帶給他一種寂靜的快樂。
物我合一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王維也善于捕捉音響、色彩、畫面、感受相交織的動人一刻,統(tǒng)一于最能傳達(dá)情韻的意境之中,用恰當(dāng)?shù)恼Z言表現(xiàn)出來。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hù)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 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 返照湖邊暖復(fù)明。
亂點(diǎn)碎紅山杏發(fā), 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 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減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
描寫山水詩詞名句(建議適當(dāng)記憶一部分) 1、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2、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 3、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罚?4、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5、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蘇軾《題西林壁》) 6、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7、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李白《將進(jìn)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7、“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
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fù)”(《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遠(yuǎn)重疊,竹樹近蒙籠。
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fēng)”(《游沈道士館》) 9、“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
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1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 12、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1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 15、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16、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17、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1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20、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 22、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2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24、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6、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2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 28、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锝《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 9.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古詩中的春夏秋冬山水花鳥花草樹木風(fēng)霜雨雪
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shí)時(shí)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水: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樹:兩個(gè)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風(fēng):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雨:清明時(shí)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雪: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古詩詞中寫山水花鳥的詩句各寫一句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近江南草未凋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shí)時(shí)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寫山水花鳥的名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dú)酌》) 3.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雙飛燕子幾時(shí)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徐俯《春游湖》獨(dú)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王令《送春》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唐?杜甫《旅夜書懷》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描寫山水花草的詩句
山水: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幾行紅葉樹,無數(shù)夕陽山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花草: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靜無人,紛紛開且落。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展開
實(shí)寫山水花鳥的詩詞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fēng)》)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nóng)》)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shí)》) 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鳴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隆冬到來時(shí),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dú)酌》) 小時(shí)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描寫花草樹山水的四字詞語
繁花、綠草如茵、郁郁蔥蔥、重巒疊嶂、水天一色一、繁花似錦 [ fán huā sì jǐn ] 【解釋】:繁:多而且茂盛。
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
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像富麗多彩的錦緞。
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自】:近代 曹靖華《點(diǎn)蒼山下金花嬌》:“中飯后,我們坐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聽她談起沙村公社來。
”二、綠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解釋】: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
常指可供臨時(shí)休憩的草地。
亦作“碧草如茵”。
【出自】:小學(xué)六年級下冊蘇教版課文《孔子游春》: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著,有的坐著。
三、郁郁蔥蔥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釋】:形容草木蒼翠茂盛。
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出自】:漢·王充《論衡·吉驗(yàn)》:“城郭郁郁蔥蔥。
”【譯文】:城市里草木蒼翠茂盛。
四、重巒疊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巒:連綿的山。
山峰一個(gè)連著一個(gè),連綿不斷。
【出自】: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shù)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譯文】:秋天的時(shí)候奉詔令寫意,在輕綃上畫幾幅山水;高低朝向沒有一處是遺漏的,山峰一個(gè)連著一個(gè)連綿不斷,像是屏風(fēng)一般。
五、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釋】:水光與天色相渾。
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譯文】:陽光映射下的彩霞與孤雁一起飛翔,秋水碧綠,同長天相連,天空映在水中,水天一色
關(guān)于山水花草的古詩
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種豆南山下,草勝豆苗稀。
望天門山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描寫山水的古詩詞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5、《江畔獨(dú)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shí)時(shí)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6、《絕句》 宋·李清照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9、《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10、《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shí)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1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2、《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唐·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yáng)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13、《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1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涼州詞》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6、《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17、《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8、《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20、《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2、《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2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4、《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25、《題金陵渡》 唐·張祜 金陵津渡水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描寫山水的佳句
1、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聲音。
一道道山泉,一棵棵樹木,一枚枚花朵,一株株小草,甚至是空氣中的一顆微塵,只要你用心聆聽,去發(fā)覺,去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與我們是那樣的親近。
2、云,生得平靜,活得淡泊。
它不會追求天空那夢幻般的藍(lán),它甘愿用最純凈的白做裝飾。
它駕著風(fēng),沐浴著陽光,載著鳥兒,游歷于五湖四海之間,漫步于浩瀚的天際。
它俯瞰人間,認(rèn)定爾虞我詐、爭名逐利都是虛無。
3、雨天泛舟,我欣賞到了出奇的山色。
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
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經(jīng)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云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中國畫里有一種技法叫米點(diǎn)山水,用飽墨揮灑大大小小的點(diǎn)子,或疏或密,或濃或淡,用來表現(xiàn)山色空蒙的景色。
要傳神地描繪眼前的這幅景致,非米點(diǎn)技法不可。
4、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葉、荷花挨挨擠擠。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潔白如玉的荷花,嫻靜、素潔,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荷葉托著那些晶瑩、如瑪瑙般的露珠,又守護(hù)著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簡直是一幅用大畫家的畫卷也不上的美麗風(fēng)景畫。
5、山之美,在于巍峨高聳,險(xiǎn)峻挺拔,懸崖峭壁,峰巒重疊;在于云蒙樹梢,霧流澗谷,綠林揚(yáng)風(fēng),白水激澗;在于草木青翠之上,好鳥相鳴其間,晨曦中那一縷微光,暮色中那一抹晚霞。
6、水之美,在于其煙波浩渺,澄凈如練,瀑流飛逝,濤疊浪涌;在于清泉汩汩,小溪潺潺,濺玉飛珠,光影如幻;在于水草搖曳其中,條魚穿梭其間,穩(wěn)靜中那一份含蓄,激越中那一種飛揚(yáng)。
7、它是那么巍峨而高聳,有多少人想到那峰巔觀賞那美麗的風(fēng)光啊
但要想到達(dá)那峰巔,必須得通過高山的考驗(yàn),它是一名精神的考驗(yàn)師,它身上蘊(yùn)藏著各國的沙石,它是那樣的陡峭.崎嶇,它只讓不怕艱辛,有頑強(qiáng)毅力的人到山頂上觀光;而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們永遠(yuǎn)看不到山頂?shù)拿利愶L(fēng)景。
8、它蘊(yùn)藏著祖國大地的水資源。
他胸懷廣大,為了讓它的孩子們——水娃娃,能夠得到自由,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于是讓它們自己獨(dú)自奔流,現(xiàn)在成了江河湖泊,它把自己所擁有的和人類分享。
9、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光瀲滟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只有船槳激起一道道水紋,擴(kuò)散出一圈圈漣漪的時(shí)候,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jìn),岸在后移。
10、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跋涉過連綿起伏的燕山,卻從沒有看見過桂林這樣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筍,重巒疊彩,綺麗清秀;桂林的山真險(xiǎn)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會栽倒下來似的。
11、漓江的水真多呀,滿滿填充河床,太陽照射著漓江,江面上泛起點(diǎn)點(diǎn)金光;漓江的水真靜呀,靜得仿佛聽見她在你耳邊低語,偶爾微風(fēng)飄過,清脆的水聲就像小姑娘在輕歌;漓江的水好柔呀,柔的讓人忍不住去撫摸她,卻又不忍碰皺她。
微風(fēng)掠起波瀾,好像亭亭的舞女拖著裙幅,她是那樣軟,那樣嫩。
12、漓江兩岸的山是奇特的,與眾不同的。
它是由白色、淺灰色色塊鋪灑,深灰色和黑色勾勒,再由濃濃的、厚的綠潑染成,仿佛非人間產(chǎn)物。
這里的山真奇呀,奇得讓你比擬不盡;像仙女、像田螺、像海豚、像鯉魚……這里的山真險(xiǎn)呀,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載倒下來。
13、烈夏,溪水哼著歡快的小曲,一路向東逝去,蕩起的水花濺在人們臉上,沁涼沁涼的,使人神清氣爽,萬物呈現(xiàn)出一副欣欣向榮的畫面,格外美麗。
14、暖春,經(jīng)過春風(fēng)吹拂和春雨的滋潤,大地充滿了生機(jī),小草換上了嫩綠的春裝,伴隨風(fēng)的吟唱,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鴨子在湖上溪水,似一朵朵黃花點(diǎn)綴在湖面上,正如蘇軾的那首詩一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把春天生生不息的活力描寫得準(zhǔn)確、形象,令人嘆服。
15、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歇,一片朦朧幽美將不存在。
這時(shí),聽得遠(yuǎn)處傳來陣陣猿猴與鳥雀頻繁的鳴叫,遠(yuǎn)處能依稀看出它們的影子。
傍晚時(shí)分,夕陽收起了燦爛的晚霞準(zhǔn)備墜落,而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競相跳出水面,爭先恐后,似乎是要?dú)g送夕陽。
16、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
岸邊十里飄香的桂花呀,真讓人留戀往返;湖面上,荷葉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腦袋,躲藏了起來,她們在提醒和等著人們?nèi)ゲ赡歉碌纳徟耗亍?/p>
這時(shí)候,人們劃著輕快的小船,哼著悠閑的小曲,輕輕地采下蓮藕。
那一只只蓮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個(gè)個(gè)一絲不掛的小胖娃娃,讓人愛不釋手。
你要是從筐子里隨便揀上一只,洗洗干凈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兒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17、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已經(jīng)成為了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wù)摰脑掝}。
它高高在上,超越蕓蕓眾生,而頂峰往往云遮霧掩,更激發(fā)了人們的想象。
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見。
”無不顯示出山的偉大。
18、高高的峰頂如利劍插入云霄,矗立在天地之間。
高聳入云的山腳下,是一條小溪,潺潺的溪水清流見底,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出溪底的砂石。
溪水兩旁的石壁色彩斑斕,各種顏色交相輝映,映出的溪水的影子,都是五光十色的,石壁上長滿了青蔥的樹木和四季常青的翠竹。
蘇東坡一首“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的《竹》短小但精辟詼諧地寫出了竹對文人墨客的重要性。
19、家鄉(xiāng)的山,家鄉(xiāng)的水,給予了人一種改革的精神。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但更愛家鄉(xiāng)的山水。
說起家鄉(xiāng)的山水,當(dāng)?shù)厝说谝粋€(gè)說出來的山水風(fēng)景區(qū)非——洞口塘莫屬了。
的確洞口塘的山雖然沒有桂林之秀麗,廬山之俊俏,黃山之貴重,泰山之尊——它們都已經(jīng)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賦予的畢竟是人工的美,這種美是不能和洞口塘的山比美的。
洞口塘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同時(shí)也是夏天人們的避暑山莊。
20、山無語,山無需多言,山的風(fēng)流不必包裝作秀,天然一副“酷”樣,在那兒,就是好。
是讀山的人,但是知道,有時(shí)候人家也會讀我的,當(dāng)我就像一個(gè)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時(shí)。
21、我站在甲板上,頭頂是藍(lán)天白云,腳下是碧綠的水遠(yuǎn)處是奇峰羅列。
此情此景,此時(shí)此刻,我好像已融入了大自然中,仿佛是在天堂。
此情此景,此時(shí)時(shí)刻,是我這笨拙的筆怎么也描繪不出來的。
22、我衷情于桃花,不只是因?yàn)槲页錾谔一ㄩ_放之時(shí),還因?yàn)楫?dāng)春來臨,這披紅袍的桃花登上了春的舞臺,舞動著她那啊挪的身姿,為人們展示她那最動人的風(fēng)采,她那一身粉紅色的衣裳,給我以美的享受,讓我愛上了那粉色的鮮艷與活潑的代表,這也是我特愛粉色的由來之一。
23、西湖的四季是美的。
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齊放的白堤、蘇堤上眺望著湖面,只見湖面上波光粼粼,輕舟蕩漾,三潭映月如寶石般嵌在湖面。
柳絲時(shí)而輕拂你的臉頰,時(shí)而在輕輕地掠過頭上、肩上,再配上輕微地?fù)u櫓聲和遠(yuǎn)處動聽地琴聲,那是多么讓人陶醉呀
24、洞口塘的山真是千奇百怪。
山嶺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有的高聳入云;有的像背著綠色竹簍的采藥老人;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正在展示著自己的美貌,在眾多的山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摩天大樓;有的像松樹狀形,引來一群群鳥兒來嬉戲嘰嘰喳喳的叫個(gè)不停;再加上三五成群的閉月羞花,那可真是名副其實(shí)的鳥語花香,有的像一根筆直的竹竿,就像是孫悟空的精箍棒造型一個(gè)樣了
25、大自然是神奇的,它賦予人類生命,走進(jìn)大自然,你可以聽到小鳥清脆的鳴叫聲,聽到青蛙“呱呱”的叫,聽到小河“嘩嘩”的流水聲,聽到樹葉被風(fēng)吹的“沙沙”聲,那一切都是那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