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南京風(fēng)景名勝”的句子有哪些
石頭城 劉 山圍故國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深還過女墻來。
烏衣巷 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臨江仙 宋.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fēng)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金陵三首(一) 唐.李白 晉家南渡日,次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金陵三首(二)唐.李白 地?fù)斫鹆陝?,城回江水流?/p>
當(dāng)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對江洲。
金陵三首(三) 唐.李白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鄰里相送至方山 南朝.謝靈運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fā)。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積疴謝生慮,寡欲罕所闕。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
白鷺洲寄楊江寧 唐.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
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
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
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
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
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
勞勞亭歌 唐.李白 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傍。
古情不盡東流水, 此地悲風(fēng)愁白楊。
我乘素舸同康樂,朗詠清川飛夜霜。
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苦竹寒聲動秋月, 獨宿空簾歸夢長。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一) 唐.李賀吳苑曉蒼蒼,宮衣水濺黃。
小鬟紅粉薄,騎馬佩珠長。
路指臺城迥,羅薰褲褶香。
行云沽翠輦,今日似襄王。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二) 唐.李賀 寶襪菊衣單,蕉花密露寒。
水光蘭澤葉,帶重剪刀錢。
角暖盤弓易,靴長上馬難。
淚痕沽寢帳,勻粉照金鞍。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三) 唐.李賀 剪翅小鷹斜,絳根玉鏇花。
秋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牙。
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濕沙。
宮官燒蠟火,飛燼污鉛華。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四) 唐.李賀 十騎簇芙蓉,宮衣小隊紅。
練香熏宋鵲,尋箭踏盧龍。
旗濕金鈴重,霜干玉鐙空。
今朝畫眉早,不待景陽鐘。
雨花臺所見 明.湯顯祖冉冉春云陰,郁郁晴光瑩。
取次踏青行,發(fā)越懷春興。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臺,含嚬出幽徑。
徙倚極煙霄,徘徊整花勝。
態(tài)隨驚蝶起,思逐流鶯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憑。
朝日望猶鮮,春風(fēng)語難定。
拾翠豈無期,芳華殊有贈。
持向慧香前,為許心期證。
如何違玉纓,沈情擊金磬。
題丁家河防亭子 清.錢謙益 小闌花外市朝新,夢里華胥自好春。
夾岸曲塵三月柳,疏窗金粉六朝人。
小姑溪水為鄰并,邀笛風(fēng)流是后身。
白首吳鉤仍借客,看囊一笑豈長貧。
關(guān)于描寫南京的語句
(1)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此詩雖不是寫南京長江大橋的,但是形容南京長江大橋也很合適。
(2)原詩如下:水調(diào)歌頭·游泳(1956年6月)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fēng)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云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yīng)無恙, 當(dāng)驚世界殊。
描寫南京的作文
打濕了擁擠的人群和車流,打濕了密集的店鋪和高樓。
風(fēng)從街口撲來,空中了無痕跡。
我有些茫然。
我找不到孫權(quán)在這里仗劍稱帝的英姿颯爽,找不到司馬睿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找不到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開創(chuàng)南朝第一宋,找不到蕭道成手中短命的南齊,找不到步步為營的蕭衍,建梁朝,興佛教,四次舍身出家,當(dāng)起皇帝菩薩,找不到陳霸先振臂一呼,平了侯景之亂,陳朝為王……時光像一把無刃的刀,斬斷六朝的悲歡。
南京,就像冬日孑然的樹梢,落盡一春一春的明媚,只能在一夜一夜的懷想里,追憶真實的過往。
風(fēng)吹過樹梢,南唐、明、太平天國、國民黨政府穿城而過。
那些故事里是不是也曾下著這樣的雨
那些倉皇逃去的人群,是否在雨中一次次回眸——南京
高高的紅牌樓舉著“古秦淮”三個大字,像一枚標(biāo)簽高高貼在南京的額頭。
走過牌樓,人流如織,商鋪酒肆林立,飛檐翹角、黑瓦白墻的房屋描畫著古秦淮千年不變的風(fēng)姿。
站在石橋上,秦淮河就在腳下流過。
平靜得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
不見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在這里揮毫潑墨,不見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陳圓圓在這里淺吟低唱,不見王羲之、謝安兩大家族的興盛沒落。
秦淮河靜靜地流著,流過南京而今的滿地繁華,流到我的腳下。
河水濃膩深綠,照見兩岸綠樹白墻。
每一家的屋檐下都掛著紅燈籠,晚上把燈點亮,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會更美。
那是它從古到今最迷人的模樣。
幾只畫舫靜靜泊在河邊,泊在微微蕩漾的時光里。
我仿佛聽到歌者在輕輕地唱,歌聲纏繞在每一片青青的柳葉尖上,仿佛看到舞者在慢慢地舞,舞姿盤旋在每一線裊裊的雨絲上。
我不敢相信,曾經(jīng)有三十萬同胞的血流淌在這片土地,有四萬萬國民的怒吼在天空回響。
我不敢相信,南京王者的身軀被無情地踐踏,高傲的靈魂被恣意地撕扯。
南京,我踩在你的青石板上,仿佛每一塊石板都滲出鮮血,我踩在你心靈的弦上,仿佛每一聲嘆息都跌進歷史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