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里形容草的句子有哪些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shí)。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詩經(jīng)》中含有花草的詩句
《關(guān)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摽有梅》biào,梅子 摽有梅,其實(shí)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靜女》 自牧歸(kuì)荑(tí),洵(xún)美且異。
匪(fēi)女(rǔ)之為美,美人之貽。
《伯兮》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木瓜》投我以木瓜,報(bào)之以瓊琚。
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
《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zèng)之以勺藥。
詩經(jīng)采花草送人的詩句 詩經(jīng)中關(guān)于花的詩有哪些
1、桃花——《國風(fē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2、木槿花——《國風(fēng)·鄭風(fēng)·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3、荷花——《國風(fēng)·鄭風(fēng)·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4、荇菜——《國風(fēng)·周南·關(guān)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5、芍藥——《國風(fēng)·鄭風(fēng)·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zèng)之以勺藥。
詩經(jīng)中有哪些描寫人物\\\/植物
一、草本植物(一)糧食作物【麥】《鄘風(fēng)?桑中》、《鄘風(fēng)?載馳》、《王風(fēng)?丘中有麻》、《魏風(fēng)?碩鼠》、《豳風(fēng)?七月》、《大雅?棫樸》、《魯頌?閟宮》.【稻】《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白華》、《魯頌?閟宮》.【稌(稻谷)】《周頌?豐年》.【重穋(亦作“種稑”兩種谷物)】《豳風(fēng)?七月》.【梁(高梁)】《唐風(fēng)?鴇羽》、《小雅?黃鳥》.【黍】《王風(fēng)?黍離》、《魏風(fēng)??????碩鼠》、《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黃鳥》、《小雅?信南山》、《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小雅?黍苗》、《周頌?豐年》、《周頌?良耜》、《魯頌?閟宮》.【稷(通稱為谷或?yàn)樗冢俊锻躏L(fēng)?黍離》、《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周頌?良耜》、《魯頌?閟宮》.【粟(小米)】《小雅?黃鳥》、《小雅?小宛》.【秬(黑黍)】《大雅?生民》、《魯頌?閟宮》.【秠(黍的一種)】《大雅?生民》.【穈(赤梁粟)】《大雅?生民》.【芑(白梁粟)】《大雅?生民》.【菽(大豆)】《豳風(fēng)?七月》、《小雅?小宛》、《小雅?小明》、《小雅?采菽》、《大雅?生民》、《魯頌?閟宮》.【苴(麻子)】《豳風(fēng)?七月》.(二)挺水植物【荇菜(莕菜)】《周南?關(guān)雎》.【藻(杉葉藻)】《召南?采蘋》、《魯頌?泮水》.【蘋(浮萍)《召南?采蘋》【蒲(香蒲)】《陳風(fēng)??????澤陂》、《小雅?魚藻》、《大雅?韓奕》.【蕑(澤蘭)】《鄭風(fēng)?溱洧》、《陳風(fēng)?澤陂》.【荷華(荷花)】《鄭風(fēng)?山有扶蘇》、《陳風(fēng)?澤陂》.【菡萏(荷花)】《陳風(fēng)?澤陂》.【藚(澤瀉)】《魏風(fēng)?汾沮如》.【蓼(水草)】《周頌?小毖》、《周頌?良耜》.【葭(蘆葦)】《衛(wèi)風(fēng)??????碩人》.【葦】《衛(wèi)風(fēng)??????河廣》、《小雅?小弁》、《大雅?行葦》.【菼(荻)】《衛(wèi)風(fēng)??????碩人》、《王風(fēng)??????大車》.(三)紡織纖維植物【麻】《王風(fēng)?丘中有麻》、《齊風(fēng)?南山》、《陳風(fēng)?東門之枌》、《陳風(fēng)?東門之池》;【葛】《周南?葛覃》、《邶風(fēng)?旄丘》、《王風(fēng)?采葛》、《魏風(fēng)?葛屨》、《唐風(fēng)?葛生》;【纻(纻麻)】《陳風(fēng)?東門之枌》;(四) 瓜菜植物【瓜】《豳風(fēng)?七月》、《小雅?信南山》、《大雅?綿》、《大雅?生民》.【芹】《魯頌?泮水》.【卷耳(蒼耳)】《周南?卷耳》.【蕨(蕨菜)】《召南?草蟲》、《小雅?四月》.【葑(蔓菁)】《邶風(fēng)??????谷風(fēng)》、《鄘風(fēng)?桑中》、《唐風(fēng)?采苓》.【菲(蘿卜)】《邶風(fēng)??????谷風(fēng)》.【薺(薺菜)】《邶風(fēng)??????谷風(fēng)》.【葵(葵菜)】《豳風(fēng)?七月》.【茆(莼菜)】《魯頌?泮水》.【荼(苦菜)】《邶風(fēng)??????谷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豳風(fēng)?鴟鸮》、《大雅?綿》、《周頌?良耜》.【苦(苦菜)】《唐風(fēng)?采苓》.【瓜苦(苦瓜)】《豳風(fēng)?東山》.【匏(葫蘆)】《邶風(fēng)??????匏有苦葉》、《大雅?公劉》.【壺(葫蘆)】《豳風(fēng)?七月》.【瓠(葫蘆)】《小雅?瓠葉》.(五)其它草本植物【竹】《衛(wèi)風(fēng)?淇奧》、《衛(wèi)風(fēng)?竹竿》、《小雅?斯干》;【芣苢(車前草)】《周南?芣苢》.【蓫(羊蹄菜)】《小雅?我行其野》.【蔞(蔞蒿)】《周南?漢廣》.【葍(小旋花)】《小雅?我行其野》.【莪蒿(抱娘蒿)】《小雅?谷風(fēng)》.【莪(蘿蒿)】《小雅?菁菁者莪》.【蔚(牡蒿)】《小雅?蓼莪》.【蔦(常綠寄生灌木名)】《小雅?頍弁》.【女蘿(松蘿)】《小雅?頍弁》.【蘩(白蒿)】《召南?采蘩》、《豳風(fēng)?七月》、《小雅?出車》.【薇(野碗豆)】《召南?草蟲》、《小雅?四月》、《小雅?采薇》.【白茅】《召南??????野有死麇》、《小雅?白華》.【荑(白茅)】《邶風(fēng)??????靜女》、《衛(wèi)風(fēng)??????碩人》.【苓(甘草)】《邶風(fēng)??????簡兮》、《唐風(fēng)?采苓》.【唐(菟絲子)】《鄘風(fēng)?桑中》.【蝱(貝母)】《鄘風(fēng)?載馳》.【芄蘭(夏藦)】《衛(wèi)風(fēng)??????芄蘭》.【諼草(黃花草或忘憂草)】《衛(wèi)風(fēng)??????伯兮》.【蓷(益母草)】《王風(fēng)??????中谷有蓷》.【蕭(艾蒿)】《王風(fēng)??????采葛》、《曹風(fēng)??????下泉》、《小雅?蓼蕭》、《小雅?小明》、《大雅?生民》.【艾】《王風(fēng)??????采葛》.【游龍(葒草)】《鄭風(fēng)?山有扶蘇》.【蔓草】《鄭風(fēng)?野有蔓草》.【茨(蒺藜)】《鄘風(fēng)?墻有茨》、《小雅?楚茨》.【蓬(蓬草)】《衛(wèi)風(fēng)??????伯兮》.【莫(酸迷)】《魏風(fēng)?汾沮如》.【蘞(五爪龍)】《唐風(fēng)?葛生》.【荍(錦葵)】《陳風(fēng)?東門之扮》.【菅(菅草)】《陳風(fēng)?東門之扮》、《小雅?白華》.【苕(鼠尾)】《陳風(fēng)?防有鵲巢》.【稂】《曹風(fēng)?下泉》.【莠(狗尾草)】《齊風(fēng)?甫田》、《小雅?大田》.【蓍(蓍草)】《曹風(fēng)?下泉》.【萑葦(蘆荻)】《豳風(fēng)?七月》.【葽(遠(yuǎn)志)】《豳風(fēng)?七月》.【茅(茅草)】《豳風(fēng)?七月》.【果臝(瓜蔞)】《豳風(fēng)?東山》.【蘋(蔌蒿)】《小雅?鹿鳴》.【蒿(香蒿)】《小雅?鹿鳴》.【芩(蔓葦)】《小雅?鹿鳴》.【臺(tái)(莎草)】《小雅?南山有臺(tái)》.【萊(胭脂菜)】《小雅?南山有臺(tái)》.【芑(苦荬菜)】《小雅?采芑》.【藿(豆葉)】《小雅?白駒》.【荏(白蘇)】《大雅?生民》.【勺藥(香草)】《鄭風(fēng)?溱洧》.【堇(烏頭)】《大雅?綿》.【綠(藎草,可作黃色染料)】《小雅?采綠》.【藍(lán)(靛草,可作青色染料)】《小雅?采綠》.【茹藘(茜草,可作紅色染料)】《鄭風(fēng)?東門之墠》、《鄭風(fēng)?出其東門》.二、木本植物【桑】《鄘風(fēng)?桑中》、《鄘風(fēng)?定之方中》、《衛(wèi)風(fēng)?氓》、《鄭風(fēng)?將仲子》、《魏風(fēng)?汾沮如》、《魏風(fēng)?十畝之間》、《唐風(fēng)?鴇羽》、《秦風(fēng)?車鄰》、《秦風(fēng)?黃鳥》、《曹風(fēng)?鸤鳩》、《豳風(fēng)?七月》、《豳風(fēng)?鴟鸮》、《豳風(fēng)?東山》、《小雅?南山有臺(tái)》、《小雅?黃鳥》、《小雅?小弁》、《小雅?隰桑》、《小雅?白華》、《大雅?桑柔》、《魯頌?泮水》.【柞樹】《小雅?黃鳥》、《小雅?采菽》、《小雅?車轄》、《大雅?綿》、《大雅?旱麓》、《大雅?皇矣》.【棗】《豳風(fēng)?七月》.【桃】《周南?桃夭》、《召南?何彼秾矣》、《魏風(fēng)?園有桃》.【李】《召南?何彼秾矣》、《王風(fēng)?丘中有麻》、《小雅?南山有臺(tái)》、《大雅?抑》.【梅】《召南?摽有梅》、《秦風(fēng)?終南》、《陳風(fēng)?墓門》、《曹風(fēng)?鸤鳩》、《小雅?四月》.【栗】《鄘風(fēng)?定之方中》、《鄭風(fēng)?東門之墠》、《唐風(fēng)?山有樞》、《秦風(fēng)?車鄰》、《小雅?四月》.【木瓜】《衛(wèi)風(fēng)?木瓜》.【椒(或稱花椒)】《唐風(fēng)?椒聊》、《陳風(fēng)?東門之枌》.【漆】《鄘風(fēng)?定之方中》、《唐風(fēng)?山有樞》、《秦風(fēng)?車鄰》.【梧桐】《大雅?卷阿》.【檀】《鄭風(fēng)?將仲子》、《魏風(fēng)?伐檀》、《小雅?杕杜》、《小雅?鶴鳴》、《大雅?大明》.【松】《衛(wèi)風(fēng)?竹竿》、《鄭風(fēng)?山有扶蘇》、《小雅?斯干》、《小雅?頍弁》、《大雅?皇矣》、《魯頌?閟宮》,《商頌?殷武》.【柏】《邶風(fēng)?柏舟》、《鄘風(fēng)?柏舟》、《小雅?頍弁》、《大雅?皇矣》、《魯頌?悶宮》,《商頌?殷武》.【楊】《秦風(fēng)?車鄰》、《陳風(fēng)?東門之楊》、《小雅?南山有臺(tái)》、《小雅?菁菁者莪》、《小雅?巷伯》、《小雅?采菽》.【柳】《齊風(fēng)?東方未明》、《小雅?菀柳》、《小雅?小弁》.【楊柳】《小雅?采薇》.【榆】《唐風(fēng)?山有樞》、《陳風(fēng)?東門之枌》.【榛】《邶風(fēng)?簡兮》、《鄘風(fēng)?定之方中》、《曹風(fēng)?鸤鳩》、《大雅?旱麓》.【梓】《小雅?小弁》.【桐(或稱油桐)】《鄘風(fēng)?定之方中》、《小雅?湛露》.【杞(枸杞)】《小雅?杕杜》、《小雅?湛露》、《小雅?北山》.【杞(杞柳)】《鄭風(fēng)?將仲子》、《秦風(fēng)?終南》、《小雅?南山有臺(tái)》、《小雅?四牡》、《小雅?四月》.【檜(柏之類)】《衛(wèi)風(fēng)?竹竿》.【勺藥】《鄭風(fēng)?溱洧》.【木桃】《衛(wèi)風(fēng)?木瓜》.【木李】《衛(wèi)風(fēng)?木瓜》.【棘(酸棗)】《邶風(fēng)?凱風(fēng)》、《魏風(fēng)?園有桃》、《唐風(fēng)?鴇羽》、《唐風(fēng)?葛生》、《陳風(fēng)?墓門》、《曹風(fēng)?鸤鳩》、《小雅?湛露》、《小雅?青蠅》、《小雅?大東》.【郁(郁李)】《豳風(fēng)?七月》.【甘棠】《召南?????甘棠》.【堂(棠梨)】《秦風(fēng)?終南》.【棣】《秦風(fēng)?晨風(fēng)》.【唐棣】《召南?????何彼秾矣》、《小雅?常棣》、《小雅?采薇》.【杜(棠梨)】《唐風(fēng)?杕杜》、《唐風(fēng)?有杕之杜》、《小雅?杕杜》.【楚(荊)】《周南?漢廣》、《王風(fēng)?楊之水》、《唐風(fēng)?綢繆》、《唐風(fēng)?葛生》、《秦風(fēng)?黃鳥》.【椅(梧桐類)】《鄘風(fēng)?定之方中》、《小雅?湛露》.【樞(刺榆)】《唐風(fēng)?山有樞》.【栲】《唐風(fēng)?山有樞》、《小雅?南山有臺(tái)》.【杻(檍樹)】《唐風(fēng)?山有樞》、《小雅?南山有臺(tái)》.【栩(橡樹)】《唐風(fēng)?鴇羽》、《陳風(fēng)?東門之枌》、《小雅?四杜》.【條(楸樹)】《秦風(fēng)?終南》.【駁(赤李)】《秦風(fēng)?晨風(fēng)》.【檖(山梨)】《秦風(fēng)?晨風(fēng)》.【樗(臭椿)】《豳風(fēng)?七月》、《小雅?我行其野》.【楰(苦楸)】《小雅?南山有臺(tái)》.【谷(楮樹) 】《小雅?鶴鳴》、《小雅?黃鳥》.【楛(赤荊)】《大雅?旱麓》.【棫(桷樹)】《大雅?旱麓》、《大雅?皇矣》、《大雅?綿》、《大雅?棫樸》.【檉(河柳)】《大雅?皇矣》.【椐(靈壽木)】《大雅?皇矣》.【檿(山桑)】《大雅?皇矣》.【柘(黃桑)】《大雅?皇矣》.【桋(赤栜)】《小雅?四月》.【樸(枹樹)】《大雅?棫樸》.【枌(白榆樹)】《陳風(fēng)?東門之枌》.【舜(木槿)】《鄭風(fēng)?有女同車》.【扶蘇】《鄭風(fēng)?山有扶蘇》.【蒲(蒲柳)】《王風(fēng)?揚(yáng)之水》.【荼(以下3首也有人認(rèn)為指茶樹)】《邶風(fēng)??????谷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大雅?綿》.三、藤本植物(一)木質(zhì)滕本植物【奧(野葡萄)】《豳風(fēng)?七月》.【萇楚(獼猴桃)】《檜風(fēng)?隰有萇楚》.【葛藟】《周南?樛木》、《王風(fēng)?葛藟》、《大雅?旱麓》.【苕(凌霄)】《小雅?苕之華》.(二)草質(zhì)滕本植物【蘞(屬葡萄科)】《唐風(fēng)?葛生》.
《詩經(jīng)》中有哪些描寫山水的句子
以下是有木的詩詞句子,有是描寫茂盛或者茁壯成長的苞,如松茂矣苞:茂盛。
《詩經(jīng)·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獨(dú)存漢·劉向《說苑·談叢》 長松落落,卉木蒙蒙落落:高超不凡的樣子。
卉:草。
漢·杜篤《首陽山賦》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遇。
漢·劉楨《贈(zèng)從弟》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郁郁:茂盛的樣子。
離離:繁茂的樣子,苗:指幼樹。
徑:直徑。
莖:樹于。
蔭:遮蔽。
百尺條:指高大的松樹。
晉·左思《詠史八首》連林人不覺,獨(dú)樹眾乃奇連林:樹多而結(jié)成林。
獨(dú)樹:指青松獨(dú)立。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朝華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朝:早晨。
華:開花。
戒旦:指黎明。
隆冬:嚴(yán)冬。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fēng)》何當(dāng)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唐·李白《南軒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唐·杜甫《寄峽州劉伯華使君四十韻》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fēng)無奈何松柯:松樹枝。
唐·岑參《感遇》蘭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唐·李群玉《贈(zèng)元紱》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時(shí)遷者,松柏也意謂水性流動(dòng),松柏堅(jiān)定。
宋·蘇軾《送杭州進(jìn)士詩敘》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fēng)霜風(fēng):秋風(fēng)。
宋·蘇軾《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寒暑不能移,歲月不能敗者,惟松柏為然為然:是這樣的。
宋·蘇轍《服茯苓賦敘》松柏何須羨桃李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兩句形容柏樹之粗壯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fēng)落落:高超出群的樣子。
冥冥:深遠(yuǎn)的樣于。
烈風(fēng):大風(fēng)。
唐· 杜甫《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文章:樹木上的紋路。
唐·杜甫《古柏行》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歲老:年代久長。
彌:更加。
陽驕:太陽暴曬。
陰:枝葉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梧桐真不甘衰謝,數(shù)葉迎風(fēng)尚有聲宋·張耒《夜坐》凜然相對(duì)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相對(duì):兩棵檜樹相對(duì)。
敢:不敢。
未要奇:不標(biāo)新立異。
九泉:指地下。
蟄龍:潛伏著的龍。
宋·蘇軾《王復(fù)秀才所居雙檜二首》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燕草如碧絲,泰桑低綠技唐·李白《春思》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綠筱:嫩綠的小竹。
媚:妍美動(dòng)人。
清漣:水清澈而有波紋。
意謂白云環(huán)繞著遠(yuǎn)處隱僻的山石,綠竹在清澈的水邊嫵媚動(dòng)人。
南朝宋·謝靈運(yùn)《過始寧墅》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指竹。
《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
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憐:愛。
唐·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綠垂風(fēng)折筍,紅綻雨肥梅綠垂句;被風(fēng)吹折的細(xì)嫩竹下垂著。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唐·岑參《范公叢竹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立:長成。
露:呈露。
顯:突出。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撩:引逗,挑弄。
清·鄭燮《板橋題畫·竹》描寫樹木的古詩詞名句(二)描寫楊柳樹的詩句和描寫其他草木的詩句Artsdome匯編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蕭蕭:風(fēng)聲。
愁殺:愁煞。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楊柳千條花欲綻,葡萄百丈蔓初縈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碧玉:青綠色的玉石,這里用來形容柳條的新綠色。
絲絳:絲織的帶子。
唐·賀知章《詠柳》柳枝經(jīng)雨重,松色帶煙深 煙:霧。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唐·岑參《題潘陽郡汾橋邊柳樹》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shí)須臾:一會(huì)兒。
爭:怎。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柳色看猶淺,泉聲覺漸多唐·張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唐·白居易《楊柳枝詞》柳絲裊裊風(fēng)繰探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裊裊:纖長柔弱的樣子。
繰:抽繭出絲。
草縷:如線的嫩草。
茸茸:柔軟細(xì)密的樣子。
唐·白居易《天津橋》含風(fēng)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鴨綠:指春季溪水的顏色。
粼粼:清澈的樣于。
鵝黃:淡黃色,指嫩綠的柳條。
裊裊:隨風(fēng)搖曳的樣子。
前句說綠水在春風(fēng)中泛起微波;后句說嫩柳在春日中輕搖。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燃:形容極紅。
宋·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煙弄柳條宋·吳億《南鄉(xiāng)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他日:過去。
差池:參差不齊。
差池春燕影:謂燕子往來交飛于春柳之間。
憔悴晚煙痕:謂柳條枯槁,在暮靄中顯得凄涼。
兩句寫秋柳已失去春天時(shí)那種盎然的生機(jī)。
清·王士禎《秋柳》橘逾淮而北為枳淮:淮河。
逾:越過。
枳:亦稱“枸橘”,果實(shí)肉少而味酸。
《周禮·冬官考工記》柴門雜樹向千株,丹橘黃甘北地?zé)o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木:樹。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驚飆拂野,林無靜柯飆:暴風(fēng)。
柯:樹枝。
晉·殷仲文《解尚書表》葉密鳥飛礙,風(fēng)輕花落遲南朝梁·蕭綱《折楊柳》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憔悴西枝榮柯:樹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樹若有情時(shí),不會(huì)得、青青如此宋·姜夔《長亭怨慢》老樹春深更著花著花:開花。
清·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凈,細(xì)草松下軟唐·王維《戲贈(zèng)張五弟諲三首》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唐·王維《書事》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唐·張繼《洛陽作》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短:矮。
拆:開。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清清 ·劉禹錫《陋室銘》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游絲:昆蟲吐的長絲,因飄蕩于空中,故稱游絲。
唐·劉禹錫《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離離:茂盛的樣子。
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才能:只能。
沒:遮沒。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綠縟:繁密的綠色。
蔥籠:繁榮。
宋·歐陽修《秋聲賦》 獨(dú)倚欄干凝望遠(yuǎn),一川煙草平如剪一川:滿地。
宋·謝逸《蝶戀花》 衰草凄凄一徑通,丹楓索索滿林紅索索:風(fēng)吹樹葉聲。
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六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紅榴拆:紅石榴綻裂開來。
唐·王維《田家》濃綠萬枝紅一點(diǎn),動(dòng)人春色不須多。
宋·王安石《詠石榴花》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然:燃。
謂石榴花開得象燃燒的火焰。
宋·蘇軾《阮郎歸》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shí)見子初成 榴花:石榴花。
子:指石榴。
唐·韓愈《榴花》 描寫桂花的詩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桂子:桂花。
傳說月中有一棵桂樹,所以下云“月中落”。
兩句寫杭州靈隱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潔,桂子飄香。
唐·宋之問《靈隱寺》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xì)泉回裛:香氣襲來。
唐·宋之問《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shí)向秋榮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漠漠:茫茫。
翛翛:瀟瀟,形容雨聲。
荔子:荔枝。
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紅如火。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yuǎn)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fēng)物之美》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描寫菊花的詩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裛(yì):沾濕。
裛露:沾帶露水。
掇:收取。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澗松寒轉(zhuǎn)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zèng)李征君大壽》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唐·杜甫《宿贊公房》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鎮(zhèn)《菊花》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紫艷:菊色,這里指艷麗的菊花。
紅衣:蓮花瓣。
唐·趙嘏《長安晚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花:指菊花。
殺:凋謝。
黃金甲:黃色菊花似金黃盔甲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bào)與桃花一處開 青帝:春神。
報(bào):告訴。
一處:同時(shí)。
唐·黃巢《題菊花》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擎雨蓋:荷葉大如傘蓋。
宋·蘇軾《贈(zèng)劉景文》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東籬:陶淵明《飲酒》詩有“采菊東籬下”句。
暗香:幽香.此指菊花香。
宋·李清照《醉花陰》秋風(fēng)有意染黃花,下幾點(diǎn)凄涼雨 黃花:菊花。
宋·呂渭老《一落索》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宋·鄭思肖《寒菊》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 黃花:菊花。
紅葉:楓葉 元·楊顯之《臨江驛瀟湘秋雨雜劇》素心常耐冷,晚節(jié)本無暇 素:純凈。
清·許廷鑅【钅榮】《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