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窮人蓋房富人住,怎么用詩句形容
就是沒有機會上學校。
只可以偷偷在外面偷看偷聽不能光明正大的上學
在萬惡的舊社會,逼得窮人無法生活。
修改病句
萬惡的舊社會,逼得窮人無法生活 \\\/在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無法生活
舊社會窮人的故事
地主每天半夜里學雞叫,然后把剛剛?cè)胨拈L工們喊起來下地干活。
日子一長,長工們對雞叫得這樣早產(chǎn)生了懷疑。
小長工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他獨自躲在大車后邊觀察院內(nèi)動靜,不一會兒,只見悄悄來到雞窩跟前,伸長脖子學雞叫,隨后又用棍子捅雞窩,直到公雞都叫了起來,他才離開。
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長工們,大家非常氣憤,都到地里睡覺去了。
天亮后,到地里一看,長工們都在睡覺,他舉起棍子又罵又打。
長工們不甘心受壓迫,他們想了個對付周扒皮的辦法:當天夜里,正當周扒皮在雞窩跟前學雞叫的時候,躲在暗處的喊了聲:“捉賊
”早已準備好的長工們紛紛跑來,對著周扒皮一陣亂打。
地主婆聞聲趕來,說明被打的是老東家,大家這才住手,并故意表現(xiàn)出驚訝的樣子。
地主婆無可奈何地扶著狼狽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里去,長工們見狀都高興得笑起來。
舊社會沒有窮人的活路改為比喻句
舊社會沒有窮人的活路改為比喻句比喻句:舊社會就是窮人的地獄,沒有窮人的活路。
把舊社會比作地獄。
舊社會有句話叫民不與官斗貧不與富爭,現(xiàn)在是新社會這句話有改善嗎
據(jù)馬嘎爾尼記載的乾隆末年的情景:“余于人叢中見婦女數(shù)人,亦系大足,輕便善走,不與中國普通婦女之避難行者相類,心甚奇之。
后乃知纏足僅為上流婦女之風尚,下流婦女為便于作工自活計,纏者甚少。
此種風俗,中國南北各省皆同。
唯近以北方密彌帝都,下流婦女竟效時裝,至不纏足者較少于他省云。
”下面一份統(tǒng)計也印證了上面的情況,據(jù)李景漢在1929年對河北省定縣東平鄉(xiāng)村進行一項裹腳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了515家,1442人,裹腳者占63%,其中:年齡為5歲-9 歲,裹腳比例0%;年齡為10歲-14歲,裹腳比例5.6%;年齡為15歲-19歲,裹腳比例19.5%;年齡為20歲-24歲,裹腳比例59.7%;年齡為25歲-29歲,裹腳比例81.5%;年齡為30歲-34歲,裹腳比例94.1%;年齡為35歲-39歲,裹腳比例94.5%;40歲以上,裹腳比例 99.2%.可見清朝北方農(nóng)村婦女裹腳驚人的情況。
裹腳不但令婦女痛苦,所謂“小腳一雙,眼淚一缸”,而且極大限制了婦女的行動自由,走路都困難,更談不上什么勞動了,惡性循環(huán),令婦女成為男人的附庸,其地位更加低下。
可以分析一下,乾隆時期,南方各省的下層婦女裹腳甚少,但北方婦女因為靠近北京,北方的下層婦女也開始“竟效時裝”,裹腳開始向下層漫延,自乾隆以后,裹足開始向南方漫延,最后成了全國婦女的通病,到滿清后期,裹腳的普及程度觸目驚心,滿清政府實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