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祭侄帖》全文及解釋
《祭侄季明文稿》 維乾元元年,歲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揚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玉蘭,每慰人心。
方期戩谷,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
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
土門既開,兇威大戚,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荼毒
念爾遘殘,百身何贖
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攜爾首襯,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
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
嗚呼哀哉
尚饗。
維乾元元年。
歲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從父涂去)。
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jié)蒲州諸軍事。
蒲州刺史。
上輕車都尉。
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于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
夙標幼德。
宗廟瑚璉。
階庭蘭玉。
(方憑積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戩谷。
何圖逆賊開釁。
稱兵犯順。
爾父竭誠。
(□制涂去改被脅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時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
(恐涂去)。
俾爾傳言。
爾既歸止。
爰開土門。
土門既開。
兇威大蹙。
(賊臣擁眾不救涂去)。
賊臣不(擁涂去)救。
孤城圍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
誰為荼毒。
念爾遘殘。
百身何贖。
嗚乎哀哉。
吾承天澤。
移牧河關。
(河東近涂去)。
泉明(爾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攜爾首櫬。
及茲同還。
(亦自常山涂去)。
撫念摧切。
震悼心顏。
方俟遠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爾幽宅。
(撫涂去)。
魂而有知。
無嗟久客。
嗚呼哀哉尚饗。
譯文時在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農歷是戊戌年。
農歷九月為庚午,三日壬申。
:(顏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帶銀印章和青綬帶的光祿大夫,加使持節(jié)、蒲州諸軍事之蒲州刺史授勛上輕率都尉和晉爵為丹陽縣開國侯的顏真卿,現在以清薄的酒類和家常的食物來祭掃贊善大夫顏季明侄兒的亡靈。
詞曰:惟有你(季明)生下來就很出眾,平素已表現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
你好像我宗廟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長于我們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樹,常使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期望(季明)能夠得到幸福和作個好官,誰想到逆賊(安祿山)乘機挑釁、起兵造反,你的父親(顏杲卿)竭誠盡力,在常山擔任太守。
我(顏真卿)那時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擔任太守之職。
仁兄(杲卿)出于對我的愛護,讓你給我傳話(即擔任聯(lián)絡)。
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門被奪回。
土門打開以后,兇逆(安祿山)的威風大受挫折。
賊臣(王承業(yè))擁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圍攻陷氏父親(顏杲卿)和兒子(顏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殺。
好像一個鳥巢被從樹上打落.鳥卵自然也都會摔碎,那里還會有完卵存在
天啊
面對這樣的慘禍,難道你不感到悔恨
是誰制造了這場災難
念及你(季明)遭遇這樣的殘害(被殺后只留頭部,身體遺失).就是一百個軀體哪能贖回你的真身
嗚呼哀哉
我承受圣上的恩澤,派往河關(蒲州)為牧。
親人泉明,再至常山,帶開盛裝你首級的棺木,一同回來。
撫恤、思念之情摧絕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靈震顫,容顏變色,請等待一個遙遠的日子,選擇一塊好的墓地。
你的靈魂如果有知的話,請不要埋怨在這里長久作客。
嗚呼哀哉
請享用這些祭品吧
在教室里應該張貼怎樣的名言警句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劉彝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于謙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劉向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
寫出兩句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三更燈更雞,正是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讀書遲。
--顏真卿◎一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