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格言 > 漓江的格言

          漓江的格言

          時間:2018-10-29 20:53

          漓江出版社的《格言》和《虹》

          人生應(yīng)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dāng)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徐瑋 生命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動。

          ——盧 梭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米歇潘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

          ——愛默生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

          ——羅曼·羅蘭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內(nèi)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

          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長。

          ——塞涅卡生命在閃耀中現(xiàn)出絢爛,在平凡中現(xiàn)出真實。

          ——伯 克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

          ——達爾文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諺 語人生包含著一天,一天象征著一生。

          ——諺 語誰能以深刻的內(nèi)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庫爾茨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nèi)缒苷_地運用它,一次足矣。

          ——英國諺語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

          ——呂凱特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于一寸生命。

          ——佚 名我從不忘記活著本身就是樂趣。

          ——佚 名

          牛漢的著作

          牛漢當(dāng)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筆名谷風(fēng)。

          系蒙古族。

          1923年10月生西定襄縣一個窮苦的農(nóng)民家庭。

          14歲之前一直在鄉(xiāng)村,放牛、拾柴火、唱秧歌、練拳、摔跤、弄泥塑、吹笙、打群架,是村里最頑皮的孩子,渾身帶著傷疤,一生未褪盡。

          上了兩年小學(xué)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對,總把“承”字寫錯。

          父親是個具有藝術(shù)氣質(zhì)和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學(xué)教員,大革命時期在北京大學(xué)旁聽過,舊詩寫得頗有功力。

          他十歲以后就入迷地翻看父親所藏的那些似懂非懂的書刊。

          母親教他誦讀唐詩。

          母親生性憨直倔強,他的性格上繼承了她的某些感情素質(zhì)。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隨父親流亡到陜西,在西安叫賣過報紙,學(xué)過幾個月繪畫,徒步攀越隴山到達天水,進入一個專收戰(zhàn)區(qū)流亡學(xué)生的中學(xué)讀書。

          入迷地畫畫寫詩,幾次想去陜北魯藝學(xué)習(xí)未成。

          1940年開始發(fā)表詩,1941年在成都發(fā)表詩劇《智慧的悲哀》,1942年發(fā)表在桂林《詩創(chuàng)作》上的《鄂爾多斯草原》,引起詩歌界的注視。

          同時,他被《詩墾地》一群年輕詩人鄒荻帆、阿垅、曾卓、冀?jīng)P、綠原等清新的詩作強烈吸引。

          1943年考入設(shè)在陜西城固的西北大學(xué)俄文專業(yè)。

          1945年初在西安主編文藝期刊《流火》。

          1948年夏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1948年8月進入華北解放區(qū)。

          建國初期,在大學(xué)、部隊工作過。

          1955年5月因胡風(fēng)案被拘捕審查,直到1980年秋才得到平反。

          70年代在湖北咸寧干校勞動期間,詩從悲憤的心靈里突然升起。

          1979年以來,創(chuàng)作了約二三百首詩。

            牛漢是40年代成長起來的詩人,經(jīng)過了長期的坎坷磨難之后,在中國文學(xué)的新時期,他又恢復(fù)了詩的活力。

          他的詩集《溫泉》榮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詩集獎。

          牛漢的詩,兼有歷史的深度和心靈的深度,兼有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體驗和生命的體驗,兼有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

          牛漢自述說,他三四十年來,喜歡并追求一種情境與意象相融合而成形的詩。

          這種詩,對于現(xiàn)實、歷史、自然、理想等的感受,經(jīng)過長期的沉淀、凝聚或瞬間的升華和爆發(fā),具有物象和可觸性。

          詩不是再現(xiàn)生活,而是在人生之中經(jīng)過拚搏和一步一滴血真誠的探索思考,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開創(chuàng)生活中沒有的情境,牛漢說他每寫一首詩,總覺得是第一次寫詩,它與過去任何一首詩都無關(guān)系,懷著近乎初學(xué)寫詩時的虔誠和神秘感。

          在人生和詩歌領(lǐng)域,不停地抗爭、探索、超越、發(fā)現(xiàn),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情境,決不寫任何一行詩。

          評論家當(dāng)然可以從他幾十年的詩作之中看出來可尋的軌跡,而事實上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是奔突飛馳的,不是有岸的河流。

          他寧愿在創(chuàng)作中一生不成熟、不老練、走不到盡頭,生命永遠帶著令人可嘆的新的創(chuàng)傷。

          詩集《溫泉》里的詩,可以說都是情境詩,這里的詩多數(shù)都寫于”文化革命”中的“五七干?!?。

          如果把這些詩從生活情境剝離開來,把它們看作是一般性的自然詩,就難以理解這些詩意象的暗示性與針對性,很難理解產(chǎn)生這些情緒的生活境遇。

          在“五七干?!?,他默默地寫的這些詩有著同一的感情動向與構(gòu)思的脈絡(luò),幾乎成了條件反射,許多平凡小事當(dāng)時常常會突然點燃他隱藏在深心的某些情緒。

          那時,對他來說,只有詩才能使靈魂在窒悶中得到舒暢的呼吸。

          因此這些他心里一直覺得很沉重的詩,都不可避免地帶著悲凄的理想主義的基調(diào)。

          《鷹的誕生》讓人想起一句西方格言:“鷹有時比雞飛得低,但雞永遠也飛不到鷹那么高。

          ”這首詩寫詩人對于鷹的向往,“五七干?!边@艱險危難的地理政治環(huán)境,是可以比喻成誕生鷹的窠的。

          《毛竹的根》表現(xiàn)了詩人非常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那屬于詩的東西。

          干涸發(fā)燙的土地里,斫斷的毛竹根沁出了一絲清水。

          這本是很平常的詩,但它激起了詩人的想象和體驗,毛竹的生命力啟發(fā)了詩人的生命力。

          《蛇蛋》富于藝術(shù)刻畫,而且通篇是藝術(shù)刻畫,詩人借此抒發(fā)了對于生命的復(fù)雜而奇異的感受。

          《悼念一棵楓樹》是一首發(fā)掘很深的詩。

          砍樹是很尋常的事,砍樹也確是可以象征什么,然而,在這首詩里,詩人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深入的開掘,這就不尋常了:“但它的生命內(nèi)部\\\/卻貯蓄了這么多的芬芳”,而且,“芬芳\\\/使人悲傷”。

          這些刻畫與描寫,使我們想起有一種偉人,當(dāng)他倒下之后,人們才感覺到他的價值。

          人們愈認識這價值,就愈悲傷。

          《巨大的根塊》的構(gòu)思也是奇異的:頑強的生命總是深深地埋在地底下,最耐燃燒的東西里都有長久凝聚的熱力。

          《華南虎》是一首名詩,藝術(shù)刻畫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以這樣說,自從里爾克那首《豹》問世以來,任何詠動物的詩都要在它的面前經(jīng)受考驗,因為《豹》實在太好了。

          比之于《豹》,牛漢有自己獨特的觀察角度和深刻的屬于自己的感受。

          在這里,除了正面描寫虎的血淚、悲憤之外,詩人從觀眾與老虎的關(guān)系觀察,用觀眾的膽怯、絕望、可憐、可笑來襯托虎的安詳而臥。

          華南虎是一切受迫害的偉人的象征,而那些觀眾則象征著一切偉大壯麗的東西被毀滅時以可悲看客身份出現(xiàn)的支持者;這些人是渺小的,然而他們卻有在籠外張望老虎的權(quán)利。

          《蘭花》很有詩趣,意味深長:找不到蘭花不是因為蘭花不存在,而是因為辨別不清蘭草和野草。

          《麂子》很感人,如果詩人沒有博大的愛心,是無論如何也寫不成最后兩行詩的。

          《傷疤》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因為詩人有傷疤,他才能發(fā)現(xiàn)樹的傷疤;只因詩人體驗深切,他才能說出“所有的傷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這樣石破天驚的話。

            作品欣賞  鷹的誕生  啊,誰見過,\\\/鷹怎樣誕生

          在高山峽谷,\\\/鷹的窠,\\\/筑在最險峻的懸崖峭壁,\\\/它深深地隱藏在云霧里。

          仰望著鷹窠,\\\/像瞅著夜天上渺茫的星星。

          \\\/虎豹望著它嘆息,\\\/毒蛇休想爬上去,\\\/獵人的槍火也射不了那么高

          江南的平原和丘陵地帶,\\\/鷹的窠筑在最高的大樹上,\\\/(哪棵最高就在哪棵上)\\\/樹尖刺破天,\\\/風(fēng)暴刮不彎。

          鷹的窠,\\\/簡簡單單,\\\/十分粗陋,\\\/沒有羽絨或茅草,\\\/沒有樹葉和細泥,\\\/全是些污黑污黑的枯樹枝,\\\/還夾雜了許多荊棘芒刺。

          \\\/不擋風(fēng),不遮雨,\\\/沒一點兒溫暖和安適

          鷹的蛋,\\\/顏色藍得像晴空,\\\/上面飄浮著星云般的花紋,\\\/它們在鷹窠里閃閃發(fā)光。

          鷹的蛋,\\\/是在暴風(fēng)雨里催化的,\\\/隆隆的炸雷\\\/喚醒蛋殼里沉睡的胚胎,\\\/滿天閃電\\\/給了雛鷹明銳的眼瞳,\\\/颶風(fēng)十次百次地\\\/激勵它們長出堅硬的翅膀,\\\/炎炎的陽光\\\/鑄煉成它們一顆顆暴烈的心。

          啊,有誰看見過,\\\/雛鷹在曠野上學(xué)步

          \\\/又有誰看見過,\\\/雛鷹在屋檐下面歇翅

          雛鷹不是在平地和草叢里行走的禽類,\\\/它們的翅羽還很短小的時候,\\\/就扇動著,鳴叫著\\\/鉆進高空密云里學(xué)飛。

          風(fēng)暴來臨的時刻,\\\/讓我們打開門窗,\\\/向茫茫天地之間諦聽,\\\/在雷鳴電閃的交響樂中,\\\/可以聽見鷹群激越而悠長的歌聲。

          鷹群在云層上面飛翔,\\\/當(dāng)人間沉在昏黑之中,\\\/它們那黑亮的翅膀上,\\\/鍍著金色的陽光。

          啊,鷹就是這樣誕生的。

            華南虎  在桂林\\\/小小的動物園里\\\/我見到一只老虎。

          我擠在嘰嘰喳喳的人群中,\\\/隔著兩道鐵柵欄\\\/向籠里的老虎\\\/張望了許久許久\\\/但一直沒有瞧見\\\/老虎斑斕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

          寵里的老虎\\\/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shù)嘏P在一個角落,\\\/有人用石頭砸它\\\/有人向它厲聲呵斥\\\/有人還苦苦勸誘\\\/它都一概不理

          又長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動,\\\/哦,老虎,籠中的老虎,\\\/你是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

          \\\/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

          \\\/還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憐而可笑的觀眾

            你的健壯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開,\\\/我看見你的每個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結(jié)著濃濃的鮮血

          \\\/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綁著\\\/活活地鉸掉的嗎

          \\\/還是由于悲憤\\\/你用同樣破碎的牙齒\\\/(聽說你的牙齒是老鋼鋸鋸掉的)\\\/把它們和著熱血咬碎……我看見鐵籠里\\\/灰灰的水泥墻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像閃電那般耀眼刺目

          我終于明白……\\\/我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有一個不羈的靈魂\\\/掠過我的頭頂\\\/騰空而去,\\\/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火焰似的眼睛,\\\/還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汗血馬  跑過一千里戈壁才有河流  跑過一千里荒漠才有草原  無風(fēng)的七月八月天  戈壁是火的領(lǐng)地  只有飛奔  四腳騰空的飛奔  胸前才感覺有風(fēng)  才能穿過幾百里悶熱的浮塵  汗水全被焦渴的塵砂舐光  汗水結(jié)晶成馬的白色的斑紋  汗水流盡了  膽汁流盡了  向空曠沖刺的目光  寬闊的抽搐的胸肌  沉默地向自己生命的  從肩腳和臀股  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球  世界上  只有汗血馬  血管與汗腺相通  肩腳上并沒有翅翼  四蹄也不會生風(fēng)  汗血馬不知道人間美妙的神話  它只向前飛奔  渾身蒸騰出彤云似的血氣  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  和凝凍的云天  生命不停地自燃  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用筋骨還能飛奔一千里  汗血馬  撲倒在生命的頂點  焚化成了一朵  雪白的花  十年來,我到過桂林兩次。

          每次歸來,有幾個友人總要問:“老兄,寫了幾首風(fēng)景詩

          ”我說沒有寫,他們都不相信。

          他們說,桂林的山水那么美妙,怎么會無動于衷呢

          不寫詩對不住桂林。

          是的,每當(dāng)航行在碧青的漓江上,兩岸拔地而起的青嫩的山峰,山的顫動的倒影,蔥蔥郁郁的竹篁,還有那煙雨迷蒙的水墨畫似的情境,著實把我深深地迷住了。

          但是,當(dāng)時與過后,我并沒有萌生過寫風(fēng)景詩的念頭。

          我曾就這個事實與綠原談?wù)撨^。

          我對他說,在美麗的山山水水面前,我寫不出詩來,我沒有描畫純凈的自然美的情緒。

          我的心靈似乎更容易被那種遼闊與壯美的境界和大自然中某些能夠引人震驚的、在困境中堅毅不屈的現(xiàn)象或生態(tài)所觸動,除開屬于個人氣質(zhì)的因素之外,還由于不善于純客觀地描繪事物,寫所謂的“自然詩”。

          如果主客觀之間沒有某種機緣,我是無法憑借冷靜的技巧寫一行詩的。

          綠原去過桂林,也沒有寫出一首贊美漓江風(fēng)景的詩。

          但有不少詩人,游一趟桂林或黃山,可以寫出十幾首、幾十首詩。

          他們寫柳煙、細雨、漁家姑娘、碧流、翠峰,我佩服他們這種捕捉詩情畫意的本事。

          我去過黃山,游得也很暢快,登上天都峰,目睹了云海日出,卻只寫了一首短詩《昆蟲的歌》。

          我在詩里說,黃山是“人的圣地”,也是“昆蟲的圣地”。

          我到過玲瓏剔透的鼓浪嶼,寫了一首《生命》,我歌頌了一株在巨巖的頂端困厄與頑強地生長著、姿態(tài)蒼老而佝僂的榕樹。

          我認為,對一個詩作者來說,他們應(yīng)當(dāng)寫出與眾不同的“特殊”的情境與形象,他寫的詩誰也無法摹仿,而且他自己以后也無法寫第二首相似的詩。

          這種產(chǎn)生詩的特殊的情境與機遇,不能無中生有地虛構(gòu)。

          當(dāng)然,這只是我的看法,不能強加于別人。

            1973年6月,我第一次去桂林時,寫了一首《華南虎》,連我自己事先也沒有料到竟然寫了一首大煞桂林風(fēng)景的老虎詩。

          老虎,按它的氣質(zhì)與形象,很難與桂林山水聯(lián)系起來。

          但是,我卻以憤激的情緒寫了一只體態(tài)并不出眾的虎。

          有生以來,我多次見到虎。

          那些虎,比桂林的這只華南虎,要威武得多。

          1951年,在齊齊哈爾見過一只囚放鐵籠不久、狂吼不已的東北虎,在北京動物園見過不下三五只老虎。

          但都沒有動過寫虎的念頭。

          前面說過,我的氣質(zhì)不是喜歡寫壯美的事物嗎

          為什么沒有寫狂吼如雷的東北虎

          一般說,我這個人對生活的感應(yīng)還不算遲鈍,但讓我冷靜地剖析我當(dāng)時的感應(yīng),使之理論化,確沒有這個本領(lǐng)。

          我只能盡量真實地寫下當(dāng)時形成詩的經(jīng)過。

            冷靜地想想,1973年的當(dāng)時,我如在另一個地方,遇到老虎,不見得能寫出這首《華南虎》。

          桂林動物園的這只虎,給我的靈魂以震驚的是它的那幾只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還有墻上帶血的抓痕,一下子把我點爆了起來。

          當(dāng)時,我在湖北咸寧文化部干校,絕大部分學(xué)員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別的城市,我是屬于少數(shù)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

          不待說,情緒是異常沉重的。

          那天,桂林的天氣燠熱難當(dāng)。

          我和兩位同伴坐在幾棵夾竹桃樹陰下一條石凳上休息。

          ——桂林的夾竹桃不是盆栽,它是高大的樹,有三四丈高,滿樹粉紅的花朵,發(fā)出了我熟悉的甜甜的氣味,否則真難相信它就是夾竹桃。

          對面是桂林動物園,由于無聊,我們走進園內(nèi)。

          炎炎如火的陽光,蒸烤著一個個鐵籠,里面大半是蟒、蛇,還有幾只猴。

          在最后一排鐵籠里,我們看到了這只華南虎。

          正如我在詩里寫到的那樣,它四肢伸開,沉沉地睡著(

          )。

          我看到血淋淋的爪子,破碎的,沒有爪尖,最初我還沒有悟過來,我記得有人告訴過我,動物園的老虎,牙齒、趾爪都要剪掉或鋸掉。

          這只虎,就用四只破碎的趾爪,憤怒地絕望地把水泥墻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血痕,遠遠望去像一幅絕命詩似的版畫。

          我立在鐵籠外好久好久,我想看看虎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靈魂的窗子;虎的眼睛也應(yīng)當(dāng)是靈魂的窗子。

          但它始終沒有轉(zhuǎn)過臉來。

          這四只虎爪已經(jīng)足夠使我的靈魂感到慚愧。

          我想,從遙遠的長江南岸來桂林,原只是想在大自然無邪的懷抱中解脫一下,現(xiàn)在我居然還作為一個觀眾,有興趣來欣賞被囚禁的老虎。

          我沒有老虎那不馴的氣魄,不但自慚形穢,而且覺得心靈卑劣,于是,匆匆離開。

          我并沒有聽到虎嘯,但期待著1951年在嫩江岸上聽到過的東北虎那樣的怒吼。

          我從來沒有聽過比虎嘯更凄厲的更洪亮的聲音,我即使再悲憤,拼出全生命的血氣,也吼不出如此強勁的聲音。

            回到干校時,當(dāng)天就匆匆寫了這首《華南虎》。

          寫得比較長,大約在一百行上下。

          我寫詩有個弱點,不凝練。

          綠原多次提醒我說,不論做人,還是作詩,都應(yīng)當(dāng)盡力凝練,抒情詩一般不要超過一百行。

          我生活作風(fēng)散漫,寫詩常常拖沓,不深刻,感情不集中,很不講究結(jié)構(gòu)。

          綠原的話,十分中肯。

          因此,1979年,我整理謄清這首詩的時候,我刪去枝枝蔓蔓的東西,剩下不到五十行。

          去年編集子時,我在文字上作了少許改動,結(jié)尾添了兩行:  還有滴血的,  巨大而破碎的趾爪

            我覺得,華南虎不羈的靈魂,掠過人們的頭頂,騰空而去,總屬虛幻,即使讓人看見它的“火焰似的斑紋,火焰似的眼睛”,總感到還沒有寫出最震懾人心的那個特殊的形象,應(yīng)當(dāng)讓滴血的趾爪掠空而過,讓虎爪的受傷的血,一滴一滴,像灼熱的熔漿,灼痛那些沉悶而麻痹的靈魂

          最后添的這兩行,我感到滿意。

          一首詩,必須給讀者留下一點難忘的與眾不同的形象。

          人們常說,每首詩有一個“核”,有一個感情的爆發(fā)點;有了這一點,才能把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感情交融起來。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我相信,這首《華南虎》,如果失去滴血的趾爪,而且最后不出現(xiàn)騰空而過的具有動感的形象,它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這首詩,有一處寫得或許過于簡略了,最后一節(jié)開頭兩行“我終于明白……我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原來寫得較具體,寫到了我當(dāng)時自責(zé)的心情;但我不愿意過多地剖析自己,覺得那樣“聯(lián)系思想”,有點一般化,公式化,還不如一筆帶過,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思索。

          我的這個考慮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刪得太苦,“我終于明白……”用省略號隱去了我的許多內(nèi)心活動,只用“羞愧”二字點出我的心情。

          如果詩的最后一節(jié)的頭兩行,單獨成為了一節(jié),前后各空一行,可能更好,使讀者讀到這里,停頓一下,思考思考我隱去的復(fù)雜的感情。

            這幾年我寫的詩,包括這首《華南虎》在內(nèi),我努力在詩的意境上開拓得深遠些。

          每首詩,從第一節(jié)到尾,是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生命,每一行、每一個字都是完整的生命的一個有機的部分,不應(yīng)再多一點或少一點,它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不僅是外在的形式)是與詩的情境、形象以及它的氣韻和節(jié)奏,是一次完成的。

          當(dāng)然達到這個境地是困難的。

          這只是我的一個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歌德說過,每首詩都應(yīng)當(dāng)寫明創(chuàng)作的時間,這對了解詩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

          《華南虎》表現(xiàn)的那種情感只能從那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去體會。

          就我個人來說,我當(dāng)時只能這么寫老虎,而當(dāng)時奇遇似的讓我看見了這只虎,而這只虎與我當(dāng)時的境遇何其相似啊

            (選自《夢游人說詩》,華文出版社2001年版)  解讀牛漢的詩  余 瑋  “我的詩不是個人的自傳,而是歷史大傳的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是歷史結(jié)出的一枚果子。

          我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歷史的一個活生生的、新鮮的斷層,有一種史詩的痛感。

          ”又說:“我和我的詩所以這么頑強地活著,絕不是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為了對歷史進行報復(fù)。

          我的詩只是讓歷史清醒地從災(zāi)難中走出來。

          ”  ——牛漢  “我的詩只是讓歷史清醒地從災(zāi)難中走出來。

          ”  見證“苦難”  在牛漢的情境詩中,其美好的生命意象,常常置身于險惡的情境之中:有的處在被槍口瞄準的危急關(guān)頭,如《麂子》;有的已經(jīng)被暴力所“殺害”,如那株被砍倒的楓樹;但更多的仍然是在嚴酷的生存境遇中,被邪惡蹂躪成傷殘,如《華南虎》、《半棵樹》、《巨大的塊根》等等。

          但是它們并沒有倒下,而是在扭曲變形中頑強地生存,堅忍、果敢地與險境相抗爭。

          總之,牛漢情境詩中意象與情境的審美關(guān)系,常常是生命意象的反抗力量,與險惡情境中殘酷暴力的相互沖突和相互博斗。

          牛漢情境詩中沉重的苦難感與強大的力量感,就是由此產(chǎn)生的。

          作品將源于生命的沉痛和至死不移的人格追求,寓于有相似遭遇的動物和植物身上,以一種象征性形象或意境來表現(xiàn)。

            艾青說:“苦難比幸福更美。

          ”艾青是新詩史上,第一個不使苦難在筆下失重的大詩人。

          當(dāng)年,血氣方剛的牛漢,就是衣袋里裝著艾青的《北方》詩集,走上抗日和寫詩的道路。

          艾青對牛漢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也是終生的。

          艾青的《北方》詩集之所以具有史詩的分量,就在于獨創(chuàng)了許多凝聚著民族苦難的情境。

          牛漢也像艾青那樣,努力去開創(chuàng)詩歌中獨特的苦難情境。

          他說:“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情境,決不抒寫一行詩。

          ”  牛漢說:“我的詩不是個人的自傳,而是歷史大傳的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是歷史結(jié)出的一枚果子。

          我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歷史的一個活生生的、新鮮的斷層,有一種史詩的痛感。

          ”又說:“我和我的詩所以這么頑強地活著,絕不是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為了對歷史進行報復(fù)。

          我的詩只是讓歷史清醒地從災(zāi)難中走出來。

          ”以一個見證人的身份,表現(xiàn)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苦難,祈盼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再一次重復(fù)這樣的大災(zāi)難,是牛漢詩歌創(chuàng)作的“自定義”。

            真正經(jīng)歷過大災(zāi)大難的人,最能理解幸福。

            幸福不是享受  “1955年被捕,反革命帽子戴了25年,沒有公民權(quán),更沒有發(fā)表作品的權(quán)利;不斷地勞動改造,在單位里也干干編輯,一搞運動就叫你抄卡片去。

          然后到農(nóng)村去勞動,一勞動就兩年、三年。

          一到過節(jié),就把我們轟到八達嶺去干活……那個時代非??尚?,非常荒謬,更談不上幸福”。

          牛漢說:“大概一個悲痛的人,一個經(jīng)歷了這么多誤解、歪曲、迫害和打擊的人,真正經(jīng)歷過大災(zāi)大難的人,最能理解幸福。

          真正的幸福不是空洞的,不是現(xiàn)實的享受。

          幸福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精神追求,是一種理想的境界。

          ”  牛漢這一輩子,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難:流亡、饑餓、受迫害、被捕、監(jiān)禁、坐牢、受審判、勞動改造,什么重活都干過……的確稱得上是一種“痛苦而豐富的人生”,他的詩就是這種生命痛感的真實記錄。

          如果說他的早期詩作在傳達這種痛感時還顯得過于激烈和外露的話,那么經(jīng)過煉獄般生活磨難后的詩風(fēng)則變得深沉和凝重了。

          “要讓我談苦難太容易了,我的詩里都有,血淚、憤怒、控訴……但是,之所以我沒有向苦難低頭,沒有潰退,沒有逃亡,沒有墮落,沒有投降,沒有背叛自己的良心,沒有背叛人文精神,沒有背叛詩。

          是因為我相信一定有一種更高尚的,超脫一切現(xiàn)實規(guī)范、一切利益計較的人文境界、人文精神,值得我去追求。

          這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你說它是幸福也可以。

          ”  在牛漢看來,幸福就是這樣不斷地追求、發(fā)現(xiàn)、突破、再追求的過程。

          “為了詩,為了文學(xué),我可以付出一切。

          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沒有放棄詩,沒有停止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我的詩跟我一生的經(jīng)歷是密不可分的,寫的是帶有自傳性的內(nèi)心活動,詩反映了我的生命狀態(tài)。

          ”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杰出者,但是我的確是個不同尋常的虔誠的跋涉者。

            生命的動力  他說詩是他生命的動力,沒有詩也就沒有他今天。

          2003年5月,訪問中國的馬其頓作家協(xié)會主席斯來列夫斯基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向牛漢頒發(fā)了“文學(xué)節(jié)杖獎”。

          該獎是馬其頓作家協(xié)會設(shè)立的一項國際性文學(xué)獎。

          “當(dāng)?shù)弥R其頓共和國的‘文學(xué)節(jié)杖獎’授予我時,頓時感到十分慚愧和不安。

          節(jié)杖,在我的心目中是個博大而高遠的意象,它不僅象征莊嚴和神圣,還顯示著凜然巍然的權(quán)威。

          而我,不過是一個朝向人類詩歌圣境苦苦跋涉的平凡的老人而已;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動蕩嚴酷的生涯之中,曾渴望為理想世界的創(chuàng)建,全身心地將自己燃燒干凈:血漿、淚水、筋骨,還有不甘寂滅的靈魂,都無怨無悔地為之奉獻。

          或許就是由于這點執(zhí)著而且癡情的精神,才得到讀者的理解和信任;也可以說正因為個人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安危和民族不滅的信念息息相關(guān),才熔鑄成我的真實的人和詩的氣質(zhì)。

          ”  在現(xiàn)當(dāng)代詩壇,牛漢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在中學(xué)生中間,更因為他的不下10篇詩文入選了人教版教材及中國香港和韓國的學(xué)生課本,而有著無數(shù)的粉絲。

          在最近《詩選刊》搜狐網(wǎng)舉辦的中國首次詩歌讀者普查中,68萬讀者投了他的票。

          在評出的十大受喜愛的詩人中,牛漢排第5位。

          “得到讀者的認可,我很欣慰。

          ”  “在中國眾多的詩人之中,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杰出者,但是我的確是個不同尋常的虔誠的跋涉者。

          我雖平凡卻十分堅毅。

          ”牛漢說:“我一生寫過多少首詩,從未計算過,但是有一點我是清楚的,我的詩絕大部分是沉重的,這的確是我的終生遺憾。

          多少年來,我一直渴望寫一些甜蜜的柔和的詩篇,我苦苦地寫詩也正是為了能嘗到一滴從未嘗到的蜜。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中,作為一個真誠的詩人,沒有寫過一首苦味的詩的詩人幾乎沒有。

          如果有誰自命為詩人,卻從未寫過一首苦味的詩,我絕對不信任這個詩人的品質(zhì),我更不會欣賞他或她的詩。

          我多么渴望自己的詩能讓讀者咂出一點未來的甜蜜。

          ”  “并不是因?qū)<诣b定這塊石頭才突然變得珍貴起來,我從地下遇到它的那個瞬間就感到它的靈性。

          ”  石緣  牛漢的書房不大,但整面墻是書架。

          書,橫的、豎的,密密匝匝,大部分是詩集和文學(xué)作品。

          記者注意在案頭和書櫥里有許多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石頭,從形態(tài)到色澤全是些未經(jīng)洗磨打光的天然石,通體裸露著不馴的野性。

          牛漢與這些石頭有著不同尋常的情誼。

            詩人指著一個用精致的木盤托著的大石頭談開了——那是牛漢在湖北古云夢澤服勞役時,有一次在炎炎的陽光下翻土,面前突然出現(xiàn)一塊鵝黃色的石頭,他彎下腰身,捧起了它,它比一般石頭重得多,牛漢用裸身的熱汗擦凈了它,它像被喚醒睜開眼睛似地閃射出凝重而深情的光芒。

          一位古典文學(xué)專家把它接過手,掂了又掂,摩挲了又摩挲,還用舌尖舐舐,對牛漢說:“你找到塊寶貝,多半是田黃,不過打磨起來極難。

          它在地下至少埋沒了幾萬年了。

          ”這位古典文學(xué)專家又說:“可以斷成石料,打磨成最名貴的圖章石。

          ”牛漢心想:為什么要傷害它,把它肢解為圖章

          不能,決不能

          應(yīng)當(dāng)保存它完美的形象,也可以說是一個經(jīng)神圣的土地孕育而成的詩的意象。

            “并不是因?qū)<诣b定這塊石頭才突然變得珍貴起來,我從地下遇到它的那個瞬間就感到它的靈性;偌大的一片未開墾的荒地,全是褚色的膠泥,為什么只發(fā)現(xiàn)這一塊石頭,它怎么能經(jīng)受了幾萬年的深埋而沒有化為泥土

          ”牛漢帶回宿舍后,藏在枕邊,夜里常常摩挲它,擱在額頭,沁涼沁涼的,仿佛有一股清瑩的泉水浸潤著他燥熱的肌體。

          “我曾試圖寫一首詩,但沒有寫成。

          只記得想寫它3個高潔的品性:第一,它堅硬,經(jīng)得住埋沒,抗得住腐化;第二,它沉默,耐得住寂寞;第三,它心中聚著不滅的火,遇到打擊,能燦然迸發(fā)出來。

          這塊石頭(就是托在木盤里的)給了我大的智慧和力量。

          我從此學(xué)會了石頭的沉默,發(fā)現(xiàn)沉默是最堅固的語言,沉默是最深遠的境界,如卡夫卡所說,一個人或許能逃得過歌聲(還有詛咒),但絕逃不出捕捉不到的沉默,沉默是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

          ”  魁偉的身材,炯炯放亮的眼神,聲如洪鐘,穩(wěn)健昂首的步伐,要不是一頭華發(fā),硬朗得你跟本無法與他80多歲的年齡相并聯(lián)系——舉止言談精氣神十足。

          采訪的那天,沒想到恰好是牛漢83歲的生日,中國作協(xié)和詩刊社的領(lǐng)導(dǎo)先后向他祝賀生日。

          “我腰板很直

          不,我的脊梁很直。

          ”牛漢的話幽默而有詩的味道。

          現(xiàn)在,每每有人稱羨他身體健康時,他總說多虧了那20多年的勞動改造。

          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輕松的幽默帶過,無數(shù)的磨難已化作斑斕的人生。

            牛漢的夫人吳平可謂是名門之后,她的爺爺曾任京師大學(xué)堂(北京大學(xué)前身)總教習(xí)(相當(dāng)于教務(wù)長),是后期桐城派的領(lǐng)袖人物。

          吳平曾在河南洛陽一帶和牛漢一起做黨的地下工作。

          吳平在晚年因為骨折而多年臥床不起,全憑牛漢一人照料。

          “現(xiàn)在,老伴走了,我已成了孤家寡人,也無家務(wù)瑣事纏身,又可一心一意專事寫作了。

          ”  “我現(xiàn)在的生活挺好的,閑人一個,粗茶淡飯,飯后無事看看書,看看電視,出去散散步,有時候跟年輕人談?wù)勑摹?/p>

          現(xiàn)在我的人生到達了這樣一個開闊、自在的境界,可以談自己的心里話、真話,把心中的疙瘩、塊壘吐出來,本身是一種舒暢的感覺,你說是幸福也可以。

          ”牛漢這位山西漢子真有些口直心快。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指的是黃山還是桂林山水還是武夷山還是九寨溝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名篇《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是韓愈為送友人嚴謨出任桂管觀察使而作的送別詩。

          全詩云: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在這首詩中,作者首先點明嚴氏赴任之地是位于“湘南”,“蒼蒼森八桂”的桂林,簡單五字,就點染出桂林這南方風(fēng)景勝地的神秘情調(diào),引人向往。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則寫桂林當(dāng)?shù)仡H具異域情調(diào)的特產(chǎn),即名貴的翠鳥羽毛和美味的水果黃柑,更寫出了桂林的物產(chǎn)豐富,末尾兩句則寫出對友人赴任桂林的送行之意,頗有令人神往之感。

            但此詩最出名的還是頷聯(lián)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漓江之水,清澈澄明,蜿蜒曲折,就像青羅帶一樣柔曼迤邐;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峻峭玲瓏,有如碧玉之簪一般翠綠峻秀。

          這句詩可說是對桂林山水的最佳寫照,由于桂林舉世聞名的喀斯特地貌,石灰?guī)r層受到水的溶蝕切割,形成無數(shù)千姿百態(tài)的山峰,幽深靜謐的石洞,蜿蜒緩慢的江水,奇形怪狀的鐘乳石,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歷來被譽為桂林風(fēng)景的四絕,其山水洞石渾然一體的景象組合,舉世無雙。

            結(jié)束語:韓昌黎的一句詩,桂林山水千般美景便如映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韓愈是在未到桂林的情況下寫的這首吟詠桂林的送別詩,也是在未到桂林的情況下寫出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傳世名句,一方面可見韓愈出眾的文采,一方面也反映出桂林山水在唐朝時就已名聞遐邇,令人心向往之。

          關(guān)于關(guān)愛的名言警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蘇武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李商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兩情若是久長時,以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 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

          ——曹禺 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幫助他所愛的人,最好不要隨便談什么愛與不愛。

          當(dāng)然,幫助不等于愛情,但愛情不能不包括幫助。

          ——魯迅 愛情原如樹葉一樣,在人忽視里綠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何其芳 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么世界。

          ——郭沫若 真摯而純潔的愛情,一定滲有對心愛的人的勞動和職業(yè)的尊重。

          ——鄧穎超 愛情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學(xué)習(xí)的絆腳石。

          ——張志新 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魯迅 只有愛給你解開不死之謎。

          ——費爾巴哈 愛情只有當(dāng)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

          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wù)的思想只能置愛情于死地。

          只消一句話:你應(yīng)當(dāng)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羅素 愛情不會因為理智而變得淡漠,也不會因為雄心壯志而喪失殆盡。

          它是第二生命;它滲入靈魂,溫暖著每一條血管,跳動在每一次脈搏之中。

          ——艾迪生 愛情是一片熾熱狂迷的癡心,一團無法撲滅的烈火,一種永不滿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悅,一陣如癡如醉的瘋狂,一種沒有安寧的勞苦和沒有勞苦的安寧。

          ——理查·德·弗尼維爾 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并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一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弱,使我們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yīng)該算是一種邪惡的熱情。

          ——喬治·桑 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愛情有領(lǐng)域是非常的狹小,它狹到只能容下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那便不能稱做愛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戲。

          ——席勒 美人并不個個可愛;有些只是悅目而醉心。

          假如見到一個美人就癡情顛倒,這顆心就亂了,永遠定不下來;因為美人多得數(shù)不盡,他的愛情就茫茫無歸宿了......——塞萬提斯 愛情的歡樂雖然是甜美無比,但只有在光榮與美德存在的地方才能生存。

          ——古爾內(nèi)爾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

          ——白朗寧 愛情使人心的憧憬升華到至善之境。

          ——但 丁 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

          ——高爾基 愛情是發(fā)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的經(jīng)驗。

          ——卡森·麥卡勒斯 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諒。

          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huán)境影響的忠實。

          愛是人們之間取長補短和承認對方的弱點。

          ——安恩·拉德斯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

          ——雪萊 彼此戀愛,卻不要做愛的系鏈。

          ——紀伯倫 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于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fā)別的美德。

          ——伏爾泰 當(dāng)兩人之間有真愛情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到年齡的問題,經(jīng)濟的條件,相貌的美丑,個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無關(guān)緊要的因素的。

          假如你們之間存在著這種問題,那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真正在愛才好 。

          ——羅蘭 愛情,這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伊薩可夫斯基 愛和炭相同。

          燒起來,得沒法叫它冷卻。

          ——莎士比亞 性愛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

          ——恩格斯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yè),所以不能慷慨施舍。

          ——蕭伯納 愛情恥笑了鎖匠。

          ——科 曼 貞操是從豐富的愛情中生出來的資產(chǎn)。

          ——泰戈爾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培 根 戀愛是艱苦的,不能期待它象美夢一樣出來。

          ——拜 倫 愛得愈深,苛求得愈切,所以愛人之間不可能沒有意氣的爭執(zhí)。

          ——勞倫斯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如此。

          ——塞涅卡 永遠不能復(fù)合的,往往不是那些在盛怒之下分開的情人,而是那些在友情的基礎(chǔ)上分開的情人。

          ——哈 代 為了失戀而耽誤前程是一生的損失。

          ——荷 麥 愛情是無邪的,神圣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參考資料:金山單詞通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網(wǎng) 我撲到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高爾基 2005-12-26 9:50:30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凡不是就著淚水吃過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歌德 http:\\\/\\\/\\\/old_view.asp?topicid=17626 2005-12-26 9:50:29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書是音符,談話才是歌。

          ------契訶夫 http:\\\/\\\/\\\/old_view.asp?topicid=17585 2005-12-26 9:30:25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在我看來,最好的書是那些能夠提供最豐富的思考材料的書。

          ------法朗士 http:\\\/\\\/\\\/old_view.asp?topicid=17130 2005-12-24 10:43:17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生活是無字的書,眼光敏銳的人看得見精彩的詞句;書是有字的生活,感情豐富的人才能深刻領(lǐng)悟。

          ------曾鳴 http:\\\/\\\/\\\/old_view.asp?topicid=14757 2005-12-17 18:47:00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

          ------(唐)李欣 http:\\\/\\\/\\\/old_view.asp?topicid=13630 2005-12-16 10:18:55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好書是良友,終身不可離。

          ------書摘 http:\\\/\\\/\\\/old_view.asp?topicid=13574 2005-12-16 10:17:19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讀書是學(xué)習(xí),使用也是學(xué)習(xí),而且是更重要的學(xué)習(xí)。

          ------ http:\\\/\\\/\\\/old_view.asp?topicid=13464 2005-12-16 10:04:03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書是世界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歷史的優(yōu)秀遺產(chǎn)。

          ------梭羅 http:\\\/\\\/\\\/old_view.asp?topicid=12336 2005-12-14 16:21:36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名人名言網(wǎng) 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 ------邱特 http:\\\/\\\/\\\/old_view.asp?topicid=11611 2005-12-9 14:48:30 我來糾錯 上更多結(jié)果 參考資料:http:\\\/\\\/\\\/so\\\/search.asp?key=%CA%E9%CA%C7&tiaojian=2

          用一句名言或詩句來贊美下面這些地方。

          桂林

          1、一帶山河,舉世無雙,少年努力,萬古流芳。

            2、陽朔風(fēng)景甲天下,天下風(fēng)景數(shù)興坪。

            3、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4、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fēng)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5、千峰環(huán)野立一水抱城流。

            6、山水有相逢,終會到漓江。

            7、標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8、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

            9、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

            10、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11、水如羅帶山如屏,奇秀蓮峰古有名。

            12、天下風(fēng)光數(shù)桂林,豈知陽朔更怡情。

            13、漓江春水綠悠悠,細雨昊天結(jié)伴游。

            14、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15、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

          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16、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18、客心仍在楚,江館復(fù)臨湘。

          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19、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

          水岸銜階轉(zhuǎn),風(fēng)條出柳斜。

          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20、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

            21、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22、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

            23、爭道桂林好,豈知陽朔奇。

            24、人家都在畫圖中,風(fēng)景盡在西街中。

            25、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fù)皆愁萬里程。

          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怎樣才能讓自己語言豐富

          1、要有崇高的思想無論是演講、談話、論辯都是一種向聽眾作宣傳的雙重活動,你的思想、品德、感情、修養(yǎng)都會在有意與無意中影響著聽眾的思想、品德、感情、修養(yǎng)。

          而演講者、說服者只有具備了高尚的思想修養(yǎng),他的話才具有說服力。

          身教勝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

          要練口才,首先就要培養(yǎng)自己的思想美、心靈美、行為美,培養(yǎng)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學(xué)會使用正確的方法、立場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用美好的語言去感染聽眾、說服聽眾、宣傳聽眾。

          2、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這是一個普通的常識。

          要說給別人聽,首先就得自己有。

          別小看了演講時的幾分鐘,論辯時的幾句話,就這幾分鐘、這幾句話,需要我們有豐厚的知識積累。

          平??梢詼蕚湟粋€小本子,把每天從報紙、雜志、課文中看到的觀點、方法,好的詞、句子都記錄下來,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天長日久,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見解,也有了自己的詞匯庫。

          說起話來也就頭頭是道,也不覺得沒詞兒可說了,甚至常常能妙語驚人,這就是積累的結(jié)果。

          3、要有遠見卓識遠見卓識是演講者、交談?wù)摺⒄撧q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zhì)。

          我們不論是演講,還是談話、論辯,面對的都是人,或是廣大的聽眾,或是單個的個人。

          但不論是人多,還是人少,誰都不愿意去浪費時間聽那些老掉了牙的、人人皆知的陳詞濫調(diào)。

          如果總是人云亦云,從沒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觀點,那么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名受人尊敬、受人歡迎的演講者、談話者、論辯者。

          永遠不可能征服你的聽眾。

          而要想自己的見識超群,見解獨到,就要站得高,看得高,高瞻遠矚,言別人之未言,說別人之難說。

          但是,千萬記住決不要去追求華而不實的噱頭,決不要去嘩眾取寵。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