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聯(lián)璧 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
子孝父心寬。
〖宋〗靚 終身慕父母。
〖戰(zhàn)國〗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孟子》 堯道,孝悌而已。
〖宋〗李綱 詩書立業(yè),孝悌做人。
〖清〗王永彬 重情輕物,厚養(yǎng)薄葬。
字嚴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清〗王永彬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
《名賢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勸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勸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
《格言集錦》 動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過于誠。
〖宋〗何鑄 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厚;悔之晚何若謹于前。
《格言聯(lián)璧》 生前厚養(yǎng)實為孝道;歸后薄葬真乃賢兒。
《格言集錦》 父慮后母虐,鸞膠不再續(xù)。
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
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勸孝歌》 郭巨思供給,埋兒愿母存。
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經(jīng)》 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經(jīng)》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后漢書》 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對聯(lián)集錦》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嚴
勤儉節(jié)約的名言警句、格言、詩句
給我分吧
節(jié)儉奢侈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英國)●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后日月空蕩蕩●一勺勺積累的東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薩克族)●辛苦得來的果實,不要一口氣把它吃完(維吾爾族)●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殺牛吃肉,不如留著擠奶(藏族)●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欲求溫飽,勤儉為要●緊緊手,年年有●勤能補拙,省能補貧●思前顧后,吃穿常有●精打細算,油鹽不斷●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精打細算,油鹽不斷●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精打細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當屋賣鍋●小富由儉,大富由天●不喝酒,不抽煙,三年省下無數(shù)錢●節(jié)儉是致富的秘訣(英國)●節(jié)儉本身就是一宗財產(chǎn)(英國)●積小利,成巨富(英國)●節(jié)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里安諾)●節(jié)約一分錢,等于生產(chǎn)一分錢(英國)●節(jié)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麥)●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細水長流,遇災(zāi)不愁●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有荒節(jié)約度荒,天荒節(jié)約備荒●好處安身,苦處用錢●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奢侈的必然后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國)●奢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zhì),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安格爾)●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又使人衰弱(卡爾)●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種社會腐化的現(xiàn)像,決不是原因(魯迅)●不擇手段地追求高級物質(zhì)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級的(潛夫)●奢侈乃德義之滅亡(瑞士)●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良田萬頃,日食一升。
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
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汗珠換●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yīng)記養(yǎng)蠶人●成物不可損壞 回答
有關(guān)《格言聯(lián)璧》的問題
璧原指美玉,這里用了它的比喻意,既然是格言,那么語言便如美玉一樣美好璧bì(1) ㄅㄧˋ(2) 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3) 美玉的通稱:~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
~日(像璧玉一樣圓而亮的太陽)。
~月。
(4) 鄭碼:XMSC,U:74A7,GBK:E8B5(5) 筆畫數(shù):18,部首:玉,筆順編號:513251414311211214璧bì〔名〕(1) (形聲。
從玉,辟聲。
本義: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2) 同本義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witha hole in it]璧,瑞玉環(huán)也。
——《說文》肉倍好謂之璧。
——《爾雅·釋器》。
注:“肉邊好孔。
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圓外。
——《白虎通》宏璧。
——《書·顧命》。
鄭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蒼璧禮天。
——《周禮·大宗伯》如圭如璧。
——《詩·衛(wèi)風·淇奧》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奉璧奏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雖然貴重,但無實際的用處);璧雍(璧堂。
古代天子所設(shè)的太學。
外形好像圓璧,周圍以水繞之)(4) 玉的通稱 [jade]柱以白璧,砌以青玉。
——唐·李朝威《柳毅傳》(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
為祭祈時所用的禮器);璧人(儀容美好的人);璧門(用玉裝飾的門)(6) 喻月亮 [moon]。
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格言聯(lián)璧中的問題
《格言聯(lián)璧》[清]金蘭生先生編述格言聯(lián)璧作者:清·山陰金先生 山陰金先生,姓金,山陰人,清代學者,真實姓名和生平不詳,其所編《格言聯(lián)璧》一書,按儒家大學,中庸之道,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主要內(nèi)容為框架,收集有關(guān)這些內(nèi)容的至理格言,按當時人的閱讀習慣分為八類,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國家,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
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警,即用圣賢先哲的至理格言來鞭策啟迪童蒙,從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努力進取、長大以后成為于國于家有用的人。
該書說理之切、其舉事之賅、其擇辭之精、其成篇之簡,皆萃古今。
每一條事理內(nèi)涵豐富,廣博精微,言有盡而意無窮,先哲的聰明智慧和無限期望盡在這聯(lián)珠妙語之中。
一冊在手,揣摩研讀,細心體會,必能駕馭人生的真諦,游刃于生活空間,既能修身齊家,又能報效社會,不失為難得的濟世良藥,人生指南,因而其成書問世后即為宮廷收藏,流傳民間,遠播海外,成為影響深遠、讀者眾多,歷久不衰的蒙學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