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格言體。
那種一段成行,又有點朦朧詩感覺的如《羅蘭小語》之類還就是所謂的格言體。
另外,格言體和寓言體兩者是不一樣的:) 那種一段成行,又有點朦朧詩感覺的如《羅蘭小語》之類還就是所謂的格言體。
另外,格言體和寓言體兩者是不一樣的:) 先看創(chuàng)始: 莊子是一位文體大家。
孔子創(chuàng)立了語錄體(經(jīng)后人整理),老子創(chuàng)立了格言體,左丘明創(chuàng)立了敘述體,墨子創(chuàng)立了論說體,莊子創(chuàng)立了一種最接近后現(xiàn)代的寓言體。
(來自) 參看散文詩的發(fā)展: 散文詩劃分為四種最基本的體式:一、詩的散文闡釋;二、“文眼”“詩眼”素材;三、直抒胸臆的“詠嘆式”;四、寓言格言式。
格言體與一般寓言、格言的區(qū)別:“在一般寓言中形象恰好說明了思想,兩者相等,而散文詩中中,則形象大于思想,喻體大于思想被喻體,或者說喻體大于喻旨,在喻體和喻旨之間,有一種不可捉摸的多維度闡釋的可能性。
”
語錄體和對話體
《老子》是格言式散文;《論語》是語錄體散文。
《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xué)著作。
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jīng)》,在漢初則直呼《老子》。
自漢景帝起此書...
《論語》是語錄體的著作,語錄體的特點是什么
語錄體中國文體。
常用于門人弟子記錄導(dǎo)師的言行,有時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語的記錄,不重文彩,不講篇章結(jié)構(gòu),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nèi)容上的必然聯(lián)系,故稱之為語錄體。
先秦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論語》及宋代記載程顥、程頤言行的《二程遺書》,均堪稱語錄體的典范。
其中《論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往往在一兩句話里包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jīng)驗,流傳后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