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道德的格言
●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yōu)越(培根) ●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xué)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英國) ●道德的基礎(chǔ)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德行啊,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xué)(盧梭) ●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行人----(三國·劉備) ●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微小的德行,勝似美好的格言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 ●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日本) ●藝高不如德高 ●做得成宰相,不一定能做得好一個人(土耳其) ●道德常常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yuǎn)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聰明用于正路,愈聰明愈好;聰明用于邪路,愈聰明愈糟 ●惡人胸中的學(xué)問,像瘋子手中的利劍(歐洲) ●以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智慧(猶太人) ●德行與技藝是子孫最好的產(chǎn)業(yè)(英國)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希臘) ●美德可以打扮一個人,而財富只有裝飾房子(歐洲) ●貪婪的人失掉名譽,追求金錢的人失掉德行(印度) ●金錢與貪欲,是最無道德的惡魔(意大利) ●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百失節(jié)(羅馬尼亞)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xué)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實的品格(培根)
關(guān)于道德的格言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國諺語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作者:普盧塔克道德應(yīng)當(dāng)成為科學(xué)的指路明燈。
作者:布夫勒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作者:王安石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明·洪自誠《菜根譚》 暗昧:不光明。
厲鬼:兇惡的魔鬼。
情操不同,對客觀環(huán)境事物的體驗迥異。
作者:洪自誠我們大家要學(xué)習(xí)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從這點出發(fā),就可以變?yōu)榇笥欣谌嗣竦娜恕?/p>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至誠無息。
《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
永遠(yuǎn)以真誠自勉。
作者:《禮記·中庸》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證明。
作者:約翰生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清·金纓《格言聯(lián)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纓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qiáng)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xiàn)于事業(yè)中 作者:凱洛夫真理的發(fā)見,或道德責(zé)任的完成,都引起我們的歡欣,使我們整個生命震顫…… 作者:克羅齊房子是應(yīng)該經(jīng)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yīng)該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作者: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
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dān)當(dāng)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shù)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作者:佚名明人不做暗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見不得人的壞事。
作者:吳承恩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元·馬致遠(yuǎn)《岳陽樓》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沒有災(zāi)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馬致遠(yuǎn)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于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并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于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并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xiàn)在行動中。
作者:凱洛夫?qū)捄昃袷且磺惺挛镏凶顐ゴ蟮摹?/p>
作者:歐文一生肝膽向人盡。
唐·顧況《行路難》 為人處世,應(yīng)當(dāng)肝膽相照。
作者:顧況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
作者:薩迪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須少結(jié)實成。
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外表光鮮好看,也不如有實際內(nèi)容的好。
作者:《增廣昔時賢文》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黃石公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馮雪峰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作者:盧梭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
宋·王安石《洪范傳》 宜: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
作者:王安石忠誠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學(xué)案》誠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yè)興旺的源泉。
行(háng):職業(yè),事務(wù)。
作者:周敦頤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詩經(jīng)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作者:孔丘人應(yīng)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作者:高爾基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 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作者:德謨克利特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
作者:雨果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發(fā)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
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真正積極的人,只能是會愛別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車爾尼雪夫斯基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wù)劦赖路矫娴氖虑椤?/p>
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作者:蘇格拉底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屬于人類。
作者:別林斯基欲為天下第一等人,當(dāng)做天下第一等事。
明·胡居仁《居業(yè)錄》要成為杰出的人物,就應(yīng)當(dāng)干出杰出的事業(yè)。
作者:胡居仁真理和美德是藝術(shù)的兩個密友。
你要當(dāng)作家,當(dāng)批評家嗎
請首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羅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貝多芬好的習(xí)慣比法律還正確。
作者:歐里庇得斯忍耐和時間,往往比力量和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憐此皎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
唐·白居易《詠牡丹》 憐:憐愛。
皎然:潔白。
作者:白居易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
清·史襄哉《中華諺?!?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fā)。
作者:史襄哉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yè)。
作者:何塞·馬蒂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yīng)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于沒用。
作者:莎士比亞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qiáng)勇敢的衛(wèi)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品德,應(yīng)該高尚些;處世,應(yīng)該坦率些;舉止,應(yīng)該禮貌些。
作者:孟德斯鳩從惡德中逃避是美德的開始。
作者:賀瑞斯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yuǎn)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和:和順。
同:隨聲附和。
君子和順而不茍同,小人茍同而不和順。
作者:《論語·子路》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真理和美德是藝術(shù)的兩個密友。
你要當(dāng)作家,當(dāng)批評家嗎
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羅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非關(guān)道德合,只為錢相知。
作者:諺語學(xué)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jǐn)也。
作者:程頤守正直而佩仁義。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宋:操守。
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
作者:朱熹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些喝酒上了癮的,是因為做了錯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責(zé)的人。
人人可以注意到,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藥物;強(qiáng)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爾斯泰我情愿變成一枝兩頭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jìn)
作者:盧森堡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作者:《禮記·中庸》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
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諛奉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該得志了。
但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fēng)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zhì),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作者:愛因斯坦涵養(yǎng)、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人在智慧上應(yīng)當(dāng)是明豁的,道德上應(yīng)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yīng)該是潔凈的。
作者:契訶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作者:禮記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作者:林肯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岡察爾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
作者:中國諺語我寧愿要那種雖然看不見但表現(xiàn)出內(nèi)在品質(zhì)的美。
作者:泰戈爾
有關(guān)道德格言
道德: 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shù)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美德有如名香,經(jīng)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dāng)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xué)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公民道德格言 巍巍中華,崛起東方;崇德尚法,國泰民安。
一基三德,遵循發(fā)揚;文明公民,國家之光。
(注:一基,指《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tuán)結(jié)友愛、勤儉自強(qiáng)、敬業(yè)奉獻(xiàn)。
三德,指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yè)道德。
) 一、我與自己 1、自愛自尊 清清白白處世,堂堂正正做人。
欲人愛己先自愛,欲人尊己先自尊。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2、自立自強(qiáng) 自立才能自主,靠人更須靠己。
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自省自律 自知則明,自勝則強(qiáng)。
見賢思齊,聞惡自警。
律己當(dāng)嚴(yán),待人宜寬。
滿招損,謙受益。
4、豁達(dá)人生 勝不驕,敗不餒。
名利求之須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競爭為樂,恬淡為樂,各得其所,各有其樂。
二、我與家庭 1、和美家庭 相愛成家,忠實固家。
心齊和家,平等樂家。
勤儉興家,奢惰敗家。
2、孝敬父母 生我育我,父母恩深;雨草春暉,銘記于心。
孝敬父母,可望兒女孝敬我;虐待父母,怎教兒女孝敬我。
兒女不肖,父母之羞;父母失贍,兒女之羞。
3、恩愛夫妻 兩心相印,共偕白首;志同道合,天長地久。
紅花還需綠葉扶,夫妻相互要支持。
世無完人莫奢求,理解體諒長廝守。
如對婚姻不負(fù)責(zé)任,必被良心追究責(zé)任。
4、教養(yǎng)子女 兒好,女好,有為就好;女親,兒親,能孝都親。
莫愧家貧,應(yīng)教兒女早立志;莫恃家富,須防驕奢出敗兒。
望子成龍,切莫拔苗助長;志趣各異,還須因勢利導(dǎo)。
教子德為先,身教勝言傳。
三、我與他人 1、友愛互助 愛己及群,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扶危濟(jì)困,人道精神;弱肉強(qiáng)食,野獸行為。
助人為樂,人樂我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2、禮貌待人 粗野是愚昧的胎記,禮貌是文明的證書。
守禮招人愛,失禮事難諧。
好言相待,舒心暖懷;惡語傷人,結(jié)怨招災(zāi)。
3、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以善引善。
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賢妒能是小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4、誠實守信 以誠待人,以信交友;無誠不合,無信難行。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蒙,人必遠(yuǎn)之。
四、我與社會 1、愛國奉獻(xiàn)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國盛我榮,國衰我辱。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2、維護(hù)公德 社會之利利眾人,社會之害害眾人。
社會權(quán)利我分享,社會責(zé)任我分擔(dān)。
公共守則,維護(hù)你我,不遵約束,妨害你我。
3、遵紀(jì)守法 法律神圣,至大至公,藐視踐踏,法理難容。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守法紀(jì)才有安定。
以法護(hù)身者智,以身亂法者愚。
4、敬業(yè)樂業(yè) 就業(yè)須敬業(yè),敬業(yè)有事業(yè)。
善學(xué)者能,多能者成。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五、我與自然 1、愛護(hù)自然 天地萬物,互養(yǎng)共榮,自然生態(tài),貴在平衡。
人要珍惜生命,莫讓自然得病。
污染破壞一朝易,治理恢復(fù)十年難。
珍稀物種,滅絕堪憂,關(guān)心愛護(hù),德在千秋。
2、節(jié)約資源 需求無限,資源有限;善用有限,發(fā)展無限。
青山綠水,生命之源,傳之子孫,福澤綿綿。
去百度一搜一大堆
原創(chuàng)的道德格言
1、民無信不立。
——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2、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3、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4、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
——墨子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6、小信誠則大信立。
——韓非子7、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子8、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9、強(qiáng)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11、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薛瑄12、人背信則名不達(dá)。
——劉向1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
——程頤14、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1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王充16、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晁說之17、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弘一大師18、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楊筒19、一言之美,貴于千金。
——葛洪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楊泉21、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周恩來22、禍莫大于無信。
——傅玄23、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呂坤24、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蔡鍔。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27、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chǎn)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zhì)。
—— 周恩來30、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31、誠信為人之本。
——魯迅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33、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3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36、我們應(yīng)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dāng)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yīng)該受得起。
—— 劉少奇37、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 諸葛亮3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諸葛亮3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4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43、人之所助者,信也。
——《周易》44、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禮記》45、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資治通鑒》46、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準(zhǔn)南子》47、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48、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nèi)心的安全感與尊嚴(yán)感。
——艾琳·卡瑟49、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爾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
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
——池田大作51、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高爾基52、沒有誠實何來尊嚴(yán)。
——西塞羅53、當(dāng)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54、失足,你可能馬上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富蘭克林55、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56、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5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58、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塞59、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
——莎士比亞60、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
——愛默生61、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富蘭克林62、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
——拉羅什夫利63、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
——沃夫格64、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
——伊索6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康德66、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
——杰弗遜67、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68、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69、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裴多菲70、失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71、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72、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73、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zhì)之一。
——安格爾74、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75、真誠與樸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zhì)。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76、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7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78、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79、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80、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關(guān)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至少20條
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xiàn)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
——帕拉圖 2、只有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喬叟 3、支配和統(tǒng)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yuǎn)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 4、真理和美德是藝術(shù)的兩個密友。
你要當(dāng)作家,當(dāng)批評家嗎
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狄德羅 5、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zhì)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
——羅素 6、優(yōu)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yǎng)。
——洛克 7、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德謨克利特 8、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xué)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9、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林肯 10、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加爾多斯 11、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加爾多斯 12、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 13、養(yǎng)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魯迅 14、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
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鳩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盧梭 16、問心的道德勝于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于理智的生活。
——朱光潛 17、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培根 18、順境的美德是節(jié)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
——培根 19、誰能從道德敗壞的地方脫出來,還保持潔白,便是有了最偉大的功德。
——顯克微支 20、人在智慧上應(yīng)當(dāng)是明豁的,道德上應(yīng)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yīng)該是潔凈的。
——契訶夫 21、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wù)劦赖路矫娴氖虑椤?/p>
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蘇格拉底 22、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法國諺語 23、人的美德的榮譽比他財富的名譽不知大多少倍。
豈不見多少人在錢財上一貧如洗,但在美德上卻是富豪呢
——達(dá)·芬奇 24、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貝多芬 25、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yīng)該認(rèn)為美。
——塞萬提斯 26、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
同樣,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yán)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培根 27、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習(xí)慣之中。
——佩利 28、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
——蘇霍姆林斯基 29、良心是一種根據(jù)道德準(zhǔn)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康德 30、良好的品德是由對壞傾向作頑強(qiáng)斗爭培養(yǎng)出來的。
——德克斯特 3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傅玄 3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fā)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xiàn)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33、即使品德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應(yīng)該受到尊敬——席勒 34、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向社會大眾負(fù)責(zé)及不施壓力威脅的態(tài)度——這些事讓你終有所獲。
——李奧貝納 35、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qiáng)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xiàn)于事業(yè)中——凱洛夫 36、對于美德,我們僅止于認(rèn)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努力培養(yǎng)它,運用它,或是采取種種方法,以使我們成為良善之人。
——亞里士多德 37、對于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
——西塞羅 38、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yīng)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于沒用。
——莎士比亞 39、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丘 40、德行使心靈明晰,使人不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學(xué)的真理。
——羅吉爾·培根 41、道德準(zhǔn)則,只有當(dāng)它們被學(xué)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dāng)它們變成學(xué)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xué)生的精神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 42、道德應(yīng)當(dāng)成為科學(xué)的指路明燈。
——布夫勒 43、道德行為訓(xùn)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xí)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jì)律、頹廢等不良行為。
——夸美紐斯 44、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炳麟 45、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普盧塔克 46、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
——馬克吐溫 47、道德普遍地被認(rèn)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爾巴特 48、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
——列寧 49、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dāng)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yīng)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蘇霍姆林斯基 50、道德方面的偉大
有關(guān)道德的格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恒也。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人之初性本善。
-------<<論語>>孔子
關(guān)于我國理論道德的格言
理論道德的格言道德是真理之花。
(雨果) 美德的本身就是它的報酬。
(達(dá)拉頓) 真正的美德就像河流,越深越無聲。
(哈利法克斯) 即使道德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應(yīng)該受到尊敬。
(席勒)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種習(xí)慣;播種一個習(xí)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
美德是一種戰(zhàn)爭狀態(tài),我們生活在其中,就要常常與自己做斗爭。
(盧梭) 無論你出身高貴或者低賤,都無關(guān)宏旨。
但你必須有做人之道。
(歌德)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yuǎn)的后世。
(莎士比亞) 美德大部分包含在良好習(xí)慣之內(nèi).
求60字一下的道德格言
自愛自尊 清清白白處世,堂堂正正做人。
欲人愛己先自愛,欲人尊己先自尊。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2、自立自強(qiáng) 自立才能自主,靠人更須靠己。
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自省自律 自知則明,自勝則強(qiáng)。
見賢思齊,聞惡自警。
律己當(dāng)嚴(yán),待人宜寬。
滿招損,謙受益。
4、豁達(dá)人生 勝不驕,敗不餒。
名利求之須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競爭為樂,恬淡為樂,各得其所,各有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