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含有鳥獸名稱的詩句
★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道雞鳴見日升。
★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虹隨余雨散,鴉帶夕陽歸。
★ 雞鳴紫陌曙光寒。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三。
★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卻似人生一夢中。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兩頭纖纖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
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同曙星。
帶有鳥獸名的詩句
兩岸猿聲嘀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
詩人說“啼不住”,是因為他乘坐飛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
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
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月落烏啼霜滿天,草長鶯飛二月天
鳥獸名詩句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漢·劉向《說苑·談叢》 長松落落,卉木蒙蒙落落:高超不凡的樣子。
卉:草。
漢·杜篤《首陽山賦》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遇。
漢·劉楨《贈從弟》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郁郁:茂盛的樣子。
離離:繁茂的樣子,苗:指幼樹。
徑:直徑。
莖:樹于。
蔭:遮蔽。
百尺條:指高大的松樹。
晉·左思《詠史八首》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連林:樹多而結(jié)成林。
獨樹:指青松獨立。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朝華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朝:早晨。
華:開花。
戒旦:指黎明。
隆冬:嚴冬。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何當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唐·李白《南軒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唐·杜甫《寄峽州劉伯華使君四十韻》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松柯:松樹枝。
唐·岑參《感遇》蘭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唐·李群玉《贈元紱》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時遷者,松柏也意謂水性流動,松柏堅定。
宋·蘇軾《送杭州進士詩敘》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霜風:秋風。
宋·蘇軾《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在下列詩句中填上鳥獸名。
1:射人先射(馬) 2:昔人已乘(黃鶴)去 3:兩岸(猿)聲啼不住 4:西塞山前(白鷺)飛 5:添得(黃鸝)四無聲 6:北風吹(雁)雪紛紛
在下列詩句中填入鳥獸名
1黃鶴2黃鸝
在下列詩句中填上鳥獸名
添得(黃鸝)四五聲。
——語出宋代曾幾《茶山集》卷八的七言絕句《三衢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