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隱居”的詩詞
1、 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2、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3、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4、過曹鈞隱居錢起 (唐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
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jié),攻文還守真。
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
誰當(dāng)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5、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炙敝?,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fù)馀。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dāng)歸空無。
其五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fù)至天旭。
6、《隱居》(古詩) 作者;王咯 濃翠蔽幽徑,花深掩柴扉。
林風(fēng)起蕭瑟,山鳥相與歸。
古人性淡泊,隱居拂式微。
覓得恬寂處,閑坐遠云飛。
宿王昌齡隱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描寫“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美好”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夜景的詩句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齊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虛堂閉復(fù)開。
卻離燈影去,待得月光來。
落葉逢巢住,飛螢值我回。
描寫夜景的詩句描寫夜景的詩句。
天明拂經(jīng)案,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其他描寫夜景的詩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杜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靜夜思》李白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啤ざ拍痢肚锵Α?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鄭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袁枚《春日雜詩》)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鐘(濮淙《聞梁蘧玉己寓京口》) 描寫夜景的優(yōu)美句子 1、皓月當(dāng)空,群星璀璨,美不勝收的天海更讓人流連忘返。
描寫夜景的詩句文章描寫夜景的詩句出自,此鏈接!。
星星眨巴著小眼睛為路人指引方向,月亮彎彎像小船,行駛在那天海上。
現(xiàn)代詩人向明的《小夜曲》寫道:星星,閃耀在藍天里;藍天,倒映在江水里;星星藍天江水,全都浸透在花香里...... 2、鐘聲悠然的傳來,伴著朦朧的夜色,伴著清涼的夜風(fēng),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置之度外,輕輕地吸了一口氣,似乎有淡淡的花香,悠遠的淡淡的而又沁人心脾,這是一年中故鄉(xiāng)最美好的時光,因為,冬天太干冷,秋天太破敗,夏天又太炎熱,只有在這春的時候,在萬木蔥蘢,百花尚未完全盛開的時候,身心也是最愜意的,尤其是在 夜晚,在夜色闌珊的時候。
3、田野,在月光的襯托下,像被鋪上了一件銀色的輕紗,那種感覺又加重了幾分。
時不時地傳來了青蛙的叫聲,但也不失那該屬于這兒的寧靜。
整體看來,寧靜的夜晚,倒像是一個有著愛的畫面:一排排的房屋好似熟睡的嬰兒們;田野與樹木圍繞著他們,像一個搖籃,輕輕搖晃;那般青蛙的叫聲,猶如母親在哄睡自己的孩子的搖籃曲,和諧動聽。
4、夜幕降臨了,天漸漸地黑了,那帶著一圈金環(huán)得月兒終于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得,徐徐地穿過輕煙似得白云,向上升起,升起。
描寫夜景的詩句國慶節(jié)作文大全-國慶見聞-國慶游記-國慶快樂-難忘的國慶節(jié)-詩歌朗誦稿。
突然在那一瞬間,月兒得顏色變淺戀,淺了!變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
她圓得那樣可愛,那樣純靜,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銀光! 5、馬路旁,一排排路燈照耀著黑夜,使夜不再黑暗;馬路中,一輛輛汽車飛馳著,使夜不再寂寞;房屋上,一串串裝飾燈裝扮著房屋,使夜不再丑陋......瞧,那個十字路口處走出了一曲歌。
等紅燈的汽車發(fā)出的喇叭聲,過馬路的自行車發(fā)出的按鈴聲,還有那行人道上路人發(fā)出的說話聲,整條街奏成了一曲吵鬧又煩亂的樂曲。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翻譯: 從碧山下來,暮色正蒼茫,伴隨我回歸,是皓月寒光。
我不時回頭,把來路顧盼:茫茫小路,橫臥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兒們聞聲,把荊門開放。
一條幽徑,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蘿蔓,輕拂我的衣裳。
歡聲笑語,主人留我住宿,擺設(shè)美酒,把盞共話蠶桑。
長歌吟唱,風(fēng)入松的樂章,歌罷夜闌,河漢稀星閃亮。
我醉得胡涂,你樂得癲狂,歡樂陶醉,同把世俗遺忘。
暮歸的路上,被人留下,在美好的夜景下醉酒、放縱一下自己。
當(dāng)時李白在長安當(dāng)翰林。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贊美夜景的詩歌】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翻譯: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里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明月和身影吧,我應(yīng)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愿和您永結(jié)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復(fù)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
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
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
詩旨表現(xiàn)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fā)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后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zhí)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jié)無情之游,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
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xiàn)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凄涼。
夢李白(其二)(浮云終日行) 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
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
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xiàn)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guān)切。
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這些佳句,體現(xiàn)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錯,杜甫對李白是深交,但李白對杜甫不是,李白的好哥們是孟浩然這些人。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例子,杜甫長期對李白的關(guān)切,化為連續(xù)三夜做夢夢見李白。
王維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圣代無隱者) 傍晚在長安城外置酒送哥們落第返鄉(xiāng)。
古人為何喜歡傍晚(日暮)時送別? 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jīng)薄稀。
農(nóng)夫們荷鋤回到了村里,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田園詩般的日暮就是這個樣子。
【注解】 [1]雉:野雞。
[2]式微:《詩經(jīng)·邶風(fēng)·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
這里表明自己有歸隱之意。
開頭四句,寫田家日暮時一種閑逸景象。
五、六兩句寫農(nóng)事。
七、八句寫農(nóng)夫閑暇。
最后兩句寫因閑逸而生羨情。
全詩用白描手法,描繪了渭河流域初夏鄉(xiāng)村的黃昏景色,清新自然,詩意盎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頭發(fā)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
清風(fēng)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夜晚乘涼的情景和心境。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
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shè)景。
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xiàn)閑情適意。
五、 六句由嗅覺繼續(xù)寫納涼的真實感受。
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
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
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于韻味。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句,納涼消暑之佳句。
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陽度西嶺) 宿王昌齡隱居(清溪深不測) 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云。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清幽、美好的夜晚的氛圍容易讓人產(chǎn)生出世、隱居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