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古詩句的古典有詩意的名字有哪些
王維有幾首描寫相思的詩,最著名的是《紅豆》,全詩如下:《紅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其余幾首分別如下:1.《伊州歌》清風(fēng)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
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shù)附書。
2.《早春行》紫梅發(fā)初遍。
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
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
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fēng)吹散。
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
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
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
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
雙棲綠草時。
3.《贈祖三詠》蟏蛸掛虛牖。
蟋蟀鳴前除。
歲晏涼風(fēng)至。
君子復(fù)何如。
高館闃無人。
離居不可道。
閑門寂已閉。
落日照秋草。
雖有近音信。
千里阻河關(guān)。
中復(fù)客汝潁。
去年歸舊山。
結(jié)交二十載。
不得一日展。
貧病子既深。
契闊余不淺。
仲秋雖未歸。
暮秋以為期。
良會詎幾日。
終日長相思。
4.《贈裴迪》不相見。
不相見來久。
日日泉水頭。
常憶同攜手。
攜手本同心。
復(fù)嘆忽分襟。
相憶今如此。
相思深不深。
5.《送沈子歸江東(一作送沈子福之江東)》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6.王維簡介:王維于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
王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
十五歲時去京城應(yīng)試,由于他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有關(guān)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
王維見后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
”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jù)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并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
王維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說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
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執(zhí)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調(diào)任監(jiān)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擔(dān)任涼州河西節(jié)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yǎng)身心。
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
王維與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
至德元載(756年),長安被叛軍攻陷,王維被捕后被迫出任偽職。
戰(zhàn)亂平息后,王維被下獄,交付有司審訊。
按理投效叛軍當(dāng)斬,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fā)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后兼遷中書舍人,官終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
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后便安然離世。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yè),后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
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nèi)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xù)隱居的愿望。
詩中寫景并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fēng)。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
7.王維的主要成就王維的山水詩大都寫于后期,與前人比較,他擴大了這類詩的內(nèi)容,增添了它的藝術(shù)風(fēng)采,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
其中,寫鄉(xiāng)村景物和農(nóng)家生活的田園詩充滿著牧歌情調(diào),表現(xiàn)他閑逸蕭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適的心境。
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園作》。
更多的作品著重寫農(nóng)村美麗如畫的風(fēng)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山居秋暝》寫暮雨方霽,山村呈現(xiàn)的美景。
王詩中那些描繪大自然幽靜恬美的山水詩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
如《青溪》:言入黃花川,第每逐清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沒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襯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種內(nèi)在的對美的追求。
但有些山水田園詩著力渲染空寂意境與落寞情懷。
如《竹里館》 、《辛夷塢》情走淡薄,旨歸靜趣。
這無疑會對后世山水詩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王維具有多種才藝,不同藝術(shù)相互滲透對其詩歌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征。
王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jié)奏富于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
總之,王維的山水詩無論從詩的題材內(nèi)容,還是詩歌的藝術(shù)豐采上都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8.總體評價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后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后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詩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稱其“名盛于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新唐書》本傳)。
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答王縉進王維集表詔》)。
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qū)滿”(《解悶》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復(fù),若清沈之貫達”(《與王駕評詩書》)。
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并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內(nèi)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并論;而在藝術(shù)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
唐劉長卿、大歷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影響。
直到清代,王士禎標舉神韻,實際上也以其詩為宗尚。
關(guān)于守護的古詩句有哪些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朝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你與我兩人相距千萬裏遠,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那知道是什麼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fēng),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fā)寬大人越發(fā)消瘦. 飄蕩蕩的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xiāng)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guān). 還有許多心裏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園中蔥蔥的高柳. 在樓上那位儀態(tài)優(yōu)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纖細的手指.從前她曾是歌舞女(*漢時倡家女和后世所謂青樓女子是不一樣的), 而今成了喜歡在外游蕩的游俠妻子. 在外游蕩的丈夫還沒回來,在這空蕩蕩的屋子里,實在是難以獨自忍受一個人的寂寞,怎堪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譯文】 陵墓上長得青翠的柏樹,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頭. 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好比遠行匆匆的過客. 區(qū)區(qū)斗酒足以娛樂心意,雖少卻勝過豪華的宴席. 駕起破馬車驅(qū)趕著劣馬,照樣在宛洛之間游戲著. 洛陽城里是多麼的熱鬧,達官貴人彼此相互探訪. 大路邊列夾雜著小巷子,隨處可見王侯貴族宅第. 南北兩個宮殿遙遙相望,兩宮的望樓高達百余尺. 達官貴人們雖盡情享樂,卻憂愁滿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會》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譯文】 今天這么好的宴會真是美極了,這種歡樂的場面簡直說不完. 這場彈箏的聲調(diào)多麼的飄逸,這是最時髦的樂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過樂曲發(fā)表高論,懂得音樂者便能聽出其真意. 音樂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誰都不愿意真誠說出來. 人生像寄旅一樣只有一世猶如塵土,剎那間便被那疾風(fēng)吹散. 為什麼不想辦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樂享富貴榮華呢 不要因貧賤而常憂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西北有高樓》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譯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聲音響亮極其悲壯,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zhàn)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fēng)飄發(fā)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jié)伴高飛.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譯文】 踏過江水去采蓮花,到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采蘭花. 采了花要送給誰呢 想要送給那遠在故鄉(xiāng)的愛妻. 回想起故鄉(xiāng)的愛妻,長路漫漫遙望無邊無際. 飄流異鄉(xiāng)兩地相思,懷念愛妻愁苦憂傷以至終老. 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譯文】 皎潔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東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橫轉(zhuǎn),那由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閃爍的星辰,更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朧的草葉上,竟已沾滿晶瑩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時光之流轉(zhuǎn)有多疾速呵! 而從那枝葉婆婆的樹影間,又聽到了斷續(xù)的秋蟬流鳴.怪不得往日的鴻雁(玄鳥)都不見了,原來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jié)了. 京華求官的蹉跎歲月中,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先就舉翅高飛,騰達青云了.而今卻成了相見不相識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云之際,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顧了! 遙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牽牛的星座,它們既不能顛揚,斟酌和拉車,為什麼還要取這樣的名稱 真是虛有其名, 然而星星不語,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們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麼樣呢 想到當(dāng)年友人怎樣信誓旦旦,聲稱著同門之誼的堅如磐石;而今同門虛名猶存,磐石友情安在 嘆息和感慨,炎涼世態(tài)虛名又有何用呢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譯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侶. 你我相親新婚時你遠赴他鄉(xiāng),猶如兔絲附女蘿我仍孤獨而無依靠. 兔絲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時候,夫妻也應(yīng)該會要有倆相廝守的時宜. 我遠離家鄉(xiāng)千里來與你結(jié)婚,正是新婚恩愛時你卻離我遠赴他鄉(xiāng). 相思苦歲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歸來. 我自喻是樸素純情的蕙蘭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憐人盼君早采擷. 怕過了時節(jié)你還不歸來采擷,那秋雨颯風(fēng)中將隨著秋草般的凋謝. 你信守高節(jié)而愛情堅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庭中有奇樹》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譯文】 庭院裏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了茂密的花朵, 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春意盎然.我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樹花, 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花的香氣染滿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遙地遠,花不可能送到親人的手中.只是癡癡地手執(zhí)著花兒,久久地站在樹下,聽任香氣充滿懷袖而無可奈何. 這花有什麼珍貴呢 只是因為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迢迢牽牛星》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 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么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倆相界離相去也沒有多遠.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默默相視無言的癡癡凝望. 《回車駕言邁》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譯文】 轉(zhuǎn)回車子駕駛向遠方,遙遠的路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風(fēng)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無故物,像草之榮生,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處生立業(yè)就必須即時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堅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長壽也有盡期,豈能長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的衰老死亡,應(yīng)立刻進取保得聲名與榮祿. 《東城高且長》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沈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譯文】 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zhuǎn)眼又有秋風(fēng)在大地上激蕩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fēng),猶如動地般的吹起,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轉(zhuǎn)眼一年又過去了! 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鷙鳥在風(fēng)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 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fēng)飄逸拂動,儀態(tài)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xí)練著箏商之曲. 《音響一何悲》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diào)得太緊促,那琴間竟似驟雨急風(fēng),聽來分外悲惋動人. 由於聽曲動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想,深思,反覆沈吟,體味曲中的涵義,手在弄著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雙足為之躑躅不前,被佳人深沈的音響一何悲所 感動.心里遙想著愿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結(jié)愛侶的深情. 《驅(qū)車上東門》之十三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譯文】 驅(qū)車出了上東門,回頭遙望城北,看見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楊樹,長風(fēng)搖蕩著楊枝,萬葉翻動的蕭蕭聲響,松柏樹長滿墓路的兩邊. 人死去就像墮入漫漫長夜,沈睡於黃泉之下,千年萬年,再也無法醒來. 春夏秋冬,流轉(zhuǎn)無窮,而人的一生,卻像早晨的露水,太陽一曬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門,一去不返.人的壽命,并不像金子石頭那樣堅牢,經(jīng)不起多少跌撞. 歲去年來,更相替代,千所萬歲,往復(fù)不已;即便是圣人賢人,也無法超越,長生不老.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藥求神仙,又常常被藥毒死,還不如喝點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圖眼前快活吧!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譯文】 死去的人歲月長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轉(zhuǎn)為空虛,幻滅.新生下來的一輩,原來自己不熟悉他們,可經(jīng)過一次次接觸,就會印象加深而更加親切. 走出郭門,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愴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們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邊的松柏也被摧毀而化為禾薪. 白楊為勁風(fēng)所吹,發(fā)出蕭蕭的嗚聲猶如悲鳴自我的哀痛,蕭蕭的哀鳴聲里,肅殺的秋意愁煞了人們的心里. 人生如寄,歲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長期旅客的游子,怎不觸目驚心 只有及早返回故鄉(xiāng),以期享受亂離中的骨肉團圓之樂. 想要歸返故里,尋找過去的親情,就是這個原因了. 《生年不滿百》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譯文】 人生只有短短的數(shù)十載歲月,卻常常懷著有千年的愁憂. 及時行樂卻怨白晝短夜晚長,那為何不執(zhí)火燭夜晚游樂. 韶光易逝太匆匆行樂要即時,時不我予。
《凜凜歲云暮》之十六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淩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譯文】 寒冷的歲末,百蟲非死即藏,那螻蛄澈夜嗚叫而悲聲不斷. 冷風(fēng)皆已吹得凜厲刺人,遙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無寒衣. 結(jié)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經(jīng)商求仕遠離家鄉(xiāng). 獨宿而長夜漫漫,夢想見到親愛的容顏. 夢中的夫君還是殷殷眷戀著往日的歡愛,夢中見到他依稀還是初來迎娶的樣子. 但愿此后長遠過著歡樂的日子,生生世世攜手共渡此生. 好夢不長,良人歸來既沒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閨中同自己親親一番,一剎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沒有鷙鳥一樣的雙翼,因此不能淩風(fēng)飛去,飛到良人的身邊. 在無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長著頸子遠望寄意,聊以自遺. 只有依門而倚立,低徊而無所見,內(nèi)心的感傷,不禁的垂淚而流滿雙頰了. 《孟冬寒氣至》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注釋】 三五:農(nóng)歷十五日. 四五:農(nóng)歷二十日. 三歲:三年.滅:消失. 區(qū)區(qū):指相愛之情. 【語譯】 農(nóng)歷十月,寒氣逼人,呼嘯的北風(fēng)多麼凜冽. 滿懷愁思,夜晚更覺漫長,擡頭仰望天上羅列的星星. 十五月圓,二十月缺.有客人從遠地來,帶給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說他常常想念著我,后面又說已經(jīng)分離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懷袖裏,至今已過三年字跡仍不曾磨滅. 我一心一意愛著你,只怕你不懂得這一切. 《客從遠方來》之十八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譯文】 客人風(fēng)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一端(二丈)織有文彩的素緞,并且鄭重其事地說,這是我夫君特意從遠方托他捎來的. 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夫君對我的無盡關(guān)切和惦念之情! 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之形彩,夫君特意選擇彩織鴛鴦之綺送我.將它裁作棉被面,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床被內(nèi)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 絲綿使我聯(lián)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jié)暗示我夫妻之情永結(jié)同心. 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jié)不解,終究有松散之日.惟有膠之與漆,粘合固結(jié),再難分離. 那麼,就讓我與夫君像膠,漆一樣投合,固結(jié)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明月何皎皎》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提醒不要浮躁的古詩句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純樸者是何等有福,因為他們享受著極大的寧靜。
——托馬斯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 選自《菜根譚》才能是在寂靜中造就,而品格則是在世間洶涌波濤中形成。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