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樹和鳥的詩句
秋思(白居易)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蕭條早寒至。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浣溪沙(陳允平)六幅蒲帆曉渡平。
一江星斗漸西傾。
離家才是兩三程。
浦外野花如喚客,樹頭春鳥自呼名。
五云深處錦官城。
關(guān)于鳥的古詩
1: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
2:煙為行止水為家,兩兩三三睡暖沙。
為謝離鸞兼別鵠,如何禁得向天涯。
——吳融《水鳥》 3:春來繡羽齊,暮向竹林棲。
禁苑銜花出,河橋隔樹啼。
尋聲知去遠,顧影念飛低。
別有無巢燕,猶窺幕上泥。
——顧況《春鳥詞送元秀才入京》 4: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5: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6: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7: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8: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9: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韓愈《晚春》 10: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杜牧《江南春》 11:天長水遠網(wǎng)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翠碧鳥《翠碧鳥》 12: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唐·杜甫《望岳》 13: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14: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 1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6: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17: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18: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中的優(yōu)美的詩句 19:西園啼鳥。
留得春多少。
客里情懷無日好。
愁損連天芳草。
——黃機《清平樂》 2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1: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唐·韋莊《臺城》 22: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南朝梁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3: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4: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25: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2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27: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8:青鳥泉邊草木春,黃云塞上是征人。
——盧肇《楊柳枝》 29: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30: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楊巨源《銜魚翠鳥》 31: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香積寺 32:紅顏彈指老,秋去霜幾絲,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3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4: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5: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張籍《春別曲》 3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37: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唐杜甫《春運》 38:從來養(yǎng)毛羽,昔日曾飛遷。
變轉(zhuǎn)對朝陽,差池棲夕煙。
遇此枝葉覆,夙舉冀?jīng)_天。
——李岑《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棲煙鳥》 39: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40: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
此邦之人,不可與明。
言旋言歸,復(fù)我諸兄。
——《小雅·黃鳥》 41: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 4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中的關(guān)于春風(fēng)的詩句 43:獨舞依磐石,群飛動輕浪。
奮迅碧沙前,長懷白云上。
——盧照鄰《浴浪鳥》 44: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
45: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46:有樹巢宿鳥,無酒共客醉。
——沈亞之《村居》 4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4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49: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50:一定有些什么在葉落之后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51: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劉長卿《送上人》 52: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岳》 53:眾鳥各歸枝,烏烏爾不棲。
還應(yīng)知妾恨,故向綠窗啼。
——聶夷中《烏夜啼》 5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55: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宋·徐元杰《湖上》 56: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萬戶千門應(yīng)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
——王維《聽百舌鳥》 57:在園里種下百合在心里種下一首歌 58:此禽輕巧少同倫,我聽長疑舌滿身。
星未沒河先報曉,柳猶粘雪便迎春。
——嚴郭《賦百舌鳥》 5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60: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
請舉出一例,關(guān)于鳥的詩句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戲鷗> 錢起 乍依菱蔓聚,盡向蘆花滅。
更喜好風(fēng)來,數(shù)片翻晴雪。
<江鷗> 崔道融 白鳥波上棲,見人懶飛起。
為有求魚心,不是戀江水。
<祝鵲> 王建 神鵲神鵲好言語,行人早回多利賂。
我今庭中栽好樹,與汝作巢當報汝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fēng)。
<白鷺> 作者:李白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鳥是大自然的寵兒,在萬紫千紅的春天,鳥兒放聲歌唱,給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我國古今很多詩人妙筆謳歌這大自然的使者,寫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詠鳥詩篇。
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回舊巢棲息,它的輕盈體態(tài)和喃喃燕語,為人們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
唐代詩人李白有詩贊道:“雙燕復(fù)雙飛,雙飛令人羨。
”南宋的《燕子》詩云:“燕子營巢得所依,銜泥辛苦傍人飛……不戀雕梁萬里歸。
”南宋詩人陸游也寫過一首《燕》:“……爭梁碎語驚幽夢,掠地斜飛避畫簾。
雛食得蟲應(yīng)自喜,巢泥經(jīng)雨更頻添……”詩人通過詩句,把燕子的生活習(xí)性刻畫得生動傳神。
喜鵲喳喳報喜,被人視為吉祥鳥。
我國民間還有個傳說,每年七月初七,喜鵲相連成橋,讓織女、牛郎得以渡河相會,因而它成為喜慶吉祥的象征。
宋代文人歐陽修《野鵲》詩贊道:“鮮鮮毛羽耀朝輝,紅粉墻頭綠樹枝。
日暖風(fēng)輕言語軟,應(yīng)將喜報主人知。
”直到如今,人們還總是翹首企盼喜鵲飛臨檐下,歌兆喜訊的到來。
杜鵑又稱“子規(guī)”。
相傳,蜀國國王杜宇在失國身亡后,化為杜鵑,因而杜鵑常被視為凄涼之鳥。
李白的“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杜甫的“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張泌的“等是有家歸不得,杜鵑休向耳邊啼”等都是詠杜鵑的名句。
杜鵑喜食毛蟲、白蟻等,是益鳥,也是候鳥。
南宋詩人陸游在《鳥啼》中寫道:“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
”詩人把杜鵑的啼聲作為報春的信號,向人們昭示春的信息。
春天的早晨,一聲聲清脆的鳥聲是大自然美妙的樂曲。
鷗隨潮往來,逐浪輕飛,與湖、海、人親近,頗得人們喜愛,唐人劉長卿《弄白鷗歌》直抒愛鳥之情:“……歸客正夷猶,愛此滄江閑白鷗。
”宋代黃庭堅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鷗閑似我”之詠。
在杜甫筆下,白鷗何等自由快樂:“江浦客鷗狀,無他亦自然,卻思翻玉羽,隨意點春苗。
” 黃鶯是百鳥中的歌手。
詩人無不把它與春天聯(lián)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徐元杰的“花開紅樹亂鶯啼”等都是詠黃鶯的名句。
而唐代金昌緒在《春怨》詩中云“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則是借詠黃鶯,抒發(fā)思念親人之情,構(gòu)思可謂巧妙。
與黃鶯歌喉可相媲美的畫眉,它的聲調(diào)清脆,歌聲悅耳,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詩句。
歌吟畫眉的詩,大概數(shù)宋代歐陽修《畫眉鳥》寫得最動人:“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通過描寫畫眉在鳥籠啼叫聲音不同,道出畫眉向往自由廣闊的大自然的心聲。
還有不少詩人留下了吟詠白鷺、雁、鷹、鶴、朱雀等鳥的詩篇,如唐人張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白居易的“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柳宗元的“蒼鷹上擊翻曙光”,劉禹錫的“晴空一鶴排云上”。
如此百鳥齊飛,簡直是個載歌載舞的繽紛天地。
“枝頭好鳥皆朋友,落花水面是文章。
”鳥給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有了鳥兒,自然界就有生機與活力,宋代石曼卿的“樂意相關(guān)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最能體現(xiàn)這種境界。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有鳥類1175種,居世界前列,這是一項寶貴的自然資源,應(yīng)受到人類的重視和保護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這是唐代詩人賈島的著名詩句,是“
課文《推敲》一課中的一句是。
題目名叫《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