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吝嗇的詩句
【一毛不拔】即不拔一毛。
一毛不拔,連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鐵公雞】通常形容極度吝嗇的人。
問:“世間何物最堅挺。
”子曰:“鐵公雞、銅仙鶴、玻璃耗子、琉璃貓。
此四寶,當屬毛不拔之物。
”【錙銖必較】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
形容非常小氣。
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出自《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
【愛財如命】把錢財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
形容極端吝嗇。
【視財如命】愛惜錢財如同愛惜生命。
形容極為貪錢吝嗇。
【葛屨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
比喻過分節(jié)儉吝嗇。
形容人吝嗇的經(jīng)典古文
嗇老人》漢世有人,年老無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
侵晨而起,而息理產(chǎn)業(yè),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
或人從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內(nèi)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減。
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閉目以授乞者。
尋復(fù)囑云:“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復(fù)相效而來。
”老人俄死,田宅沒官,貨財充于內(nèi)帑矣。
譯文:漢朝的時候有個老頭,沒有兒子。
家里非常有錢,但是他非常儉樸吝嗇,吃的穿的都很簡單節(jié)省。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快到半夜才睡覺,細心經(jīng)營自己的產(chǎn)業(yè),積攢錢財從不滿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費。
如果有人向他乞討,他又推辭不了時,便到屋里取十文錢,然后往外走,邊走邊減少準備送人的錢的數(shù)目,等到走出門去,只剩下一半了。
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
反復(fù)叮囑說:“我將家里的錢都拿來給了你,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
以至乞丐們仿效著都來向我要錢。
”老頭不久便死了。
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錢則上繳了國庫。
形容人吝嗇的成語
錙銖必較:語出《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
用來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