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日的天極為幽藍高遠。春天的風像是從一個睡熟的女人嘴里吹出來的,徐徐的,暖暖的。
2、春天里人們更忙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地穿梭著忙碌的身影,鄉(xiāng)村的田地里,農民們在播灑著希望的種子。
3、在春天里,動物們也從沉睡中醒來。小草開始發(fā)芽了,大地上到處都顯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綠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畫。
4、暖暖的春風飛來了。它好比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姑娘,帶著一只彩色的神筆,到處歡快地畫著。
5、春天來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校園里,到處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樹抽出了細細的柳絲,上面綴潔了淡黃色的嫩葉;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鉆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又嫩又綠花兒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探出了小腦袋;小朋友們都脫掉了笨重的冬衣,換上了既輕便又鮮艷的春裝。
6、不知不覺中,我們身邊充滿了春的氣息。趁著暖陽,迎著和風,我們一同走出教室,走進校園。我們用眼睛看看春天,用鼻子聞聞春天,用臉蛋感受春天,用手觸摸春天。
7、春天又來了,腳步還是那么地輕盈,以至于我都沒看到她的腳步;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她的氣息,如此的熟悉卻又夾雜著陌生。
8、當春帶著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當春攜著她特有的溫煦,潮一樣地涌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9、春,絕對是一楨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著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著我們的目光。
10、在春天里漫步。踩在松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jié)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并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tài)。
11、春,絕對是一幅飽蘸著生命繁華的畫卷。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jié)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12、在春天漫游。披著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著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tài)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著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13、行走在步道河邊,花草樹木似乎還在暖陽中沉睡未醒,但只要留心觀看,就會發(fā)現在每一個角落都有生命的色彩在蠕動;只要細心傾聽,到處都能聽到萬物復蘇發(fā)出一曲曲天籟般的歌聲,繚繞于細草小花之上,悄悄地釋放著春天的味道。
14、鳥兒歡快地一群群盤旋著,唱著清脆嘹亮的歌兒,在清亮的天空中形成一道流動的風景。我聽得到鳥兒撲扇翅膀的聲音,是和著春天氣息的氣流,在肆意張揚著它們無盡的喜悅。
15、端坐在春天的陽光里,滿目的茫茫青綠,使我仿佛聽見了萬物生長拔節(jié)的聲音。深深地吸一口氣,一股混合的香味,瞬間注入我的身體,有野花的淡香,草兒的嫩香,泥土的清香。這說不出來的美妙香氣,蕩漾在浮光之中,前后包裹著沉醉的身體,心底的超然脫俗宛如置身在紅塵之外,仿佛跌入桃花源仙境。
16、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
17、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xiāng),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中蘇醒過來。
18、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19、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20、在沒有霧霾的晴天里,走出門外,曬著春天的太陽、聞著春天的氣息、看著春天里的綠芽兒和花兒,很美很美……
1、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2、百花爭艷: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艷麗的花朵。
3、花紅柳綠:指花木繁茂的樣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4、一場春夢:此時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此時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5、漏泄春光:原指柳葉首先透露春天到來的信息,后此時比喻男女私情泄露,或秘密被察覺。
6、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
7、臘盡春來: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回來了。
8、細雨和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此時比喻方式方法溫和而不粗暴。
9、春意闌珊:春意,春天的氣象;闌珊,將盡、將衰。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出處: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p>
10、尋花問柳:花、柳,原指春景,舊時亦指娼妓。原指賞玩春天的景色。后舊小說用來指宿娼。
11、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12、春風雨露:像春天的風和雨滴露水那樣滋潤著萬物的生長。舊常用以此時比喻恩澤。
13、雨后春筍: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此時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14、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好像似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
15、五彩繽紛: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16、春風風人:風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此時比喻及時給人教益和幫助。
17、東風人面:指一年一度的春風依舊,而當年邂逅含情之人卻不得重見。
18、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將至的信息。此時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來。
19、百草權輿:指花草萌芽,春天到來。
20、暮云春樹: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21、綠暗紅?。盒稳菽捍簳r綠陰幽暗、紅花凋謝的景象。
22、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麗的景色。
23、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隨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敗。②后常用來此時比喻被打得大敗。
24、鶯歌燕舞: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F常此時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
25、春色滿園:春日的景色充滿家園。形容生機勃勃、繁榮興旺的氣象。
26、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隨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敗。②后常用來此時比喻被打得大敗。生機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27、紅情綠意:形容艷麗的春天景色。出處:宋·文同《約春》詩:“紅情綠意知多少,盡入涇川萬樹花。”
28、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出處: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p>
29、草長鶯飛:①江南暮春時節(jié)景象②形容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
30、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31、花團錦簇: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32、春蛙秋蟬: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此時比喻喧鬧夸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33、萬象回春:萬象: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都出現了生機。形容春天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的景象。出處:宋·朱熹《道德經注釋》第四章:迨一元方兆,萬象回春,道發(fā)散于天地人物之間,而無從窺測,修士欲明道體,請于天地將開未開,未開忽開而揣度之,則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無基矣。
34、東風入律:春風和煦,律韻協調。常用以稱贊太平盛世。
35、滿袖春風:衣袖飄曳生風,形容十分得意。
36、春色惱人: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煩惱。
37、春風中坐:像置身于春風中一樣。此時比喻良師的教誨。此時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38、桃紅柳綠:字面意思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絢爛的春景。
39、臘盡春回: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40、文如春華:華:同“花”。文章詞藻像春天盛開的`鮮花爭奇斗艷。形容文章詞匯豐富華麗。
41、筆底春風: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42、春意闌珊:春天的景象衰敗凋殘,指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
43、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動人。
44、百花爭妍:妍:美、艷。形容繁華盛開,生氣勃勃的景象。
45、春意闌珊:春意,春天的氣象;闌珊,將盡、將衰。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
46、滿面春風:此時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47、萬古長春:萬古:千年萬代,永遠。永遠像春天一樣,草木翠綠,生機勃勃。此時比喻人的精神永遠像春天一樣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長存。
48、春暉寸草:春暉:春天的陽光;此時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yǎng)。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此時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
49、春來秋去:去:過去。春天到來,秋天過去。形容歲月流逝。
50、春意闌珊:闌珊:將盡,將衰。指春天就要過去了。
人教版四年級
【學習目標】
1.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學生能夠正確讀出“暢、磕、弧、翔”等7 個生字,會正確寫出“徑、暢、磕、絆”等9個生字。 小徑、流暢、磕磕絆絆”等12個詞語,并理解其意思。
2.通過自讀課文,學生能夠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話比較完整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聯系上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生能夠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活。
4.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能夠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學習重點】
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學習難點】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媒體運用】
1.硬件媒體:計算機 投影儀
2.軟件媒體:文字 畫面
【教學時間】30分鐘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有關語句,教師配樂誦讀。
2.談話導入
有一個八歲的盲女孩,和海倫·凱勒一樣,也心懷希望,用獨特的方式觸摸著屬于她自己的春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帶著思考走進課文———《觸摸春天》。
(二)鞏固字詞,檢查讀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指導書寫生字“瞬”。
(三)走進文本,用心感悟
1.認真聽讀,小組交流
聽老師來讀一遍課文,邊聽邊想,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沒有哪些不懂得地方!
2.全班交流感受 推薦讀書方法
(1)交流閱讀后的收獲。
(2)推薦“有文字想畫面”的讀書方法。
3. 提出讀書問題 感受全新體驗
(1)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竟然”體會當時的神奇。
創(chuàng)設情景,體會人物內心。
師生同讀,走進人物內心。
(2)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認真聽讀,用心體會。
展開想象,交流聽后感受。
通過詞語“撲閃”與“撲騰”的對比,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巧妙。
4.讀寫結合 寫話訓練
此時安靜仿佛還在對蝴蝶說著什么,仿佛還對自己說著什么?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5.相機總結 引讀重點語句
一個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孩子,就是因為她心中有這種濃濃的愛,所以從她這簡單的一攏一放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感受到她也在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所以,作者也不由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總結提升,拓展升華
同學們,同在一片藍天下,誰都有生活的權利,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愛自己,愛他人,愛我們身邊所有美好的一切,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心觸摸到屬于自己的春天,去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課后練習】
請同學們從下面的題目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去實踐。
1.搜集海倫凱勒的故事。
2.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
【板書設計】
攏 住
觸摸春天 繽紛世界
放 飛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觸摸春天》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彼?,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為本,強化體驗,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反復誦讀、理解想象中與文本充分對話,做到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遷移,真正走進文本,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思想。
[教材分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制第8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熱愛生命”為主題,選編了4篇有關生命的課文,從而使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學會善待生命,熱愛生命?!队|摸春天》講訴了盲童安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感受春天的美好這樣的一個故事。編選本課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明白每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學習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的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有前三年的學習經驗,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方法,他們能夠較好的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其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上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另外,學生缺乏對盲童生活方式的體驗,他們很難真正體會盲童春天、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一步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1. 通過聯系上下文,查閱相關
2. 能借助“三讀(讀通,讀準,讀好)”學會自主學習,樂于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句佳句。
3. 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愛生活,珍惜生命。
4.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蘊含的道理,并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體會作者對生命的關愛,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體會理解課文揭示的道理:每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法、朗讀法,想象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觸摸春天》,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2.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述說自己的疑問,比如春天怎么能觸摸,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是誰在觸摸春天,怎么樣觸摸春天等等一系列問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引導質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形成閱讀期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⒈ 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正所謂“學貴有疑”,一個題目就引發(fā)了你們這么多問題,請同 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自己能否解決剛剛提的問題。(板書:盲童,安靜)
⒉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字詞,注意提示糾正“小徑”的“徑”讀jìng;“磕磕絆絆”的“絆” 讀bàn;“悄然合攏”的“悄”是個多音字,讀qiǎo;“清香裊裊”的“裊”讀niǎo.注意“磕、瞬”的筆順書寫。(教師范讀,板書范字)
3.請同學們再次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想一想盲童安靜是個怎樣的女孩子,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神奇,不可思議,善良、、、)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且他們對于母語有一定的敏銳度,所以生字詞的學習主要以學生同桌、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做到點面結合。
三、 重點研讀,感受神奇
㈠ 引導: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哪些字詞或者哪些句子讓你覺得神奇、不可思議?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第4自然段。
㈡ 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發(fā)言,相機出示語句,幫助理解)
1.出示句子: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
⑴ 你從句子中哪些字詞感受到神奇,不可思議?
⑵ “竟然”表現出了怎樣的'情感?安靜本來想攏住的是什么?“竟然”還可以換成什么詞?你能用“竟然”說一句話嗎?
⑶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悄然合攏”,全班做“悄然合攏”的動作。
⑷ 指名讀,范讀,齊讀這個句子。
2.出示句子: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⑴ 想想在生活中,你抓過蝴蝶嗎?能抓住嗎?好抓嗎?
⑵自由朗讀這句話。
⑶“神奇的靈性”指的是什么?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自然段。(板書:神奇的靈性)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積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感知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同時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配以教師的指導,從而使學生逐步體會盲童安靜攏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神奇的事,也為后文學生感悟“神奇的靈性”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㈢ 感受“神奇的靈性”
⑴ “神奇的靈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別告訴我,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詞句在像你透露著答案。
⑵ 學生自由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出示句子,引導理解“神奇的靈性”)
1. 出示句子: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① 什么叫“整天”流連,早晨在花叢中穿梭,中午在花香中流連,晚上還在花叢中走著,從早走到晚。
② 安靜為什么每天在花香中流連啊?什么叫“流連”。
③ 正因為安靜整天在花叢中流連,所以,出示句子,齊讀: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p>
2. 出示句子對比:
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① 讀一讀,比較一下,有什么發(fā)現?說說更喜歡哪句話?
② 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 同桌互讀、小組讀、指名讀、范讀、齊讀這句話。
⑶ 教師總結:正因為她整天流連在花叢中,她對每一朵花都是極其熟悉,她能夠在花叢中自由的穿梭,她是如此的熱愛春天,熱愛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命的安靜。這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啊,神奇的靈性不就是安靜對生命的這種熱愛嗎?板書:熱愛生命)
⑷ 同學們,讓我們跟隨安靜去感受這神奇的一刻把!(播放音樂,教師深情誦讀):閉上眼睛,伸出雙手,輕輕地,悄然合攏,一只睜著眼睛的蝴蝶被你攏住了,一個鮮活的生命躍動在你的指間,跳動在你的心田,睜開眼睛,說一說,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上的語言味要通過朗讀、品味語言表現出來,語言不是無情物,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品味語言文字才能更好的解讀文本,理解文本,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句子的比較、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真正做到了“形于外而感于內”。
四、 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 引導學生誦讀課文最后自然段。
2. 教師總結:同學們,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今天學了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回家用心想一想,你對生命又有了怎樣的感悟呢?
五、 布置作業(yè),遷移內化
出示作業(yè)自助餐:
1. 喜歡寫作的你,把你對想對安靜說的話,或者對生命的感悟寫在一張小卡片上。(必做)
2. 喜歡積累的你,把文中你認為好的句子詞語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必做)
3. 喜歡講故事的你,把這個動人的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選做)
設計意圖:作業(yè)布置采取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板書設計]
觸摸春天
盲童 安靜
神奇的靈性 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