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案1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積累語言,品味語言。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
3、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時間:2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為“抒情詩之王”。兼創(chuàng)作散文、報告文學、小說及編輯詩歌。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歡樂》。
雨是文人的寵兒,對雨的情感,隨文人的情感而各有不同,對雨的描寫亦隨作者的風格而有所不同。在劉湛秋先生筆下,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寫出了怎樣的形象,讓我們一起走進《雨的四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用著重號標出散文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文章的線索、文眼等,用序號標出意義段,用波浪線標出抒情或議論的文字。分別找出描寫不同季節(jié)的雨的特征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閱讀體會,列出不懂之處。
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
探究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
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1、本文有怎樣的行文線索?
明確:一條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寫為線索,一條是對雨的情感為線索。即:喜歡(美)愛戀(活力、滋潤、流動)
2、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歡四季的雨。
春雨:美麗、嬌媚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征。
夏雨:熱烈、粗獷
秋雨:端莊、沉思
冬雨:自然、平靜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對我的影響。
總結固趣:
作者用詩化的語言、抓住各季節(jié)雨的特征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業(yè)
深入閱讀課文,并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手法。
2、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內(nèi)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被海內(nèi)外文壇譽為現(xiàn)代山林文學的代表。其文字自然、親切、優(yōu)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松道來,吸引著你,并跟著他的行文一走到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就是要體會他的行文的風格,領悟他在文中所表現(xiàn)的意趣。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一、朗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探究
1、作者喜歡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四季之雨給他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2、一場春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讓樹枝變?nèi)彳浟?,萌發(fā)的樹葉簡直就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讓整個大地變美麗了。小草復蘇,發(fā)出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3、請找出最能表現(xiàn)春雨特征的語句,并概括出春雨的特征:
明確:語句: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特征:美麗、嬌媚。
二、朗讀第三自然段,然后探究
1、“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這句話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總領下文內(nèi)容,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夏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花朵怒放著,樹葉鼓著漿汁,數(shù)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后地成長;暑氣被降低了,雨打荷爾蒙葉之聲與蟬聲蛙聲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3、找出最能表現(xiàn)夏雨特征的語句,并概括出夏雨的特征:
明確:語句: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
特征:熱烈、粗獷。
三、朗讀第四自然段,然后探究
1、秋雨能對人產(chǎn)生怎樣的作用?
明確: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
2、找出最能表現(xiàn)秋雨特征的語句,并概括出秋雨的特征:
明確:語句: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
特征:端莊、沉思。
四、朗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探究
1、冬雨能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謐靜。
2、找出最能表現(xiàn)冬雨特征的語句,并概括出冬雨的特征:
明確:語句: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
特征:自然、平靜。
五、朗讀第六自然段,然后探究
1、一年四季的雨對作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他的生命帶來活力,給他的感情帶來滋潤,給他的思想帶來流動。
2、“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這幾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
明確:對北方少雨感到遺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改變北方少雨的現(xiàn)狀,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nèi)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nèi)容,根據(jù)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并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寄托了作者對雨的贊美與喜愛,進而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nèi)容,個性解讀,讀寫結合。
一、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對本文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2、本文的主旨對你有何啟示?
二、讀寫結合。
學法指導: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寫作手法,體現(xiàn)作者是如何表達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以《我生命中一場難以忘懷的雨》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注意借鑒劉湛秋在《雨的四季》中的寫作技巧。
拓展學習: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總結固趣
本文通過細致描寫雨的景象、雨的音響、雨的氣息,表現(xiàn)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義,把雨表現(xiàn)得可感可觸,表現(xiàn)得親切可愛。文章用詩化的句子,增強了形象感和動作性的表達。體現(xiàn)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布置作業(yè):
1、預習《秋天》,要求能概述文章內(nèi)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課外閱讀有關雨的詩文,如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梁遇春的《春雨》等。
《雨的四季》教案2
教學目標:
1、感受文章的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方法。
3、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提升鑒賞品位。
4、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欣賞文章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yǎng)學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能力。在朗讀中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教學設想: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面美,教學中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畫面美,并領會作者抓住特征寫景時用筆之細膩,同時領悟、體會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學方法:朗讀法、分析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雨絲畫面,配樂)
一、導入
雨是大海的女兒,是天使的眼淚,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寵兒。古人有很多寫雨的詩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薄昂谠品凑谏剑子晏閬y入船?!薄暝诠糯娙斯P下,已經(jīng)被寫得如此之美,在當代詩人眼里,它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詩人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簡介
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為“抒情詩之王”。兼創(chuàng)作散文、報告文學、小說及編輯詩歌。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歡樂》。
三、讀
(配樂欣賞,初步感知)
詩人創(chuàng)作散文,終脫不了詩人的氣質。本文就是如此,作者用詩化的語言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請同學們欣賞配樂朗誦,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對雨的喜愛的,四季雨景圖你最喜歡哪一幅呢?(學生聽讀)
同學們聽后,定會發(fā)現(xiàn)作者很喜歡雨,他是怎樣表現(xiàn)自己對雨的喜愛的呢?(通過對四季雨景的描繪),這四幅圖你最喜歡哪一幅?老師最喜歡“春雨圖”,我想請同學們先和我一塊來欣賞它。
分析“春雨圖”:
朱自清《春》中也有一幅“春雨圖”,同學們還記得嗎?一起背背看: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的發(fā)亮,小草兒也青的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p>
這是一幅雨中即景圖,寫出了春雨輕柔的特點。
剛才同學們在欣賞配樂朗誦時,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都被那美情朗讀陶醉了。不過,我想,我們同學也能讀,而且會讀得更好。我想請一位同學朗讀,(同學們最想聽誰讀?)在聽的同時,注意看看作者是否也給我們推出了一幅雨中即景圖?寫了哪些景?寫出了春雨的什么特點?你可在文中找關鍵詞句。
(師生共同欣賞“春雨圖”):
一場春雨過后,給整個大地帶來了什么變化?
多媒體展示:
春雨綿綿、嬌媚、驅走冬天、改變姿容
教師小結:確切地說,這是一幅春雨后景觀圖,春雨“潤物無聲”“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一場春雨滋潤后,整個大自然都從睡眠中蘇醒過來,把你的五官都調動起來,我們看到樹木睜開明亮的眼睛,我們聽到小草生長的沙沙聲,我們嗅到空氣中芳甜的氣味,置身其中,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太美了!而這一切都是這一場春雨的功勞?。≡谶@里,作者對雨充滿了喜愛之情,把春雨寫得親切可愛。這段文字我最喜歡“空氣里像有無數(shù)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你的鼻子和嘴唇?!蔽胰滩蛔∽鱾€深呼吸。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這段文字)
同學們可用同樣的方法閱讀夏、秋、冬雨圖。
(師生共同欣賞其余三幅圖)
夏雨圖:夏雨有什么特點?熱烈、粗獷的僅僅是雨嗎?
多媒體展示:
夏雨傾盆、豐滿大地、展示誘惑
教師小結:整段文字充斥著火熱奔放的豪情。
秋雨圖:在文中找出描寫秋雨特點的詞語。多媒體展示:
端莊、深情
秋雨輕輕、傾訴、沉思、純凈靈魂、產(chǎn)生情思
輕、發(fā)光
教師小結:“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此作者一掃古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怨與凄涼,更沒有林黛玉“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秋雨助凄涼”的傷感。
冬雨圖: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冬雨和南國的雪?用了什么手法?
多媒體展示:
冬雨透明、降臨溫暖、帶來蜜情
教師小結:冬雨自然、平靜給人帶來異樣的蜜情,真希望今年的雪能早點到來。
歸納總結:王維的詩被評價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文也可說是“文中有畫”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如果說春雨是一個嬌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個潑辣的大嫂了;如果說秋雨是一個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那冬雨可就是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了。作者在這里表現(xiàn)出對自然、生命的熱愛。
四、悟
1、體會情感
雨給作者留下了如此美的形象和記憶,雨在作者筆下顯得如此可愛。對四季雨景的描繪,可謂一條線索,除此之外,還能找出一條線索來嗎?
喜歡(美)、愛戀(活力、滋潤、流動)
用了什么抒情方式?(齊讀第1、6、7段)
作者也曾說過:“我好像是屬魚的,因為只要下雨,我的身心便舒適起來,情緒進入那種靜謐的活躍,靈感的泉眼似乎也滋潤了?!?/p>
這與作者有著一顆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心是分不開的。
2、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五、延伸拓展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感受,隨著生活環(huán)境、生活處境的變化而變化。雨給作者留下了美的形象和記憶,作者對雨的感受始終沒有變化,這與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他生活在太平盛世,未能感受到時代的滄桑之變,而蔣捷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一生顛沛流離,心系朝廷,對雨的感受自然會發(fā)生變化。
(多媒體展示、齊讀)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師生共同賞析)
聽雨有兩種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賞心樂事,雨聲具有一種樂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悵莫名,雨聲淅瀝,益增愁思。
六、課后練習:請抓住某景物特征寫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結束語
有人說“每個人不一定要成為詩人,但每個人可以詩意地活著”,但我要說:“沒有一顆鮮活靈動的心,沒有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是無法進入那詩意的境界的,讓我們走進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用心觀察自然,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真的很美?!?/p>
《雨的四季》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積累豐富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有感情并準確的朗讀課文。
2、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4、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感悟作者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教學設想】
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面美,教學中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畫面美,并領會作者抓住特征寫景時用筆之細膩,同時領悟、體會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學方法】自讀法、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展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n愈《早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蹙S《山居秋暝》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灸稀督^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K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茏现ァ耳p鴣天》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钆数垺稄V陽山道中》
雨在古代詩人筆下,已經(jīng)被寫得如此之美,在當代詩人眼里,它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的“抒情詩之王”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字詞預習檢查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預習的字詞,弄清字詞讀音、字形以及含義。組內(nèi)練寫,互相檢查。)
注①讀準字音。
靜謐(mì)蒞臨(lì)吝嗇(lìn)(sè)
咄咄逼人(duō)粗獷(guǎng)干澀(sè)
②掌握下列詞語
靜謐:安靜。謐,安寧、平靜。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吝嗇:過分愛惜財物,不舍得給別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三、朗讀訓練
1、配樂欣賞,初步感知。
2、齊讀課文,注意朗讀時的重音和停連。
四、文本分析(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分析)
1、文章的寫作思路。
2、用兩三個詞語概括每個季節(jié)的雨的特點。
春雨的特點:美麗而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3、作者的情感
文章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贊美之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4、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2——5段。
五、難點分析(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小組討論結果)
1、文章沒有直接描寫春雨,而是寫萬物經(jīng)雨洗淋后的情態(tài)。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段文字寫了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是間接描寫,展現(xiàn)了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間接抒發(fā)了對春雨的愛戀之情。
2、凄冷的秋雨為什么能純凈人們的靈魂呢?
秋天的雨,端莊而又沉靜。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獲的時節(jié),給人安靜與深思,秋雨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所以說可以純凈人的靈魂。
3、這種“特殊的溫暖”,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冬雨給人以清冷和柔和的,萬物經(jīng)過冬天的洗滌,使人感覺到濕潤、明亮與溫暖,讓人忘記冷冽的寒風,干澀而苦的氣息,忘記了嚴冬。
4、上文寫雨多用“她”或“它”指稱,為何這一段改稱“你”。
用第二人稱稱呼雨,顯得更親切感人,更能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六、修辭分析
學生找出文中運用了修辭的語句,并選出一句自己喜歡的句子談談。
七、作業(yè)
1、有感情并準確的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到積累本上。
3、以“風的四季”為主題,運用比喻、擬人或者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幾句話。
雨的四季
劉湛秋
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jié)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似乎還帶著一種冬天的昏黃??墒侵灰?jīng)過一場春雨的洗淋,那種顏色和神態(tài)是難以想像的。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fā)的葉子,簡直就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著陽光的彩棱鏡。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蘇的蚯蚓一樣翻動,發(fā)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里像有無數(shù)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一場春雨給大地帶來的勃勃生機)。真的,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春雨的特點:柔情而有生機)
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天上聚集幾朵烏云,有時連一點雷的預告也沒有,當你還來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點就打來??蛇@時雨也并不可怕,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打傘,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凈??晒忸^澆,洗個雨澡卻更有滋味,只是淋濕的頭發(fā)、額頭、睫毛滴著水,擋著眼睛的視線,耳朵也有些癢嗦嗦的。這時,你會更喜歡一切。如果說,春雨給大地披上美麗的衣裳,而經(jīng)過幾場夏天的透雨的澆灌,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飾地敞開了?;ǘ渑胖?,樹葉鼓著漿汁,數(shù)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后地成長,暑氣被一片綠的海綿吸收著。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這時候,雨不大出門。田野上幾乎總是金黃的太陽。也許,人們都忘記了雨。成熟的莊稼地等待收割,金燦燦的種子需要曬干,甚至紅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曬甜。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fā)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頓時,你會產(chǎn)生一脈悠遠的情思。也許,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在收獲已經(jīng)在大門口的時候,多么需要安靜和沉思啊!雨變得更輕,也更深情了,水聲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會陪伴著你的夜夢。如果你懷著那種快樂感的話,那白天的秋雨也不會使人厭煩。你只會感到更高邈、深遠,并讓凄冷的雨滴,去純凈你的靈魂,而且一定會遙望到在一場秋雨后將出現(xiàn)一個更凈美、開闊的大地。(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jīng)化妝了,它經(jīng)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但在南國,雨仍然偶而造訪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變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幾乎沒有春、夏、秋那樣富有色彩。但是,在人們受夠了冷冽的風的刺激,討厭那干澀而苦的氣息,當雨在頭頂上飄落的'時候,似乎又降臨了一種特殊的溫暖,仿佛從那濕潤中又漾出花和樹葉的氣息。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干,淋著雨的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凈利落的木刻。而近處池畦里的油菜,經(jīng)這冬雨一洗,甚至忘記了嚴冬。忽然到了晚間,水銀柱降下來,黎明提前敲著窗戶,你睜眼一看,屋頂,樹枝,街道,都已經(jīng)蓋上柔軟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還亮。這雨的精靈,雨的公主,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蜜情,是它送給人們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禮物。(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啊,雨,我的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
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愛戀的理由是: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感情帶來滋潤,思想帶來流動,靈魂得到凈化。)
1.本文抒發(fā)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抒發(fā)了作者對雨的愛戀(熱愛)和對人生(生命)的追求。
2.請簡要概括文中所描述的四季的雨的特點。
答:春雨的特點:美麗、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3.文章開頭說“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jié)的雨,我都喜歡”結合了全文,談談作者“喜歡雨”的原因。
答:雨給作者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感情帶來滋潤,思想帶來流動;雨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
4.文章的第三段中“別有一番風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答:夏天的雨沒有預告,說下就下;光頭澆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飾地敞開,花朵、樹葉、雜革爭先恐后地成長;暑氣被吸收;雨聲、蟬聲、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響曲。
5.本文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特點,請你以第四段為例,談談閱讀后的感受。
答:本段語言清新、優(yōu)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細膩流暢,處處匠心獨運?;驍M人,或比喻,或排比……無不形象逼真,引人人勝。
6.文章的倒數(shù)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作者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中激動人心的美麗。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靈。
閱讀提示:
1.文章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感情真摯而濃烈。
2.文章從形、聲、氣等方面寫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將雨寫得可感可觸,可親可愛。
3.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對“雨”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優(yōu)美活潑。
4.文章條理清晰。先總寫對雨的感受,再具體描繪不同季節(jié)雨的特點,最后抒發(fā)對雨的愛戀之情。
題目以及答案
1.本文抒發(fā)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發(fā)了作者對雨的愛戀(熱愛)和對人生(生命)的追求。
2.文章開頭說“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jié)的雨,我都喜歡”結合了全文,談談作者“喜歡雨”的原因。
答案:雨給作者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感情帶來滋潤,思想帶來流動;雨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句中“別有一番風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答案要點:夏天的雨沒有預告,說下就下;光頭澆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飾地敞開,花朵、樹葉、雜革爭先恐后地成長;暑氣被吸收;雨聲、蟬聲、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響曲。
4.本文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特點,請你以第四段為例,談談閱讀后的感受
答案要點:本段語言清新、優(yōu)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細膩流暢,處處匠心獨運?;驍M人,或比喻,或排比……無不形象逼真,引人人勝。
5.文章的倒數(shù)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苯Y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要點: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作者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中激動人心的美麗。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靈。
6.文章第2自然段畫橫線的文字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一場春雨給大地帶來的勃勃生機
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四季雨的特點。
答春雨柔情而有生機;夏雨熱烈而粗獷;秋雨端莊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靜
8.文章的最后“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表達了作者對雨的無限愛戀,結合全文,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什么?
答: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感情帶來滋潤,思想帶來流動,靈魂得到凈化!
9.下列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CE)
A.文章通過對雨的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感情真摯而濃烈。
B.文章從形、聲、氣等方面寫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將雨寫得可感可觸,可親可愛。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對“雨”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古樸典雅。
D.文章條理清晰。先總寫對雨的感受,再具體描繪不同季節(jié)雨的特點,最后抒發(fā)對雨的愛戀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這句話是對工業(yè)污染的批判和對工業(yè)文明的否定。
10.本文多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景物特征。請從第5段中摘錄一個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句子,并談談它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摘錄的句子是:文章全篇都是詩化的句子,形象感、動作性很強,如“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
教學目標: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習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寫方法。
2、學習鑒賞方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重點:
指導學生將學到的景物描寫方法應用到實踐中
難點:欣賞文章的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yǎng)學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能力。
導語: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詞,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合諧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線譜上的音符,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著萬物也浸潤著心靈。被譽為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筆下如詩如畫的文章,領略文章語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聽一段音樂并伴著它默讀課文,醞釀一下情感。同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放音樂)
明確: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目標達成:
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又叫美文,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本文,我想恐怕非美字不可。
讀完文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是很喜歡雨的,他通過對四季雨景的描繪,通過四幅雨景圖表現(xiàn)了自己對雨深深的喜愛。
在這四幅圖畫中我最喜歡第一幅――春雨圖。我想請同學們先和我一塊來欣賞欣賞它。
首先,我想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春雨圖”部分。(配樂,小評,一語帶過)
問:這段文字是如何寫春雨的?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
明確:不是,是間接描寫。這段文字實際上寫的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幅“春雨初霽”圖,因為它展現(xiàn)的是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筆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上。
問:所以這一段最后作者說:“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來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憑生活經(jīng)驗談)
交流結果:植物是僵硬的,顏色是昏黃的,空氣是干燥的,整個世界是寂靜的,然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來了,一切都變了。所以不僅作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喜愛它、感謝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春的雨”和“雨的春”。
問:那么,作者都描繪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明確: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空氣等
問:作為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你認為春雨圖中哪些亮點?(也就是怎么寫的)說出你的理由(好在哪里)。(學生思考、發(fā)言)
點悟:
① 樹:
“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影響。
為什么?
“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蘇醒過來,樹干泛出黃青、嫩葉萌發(fā)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②花:把花苞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xiàn)象擁有了人的神態(tài)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么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艷動人吧!
③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映射著雨后的陽光,更映射著雨后的美麗世界。
④小草:誰聽過春草復蘇、萌發(fā)、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于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
⑤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甚至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后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正好可以和我們學過的一個句子互相詮釋“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下面請一位同學伴著音樂再帶我們走進作者營造的美妙意境,讓我們共同沉浸其中吧(音樂起)
小結:
多美的文字??!透過這美的文字我們更感受到了雨的春季那美的意境。
在作者筆下沒有生命的樹生機盎然,沒有情感的花意態(tài)嬌羞,沒有聲音的成長沙沙作響,沒有味道的空氣四溢芳香。這種美源自自然,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秀美的文字向我們講述著雨的春季。雨的春季被作者飽含溫情乃至熱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來之筆借春雨點染了整個春天,一支升花之筆借春天寫活了萬物。美麗的春天被作者用美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們通過分析“寫了什么”“怎么寫的”“好在哪里”領會了“春雨圖”的語言美、意境美,下面請大家也用這種方法來分析“夏雨圖”。(學生思考討論發(fā)言老師簡單點評:熱烈粗獷)
實踐: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以上種種事物特征描寫得淋漓盡致,下面讓我們學習這種方法也來寫一種你熟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只要能語言優(yōu)美、描寫形象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W生寫,讀3-5個,略評)
總結:
今天,我們從寫了什么、怎樣寫的、好在哪里入手,分析了前兩幅圖,課后請大家繼續(xù)分析后兩幅雨景圖,繼續(xù)領會作者筆下的語言美、意境美,并學習這種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