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家鄉(xiāng)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溫州,東臨大洋,水產豐富,物美價廉。
在菜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海鮮隨處可見,下面就為了你展示一下吧。
一號,“蝦”這里的蝦都是當天捕撈上來的,幾乎每天都能賣完。在內地,這樣肥美的蝦都要賣到三十多元,而且只能賣幾只,但用同樣的數量在這里賣,只用十幾塊錢就能賣到了。在這里有一種上等的對蝦,一百一十元一斤,聽了這個數目,你也肯定嚇了一跳,這種蝦一只有十多厘米長,肉質鮮美,有彈性,口感好,吃了之后誰都說好。
二號,“蟹”內地吃不到的海產品,蟹品種有很多,我最愛吃的就是海蟹。海蟹很大,吃上一只都能吃個半飽。海蟹在鍋里需要整只一起燒熟然后取出來,用刀先將蟹蓋翻掉,再把剩下的用刀一分為二,吃蟹身時,要先把蟹肚子上肚臍和背上的蟹鰓,把它用牙咬掉不吃,剩下的東西就可以放心吃了。
三號,“蟶子”。蟶子是一種貝類;兩頭上個長兩只觸角,觸角還時不時的噴水。蟶子可以去殼和芹菜一起炒,炒出來的蟶子帶著一股芹菜發(fā)出的清香,是一道好菜。蟶子還可以煲湯,蟶子湯的味道也很美,一點調料都不用,只需放點蔥花,一樣是山珍海味,老少皆宜。
家鄉(xiāng)的菜就是好,真不愧于一句話:“露從今夜白,菜是故鄉(xiāng)好”。
美味的家鄉(xiāng)作文2
江南地區(qū),風味小吃真是數不勝數,桂花糖芋頭便是其中之一。
桂花糖芋頭已有千年的歷史,久暢而不衰,古代大詩人王維曾有“香飯青蔬米,嘉蔬紫芋羹”之名言,足以證明它的魅力。
桂花糖芋頭的外觀十分漂亮、誘人。湯汁呈醬紅色,鮮亮誘澤,上面撒著米黃色的桂花瓣,湯汁里臥著的糖芋頭,一個個又大又圓,好似一群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真是有趣極了!
桂花糖芋頭不僅“長得好看”,味道更是讓人叫絕。輕輕咬上一口芋頭,細膩酥軟,紅糖的甜味暖到你的心里。丹桂花香沁人心脾,色味宜人,忍不住讓人把桂花瓣兒也一起吞掉。就連那湯汁也十分美味,甜中帶香,香中拌甜,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中秋佳節(jié),人們總要煮上一鍋桂花糖芋頭。鄰里之間互相品嘗桂花糖芋頭,分享快樂,芋頭象征著團團圓圓、平安幸福。
桂花糖芋頭不僅好吃,還有滋補身體的'功效呢!它不僅益脾健胃,而且補中益氣,是中老年人的最佳“營養(yǎng)品”,所以,千百年來,桂花糖芋頭深受人們的喜愛不是沒道理的!
美味的家鄉(xiāng)作文3
我的家鄉(xiāng)在六合,那里有古老的傳說,壯觀的名勝古跡??墒俏易钕矚g的是那里美味的食物,而且我就是一個“小吃貨”。一想起那味道,立刻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你聽了我的介紹,肯定也會垂涎三尺。
六合最有名的當然非活珠子了,每當媽媽買的時候,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想吃,有時還沒有煮熟吶,我都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多虧了媽媽提醒,要不然連生的我都吃下去了。每當媽媽蒸煮的時候,聞著那香香的氣味,我總是催媽媽:“快一點!快一點!”終于煮好了,可以開吃了?;钪樽右欢ㄒ脽岢裕蝗痪蜁行任读?。
吃活珠子的時候,要先選擇大的那一頭在桌子上輕輕敲出一個小洞,讓里面的營養(yǎng)液慢慢流出來,這時候我喜歡直接用嘴吸。那味道簡直鮮美極了,令人回味無窮。接著可以吃蛋黃了,這時候的蛋黃有點膩,但是吃起來卻讓人口齒留香。最后的蛋白非常的有嚼勁,但是胃不太好的就不要吃了。在六合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嘗到這美味又營養(yǎng)的活珠子。
六合除了這家喻戶曉的活珠子,還有一種讓我更加喜愛的風味小吃——鍋貼。在別的地方吃的鍋貼都是比較油膩膩的,而家鄉(xiāng)的鍋貼看似油膩但吃起來卻是那么的清爽。這是因為他用的是自家小磨坊榨的菜籽油,這種油純天然,沒有其他的雜質。因此,用這種油做的鍋貼有著金黃的外表,酥脆的口感。
有著許多美味小吃的家鄉(xiāng),是我這個“小吃貨”的天堂。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愛我家鄉(xiāng)的美味。
美味的家鄉(xiāng)作文4
提起我的家鄉(xiāng),昆山,那可是要有許許多多的特產名點要說了。但,最有名氣也最美味的就莫過于陽澄湖大閘蟹了。
一般,江、湖里面產出的蟹叫螃蟹,唯獨陽澄湖內產的蟹叫閘蟹。據說是捕蟹的時候是專門設閘,故而得名;又因據《唯亭志》載:“蟹出陽澄湖者最大,殼青,腳紅”,金爪蟹“重斤許,味最鮮?!弊詈缶偷妹麨椤瓣柍魏箝l蟹”。
早在唐代,陽澄湖大閘蟹就已列為朝廷貢品。民國早年,北京四大名醫(yī)之一的施今墨,是個出名的愛吃螃蟹者。他把各地的蟹分為六等:一等是湖蟹,陽澄湖;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溝蟹;六等是海蟹。天下螃蟹,以陽澄湖大閘蟹為首,最為好吃,美味。
那一次,我終于嘗到了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味。
那是國慶節(jié)的第一天,我們要去外婆家吃飯。那時爸爸正好收到了倆箱螃蟹,陽澄湖大閘蟹,一路拿到外婆家去。外婆馬上就開始燒了。等啊等,等啊等,終于燒好了!金燦燦的大閘蟹端到桌子上去了!媽媽幫我拿了只雌的,我迫不及待地把殼扒開:金光燦燦的殼下是金光閃閃的蟹黃!媽媽又幫我把八角肉內臟之類的東西搞掉。我開始吃了;恩~味道居然這么好,名不虛傳!香噴噴的蟹黃甜美地融化在我的舌頭上,那一刻真是無比享受?。〕酝炅梭π?,我再來吃蟹腿。肥嘟嘟黃橙的蟹腿,里軟外硬,咸淡結合,真是妙?。√烂盍耍。『髞?,外婆又做了面拖蟹,也別有一番風味?。。?!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家鄉(xiāng)的特產。如果你想嘗到令人醉生夢死的陽澄湖大閘蟹的話,那就趕快來我美麗的家鄉(xiāng)——昆山吧!
老師點評:昆山的陽澄湖大閘蟹天下聞名,你在習作中引用了不少資料來證明這一點。再輔以自己品嘗的感受,使人信服。
中秋佳節(jié)賞月吃月餅也是不可缺少,特別是吃月餅。中秋吃月餅,最先見于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因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不同,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其它美食,如江南一帶的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惫鸹啞坝诠鹱语h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惫饾{“,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南京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yōu)樽郎霞央?。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jié)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jié)吃一種應節(jié)食品叫”麥箭“。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jié)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陜西省西鄉(xiāng)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
中秋美食——月餅
“中秋佳節(jié)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tǒng)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際,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 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xiàn)。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于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以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jié)日美點。
中秋美食——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一種美的享受。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梢娢覈嫻鸹ㄡ劸频哪甏咽窍喈斁眠h了。
中秋美食——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jié),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 “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美麗、聰明、善良、勤勞。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fā)現(xiàn)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香噴噴、甜滋滋,兩老吃了食欲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fā)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中秋美食——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泵耖g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yǎng)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特別熱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jié)。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中秋美食——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后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币钊?,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jié)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二: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后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币馑际钦f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fā)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三: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毕鄠髟铝林杏幸恢煌米樱瑴喩頋嵃兹缬?,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結: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說的影子,關于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有一說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以下三大傳說,則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型,與知名歷史人物和史料記載緊密聯(lián)系。讓我們繼續(xù)細品吧!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五: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云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huán),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余,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中秋節(jié)民俗故事六: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皩τ俺扇恕本錁嬎计婷?,表現(xiàn)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独钤娭苯狻罚骸按藢υ陋氾?,放懷達觀以自樂也?!痹娙松蠄鰰r,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fā)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延伸閱讀】
中秋節(jié)十大習俗:
習俗壹 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jié)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彼质怯退?,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習俗貳 賞月
賞月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
習俗叁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習俗肆 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磥韽墓胖两裰星锶紵糁灼湟?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習俗伍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边@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代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
習俗陸 玩兔兒爺
兔兒爺是中秋節(jié)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么區(qū)別。現(xiàn)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的蹤影,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習俗柒 走月
中秋節(jié)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游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園之抱月樓,則成了市民賞月的新景點。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習俗捌 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習俗玖 吃鴨、螺和芋頭
我國西南的仫佬族講究在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桂花鴨、咸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沒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鴨回家吃,估計味道也不賴。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習俗拾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但到了現(xiàn)在,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