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獥罱{
2、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獥罱{《我們仨》
3、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獥罱{
4、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楊絳《100歲感言》
5、故人笑比中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獥罱{《將飲茶》
6、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盡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愿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獥罱{《我們仨》
7、我在融洽而優(yōu)裕的環(huán)境里生長,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嚴肅認真地考慮自己“該”學什么。所謂“該”,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輩子。我知道這個“該”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釋。父親說,沒有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就學小說?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獥罱{《將飲茶》
8、假如“心如明鏡臺”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塵埃。——楊絳《洗澡》
9、”見她之前,從未想結(jié)婚;娶她之后,從未后悔娶她”錢鐘書與楊絳的一世情緣我第一次和鐘書見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見面后老錢開始給我寫信,約我到工字廳相會。見面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而我則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庇谑潜汩_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了。——楊絳
10、“我只怕人不如書好對付。他們會看不起你,欺負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負又嫉妒?!薄獥罱{《洗澡》
11、我常奇怪,為什么有人得了我父親的幫助,感激得向我母親叩頭,終身不忘。為什么有人由我父親的幫助得了一千多畝好田,二十年后居然沒忘記她所得的便宜;不顧我父親老病窮困,還來剝削他的腦力,然后用兩個湯團來表達她的謝意。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竟這么大?——楊絳《將飲茶》
12、“假如說,人事有靈性、有良知的動物,那么,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獸無異。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呢?!薄獥罱{《洗澡》
13、據(jù)說,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誤解的基礎上。戀愛大概也是如此?!獥罱{《洗澡》
14、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得到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償?!獥罱{《百歲感言》
15、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獥罱{
16、他發(fā)愿說:“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薄獥罱{
17、父親說,沒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就學小說?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楊絳《將飲茶》
18、世態(tài)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書上的描摹,戲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藝作品;人情世態(tài),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驚,令人駭怪,給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娛樂?!獥罱{《將飲茶》
19、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獥罱{
20、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楊絳《一百歲感言》
21、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zhì)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獥罱{
22、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于是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贰!獥罱{《我們仨》
23、我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獥罱{
24、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聲未響,電光先照透了烏云?!獥罱{《洗澡》
25、成天坐著學習,連“再教育”我們的“工人師父”們也膩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歲的小“師父”嘀咕說:“我天天在爐前煉鋼,并不覺得勞累,現(xiàn)在成天坐著,屁股也痛,腦袋也痛,渾身不得勁兒。”顯然煉人比煉鋼費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項苦功夫?!獥罱{《干校六記》
26、“我沒有辦法。我看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丑人也許會承認自己丑,笨人也許會承認自己笨,可是,有誰會承認自己不好嗎?——我指的不是做錯了事‘不好’,我不指’過失和錯誤‘,我說得’不好‘就是’壞‘。誰都相信自己是好人!盡管有這點那點缺點或錯誤,本質(zhì)是好人。認識到自己的不好是個很痛苦的過程。我猜想圣人苦修苦練,只從這點做起。一個人刻意修身求好,才會看到自己的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會悔改?;诹宋幢鼐蜁倪^來。要努力不懈,才會改得好一點……“——楊絳《洗澡》
27、肉體包裹的心靈,也是經(jīng)不起炎涼,受不得磕碰的?!獥罱{
28、我想到解放前夕,許多人惶惶然往國外跑,我們倆為什么有好幾條路都不肯走呢?思想進步嗎?覺悟高嗎?默存常引柳永的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蔽覀冎皇巧岵坏米鎳膊幌隆耙痢薄簿褪恰霸蹅儭被颉拔覀儭?。盡管億萬“咱們”或“我們”中人素不相識,終歸同屬一體,痛癢相關,息息相連,都是甩不開的自己的一部分?!獥罱{《干校六記》
29、剛開始是假裝堅強,后來就真的堅強了?!獥罱{
30、“她的條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比如說,她要丈夫?qū)λ黄艺\,依頭順腦,一切聽她駕馭。他卻不能是草包飯桶,至少,在臺面上要擺得出,夠得上資格。他又不能是招人欽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輕,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他又得像精明主婦用的老媽子,最好身無背累,心無掛牽?!薄獥罱{《洗澡》
老王課文句子賞析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①作者愿意與車夫說著閑話可以看出她怎樣的特點?)
【段析】寫“我”和老王是坐車人和蹬車人的關系,且關系較融洽。
【品味】“說著閑話”體現(xiàn)了“我”與老王之間關系較融洽。
據(jù)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后,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②這段文字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老王?)
【段析】介紹老王的從業(yè)情況及家世。
【品味】“失群落伍的惶恐”,表明他常為自己的處境和生活憂慮,可見他生活的艱難。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有一次,他撞在電桿上,撞得半面腫脹,又青又紫。那時候我們在干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段析】這一自然段不知寫什么原因,老王的另一個眼睛是瞎的。
【品味】專門敘寫老王的眼疾,他因此而失去顧客,表明“我”對他處境的關注。而
“我”在這樣的條件下仍坐他的車,則是對他的關照,體現(xiàn)了“我”的善良。女兒專門送藥給老王,體現(xiàn)了女兒對他的`關愛與同情。
兩個“也許”是不確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測,從中可看出老王的身世無人知曉,他從不被人重視。
“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從側(cè)面再現(xiàn)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經(jīng)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③老王的生活條件是怎樣的?這與下文有怎樣的關系?)后來我在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段析】交代老王住在破破落落的大院的塌敗的小屋里。
第一部分:介紹老王的基本情況。
【品味】“塌敗”,可見住處條件惡劣,更見老王生活之困窘。
作者介紹
楊絳,生于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
楊絳文學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有時把詞序變換一下,不符合常規(guī),反倒更顯別致耐讀。如《丙午丁未年紀事》中有一句話:“登臺就有高帽子戴。”通常也許會說“登臺就得戴高帽子”,因這分明是被迫。但楊絳這句話說得有點喜氣洋洋的氣氛,令人想起“拜年就有壓歲錢”之類。這與當時的環(huán)境完全不合拍,只好當成一句反話來讀:不僅表現(xiàn)出作者身處其境的哭笑不得的無奈心情,也隱含了她對待那時環(huán)境的解構(gòu)態(tài)度。平平八個字,平靜中有抗議,調(diào)侃中有悲哀,很有韻味。有時明凈到有些冷,但由于滲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雍容優(yōu)雅的氣派,鋒芒內(nèi)斂后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