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國演義摘抄加賞析
原文:
登臺號令威嚴,躍馬勇冠三軍,上可以抱君侯知遇之厚恩,下可榮妻蔭子,日撫搖琴以聽音,夜有驕妻拌讀,吾平生之原足以!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評論:此兩段話描寫了周瑜的儒者之風 和忠義的氣概 大丈夫生天地之間 當為國效死力 馬革裹尸而還 體現(xiàn)了公謹不僅才智過人 更有國者之風 且心如鐵石 非名利可動其心
程普:與公謹相交,如飲美酒,不覺讓人陶醉
評論:此乃吳軍大將程普之語 程普3世老臣而位居周瑜之下 心有不服 點將之時推病不出 周瑜乃親來探病 言語之間多存相敬之氣 所以乃說此言 體現(xiàn)了周瑜禮賢下士的國者之風和廣闊的胸懷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纯蹿s上,布舉畫戟望瓚后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zhàn)呂布。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云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
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zhàn)。這三個圍住呂布。轉(zhuǎn)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里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guān)上奔走;玄德、關(guān)、張隨后趕來。
評論:
此段描寫八路諸侯討董卓時 董卓義子呂布大戰(zhàn)群雄的事 劉關(guān)張三英戰(zhàn)呂布的故事 流傳千古 可謂無人不知 充分體現(xiàn)了呂布飛將的本色 其勇武非一人可勝
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辈倩仡櫺略?!“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評論:此段描寫呂布被曹操所擒后貪身怕死的情景 表現(xiàn)了呂布無義 貪生等性格特點
篇二:《三國演義》里的優(yōu)美詞句摘錄
《三國演義》里的優(yōu)美詞句摘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
2.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3.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4.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曹操)
5.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7.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9.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10.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關(guān)羽)
11.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1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14.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1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顏)
18.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1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湓u趙云)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21.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馬謖)
2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2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4.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5.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7.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8.賠了夫人又折兵。
2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30.人生如白駒過隙?。ńS)
篇三:三國演義 讀書摘記
三國演義
好詞:【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p>
偃旗息鼓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云傳注:「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遜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p>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p>
初出茅廬
【出處】據(jù)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弧?/p>
危在旦夕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p>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p>
名不虛傳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p>
同符合契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注:「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p>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幻稍唬骸菏縿e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
廊廟之器
【出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p>
手不釋卷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p>
指日可待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p>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好句:
1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
2妻子如衣服 兄弟如手足 ——劉備
3聽兄一言,使我茅塞頓開,如撥云見日 ——呂布(李肅說呂布反叛丁原后)
4 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5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 6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懿?/p>
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曹操以手指玄德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評曹操
9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酌?/p>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11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
12夫處世之道,亦即應(yīng)變之術(shù),豈可偏執(zhí)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yīng)變. ——仲達
13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14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荑?/p>
15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16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17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 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一點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水鏡曰劉備(語出《論語》盡管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講忠信的人)
19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關(guān)羽
20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楊顒諫孔明
21(孫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p>
22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太史慈
23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孔明對孫權(quán)( 魯縞,魯國的絲織品,據(jù)說是最薄的 。強力的弩劍到了射程終了時,已經(jīng)沒有力量了,即使是魯縞也不能穿破。)
24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jié)無虧,于家有補;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贊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贊》(徐庶之母)鼎鑊,古代烹飪器,此指鼎鑊烹人們酷刑。伏劍同流,指劉邦時期王陵之母,與徐母是一類人。斷機堪伍,孟母曾把布機上的線剪斷,以“廢學如同斷線一樣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學的孟子。 參考
好句: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
2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3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4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曹操)
5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7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9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10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關(guān)羽)
11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1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14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1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顏)
18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1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評趙云)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精彩片段:
七禽孟獲
三國中期,蜀國占據(jù)西蜀一帶,這時南方孟獲作亂。諸葛亮出征南蠻孟獲,為了收買人心,七次俘獲孟獲而又其次將其釋放。第七次釋放孟獲的時候,孟獲終于歸順蜀國,諸葛亮平定了南方。
空城計
三國中后期,諸葛亮出兵討伐魏國,由于要地街亭失守,導致滿盤皆輸。諸葛亮被迫撤兵,司馬懿大軍追至,這時孔明手下的將領(lǐng)士兵基本都分配軍務(wù)調(diào)完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開城門,獨自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疑心有伏兵。調(diào)頭就撤兵。諸葛亮躲過一劫!
失街亭
就是在空城計之前了,馬謖自告奮勇去守街亭,結(jié)果犯了低級錯誤。被司馬懿打敗。蜀軍被斷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
斬馬謖
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非常生氣。想起了劉備臨死前囑咐他的話“吾觀馬謖,言過其實也”。后悔不已。悲痛了斬了立了軍令狀的馬謖。
舌戰(zhàn)群儒
三國中前期,劉備勢力還很小,被曹操趕得走投無路。想去投靠東吳,就是孫權(quán)。派諸葛亮去做說客。但是東吳謀臣處處刁難諸葛亮,諸葛亮憑著他的滿腹經(jīng)綸舌戰(zhàn)群儒。說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后來經(jīng)魯肅協(xié)助,說服孫權(quán)聯(lián)合起來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
孫劉聯(lián)軍和曹操在赤壁對峙。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想除掉諸葛亮,于是刁難諸葛亮要他在十日之內(nèi)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料定過幾天有大霧,于是便答應(yīng),而且期限還自己減少到三天。周瑜認為諸葛亮是自尋死路。一天兩天過去了,諸葛亮都沒動靜。到了第三天夜里。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滿草人,一字排開向曹操營寨駛?cè)ァ=嫔响F很大,曹操不清楚敵軍虛實。于是叫將士瘋狂放箭。箭射滿了草船。諸葛亮滿載而歸?。?/p>
火燒博望坡
三國前期,曹操勢力非常強大,統(tǒng)一了北方,接下來就是南下。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jīng)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博望坡設(shè)下埋伏,令趙云去誘敵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極。大敗而歸。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白帝城托孤
關(guān)羽失荊州被殺后,劉備悲憤不已,舉大軍伐吳。誓要“踏平東吳”。不料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大敗,逃往白帝城,憂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將太子劉禪托付給諸葛亮。
溫酒斬華雄
三國前期,曹操發(fā)起聯(lián)軍討伐董卓。董卓的先鋒是華雄,華雄是三國第一高手呂布 的手下,也是非常勇猛,一連殺了聯(lián)軍好幾個大將。聯(lián)軍正愁無人能敵華雄之時,關(guān)羽按耐不住請戰(zhàn)??墒莿溥@時沒什么地位,關(guān)羽的軍銜也小得可憐。于是聯(lián)軍盟主袁紹反對,怕被敵人恥笑軍中無人。但是曹操見識過關(guān)羽的能力,很贊賞他,于是為他斟酒。關(guān)羽說等斬了華雄回來
篇四:《三國演義》精彩片段
《三國演義》精彩片段
1、桃園三結(jié)義:
東漢末年,張角發(fā)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不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為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被張飛拉到自家莊后的桃源飲酒。最后三人對天盟誓,結(jié)拜為弟兄。
2、張飛怒打督郵(張飛的義):
督郵來巡視,劉備出城迎接,極為謙恭。而督郵卻非常傲慢,痛斥劉備詐稱皇帝,虛報功績,又捏造“縣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張飛知道后,大怒,將督郵頭發(fā)揪住,扯到縣衙門前馬樁上栓住,往督郵兩腿上狠力鞭打,一連打斷了十幾根柳條。劉備趕來,急喝張飛住手,督郵方的奪路而逃。
3、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論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倆人。劉備驟然一驚,將筷子掉落地上。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著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4、過五關(guān)斬六將(關(guān)羽的義):
關(guān)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于是帶著甘、靡二人去尋劉備,一路闖過五關(guān),殺了曹操六將,到了袁紹地盤,劉備卻又去汝南投了劉辟。關(guān)羽繼續(xù)前行,在臥牛山了關(guān)西大漢周倉,前往古城,終于與張飛、劉備相會。
[關(guān)羽與劉備失散,暫居曹營。曹操一心想收服關(guān)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賜美女、金銀、官職等物品,關(guān)羽獨留下赤兔馬,以便來日尋劉備方便。聽到劉備下落后,關(guān)羽將官印吊于屋中,帶上嫂嫂,奔向劉備。途中沒有曹操批準,在五個關(guān)口受到阻攔,關(guān)羽皆殺之闖關(guān)。后曹操命人加急送來出關(guān)令,也是日后關(guān)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的一個原因。]
5、官渡之戰(zhàn):
劉關(guān)張三人重會之后,曹操點兵進攻袁紹,兩軍對峙于官渡。袁紹不聽許攸分兵襲擊許都的建議,許攸棄袁紹而投奔曹操。曹操采納許攸之計,領(lǐng)兵燒了袁紹在烏巢積屯的糧草,袁紹軍大敗,部下張郃、高覓投降了曹操。
6、溫酒斬華雄(關(guān)羽的'勇):
曹操、袁紹等八路諸侯與呂布對峙于汜水關(guān),呂布部將華雄殺得聯(lián)軍損兵折將。擔任弓箭手得關(guān)羽請求上陣,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熱酒威關(guān)羽壯行。關(guān)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不一會,關(guān)羽已躍馬歸來,提華雄頭顱擲于地上,而酒還是熱的。
7、三顧茅廬:
劉備與關(guān)、張前往南陽隆中請諸葛亮出山。第一、二次都撲了空。第三次去時正遇諸葛亮晝寢未起,張飛忍無可忍,怒氣大發(fā),要放火燒房,被關(guān)羽勸阻。劉備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醒來,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劉備向他求教,諸葛亮為劉備禮賢下士之舉所感動,獻以據(jù)蜀、聯(lián)吳抗曹之策,隨劉去新野。諸葛亮發(fā)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見解,稱《隆中對》
8、舌戰(zhàn)群儒(孔明之智):
為聯(lián)吳抗曹,諸葛亮前往柴桑游說孫權(quán),舌戰(zhàn)群儒,并答應(yīng)抗曹勝利后,將荊州等九郡劃歸東吳。孫權(quán)允諾,令周瑜領(lǐng)兵抗曹。周瑜帥兵往夏口,劉備移兵樊口,共拒曹操。
9、反間計:
周瑜在三江口挫敗曹軍,曹操派蔣干勸周瑜投降。周瑜設(shè)下群英會款待這位舊友,大談東吳兵強糧足情況,讓蔣干無法陳述勸降之意。又故意將捏造的曹操水軍都督私通東吳的信件讓蔣干得知。蔣干中計,回去報告曹操,殺了深的水軍之妙的兩位水軍都督。
曹操才納了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將戰(zhàn)船頭尾相連,形成一字長蛇陣。吳蜀聯(lián)軍準備就緒,決定采用火攻之策。謀士們一再提醒防止吳蜀滅火,曹操不以為意。正在此時,大風刮起,江中黃蓋沖來點燃了曹軍戰(zhàn)船,曹操被張遼救上了小船,到了岸邊,又見叢林、軍營火焰騰空。
[孫、劉聯(lián)手,在兵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抵御了曹操大軍。用火攻將曹操擊敗。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的經(jīng)典(還有官渡之戰(zhàn)、肥水之戰(zhàn))]
11、華容道釋曹操(關(guān)羽之義):
關(guān)羽跨赤兔馬,提青龍刀,攔住華容道。曹操見是關(guān)羽,就拱手求告道:“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關(guān)羽聽了曹操哀告,又見曹軍將士驚京惶惶,哭拜于地,越發(fā)不忍,于是勒回馬頭,令眾軍四面散開,放勒曹操一條生路。
12、刮骨療傷(關(guān)羽之勇):
劉備為保西川,出兵攻打漢中。孫權(quán)以呂蒙為大都督,同曹軍合擊關(guān)羽,關(guān)羽兩臂俱被射傷。華佗為關(guān)羽刮骨療毒,在與人飲酒對弈中,關(guān)羽伸開手臂,華佗下刀割破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聲,血流滿大盆,左右將士掩面失色,關(guān)羽則飲酒談笑自若。
13、火燒七里連營:
蜀軍進攻東吳。黃忠中箭身亡。劉備攻猇亭,剮東吳降將。孫權(quán)任陸遜為大都督拒劉備。陸遜堅守不戰(zhàn),等待時機。劉備求戰(zhàn)不得,移寨于山谷樹林中避暑。陸遜趁蜀軍人疲意困之時,夜里借東風放火,盡燒連營700里的蜀軍。
14、白帝城托孤:
蜀漢章武三年,劉備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諸葛亮趕來,劉備托以后事,并作出諸葛亮可取劉禪而代之的遺囑,命其如可立則立之,不可便廢而自立。四月,劉備病逝,諸葛亮立劉禪為帝,是為后主。
15、長板橋張飛三吼嚇死夏候杰(張飛之勇猛):
曹操進攻劉備,劉備撤退。張飛在長坂橋斷后。張飛叫隨從的二十余個騎兵在馬尾上拴帶樹枝,往來奔跑,沖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立馬橋頭,面對一字擺在橋頭的曹軍,發(fā)出三聲巨雷般的大吼,嚇死了夏候杰,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劉備在關(guān)羽、諸葛亮的接應(yīng)下退入江夏。
16、空城計(孔明之智):
馬謖街亭失守之后。司馬懿直逼諸葛亮駐守的西城。城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一些老兵??酌饔闷嬗?,自己在城門上彈琴,幾個老兵打掃城門,門洞大開,司馬懿卻認為孔明一生謹慎,定有埋伏,遂走而不攻。
17、連環(huán)美人計:
司徒王允將歌女貂蟬先許給呂布,后許給董卓,使這對義父義子相互殘殺,從而殺掉董卓。
18、三氣周瑜:
劉、孫聯(lián)合破曹,但孫吳的水軍都督周瑜氣量狹小,多次想法害諸葛亮而不得,被諸葛亮三次出招氣死,臨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19、草船借箭:
周瑜讓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卻不給充足的材料和人力,本是想以此陷害。但諸葛亮妙算天象,用草人布在船的兩側(cè),趁第三天大霧潛入曹營,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便放箭攻擊,于是天明霧散,諸葛亮白得曹操十多萬支箭,命士兵大喊:謝曹丞相賜箭
孫、劉破曹須用火攻,但風向不對,周瑜心急如焚,病倒在床。諸葛亮算出某日必有東南風,探望時便開了一個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痊愈,殺孔明之心頓起。諸葛亮便喬裝鬼神借風,一可令眾人對自己更加欽佩,二可趁機逃離東吳。
21、智算華容:
諸葛亮算出曹操赤壁一敗后必將走華容道,但此時不能殺曹操,否則北方必亂,便將此人情送與了關(guān)羽。由于昔日曹操對關(guān)羽有恩,云長又極重人情,將曹操放走。
22、水淹七軍:
關(guān)羽負責守荊州,利用白河之水淹死敵人數(shù)萬大軍,取得勝利。
23、大意失荊州:
關(guān)羽由于自負,忘記了諸葛亮“東聯(lián)孫權(quán),北拒曹操”的計策,與孫吳結(jié)仇,被呂蒙裝作穿白衣的商人入了城,破了荊州 。
24、敗走麥城:
關(guān)羽失掉荊州,被困麥城。劉備一個義子(忘了是誰了)見死不救,終被孫權(quán)所殺 。
25、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諸葛亮死后,料定司馬懿定會知曉,趁機攻打,便命姜維將自己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麥粒。出兵時將自己放在陣前給司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諸葛亮沒死,以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計,退兵而走
26、單刀赴會:
關(guān)云長不帶兵將赴東吳魯肅之邀,然后借醉挾持魯肅,安全脫身,顯示出英雄虎膽及過人機智。
27、千里走單騎:
關(guān)云長掛印封金,護送兩位嫂子千里投奔大哥劉備,一路之上過五關(guān)、斬六將、最終完成使命。
篇五:西游記精彩片段摘抄
西游記精彩片段摘抄
大圣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shù)?”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大圣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并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shè)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只見那猴王脫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才跳下樹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shè)法偷桃,盡他享用。
孫悟空只好又來到翠云山,這次他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樣子。鐵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進去。說到孫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鐵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兒了?仔細看管好,那猢猻變化多端,小心他再騙了去。"鐵扇公主說:"大王放心。"說著將真扇從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葉兒大小。悟空大喜過望,連忙抓在手中,問道:"這般小小之物,為何能扇滅八百里火焰?"鐵扇公主道:"大王,你離家兩年,怎么連自家的寶貝也忘了?只要念一聲口訣,這扇就能長到一丈二尺長短。"孫悟空記在心上,將扇兒噙在口中,把臉一抹,現(xiàn)了本像,徑自出了芭蕉洞。鐵扇公主氣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最佳答案 話表齊天大圣被眾天兵押去斬妖臺下,綁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槍刺劍刳,莫想傷及其身。南斗星奮令火部眾神,放火煨燒,亦不能燒著。又著雷部眾神,以雷屑釘打,越發(fā)不能傷損一毫。那大力鬼王與眾啟奏道:“萬歲,這大圣不知是何處學得這護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卻如之何?”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lǐng)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庇竦勐勓裕唇塘?、六甲將他解下,付與老君。老君領(lǐng)旨去訖,一壁廂宣二郎顯圣,賞賜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教與義兄弟分享。真君謝恩,回灌江口不題。
那老君到兜率宮,將大圣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扇起鍛煉。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他即將身鉆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芻紅了,弄做個老害病眼,故喚作“火眼金睛”。
飄揚翠袖,搖拽緗裙:飄揚翠袖,低籠著玉筍纖纖;搖拽緗裙,半露出金蓮窄 窄。形容體勢十分全,動靜腳跟千樣。拿頭過論有高低,張泛送來真又楷。
踢個出墻花,退步翻成大過海。輕接一團泥,單槍急對拐。明珠上佛頭,實捏來尖 。窄磚偏會拿,臥魚將腳。平腰折膝蹲,扭頂翹跟。扳凳能喧泛,披肩甚脫
灑。絞襠任往來,鎖項隨搖擺。踢的是黃河水倒流,金魚灘上買。那個錯認是頭兒, 這個轉(zhuǎn)身就打拐。端然捧上臁,周正尖來。提跟草鞋,倒插回頭采。退步泛肩
妝,鉤兒只一歹。版簍下來長,便把奪門揣。踢到美心時,佳人齊喝采。一個個汗
流粉膩透羅裳,興懶情疏方叫海。
一氣無冬夏,三秋永注春。炎波如鼎沸,熱浪似湯新。分溜滋禾稼,停流蕩俗 塵。涓涓珠淚泛,滾滾玉團津。潤滑原非釀,清平還自溫。瑞祥本地秀,造化乃天
真。佳人洗處冰肌滑,滌蕩塵煩玉體新。
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jié)。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冰鋪,香肩欺粉 貼。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膝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話說唐三藏幸虧龍子降妖,黑水河神開路,師徒們過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來。真?zhèn)€是迎風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
三陽轉(zhuǎn)運,萬物生輝。三陽轉(zhuǎn)運,滿天明媚開圖畫;萬物生輝,遍地芳菲設(shè)繡茵。梅殘數(shù)點雪,麥漲一川云。漸開冰解山泉溜,盡放萌芽沒燒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風氣暖,云淡日光新。道旁楊柳舒青眼,膏雨滋生萬象春。
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將安排筵宴,請六王赴飲,殺牛宰馬,祭天享地,著眾怪跳舞歡歌,俱吃得酩酊大醉。送六王出去,卻又賞勞大小頭目,倚在鐵板橋邊松陰之下,霎時間睡著。四健將領(lǐng)眾圍護,不敢高聲。只見那美猴王睡里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優(yōu)冥界”。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優(yōu)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那兩人道:“你今陽壽該終,我兩人領(lǐng)批,勾你來也。”猴王聽說,道:“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么朦朧,又敢來勾我?”那兩個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進去。那猴王惱走性來,耳朵中掣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略舉手,把兩個勾死人打為肉醬。自解其索,丟開手,輪著棒,打入城中?;5媚桥n^鬼東躲西藏,馬面鬼南奔北跑,眾鬼卒奔上森羅殿,報著:“大王!禍事!禍事!外面一個毛臉雷公,打?qū)砹?!?/p>
1、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2、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3、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4、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5、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6、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7、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8、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9、曹操作事——干干凈凈
10、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11、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12、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yī)
13、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14、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15、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16、張飛戰(zhàn)關(guān)公——忘了舊情
17、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18、曹操戰(zhàn)宛城——大敗而逃
19、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菜
20、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yè)著想
21、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22、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23、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24、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25、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26、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27、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28、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29、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30、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1、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32、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3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4、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35、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36、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7、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38、關(guān)公開鳳眼——要殺人
39、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40、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41、關(guān)羽賣肉——沒人敢來
42、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43、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44、關(guān)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45、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6、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47、關(guān)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48、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49、魯肅宴請關(guān)云長——暗藏殺機
50、關(guān)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51、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2、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53、關(guān)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54、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55、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56、關(guān)公喝酒——不怕臉紅
57、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58、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59、關(guān)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好詞好句)
1、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
4、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5、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
6、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7、龐統(tǒng)當知縣——大材小用
8、諸葛亮對降曹的議論——嗤之以鼻
9、魯肅宴請關(guān)云長——暗藏殺機
10、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11、諸葛亮借東風——神機妙算
12、諸葛亮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13、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14、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15、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16、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凈凈
18、關(guān)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21、關(guān)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恥
23、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24、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虛
25、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26、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27、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28、司馬夸諸葛——甘拜下風
29、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30、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31、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32、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33、張飛戰(zhàn)關(guān)公——忘了舊情
34、諸葛亮下東吳——心里有數(shù)
35、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36、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37、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38、張飛睡覺——不閉眼
39、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40、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41、關(guān)羽賣肉——沒人敢來
42、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43、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yè)著想
44、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45、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
46、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47、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48、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49、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50、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51、曹操戰(zhàn)宛城——大敗而逃
52、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53、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54、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55、關(guān)公赴會——單刀直入
56、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57、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58、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59、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張
60、關(guān)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61、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
62、關(guān)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63、張飛討債——聲勢兇
64、關(guān)羽赴宴——有膽有魄
65、關(guān)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66、諸葛亮六出祁山——圖謀大業(yè)
67、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
68、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69、關(guān)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70、關(guān)云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71、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72、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7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4、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75、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76、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77、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78、諸葛亮耍撣帚——出計不出面
79、關(guān)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80、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81、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8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83、諸葛亮彈琴——臨危不亂
84、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85、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86、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87、張飛上陣——橫沖直撞
88、諸葛亮擺八卦陣——內(nèi)有奇文
89、孔明練琴——老生常談
90、孔明給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91、關(guān)公開鳳眼——要殺人
92、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yī)
93、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94、諸葛亮對魏延——見不得離不得
95、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96、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97、關(guān)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98、諸葛亮丟了荷包——沒有計了
99、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00、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101、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102、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103、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104、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105、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106、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107、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108、諸葛亮借雕翎——少箭(見)
109、關(guān)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110、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
111、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112、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113、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114、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115、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門
116、諸葛亮過長江——胸有成竹
117、張飛討債——聲勢兇
118、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119、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120、劉備編草鞋——內(nèi)行
121、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122、張飛擺屠案——兇神惡煞
123、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124、挨關(guān)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125、關(guān)公喝酒——不怕臉紅
126、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127、黃忠射關(guān)公——手下留情
128、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129、孔明練琵琶——老生常彈(談)
130、關(guān)云長放屁——不知臉紅
131、諸葛亮哭周瑜——虛情假意
132、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33、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134、黃忠射箭——百發(fā)百中
135、曹操轉(zhuǎn)胎——疑心重
136、孔明會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137、關(guān)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138、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139、關(guān)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140、關(guān)公戰(zhàn)李逵——大刀闊斧
141、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142、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143、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144、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45、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146、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147、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涂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