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樣支支朵朵的木蘭花,好似一幅輕筆淡墨的山水畫,清淡恬雅。枝頭上的木蘭花,或星星點點,或密或疏,或淡或濃,一色的淺素嫩白,有著一種令人心顫的美。
2. 門外木蘭花艇子,垂楊風掃纖埃。平湖一鏡綠萍開。緩歌輕調笑,薄暮采蓮回。
3. 蹲下身,輕輕捧起零零碎碎的花瓣,風兒陣陣吹過,拂去花瓣上的塵穢,露出皎潔的華美,那淺白的香氣帶著微微涼意纏上指尖,仿佛在流動,竄入我的心田。
4. 純潔無瑕的素心蘭,香味清雅,姿態(tài)婀娜。她亭亭玉立于高處,似乎向人們傳諭:春回大地啦!春天來了!
5. 窗前的一盆米蘭,生機盎然它那卵形的小葉子,綠瑩瑩的,不但綠得可愛,而且綠得很有層次。
6. 木蘭花,清碩香大的花朵,恰似清晨浣洗的少女,亭亭玉立,又似粉妝玉琢,幽雅飄逸。它的葉有的呈倒卵形,有的呈倒卵狀長橢圓形,微微的香氣,清雅悠長,她的靈魂是高尚的,不可褻瀆!
7. 花開是陶淵明對山獨酌的閑適,奢靡成楊玉環(huán)頸上的傷痕;梅花的凋零,化作竇娥的'冤屈;牡丹花的衰敗,是花的宿命。木蘭花的衰敗,如泣嗟嘆長恨歌。
8. 老山蘭墨綠的葉子寬長挺拔,就像五把鋒利的鋼劍。那深綠的葉脈清晰可見,梗下五朵茄紫色的小花香氣四溢。
9. 卵形樹冠上開滿了白玉蘭,千花萬蕊,皎潔清麗,像一只只白玉雕成的小鳥歇在青枝綠葉之間。
10. 米蘭的顏色形狀很像金黃的小米,而它的香味又恰似蘭花,給它起名米蘭最恰當不過。
11. 米蘭的葉子有的肥厚濃綠,有的嬌嫩青翠,都閃著亮光。米蘭的花非常奇特,像葡萄那樣一串串的,中間有一枝嫩綠的主枝,大約有一寸來長的主枝上分出無數的小枝,上面都長著一個小黃球,像小米粒一樣。
12. 那蘭花披灑著利劍般的綠葉,葉子中間隱藏著秀雅的蘭花。那葉瓣綠茵茵光亮亮,那姿態(tài),像百花叢中撲扇翅膀、翩翩起舞的蜂蝶。那甜滋滋、香噴噴的蘭香溢滿小院。
13. 那些被雨打濕的木蘭花,掛滿了晶瑩的雨滴,顆顆粒粒如散珠碎玉,懸墜欲滴。疏朗的木蘭花,綻放著少女般清純的笑靨,深情的貪看著早晨的春光,讓人不忍去觸摸她們,生怕驚動了一個美麗的夢;繁密的木蘭花透著靈動,令快樂與自然流放,最后只剩下了淡泊。
14. 抬頭一望,綻放的花瓣泛著脫俗的氣息,為春天為涌動的春潮,增添亮麗的景色,細小的花蕊被如玉似雪的花瓣緊促著,不時探出圓圓的頭兒,用優(yōu)美的聲音譜出悅耳的歌曲,風兒似乎停了,欣賞著,小草靜了,陶醉著,蝴蝶飛揚著翩躚的舞姿,伴奏者。則有的花苞張開白嫩的小嘴,呼吸著春風蕩漾的芳澤。
15. 我喜歡這樣的木蘭花,不羨慕高貴的玫瑰,不嫉妒沁人的牡丹,不青睞優(yōu)雅的紫羅蘭,他仿若大自然的天工巧奪,素雅得令人心無止水。我想。在這喧囂繁雜的世事中,木蘭花難道爭奪權力?他們清醒的欲望從不迷途,沿著那與世隔絕的小路上,去尋找心中的寧靜。
16. 五六棵白玉蘭競相開放,雪白一片。抬頭望去,有千朵萬朵嵌在枝頭,芬芳各異。那花仿佛是用美玉精雕細琢而成,玲瓏剔透,仿佛是高高在上的一件珍寶,圣潔美麗。它們一朵壓著一朵,開得竟是如此勢烈,好想要把自己的芬芳寫進這春光里。
17. 遠遠看上去,宛若穿著縞素的玉女翩翩起舞,帶著圣潔的美,木蘭花開的芳香,是籠罩在我們周身的陸離,或恬靜優(yōu)雅,或從容內斂,清新無不嫵媚,燦爛無不浮華,令人返璞歸真,正是因為這份風情,它才更有韻致。
18.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You will stay and train the new recruits.
你留下來訓練新兵
When Chi Fu believes you're ready... you will join us, Captain.
等賜福認為你們已經準備好了 你們再趕來 校尉
Captain?
校尉?
This is an enormous responsibility, General.
這是重要的職位啊 將軍
Uh, perhaps a soldier with more experience...
應該找有經驗的'…
Number one in his class, extensive knowledge of training techniques...
全班第一名,熟知戰(zhàn)術兵法
an impressive military lineage.
優(yōu)良軍事家庭出身
I believe Li Shang will do an excellent job.
我相信李翔不會讓我失望
Oh, I will. I won't let you down . This is... I mean...
放心 我不會讓你失望 這真是 我是說…
Yes, sir.
Very good, then.
好極了
We'll toast China's victory at the Imperial City.
戰(zhàn)勝后會在京城慶功
I'll expect a full report in three weeks.
三個禮拜后給我詳細報告
And I won't leave anything out.
我一丁點細節(jié)都不會漏掉
Captain Li Shang.
李翔校尉
Leader of China's finest troops.
統(tǒng)領中原最好的軍隊
No. The greatest troops of all time.
不 是有史以來最棒的軍隊
木蘭詩賞析句子10句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到東市買了駿馬,去西市買了鞍韉,往南市買了轡頭,從北市買了長鞭。
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zhàn)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2.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將軍身經百戰(zhàn)生存無幾,壯士(木蘭)戎馬十年勝利歸來。
這兩句的意思是征戰(zhàn)多年,經歷很多戰(zhàn)斗,許多將士戰(zhàn)死沙場,木蘭等幸存者勝利歸來。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打開我東屋的閨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這兩句的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看看,不是開了東閣的門而不進去,然后轉到西閣的床上去坐著。
4.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對著窗戶梳理美麗的鬢發(fā),對著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
這兩句的意思是當著窗戶,對著鏡子,先理云鬢,后貼花黃。
修辭 :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學生只要注意到這些句子的特點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辭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是復沓句。復沓與疊句的區(qū)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兩句,以及“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節(jié)八句,也是復沓。
2.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這兩句是頂真句。頂真,又稱“聯珠”。“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也是頂真。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這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句。此外,“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也是很工整的對偶句。另有“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等不甚工整的對偶句。
5.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這幾句是排比句。“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一節(jié)四句,也是排比句。
樂府詩簡介
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夏書·胤征》已有采詩的記錄。流傳至今的《詩經》,當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頒布并為社會認可的標準選本。春秋以后,禮崩樂壞,征戰(zhàn)不休,采詩制度無法貫徹。到了秦代,統(tǒng)一時間短,百廢待興,雖然已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沒有采詩之實。漢承秦制,經濟凋敝,樂府機關也只能習常肄舊,無所增更,勉強維持而已。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變得大為雄厚,乃擴大樂府的規(guī)模,采詩夜誦。到東漢,采詩成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廣求民瘼,觀納風謠”,和帝則派遣使者“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此種風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劉勰《文心雕龍》于《明詩》之外,另有《樂府》專章。昭明《文選》、徐陵《玉臺新詠》也都開辟了《樂府》專欄。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在這兩類詩歌中,民間歌詩是精華所在,并且文人歌詩還是在民間歌詩的甘露滋潤下萌發(fā)并壯大起來的,所以我們對民間歌詩應給以高度重視。
北朝于戰(zhàn)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用漢語創(chuàng)作,有的則為譯文,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與南方民歌的細膩委婉清秀大相異趣,顯示出北朝的粗獷豪放的氣概,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由于北方各族統(tǒng)治者長期混戰(zhàn),反映戰(zhàn)爭的題材就要多些,有描寫戰(zhàn)爭和徭役帶給人民苦難的,有歌頌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別是《木蘭詩》,滿懷激情地贊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個傳奇人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漢魏六朝樂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接影響了我國詩壇的面貌。它不僅開拓出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歌行體以至律絕,都起了橋梁的作用。 (摘自陳緒萬、尚永亮主編《漢魏六朝樂府觀止》,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我國北方民風彪悍,不少婦女同樣豪邁尚武,北魏時期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戰(zhàn),十分著名,當時流傳著一首《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霜,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逢?
可見作為北方樂府民歌代表作的《木蘭詩》,是有著一定的生活依據的。